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寬容》(5)

第五章《寬容》(5)

PARTⅣ近代新篇章

這中間可能需要花費一萬年,甚至十萬年的時間去實現。但這一天終會來臨,且必定在人類第一次成功征服自身恐懼之際,崛地而起。

第二十二章新的天國

教會實在無需擔心斯賓諾莎的著作,因為對普通人來說,這些作品就像教授三角函數的教科書一樣無趣,很少人能堅持讀上兩三句,更別說一整章了。所以,要向平民傳播斯賓諾莎的思想得靠另一撥人。

在法國,人們獨立思考和調查的熱情隨著國家君主集權制度的建立而褪去。在德國,三十年戰爭419帶來的貧窮與恐懼,在接下來至少200年的時間裡,扼殺了無數的個人創造力。到了17世紀後期,英國成為這種大環境下唯一一個在獨立思考方面有進步可能的歐洲大國。國王與國會之間的長期不和雖然增加了不穩定因素,但事實證明,這極大地促進了個性自由的發展。

首先,我們來談談英國的君主。多年來,英格蘭國王一直夾在權勢滔天的天主教以及人數眾多的清教之間,左右為難。英國的天主教臣民和一些暗地裡投靠了羅馬的聖公會420教徒一直要求回歸到國王服從教皇的幸福時代;而清教徒們則夢想著英國能取消君主制,發展成像日內瓦一樣偏安一隅的幸福聯邦。當然,這樣的衝突只是發生在英格蘭境內,英國的國王還必須聽取蘇格蘭人民的意見。蘇格蘭人很清楚自己在宗教方面的訴求,他們堅決反對宗教信仰自由,並且認為在新教的土地上不應該存在別的教派,更別說允許異教徒信仰別的教義了。他們要求把天主教徒和再洗禮派教徒趕出大不列顛,同時絞死所有像蘇西尼派、阿米尼烏斯派和笛卡爾主義者那樣膽敢質疑上帝存在的人。

意想不到的是,這樣的三角矛盾竟產生了出奇的積極效果。由於要在兩個對立教派之間保持中立,所有人不得不採取更寬容的心態處理事情。如果要問,英國的斯圖亞特王室421和護國公克倫威爾422為什麼堅持給予各個教派對等的權力,那絕對不是因為他們對長老會或高教會派423有什麼特殊的感情,也絕對不是因為得到了各個教派教眾的愛戴。這只是他們在互相博弈為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時附帶的結果而已。況且,發生在馬薩諸塞灣殖民地424上的恐怖事件足以證明,教派一旦從默默無聞壯大至一手遮天,後果就會不堪設想。若在英格蘭境內互相傾軋的某個小教派也像這樣在全國範圍內確立了專制,那麼英國的命運從此便註定是悲劇了。

作為護國公克倫威爾當然可以為所欲為,但他知道他的統治是主要依靠對「鐵騎兵」——也就是後來的「新模範軍」425的控制,因此他會小心迴避所有極端的行為和法令,以免他的敵人有理由聯合起來對付他。他的寬容之心僅限於此。對「無神論者」——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蘇西尼派、阿米尼烏斯派、笛卡爾主義者以及其他宣揚人類神聖權力的人來說,他們的性命仍然危在旦夕。

英國的「自由學者」有一個很大的優勢,他們傍海而居,只要不怕暈船,一旦嗅到危機,馬上就能逃去荷蘭避難。荷蘭的印刷廠對出版南歐和西歐的禁忌文學青睞有加,這讓富有野心的旅行者十分願意橫越荷蘭北海去賺一筆稿酬,順便看看還有哪些來自其他國家的最新的禁忌作品,也讓真正的學者有機會進行安穩的研究和寧靜的思考。其中最負有盛名的是約翰·洛克426。

約翰·洛克與斯賓諾莎同年出生,他跟斯賓諾莎及其他獨立思想家一樣,出身於信仰虔誠的家庭。斯賓諾莎的父母是正統的猶太人,而約翰·洛克的父母則是正統的天主教徒。為了孩子的前程,父母們總會以自己信奉的規條嚴格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只不過,這樣的教育不是摧毀了孩子們的心靈,就是使他們變得叛逆。約翰·洛克與斯賓諾莎一樣,都是寧折不彎之人,所以他也同樣在年紀輕輕時便咬緊牙關,背井離鄉,獨立謀生。二十歲那年,洛克孤身來到英國牛津,在那裡,他第一次聽說了笛卡爾的事迹。而在法國波爾多聖凱瑟琳大街上的書店裡,他也挖掘出不少塵封已久,卻十分對味的書籍,其中就包括托馬斯·霍布斯427的作品。

