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假傳國玉璽之謎

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假傳國玉璽之謎

夜半時分,月掛中天,應昌城中一片銀白,宛如白晝,走街串巷根本不需要打燈。

但位於城中的魯王府內外依然火把通明,披盔戴甲的一百多名武士劍拔弩張守衛在門口。

應昌城作為元順帝位上的最後一個都城,雖然被明軍攻克,但此時的明軍已經屬於孤軍深入,茫茫草原上到處是被擊潰的散兵游勇和不曾遭受打擊的部族武裝,必須隨時提防這些人串通一氣搞偷襲,所以李文忠和他的部隊儘管打了大勝仗,絲毫不敢大意。

位於城中偏北的魯王府是應昌城中城主的府邸,這個城主可不簡單,是蒙古黃金家族弘吉剌部的首領,成吉思汗的第一夫人孛兒帖就是弘吉剌部首領的女兒,所以魯王府的建制和大都城中的皇宮幾乎沒有差別,亭台樓閣、舞榭歌台一樣不少。

弘吉剌部在成吉思汗時期起就一直享有特權:生女必是皇后,生男必娶公主。

這個特權一直到元順帝後期才被取締,元順帝愛上了來自高句麗國的奇氏美女,立為第一皇后,世稱奇皇后,情之所至,金石為開,把祖宗金石般牢固的規矩砸了個稀巴爛。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元順帝逃到魯王城后,城防力量會變得如此非常薄弱,李文忠帶著萬餘人的明軍一個急衝鋒,就把城池拿下了。其實跟守衛魯王城的弘吉剌部的將士不肯賣命有很大關係。元順帝情令智昏,取締了弘吉剌部皇后的特權,對弘吉剌部是個極大的打擊,不把你元順帝活捉送到明軍那邊已經算是萬幸。

李文忠帶著北伐先鋒部隊奇襲成功攻下應昌城后,魯王府自然就成為他的指揮部。

魯王府里裡外外到處是明軍繳獲的戰利品,新上位的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逃跑時,幾乎把整個元朝後宮和國庫都丟在這裡,美人和寶貝不計其數。

這次勝仗的戰果不亞於當年徐達攻下大都,可李文忠的臉上沒有半點喜色。

此時的李文忠和劉伯溫正在魯王府客廳旁的一間書房裡秉燭長談,兩人的臉色都很凝重。

李文忠嘆了一口氣,說道:「我的皇帝舅舅是不是被幾個勝仗沖昏了頭腦?怎麼想到去起輦谷掘蒙古大汗的墳墓?埋葬在那裡的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心裡的神,先生這次奉旨來漠北,雖然要求不高,只是想取走元順帝墳墓里的傳國玉璽,對成吉思汗陵沒有侵犯的意思,但蒙古人不會這麼想,他們需要成吉思汗陵的絕對安全,一旦成吉思汗陵有危險,全天下的蒙古人會馬上團結起來和我大明為敵。蒙古人雖然退出中原,元氣大傷,但他們的帝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還在到處攻城略地,遠遠沒到天數已盡的地步。他們並不缺少能征善戰的精兵強將,他們缺乏的只是同胞間的團結,這才像無頭蒼蠅一樣各自瞎忙。一旦他們找到同一目標團結起來,同心協力對付我大明,我大明朝的江山可就危險了。我真為皇帝舅舅的天下擔憂。」

劉伯溫說道:「將軍所言極是。元順帝一定也看到了這點,蒙古人敗就敗在兄弟之間不團結,互相爭權奪利玩內鬥,大汗遭難,號稱四大汗國竟然沒有派出一支勤王之師。元順帝死後留下遺囑,一定要把自己和傳國玉璽一起葬在起輦谷中,其實就是一個惡毒的陰謀,希望我們去起輦谷尋找傳國玉璽掘他的墓,用這種極端手段激發矇古各部族之間的族群認同感,提醒他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成吉思汗。當年,他們舉著成吉思汗的旗幟下打遍天下無敵手,現在他們同樣可以打著成吉思汗的旗幟團結起來重鑄輝煌。」

