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若能天人合一處,心生本易道平安 第二十一章
詩云:
善惡如雲際,吉凶恰是因。
來尋塵世秘,道在俗人心。
2024年3月6日申時(作)
及時止損是一種思考後的選擇,想必也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至於他的考慮是否嚴謹,此處不再深度闡述。
山人繼續前行,我們去剖析那些選擇繼續堅持的人們,會有怎樣的後續。
通過無限制的鹿崽傷亡,宛如一場尋求革命的戰役,雖然經歷了一開始的失敗,但是還是選擇了繼續變革,那他不僅保留了革命的火種,而且還會在這種慘敗之中汲取教訓,乃至幡然醒悟;當然也還會有另一種走向,那就是越陷越深。
此時涉及越陷越深的苗頭會更大一些,因為這裡面摻雜了小白上路始終擺脫不了鹿販子的如影隨形。
然而面對這樣的情況,對於小白而言是否還要繼續的問題,就又回到了上一篇的「及時止損」。
探討這樣的問題如果是再回頭闡述「及時止損」的話題,那麼就無法進入鹿販子設計的下一個大坑。
如果不進入下一個大坑,那麼所有的理論都無法得到實踐。所以為了拋掉「及時止損」的念頭,對於小白而言必然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跳入這個大坑。
跳進大坑意味著財力、人力,乃至精神都會受到一系列的打擊,但是為了迎接新的曙光去面對黎明前的黑暗是一種無可逃避的選擇,所以毫無顧慮的跳進去才會使得未來的路更加的陽光明媚。
有的人會說,那麼有沒有繞道而行的辦法可以實行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有。但是這種繞道而行的辦法並不適合小白去涉及,因為他們還沒有傳統老養鹿人的經驗,以及傳統老養鹿人的在一旁鞭策與傳授實踐經驗,所以這個坑必然要跳進去;當然這直接跳進去的過程正是總結經驗的過程。
所以對於小白而言「繞道而行,不如選擇跳大坑」是山人從事鹿業養殖以來所推崇的一種辦法。雖然懸崖勒馬在普遍的釋義上都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然而古往今來那些能成大事者,普遍都是選擇了縱身一躍,雖然帶有賭的色彩,但是更多的時候,這種殺伐果斷的性格也註定了成大事者在大事上的抉擇往往都是出乎意料。
畢竟面對後有追兵,就算懸崖勒馬沒有死掉,可是與其死在敵人的手裡,不如縱身一躍,就算跌入萬丈深淵也有僥倖活命的機會,如果能在萬丈深淵再遇到一個山洞、一位世外高人、一本曠世絕學,那麼何嘗不是一種轉折中的機會;也或者縱身一躍便幸運的跳到了對面的懸崖,那麼後有追兵又能奈我何。
所以凡是成大事者皆不提懸崖勒馬,而是時常講絕處逢生、枯木逢春,化腐朽為神奇;這就是《易經》的秘密,他的存在可以顛倒生死,可以顛倒吉凶,乃至可以顛倒乾坤。
所以山人也在《山人淺析命運與人生》一書中就提到了「越早讀《易經》越好」,《易經》的存在不是讓人們去學習「命、相、卜」的事情,而是要去學習「山、醫」之妙用,以此處理世間萬千變化,則無所不通。
由此可見,這個被鹿販子設計好的大坑對於小白而言,理所應當且義無反顧的跳進去。
當然這一跳並非盲目的一跳,而是有思考過程的縱身一躍,也就是一探究竟的過程。
生而為人,受點皮肉之苦在所難免,強大的內心為導向才是堅如磐石的志向源泉,否則所謂的理想只能是夸夸其談。
縱觀古今養鹿人的過程便知其中端倪,非其以求真之心斷不可有其成也。
所以這個一探究竟的過程,絕非及時止損這般簡單,前期自我聰明的認為是一種好處,是因為沒有跨越那個生怕打濕鞋的鴻溝。
由此可知,凡是養鹿之失敗者普遍的都缺乏恆久的毅力與潛心研究的耐心。也就是說,缺乏顛倒善惡吉凶的變通思考能力是無法勝任從事經營鹿業養殖這項最具有利於人民的事業。這樣的遺憾,不是來自外在的壓力,而是源於內在的自我肯定;也就是無法面對暫時的失敗而思考長遠的打算,導致了其結果本就不順人意。
他最終還是成為了小白的噩夢,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具有現實可以依照的一種現象。
也正是因為擁有了這種現象的存在,普遍的人們在追尋及時止損的過程中迫不得已的也加入了鹿販子為主導的思維怪圈之中,進而建立在「止損」的過程中去思維「忽悠」下一位小白的「惡性循環」之行列。
這也是這麼多年鹿業養殖行業做不大的一個主要原因,其歸根結底的原因就在於「隨波逐流」的以往「有志之士」建立在「止損」的過程中,盲目的效仿「來錢快」的渠道,加劇了純種梅花鹿越來越少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山人方才呼籲那些昔年也曾有遠大抱負的人們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止損」,進而跳入被鹿販子設計好的大坑之內,然後身在其中的絕不置身事外,勇敢的去參與破局的過程。