托馬斯·霍布斯是一個相當有趣的人:他曾就讀於牛津大學的莫德林學院(MagdalenCollage),也曾到義大利遊歷;他曾發表過與伽利略相左的意見,也曾與聞名遐邇的笛卡爾通信。為了躲避清教徒的怒氣,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遊走在歐洲廣袤的大陸上。旅途中,他偶爾會伏案寫作,並在書中把所有他能想到的題目以及他的思想都涵括進去。其中有一本書的書名特別引人注目,叫《利維坦,或教會國家和市民國家的實質、形式和權力》(Leviathan,ortheMatter,FormandPowerofaCommonwealth,EcclesiasticalandCivil)。

在洛克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托馬斯·霍布斯的這本博學之書問世了。在書中,他詳細指出了諸侯的本質、他們的權力,並特別著重指出了他們的責任。這些分析是如此入木三分,連最頑固的克倫威爾一派成員也不得不心悅誠服,甚至有黨員呼籲寬恕這位對一切事物都持有懷疑態度的學者——畢竟雖然他支持保皇黨,卻在這本重量不到五磅的書里揭露了保皇黨的虛偽。托馬斯·霍布斯並不是一個容易被分類的人物,但由於與基督教的教義與教條相比,他對基督教的倫理學更感興趣,所以被同輩人稱為「自由主義者」。他主張教會應讓人們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保有一定程度上的「觀點自由」。

洛克與霍布斯有著相似的性情,他們同樣一生忠於教會,對生活和信仰自由也充滿嚮往。洛克和朋友們認為,若國家擺脫了一個戴皇冠的暴君,迎來的卻是另一個戴黑色寬邊軟帽的濫用權力的獨裁者,這樣的結果有何意義?對民眾而言,今天背叛這個教會,明天又投靠那個教會,殊不知後者與前者一樣專橫跋扈,這樣做又是何必?當然,從邏輯上說,這樣的想法沒錯;可一旦自由主義者掌權,死板的社會體制就可能會變成一個倫理辯論學堂,從而影響某些人的生計,因此,這些思想無法被他們所接受。

洛克本人似乎頗有些魅力,結交的朋友中不乏權貴之士,能保他免受地方長官的懷疑。但沒過多久,他還是被貼上了「無神論者」的標籤,受到了質疑。事情發生在1683年的秋天,當時洛克剛抵達阿姆斯特丹。雖然斯賓諾莎去世已有五六年,但荷蘭首都的學術氛圍還是十分自由,洛克有機會在這裡學習和寫作,且不受任何官方的干涉。勤奮的他用了四年的時間,終於寫下著名的《論寬容》,這使他成為了我們這本小歷史書中的英雄。在《論寬容》及之後出版的另外兩本著作中,洛克反覆強調,國家不可以,也不應該利用宗教干涉人們的自由。

說到這裡,有一個人不得不被提及,那就是從法國流亡至荷蘭的哲學家皮埃爾·培爾。在鹿特丹生活時,他僅憑一人之力,全力以赴地編撰百科全書,是個相當有學問的才子。受了培爾的影響,洛克認為國家不過是一個保護性組織,由一部分人出於共同利益和安全考慮創建和維持。既然如此,這樣一個組織為什麼會有權控制人們的信仰呢?洛克與他的追隨者們尤其不明白,國家明明沒有規定人們應該如何吃喝,為什麼卻非要限制他們去哪個教堂做禮拜不可呢?

