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拿捏朝廷的吳三桂
大捷報到京師,京師為之震動,舉國為之歡騰。
呂謀下旨,用繳獲的古玩珍寶,大賞所有參戰的各個民族土司。
因為這些東西拿回來,對財政也沒什麼用處,只能放在內帑或者國庫吃灰。
在8月份的時候,張慎言親自帶兵回師,將這批金銀上繳給了國庫。
國庫度過了經濟危機,再次變得充盈。
而同時,各地夏稅上繳完畢,比去年大大增加。
還有就是市舶司開始向戶部繳納關稅了,數量還不少。
為此隆武皇帝大喜,誇讚鄭成功是能員,在依舊做市舶司總理之外,封他做他老爹經營多年的台灣兼任知府。
鄭鴻奎歷次配合剿賊有功,將市舶司收入的五分之一撥歸江南水師,此為定例。江南水師更名南洋水師,與俞敏忠北洋水師平齊。
將鄭芝龍的水師改為東洋水師,駐地台灣基隆。台灣稅收所得,一半劃歸東洋水師,充做軍費。
兩淮鹽場在風平浪靜中,新政執行順暢,給國庫帶來了更多的收入。
為此,估計秋稅收齊,大明財政將達到從來沒有過的高度——四千萬元,代役錢兩千萬元。
何富貴為此,腰杆子又硬了,氣也不短了腰也不駝了,身體又發福了。
每天就站在戶部衙門大門口,對皇城其他六部大聲吆喝:「誰,誰缺錢,我有的是。」
誰缺錢,吳三桂缺錢。
又要錢了,不但要五十萬準備過冬錢,而且還要山西再供應他三十萬石糧食,二十萬石豆料,以及鹽巴藥品。林林總總加起來,足足百萬之多。還有向工部索要戰爭損失的軍械裝備若干。
這下,負責供應前線的山西布政使王唯一,是真扛不住了,一道奏摺飛奔入京,落在了呂謀案頭。
武英殿,面對一群兵部,參謀部以及工部大臣的面,隆武帝再次掀了桌子。「他吳三桂是什麼意思?同樣二月出兵,張慎言凱旋而歸,他卻總說找不到敵軍主力。斬殺了一個小股蒙古人,就報大捷,一次請賞達到了三千人。但是,他卻只給我送來三百人頭。
這也就算了,卻報說,三百人頭只是蒙古渠帥,斬殺不下三萬。
三萬,左一個三萬,右一個三萬。難道他吳三桂不會加減乘除嗎,你們看看,從戰爭到現在,他已經上報斬首三百萬啦。已經領了三百萬人頭錢啦。
土爾扈特有多少人,按照這個數字,早就被他殺絕了,還說什麼沒有找到蒙古主力,不能決戰。他們連人都沒了,還哪裡有什麼主力。這還說,為了拉網搜尋,草原冬早,再請五十萬銀子柴薪錢,要向大漠深處進擊。冬天深入大漠,他沒常識嗎?他是什麼意思,到底是什麼意思?」
群臣無語相對。
「他要做什麼,要做年羹堯嗎,那難道朕就不敢做雍正嗎?」
大家面面相覷,這是哪段典故。別看我,我不道啊。
看著被氣的再次語無倫次的皇帝,李岩只能站出來勸解:「皇上息怒。當初我就說,派吳三桂去不合適。要是按照我的意思,派齊飛去,這事早就結束了。」
大家聞聽,一體捂臉:有你這麼勸人的嗎,你這不是火上澆油嗎,你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
當初決定滅亡土爾扈特的時候,李岩旗幟鮮明地反對派吳三桂去。而且理由毫不避諱。
第1點,想當初大明兵臨城下,即將滅亡的時候,就為了區區30萬兩開拔費,吳三桂已經出了山海關,但卻按兵不動在永平。錢不到手絕不出兵,寧可做視皇帝家破人亡上吊。
可見這個人是多麼的貪婪,又是多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一旦脫離朝廷直接的掌控,他會千方百計的向朝廷伸手要挾。
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現在中蒙地區,已經完全被祖大壽和吳三桂的老爹吳鑲所佔據,幾乎就是國中之國自治封地。
一旦吳三桂打下土爾扈特的蒙西地區,和他的老爹舅舅連成一片,如果他不想回來,那就完全可能形成一個蒙古的割據形式。到時候就不是一個尾大不掉了,而是完全不可控制了。
但他明白的提出來這個原因的時候,請求用齊飛替換吳三桂,卻遭到了皇上的堅決反對。
皇上的理由非常簡單和無理:簡單的理由就是,他相信吳三桂的人品,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瑕疵,但還是可以挽救的那種。
大明正是用人之際,深懂騎兵戰術也就是這個吳三桂了,別人不能夠替代。
這個道理說得通,勉強可以通過。
而他第2個理由就有些無理了:「經過隆武改制,皇室已經將原先的親軍十萬京營,交給了國家,變成了國家的軍隊。而將齊飛的2萬騎兵,劃到了皇室,改編成近衛軍。這是一支專門保護皇室安全,也是皇上的儀仗隊,這是皇家自己的軍隊,絕對不能用於國家戰爭。
這個理由如果在後世,是絕對站得住腳的,而且還會被所有的人所贊同。
但在這個時代就有些牽強不合理了。
但自己的皇帝就是這樣堅持,你有什麼辦法。
最終還是不得不被眼前的實際情況所挾持,最終還是派了吳三桂領兵過去。
結果他果然故態復萌,第2條還沒有顯現,但第1條他已經暴露無遺。
明明能夠速戰速決的戰爭,硬是讓他打成了這場拖延戰,而且看目前的形勢,最終能拖延到多久,根本就沒有一個前景。
而他利用這一場別人不能替代他的戰爭,就開始找各種借口,肆無忌憚的伸手向朝廷要錢。那真是名目繁多花樣百出。
就比如說,一個戰馬病死需要補充的錢,就已經要了足足15萬匹戰馬的數量了。
就是已經將他的5萬關寧的戰馬,換了三茬了。
但現在在南苑馬場,河壩上馬場,大明上次繳獲的戰馬還有10萬匹,給他們趕過去也就是。
結果吳三桂堅決拒絕,他的理由是,那些戰馬是遼東戰馬,不適合西蒙的氣候水草,送過去只能夠嚴重削減戰鬥力,而且還會更大批的死亡。不死都必須死。
為此,只能從中蒙他老爹的手中購買戰馬,才能保持它的戰鬥力。
因為現在已經拿他沒辦法了,為了這場戰爭不半途而廢,朝廷最終只能捏著鼻子,給他送去購買戰馬的錢。
就這樣各種借口,林林總總之下,就在這短短的半年多時間,吳三桂就已經從國庫掏走了五百萬銀元。
現在那個戰場,已經是一個經費無底洞,怎麼都填不平,而且怎麼都不出效果。那500萬銀元,扔在那裡,連個響動都沒有。
現在,朝廷已經被吳三桂拿捏的死死的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已經形成,就看後續發展到哪步了。
但,結局絕對不是好的方向。這一點,隆武帝和大臣們已經預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