山人有云:
以山為心,以醫為行。
心行其中,不動以動。
以動變易,真的容易。
繁易以易,以易致心。
2024年3月4日子時(作)
在身陷重圍之中高舉改革之雄心壯志,方能更好的從容破局。這不是什麼神鬼莫測,這完全是依照客觀規律而變化的一種思維轉變。
世人皆以求大,唯我獨求其小。
世人追求市場經濟,唯我獨求還原本來面目,每當假貨盛行的時候,土埋珍珠才能閃耀別樣年華。
所以,搞好鹿業養殖必然不能在半路選擇扭轉船頭去選擇逃避,而理當在危急關頭奮勇前進。
時間雖然不一定是一味良藥,但是空間的轉化必然會大放異彩;
空間雖然不一定是大好氛圍,但是時間的推移必然會振臂高呼。
這樣的實踐理論並非山人所創,而是古聖先賢早有總結,所以當那些有志之士選擇跳入大坑的那一刻,必然也考慮到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不一定會成功,但是失敗的幾率只有50%而已。
因此我們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講,世上雖然只有一個諸葛亮,但是那些臭裨將的存在,以身試險之本領往往會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間,如有神助。
所以,繞開問題從根本上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直面問題的過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解決問題。
所以,前面所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其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只要潛心研究其實都不是問題。
那麼,問題的本質究竟出在了哪裡?致使人們在普遍的行為過程中選擇了逃避這種問題、以及避而不談等等。
這也就是牽扯到「及時止損」的誠惶誠恐之過程,不能做到「損之又損」,才直接導致了「失敗氛圍」尤為嚴重。
山人總結這樣的問題發生,也是人們缺乏了解歷史與《易》理的過程:
雖然養鹿的技術與應用看似跟歷史不搭邊,但是真正了解歷史的過程中,那璀璨耀眼的五千年中華歷史文化足可以使得一個人變得強大;
雖然養鹿的技術與應用看似跟《易》理不搭邊,但是真正了解《易》理的過程中,那扣人心弦的卦圖之奧秘足可以使得一個人變得陽光。
所以,在這種直面大坑的過程中就是轉換思維的自我意識的向著由自我強大的過程而變得陽光,自我直面的過程,看似是一個無底洞的大坑,實則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就是以「實踐出真知」為探索的方向。
我們不去繞開問題,而是在這種勇於挑戰的過程中積極的解開那個他人不願意解開的面紗;方見真容。
有的人會說,真容是什麼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所謂真容,就是從事經營養鹿事業的本來面目。這種面目他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收穫的一種實踐心得。這種心得非其憑空捏造,而是具有實踐依據的一種真實感受,如此方能在大坑之中覓得一本養鹿真經。
有的人會說,什麼是一本養鹿真經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所謂的養鹿真經就是客觀的經歷、客觀的心得。唯有如此方能在這種「十面埋伏」的大坑之內打出一條寬敞的陽光大道。
這種陽光大道正是小白的最初願景,而能夠順利的得到這種願景,恰恰也正是因為在顛倒的逆境中成長成熟,最後走向求真路上的成功。
這種成功的過程不是一種偶然,而是確確實實的一種必然。
當然在這種顛倒的逆境中依然會有很多難以承受的壓力,這種壓力有很多人都會闡述外在的事實,然而在山人看來其實一切所謂的外在壓力無非內在的一種心的不肯顛倒故。
這種顛倒的過程,恰恰正是《易》理的絕妙經綸之處,只要善於深耕的人們能夠平心靜氣的思考一番,那麼作為「龍的傳人」,我們的血液里都流淌著《易》理的精髓。
山人《機鋒》云:
花開大地屾山上,零落雲間五湖中。
世道人心君莫測,唯尋秘密在長空。
2024年3月6日申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