清教教義的不完全勝利使17世紀的宗教信仰進入了奇怪的妥協期。威斯特伐利亞通過一條和平法令,終止了所有由宗教信仰引起的戰爭。它規定所有臣民都必須服從統治者的宗教信仰。如此一來,某領地上的百姓可能前一天才和大公一起信奉路德教,第二天,又搖身一變跟著領主男爵投奔天主教。

洛克曾以理性批判國家對人們的精神控制。他說:「如果國家有權決定人們靈魂的歸宿,那麼至少有一半人註定要在地獄里萬劫不復,因為清教和天主教在這個問題上不可能都是對的(按照《教義問答手冊》第一章的說法),生在邊界這邊的人能上天堂,生在邊界那頭的註定要下地獄,那是否意味著人出生時的地理位置就能決定他的死後救贖?」

實在可惜,洛克在討論寬容這個命題時沒有把主要攻擊點放在天主教上,但這種結果也不難理解。在17世紀普通英國百姓眼裡,天主教已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還代表著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它幫助西班牙建造出無敵艦隊428,並企圖以大桶大桶的火藥威脅大不列顛的國家安全。因此,洛克主張寧願把權力交給殖民地的異教徒,也不要被天主教控制,甚至希望天主教徒再也不要踏入英國境內。他的反對主要源於對天主教會所實施的危險政治活動的擔心,而並非因為雙方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像洛克這樣的觀點最初出現在16個世紀前,那時,羅馬皇帝提比略曾頒布一道著名的規定:宗教是個人與神明之間的私事,神明若覺得自己被褻瀆了,自然會自己討回公道。英國人在不到60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四次權力更替,因此他們比較能接受這樣一個以常識為基礎的寬容理念所包含的本質真理。當奧蘭治的威廉親王429於1688年橫越荷蘭北海時,洛克也緊跟其後,當時同船的還有英格蘭的瑪麗王后。回到英國后,洛克開始了他安穩平靜的生活,不僅擺脫了被人唾棄的異端之名,成為受人尊敬的作者,而且平安幸福地活到72歲高壽,安詳離世。

內戰固然可怕,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卻能給國家注入新鮮的血液。17世紀的政治分歧消耗了英國國內多餘的精力。在其他國家的人民還在為「三一學說」和墮落預定論爭個你死我活之際,宗教迫害在大不列顛境內已幾乎絕跡。間或可能會有一兩個評論家對現存教會出言不遜,像丹尼爾·笛福430,但這位《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之所以會被法庭盯上,倒不是因為他粗糙的神學知識,反而是因為他過人的幽默感。要知道盎格魯—撒克遜人對諷刺之辭天生就反感至極。

假如說笛福用嚴肅的文字為寬容辯護,這還不至於為人詬病,可他偏偏把對教會專橫的攻擊寫成一本半幽默半諷刺的小冊子,還要起一個叫《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這樣的書名,這明顯就是在「耍流氓」了,其無禮的程度甚至連新門監獄431里的小偷都自愧不如。說到底,笛福還是幸運的,畢竟他沒有因此被驅逐出大不列顛群島。專橫暴政從發源地被趕出去后,不想卻在大洋彼岸的殖民地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這樣的結果與其說是新移民的性格問題,還不如說新世界比舊世界具有更廣闊的經濟潛力。英格蘭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小島,就算是本土居民,也僅有些許立足之地。在這裡,如果人人都不願意遵守古老而可敬的「等價交換」原則,那麼所有的商貿都會停滯。然而美國不一樣,那是一個地廣物博的國家,偌大的土地上,只寥寥生活著一小撮農民和工人,要他們做這樣那樣的妥協未免不切實際。正因如此,在馬薩諸塞灣殖民地出現了自詡正統的專制教派,其偏執程度與加爾文剛開始在日內瓦建立神權政體時相比,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

馬薩諸塞州寒冷的查爾斯河432畔終於有人定居了,那是從英國遠道而來的「清教徒前輩移民」。這個稱呼的字面意思原是「朝聖先驅」,而「朝聖」,一般指「為表達宗教虔誠前往聖地的旅程」,所以,按這個意思來說,五月花號433上的旅客並不是什麼朝聖先驅,他們只是一群來自英國的瓦匠、裁縫、縴夫、鐵匠和車匠,因為憎恨其他人所崇拜的天主教教義才會逃離英國。這群移民首先渡過北海來到荷蘭,他們到達時,不巧撞上了全國經濟大蕭條期。我們的教科書說清教徒前輩移民們之所以不選擇在荷蘭落腳,是因為不想自己的後代學習荷蘭語,然後被這個國家同化。這個推論不太可靠,因為這些粗鄙之人真的是不知感恩圖報,一心只想去美國淘金。沒辦法,誰叫他們之前一直在英國貧民窟里打滾,根本無法在這塊人口密集的土地上維持生計呢?對他們而言,與其在荷蘭的萊頓剪羊毛,還不如試試在美國種煙草,說不定還能收穫一筆不少的財富。於是,他們結伴乘船朝美國弗吉尼亞出發,誰知受到海上逆風的影響,他們的船被刮到馬薩諸塞海灣,為免再遇上海難,他們決定就地住下。