李文忠說道:「先生睿智,洞悉秋毫。可既然已經識破元順帝的陰謀,為什麼還要往元順帝設下的圈套裡面鑽呢?這不是明知故犯嗎?你應該勸阻皇帝陛下,打消他尋找傳國玉璽的念頭。」

劉伯溫連連搖頭,說道:「皇帝陛下聖明無比,他當然也知道元順帝的如意算盤,根本不需要我劉伯溫去提醒。他之所以明知山有虎,還向虎山行,令我一定要找到傳國玉璽,也有他的苦衷,他必須為穩固自己的皇位考慮。皇帝陛下出生低微,為了活命曾經乞討為生,削髮為僧,人間疾苦無所不及,當初參加郭子興的紅巾軍反元,說白了只是圖個溫飽活命,並無異志。誰想到造化弄人,老天最後竟然會如此垂愛於他呢?現在皇帝陛下雖然有九五之尊,但天下之大不肯臣服於他的英雄豪傑大有人在,不要說稱霸各地的軍閥,就算他的手下的臣子,也有許多人自以為才能不在他之下,比他更有資格做皇帝。這些心懷異志的人都以為你舅舅能做皇帝無非就是天意,而這個天意又是如此的捉摸不透,所以,皇帝陛下要想得到傳國玉璽的願望是如此強烈。自從皇帝陛下稱帝以來,非常忌諱別人稱他是草頭王,並非真命天子。要堵住天下人的罪,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找到傳國玉璽,只是傳國玉璽在手,他才是名正言順、不折不扣的真命天子。明知從元順帝的墳墓里找回傳國玉璽後果會非常嚴重,必然會激起蒙古人的族群反應,也不得不為之。」

李文忠嘆息道:「自古天下有德者居之。看來這句話還是一句空話。」

劉伯溫冷笑道:「在一班愚氓眼裡,只有得到傳國玉璽者才是真正天定的王者。根本不相信『自古天下有德者居之』的古訓。」

李文忠沉吟起來,似在思考有些話該不該說,不過最後還是忍耐不住,說道:「還真被先生說中了。皇帝陛下手下有異心的人還真不少。」

劉伯溫驚詫道:「原來將軍也知道朝廷中有人常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家?」

李文忠點點頭,說道:「我不但知道有這麼一些人,而且手中掌握著這些人通敵的確實證據。他們暗中和元蒙朝廷互派使者、互通信息,甚至在討價還價,企圖內外勾結,推翻大明,取而代之。」

劉伯溫大驚,道:」你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有人在和元朝互相勾結?可千萬要慎重,別中了蒙古人的奸計。「

李文忠說道:「起初我也是這麼想的,以為是蒙古人在使用離間計。這次北征大軍過野馬川的時候和蒙古人打了一仗遭遇戰,我的手下抓到了一名叫封績的沙漠使者,從他身上搜出了一封書信,是大都留守胡惟庸給元順帝的密信,當時我跟你的想法一樣,以為是蒙古人的離間計,胡惟庸是丞相李善長最賞識的人,以沉穩幹練著稱,怎麼可能和元朝皇帝勾搭成奸呢?害怕這件事一旦傳出去,引起別人誤會,那就真的中了蒙古人的奸計,於是當即就把這位叫封績的沙漠使者殺了,又把這封密信給悄悄燒了,永絕後患。」

劉伯溫點點頭,說道:「只是一封書信,確實不能斷定胡惟庸和元朝有什麼關係。但落到皇帝陛下手裡就不一樣了,他本來猜忌心就重,一定會查個沸反盈天,沒事也會查出大事來,甚至製造出冤假錯案來。將軍這樣做非常明知,。」