新的天國

第一批新移民雖然有驚無險地上了岸,但危機依然步步緊逼。由於這批人大多來自英國的中心城市,他們並不具備開創生活的能力。他們的共產思想被異常寒冷的氣候凍僵,他們對城市建設的熱情被永不息止的狂風吹散,他們的妻兒因為沒有像樣的食物餓死,而他們自己內心那點僅有的寬容之心,也在好不容易熬過頭三個冬季后,因為第二批到達的幾千號新移民的洗腦而被吞噬殆盡。那些後來者無一例外全是更為嚴厲且絕不妥協的清教徒。他們把馬薩諸塞州變成查爾斯河畔的日內瓦,進行了長達數世紀的宗教專制統治。

清教徒們在彈丸之地上掙扎求存,不斷地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他們比從前任何時候更想從聖經《舊約》中找到依據,支持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他們把人類社會的文明拋諸腦後,自詡為摩西與基甸434的後裔,並試圖通過一套自創的宗教思想,讓自己迅速變成猶如備受西部印度安人尊敬的馬加比家族435成員那樣的人。他們無法從艱苦乏味的生活中找到安慰,只好堅信如此受難是為了唯一真正的信仰,除此之外,一切皆為謬誤,就算他人不過出於善意,含蓄地提醒說清教徒的思想和行為不一定都正確,也會被他們視為異見者,以殘酷的刑罰伺候——無情鞭打,或割耳拔舌。除非這些異見者能幸運地逃到鄰近的隸屬瑞士和荷蘭的殖民地,否則,落到清教徒的手上只有死路一條。

這塊殖民地對發展宗教自由和寬容事業毫無興趣,但它卻歪打正著地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這在人類進步的歷史上並不罕見。殘暴的宗教專制讓人們嚮往更為自由的政策,於是,在宗教暴政持續了將近兩個世紀后,社會上湧現出了新的一代。他們公開與教會統治作對,認為應該政教分家,對前人把政治和宗教混為一談的做法不敢恭維。宗教自由的發展過程雖然緩慢,卻帶有些運氣,因為在大不列顛和其美國殖民地爆發戰爭之前,社會都沒有因此出現過危機。取得戰爭勝利的一方,讓自由主義者和對舊加爾文主義陽奉陰違的人撰寫美國憲法。他們在憲法里注入了高度現代化的原則,而事實證明,這些原則在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上有著巨大的價值。

新世界在寬容領域裡還實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突破,而且這個由卡爾弗特一族主導的突破就發生在美國馬里蘭境內的天主教區。卡爾弗特父子祖籍佛蘭德436,後來,父親喬治·卡爾弗特遷居到英國,為斯圖亞特王室效力。喬治·卡爾弗特起初是新教徒,但他在給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做秘書和總管時,實在是煩透了同代人那些無聊的神學爭吵,於是決定重新信仰天主教。在喬治看來,不管別人如何評價,天主教起碼言行一致,不至於指鹿為馬,更不會把宗教教義的最終解釋權託付給一幫半文盲的牧師。

新世界的冬天

看來這位喬治·卡爾弗特是一位頗有手腕之人,他的改旗易幟非但沒有讓他失去國王的恩寵,反而還被封為「巴爾的摩男爵」,統轄巴爾的摩地區。在他計劃為受迫害的天主教徒建立一小片安居之地時,也受到了多方關照。說起這個計劃,起初,他想先在加拿大的紐芬蘭437碰碰運氣,沒想到那些天主教移民前腳才到,後腳就被當地人趕出家門。於是,他向國王請求賜予他弗吉尼亞800多公頃的土地。然而,因為在弗吉尼亞定居的大多是頑固的聖公會教徒,他們不歡迎這些宗教危險分子,國王只好回絕了喬治的請求。這位不死心的巴爾的摩男爵又向國王申請,想要得到弗吉尼亞與荷蘭及瑞典殖民地之間的一小塊荒野作為領地。可惜,他沒等到批准就過世了。他的兒子西里厄斯·卡爾弗特繼承了他的遺志,1633年到1634年的冬天,方舟號和鴿子號,兩艘滿載旅客的船在喬治的兄弟倫納德的命令下起航,橫穿大西洋,並在1634年3月順利抵達切薩皮克灣438。卡爾弗特一族為致敬法王亨利四世的女兒瑪利亞,把新的領地命名為馬里蘭。瑪利亞的父親法王亨利四世原本打算建立一個歐洲國家聯盟,卻在行動之前遭遇宗教狂人的刺殺,而她的丈夫,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也因宗教問題被清教徒處死。

馬里蘭的基礎

在這片特殊的殖民地,印第安人不會受到歧視,長期飽受迫害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也都能獲得平等的對待。當然,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殖民地里有很多聖公會的教徒,他們是因為懼怕馬薩諸塞州清教徒的暴政才跑到這裡來的;隨後,有些清教徒也逃到這片領地,為的卻是躲避弗吉尼亞聖公會的專制。這兩伙人雖然都是亡命之徒,卻不改其自視甚高的惡習,一心想用自己的「正確信仰」統治這個臨時的安身之地。幸好,由於有法律明令禁止「一切會引起宗教狂熱的爭執」,前一代的移民有權要求聖公會教徒和清教徒都閉嘴,安靜過日子。時間一長,大家慢慢習慣后,倒也都相安無事。這時,保皇黨和圓顱黨439在英國本土爆發了戰爭,馬里蘭州的移民們開始擔心,不管哪一方獲勝,他們過去的自由怕是會一去不復返了。1649年4月,查理一世被處決的消息剛傳來,西里厄斯·卡爾弗特便馬上提議並通過了著名的《寬容法案》440,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由於宗教對思想的高壓統治在所及的範圍內常常產生有害的結果,為了本省份政權的安定,為了保護居民相互之間的友愛和團結,特此決定,任何人不得以宗教或宗教信仰為由,對本省所有信仰耶穌基督的人進行干預、騷擾和迫害。

能在一個被耶穌會會士掌控的國家裡通過這樣的法案,卡爾弗特一族的政治能力和非凡勇氣可見一斑。然而,這樣的寬宏大度卻沒有得到新移民的支持。法案剛通過不久,一群逃亡至馬里蘭的清教徒推翻了原來的政府,廢除了《寬容法案》,並以自創的《關於宗教的法案》(ActConcerningReligion)取而代之。根據新的法案,所有自稱是基督徒的人都可以擁有宗教信仰自由,但天主教徒和聖公會教成員除外。

幸運的是,這段反動的時間為期不長。1660年,斯圖亞特王室重掌政權,巴爾的摩男爵一派也再次奪回了對馬里蘭州的控制。遺憾的是,聖公會在英國本土的反擊勝利又引發了新一輪的宗教問題。它要求治下所有教區都必須把聖公會奉為國教,包括殖民地。卡爾弗特一族雖不甘心,卻也明白大勢已去,整整一代人的努力,就這樣付諸東流。

新教徒贏了,專制與偏執也在暗處洋洋得意。

第二十三章太陽王

在現代人的眼裡,18世紀既是啟蒙時代,也是中央集權發展的鼎盛時期。但與如今信仰的民主制度相比,無論專制如何開明,終究不是理想的施政模式。歷史學家自是不會幹涉普通百姓的觀點,但每每談起路易十四,就算最喜歡為歷史人物說好話的歷史學家,也難免指指點點,口出責難之言。這個才華橫溢的國王沒登基之前,法國天主教和新教已然勢均力敵,分庭抗禮。雙方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廝殺后,在天主教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最終達成和平協議。他們許諾會承認並尊重彼此的存在,即使互相在宗教信仰上仍有分歧。法王亨利四世於1598年頒布了「永久的、不可撤銷的」《南特敕令》441,其中包含了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簽訂的各項協議,並聲明立天主教為國教,但同時,新教徒也可以擁有充分的宗教自由,不會因其信仰而遭至迫害。另外,新教徒還獲准建造自己的教堂,甚至可以在法國境內約200個要塞城市裡擔任要職。