李文忠說道:「本來以為是蒙古人的離間計,可等我這次突襲應昌城告捷,繳獲了不少新皇帝來不及帶走的機密文書,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原來胡惟庸早就和元朝建立了秘密聯繫,而且這些年來一直沒斷過。這不是蒙古人的離間計,而是真實醞釀著的一場篡奪大陰謀。」

李文忠說罷,站起身來,從書架上拿下來一個烏沉沉的木盒子放在書桌上。

李文忠說道:「胡惟庸給他們的書信全在這裡。信中內容非常肉麻,簡直不忍卒讀。先生要是不信,可以撿取幾封信看看。」

劉伯溫並沒有急於看信,只是問道:「不知將軍是不是準備把這個盒子交給皇帝陛下?」

李文忠滿面憂愁說道:「其實我也在猶豫要不要把這個木盒子帶回去交給我的皇帝舅舅。一旦交上去,我大明朝廷必然會掀起一場空前的血雨腥風。大家都知道,胡惟庸是丞相李善長的人,胡惟庸的一舉一動,後面都有李善長的影子,而李善長的門生故吏已經桃李滿天下,皇帝陛下如果開了殺戒,除了李善長和胡惟庸,不知還有多少人將遭滅族之災。「

劉伯溫說道:「既然將軍相信憑一封信無法作證胡惟庸、李善長圖謀不軌,是蒙古人的離間計,為什麼一木盒的信就能作證他們想和蒙古人內外勾結傾覆大明天下呢?既然一封信可以偽造,那麼偽造一木盒的信又有什麼難度呢?如果蒙古人鐵了心要用離間計,製造出一木盒的書信完全可能。希望將軍還是小心為上,存仁慈之念。在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前,不要把木盒子交給皇帝陛下,最怕自亂陣腳,干出親者痛、仇者喜的蠢事來。「

李文忠連連點頭,說道:「先生之言讓我茅塞頓開,我決不會魯莽行事。可這件事情干係過於重大,要是沒有冤枉胡惟庸、李善長,他們通敵賣國是真,到時候鬧出大動靜來,那可是大明朝的不幸,華夏子孫的不幸,我李文忠有何以面對我的的皇帝舅舅?何以面對天下蒼生?請先生賜我萬全之計。」

劉伯溫沉吟片刻,說道:「我有一法,可以甄別李善長、胡惟庸有沒有不臣之心。而且也捎帶著解決我劉伯溫面臨的窘境。我們可以在傳國玉璽上做文章。「

李文忠眼睛一亮,忙說道:」請先生賜教,我李文忠願洗耳恭聽。「

劉伯溫說道:「現在你的手上不是有一枚繳獲的元朝皇帝的印璽嗎?我們可以藉此做文章。這枚印璽雖然不是傳國玉璽,但畢竟也是貨真價實的皇帝之章,屬於國之重器。和傳國玉璽在實際用途上完全一樣。」

李文忠問道:「先生想拿它冒充傳國玉璽?」

劉伯溫點頭道:「正是!這樣我劉伯溫就用不著去起輦谷盜掘元順帝的墳墓,避免激怒蒙古人,引發一場勢不兩立的天下大戰。同時,我可以把冒充貨設法交到胡惟庸手裡,請他轉呈皇帝陛下。如果胡惟庸和李善長真有虎狼之志,他們一定會起覬覦之心,截留寶物,私下獨吞,以待不時之需。」

李文忠沉吟起來,點點頭,說道:」確實是個好主意。只是傳國玉璽的特徵太明顯,它身上有金鑲玉的絕世工藝,後人早就無法模仿。只要有點見識的,一眼就能認出。胡惟庸和李善長何許人呀?怎麼騙得過他們?實在無法冒充。「