當然,世上本就沒有天上掉下餡餅似的好事。胡格諾派絕非易與之輩,當局怎麼可能真把200多座繁榮的城市雙手奉送給仇視政府的政敵?放在美國,這就像把芝加哥、舊金山和費城交給民主黨人,以換取他們接受共和黨人的統治一樣荒謬。黎塞留是個聰明人,豐富的治國經驗讓他很快便看清了這一點。雖然他時任天主教樞機主教,經過長期奮戰後,好不容易剝奪了新教徒的政治權利,但他依然盡量避免干涉百姓的信仰自由,只一點:胡格諾派再也不可以像之前一樣,與國家的敵人進行單獨的外交談判了。除此之外,他們能享受的權利還是一樣,無論是想唱讚歌,還是想聽佈道,都悉聽尊便。

黎塞留之後,同樣以類似政策治理法國的是天主教樞機主教馬薩林442。在他1661年去世后,年輕的路易十四開始當政,這標誌著寬容時代的終結。

這位優秀卻富有爭議的國王為人瀟洒不羈,一生中唯有一次不得不與正派人士為伍,卻不幸落入了一個宗教狂徒的手中。她叫弗朗索瓦絲·奧比涅443,是御用文人斯龍卡444的遺孀。她的傳奇故事要從她決定擔任路易十四和蒙特斯潘侯爵夫人445七個私生子的家庭教師開始說起。隨著蒙特斯潘侯爵夫人年華老去,國王也愈發對她疏遠之時,這位女教師便不著痕迹地取而代之。弗朗索瓦絲與國王以往的情婦的唯一不同之處是,在她點頭願意分享國王的大床之前,巴黎大主教就已經為他們的婚禮舉行了隆重的宗教儀式。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除國王之外,就數這位女士——路易十四的第二任妻子——最有權有勢,偏偏她又總愛聽憑她的懺悔神父的擺布。法國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從來就沒有認同過黎塞留和馬薩林對待新教徒的招安態度,如今,他們終於有機會攪黃那些精明政治家的苦心孤詣了,於是便開始虎視眈眈,摩拳擦掌,畢竟,他們不僅僅是王后的官方顧問,也是國王的財政大臣。

說到這一點,不得不提起教會與國家之間一些奇怪的財政淵源。在過去的8個世紀里,修道院沒向國家交一分錢稅,卻挖走了法國的大部分財富。在國庫空虛之時,他們雄厚的財力顯得更有吸引力。路易十四是一位好面子、愛排場的國王,他將這種現狀看成是能讓國庫重新充盈的好機會,於是便開始有意識地多給教士們一些好處。作為回報,他可以隨意向教會借錢,且多少不限。

國王的廢紙簍

這樣一來,「不可撤銷」的《南特敕令》開始被逐條廢棄。最初,新教信仰並沒有真的遭到禁止,只是胡格諾派教徒的生活開始變得不再安寧。在某些據說「錯誤信仰」堅持者較多的城市裡,甚至會有天主教會彪悍的騎兵團大肆橫行。這些無恥的士兵闖進無辜市民的家裡,像敵國的入侵者一樣凈做些燒殺搶掠、淫人妻女的喪盡天良之事。若主人家實在氣不過,跑到法庭尋求庇護,還會被無情嘲弄,說這些麻煩都是非天主教徒們自找的,如果真想天下太平,就應該服從政府的命令。

儘管如此,也只有一小部分人無奈屈從現實,到最近的教區牧師那裡接受洗禮,改信天主教。大部分純樸之人還是堅持從祖輩傳承下來的教義。不過,當他們的教堂一座接著一座被摧毀,他們的神職人員一個跟著一個被送上絞架時,這些胡格諾派教徒才真的感到大難臨頭。他們不願投降,想一走了之,好不容易跑到邊境時卻發現,天主教會早已布下追捕的重兵,被捕的和協助逃亡的全都難逃一死。幸好,天無絕人之路,雖然從埃及的法老時代開始,每個政府都曾定下「閉關鎖國」的政策,但實際上,卻幾乎沒有成功過。那些決意潛逃的人只要無懼千難萬險,總能找到出路。正因如此,數以萬計的法國新教徒通過形形色色的「秘道」逃至倫敦、阿姆斯特丹、柏林和巴塞爾。儘管倉皇出逃使他們的財產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他們大部分都是以忠誠實幹聞名的商人和藝術家。憑藉良好的信譽和充沛的精力,沒過幾年,便又過上了富足安穩的日子。法國政府,因其對天主教會的縱容,平白失去了這一批本可以為國家創造無限繁榮的人才。