劉伯溫笑了笑,說道:「沒事,我已經想到一個妙招,能瞞天過海。我可以給假冒的傳國玉璽打上封蠟,做好記號,如果誰想打開封蠟一探真偽,上面的記號將無法復原。如果他們真是忠義之士,一定不會打開封蠟去窺探傳國玉璽的真容,只會原封不動交到皇帝陛下手中。當然,如果他們有異志,一切就不要說了。」

李文忠點點頭,很讚賞劉伯溫的計策,說道:「這個假冒的傳國玉璽現在成了試金石,可以辨認出忠良和邪惡,好一條妙計!」

李文忠可是轉頭一想,馬上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李文忠說道:「可要是胡惟庸竟是一個大忠臣,他把假冒的傳國玉璽原封不動交到了皇帝陛下手裡,先生,你可就危險了。等皇帝陛下親手打開封蠟,發現裡面藏著的是冒牌貨,他怎麼肯放過你?你這是欺君之罪!有滅族之禍。「

劉伯溫搖搖頭,說道:「為了大明江山穩如磐石,我劉伯溫冒這麼點風險還是值得的。如果我判斷不錯的話,我認為胡惟庸一定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貪慾,會打開封蠟,到時候發現這是一枚假冒的傳國玉璽,而他又無法把假貨不留破綻重新封裝起來,他就算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我不會承認送給他的是沒有金鑲玉的假冒傳國玉璽,而皇帝陛下也一定以為真的傳國玉璽就在他胡惟庸手裡。皇帝陛下一定會追究下去,到時他和蒙古人勾搭成奸的罪行必將敗露,神仙來了也救不了他。」

李文忠一把拉住劉伯溫的手,滿懷尊敬說道:「先生妙計能除姦邪,能安天下,我李文忠欽佩萬分。那就一切按照你的吩咐行事吧。皇帝陛下召我回京的聖旨已經到了,我大軍明日就要南下,先生不如跟了我一起走。不用再冒風險去找什麼起輦谷,那地方是蒙古人的地盤,等於是虎穴龍潭。「

劉伯溫連連搖頭,說道:「既然在做戲,就一定要把戲做真了才行,不然怎麼瞞得過李善長、胡惟庸這樣的老奸巨猾?此番去漠北起輦谷尋找元順帝的葬身之地勢在必行,至於是不是真的去盜掘傳國玉璽,那是我們兩人之間的秘密,還希望將軍能守口如瓶,別對任何人透露一二。雖然風險很大,但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請將軍放心,劉伯溫一定會完成自己的使命安全返回。」

李文忠見劉伯溫心意已決,也就不再勸阻,急忙命令衛兵拿來了元朝皇帝愛猷識理達臘逃走時落在這裡的那枚皇家印璽。

這枚皇家印璽本來就是根據傳國玉璽的範本製作而成,外型上非常相像。

何妨當今天下有幾個人是真正見過傳國玉璽的?就算不像也可亂真。

借著書房內通明的燈火,劉伯溫親自動手,完成了封蠟過程,並在蠟面上手書「皇帝陛下親啟」六個大字。

此時熔蠟尚未乾透,劉伯溫趁熱用大拇指在熔蠟和印璽的接觸處不停按下手印,留下無數指紋。

這些指紋細過遊絲,卻清晰無比,誰要是敢開啟封蠟,一定破壞按在上面的指紋,就算神仙來了,再難復原。

熔蠟很燙,痛得劉伯溫齜牙獠嘴直甩手。

痛感記憶猶存,穿越六百年,把靠坐在沙發上昏昏欲睡的劉豆蔻直接給痛醒了。

劉豆蔻細皮嫩肉的,不像先祖劉伯溫歷經風霜皮糙肉厚,哪裡經歷過這般折磨,痛得直掉淚。

劉豆蔻急忙取下臉上的面具,跳著腳甩著手,似在拚命擺脫手沾高溫熔蠟帶來的鑽心之痛。

劉耀祖見狀,急忙取來一盆冷水,把劉豆蔻的手按在冷水中,這才稍解危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激活大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激活大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假傳國玉璽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