毫不誇張地說,取締《南特敕令》直接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法國一直是一個發展蓬勃的國家,只是國內的商業和宗教始終無法站在同一條戰線上。自政權只能匍匐在石榴裙和教士袍下的那天開始,法國的命運便已然註定。寫下驅逐胡格諾教徒規定的那支筆,後來也簽署了國王路易十六的死刑執行令。

第二十四章腓特烈大帝

霍亨索倫家族446的平民化統治雖然不曾使之深受愛戴,但他們畢竟都是思維嚴謹、頭腦清醒之人,在被巴伐利亞王室維特爾斯巴赫家族447瘋狂污染之前,也曾為寬容事業作出不少貢獻。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客觀環境過於嚴峻的原因。霍亨索倫王室繼承了歐洲最窮的地方,那是一片只有寥寥幾戶人家的荒漠和森林。三十年的戰爭使這片土地上的居民一無所有,為了重建家園,他們把種族、信仰和身份的問題放到一邊,開始尋找各種人力物力及一切可用的資源。

腓特烈大帝的父親腓特烈·威廉一世舉止粗魯,活像一個喜歡與酒吧女侍應調笑的煤礦工。不過在會見外國避難者代表時,他倒還顯得彬彬有禮。在國家人口問題上,他的格言是「越多越好」。從前,為了編建一個特殊的擲彈兵團,他不惜到歐洲各國綁架身材高大的巨人;現在,為了發展國家經濟,他也同樣積極地吸納新移民。

腓特烈大帝不像他的父親,他文質彬彬,修德立行。雖然他的父親不允許他學習拉丁語和法語,但他還是對這兩種語言興趣不減,甚至頗有研究。他喜歡蒙田的散文,討厭路德的詩歌;喜歡愛比克泰德的睿智,不屑於小先知書448里似是而非的道理。腓特烈大帝的父親信仰《聖經·舊約》,對孩子十分嚴厲。為了迫使孩子服從,甚至當著年輕腓特烈大帝的面讓人手刃了他最好的朋友。然而無論父親怎麼做,腓特烈大帝始終沒有接受當時備受路德宗和加爾文宗盛讚的「正直」的猶太教義。他認為,所有宗教都是史前人類恐懼和無知的延續,這種情緒被一小撮聰明卻寡廉鮮恥的傢伙小心控制著。這些人知道該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和地位,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腓特烈大帝不僅對基督教感興趣,他對耶穌基督本人也十分有興趣,但在面對這個命題時,他更願意借用約翰·洛克和蘇西尼的觀點,所以在宗教事務上,他至少是一個思想開明的人,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在他的國家裡,「每個人能按自己的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救贖」。

腓特烈大帝的這個願望成為了他進一步開展寬容事業的基礎。他認為,只要教義的追隨者都是正直守法的公民,那麼這個宗教就一定是好的。好的宗教就能享受一切平等的權利。政府不應干涉宗教事務,只需充當執法者和不同教派間調停者的角色即可。作為國王,腓特烈大帝只要求自己的臣民忠於國家,服從政府。至於評判個人的一生功過之事,那是「全知全能的上帝」的權力,他無可置喙,以免普通人以為上帝需要人的幫助,非得用殘酷與暴力推行其神聖目的不可。

從他的這些想法我們不難看出,腓特烈大帝在寬容方面有著比同代人更高的思想境界。當得知他決定在首都中心給國內天主教徒撥出一塊土地,讓他們修建自己的教堂時,其他國家的皇帝皆不以為然;當發現他吸納了被其他地區天主教徒驅逐出境的耶穌會教士,並為他們挺身而出之時,各大教會間開始傳出些惡毒的讕言;當聽到他宣佈道德倫理和宗教信仰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每個人只要肯交稅和服兵役就能擁有信仰自由之時,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他愧為一個基督教徒。然而,批評家們因為身處普魯士境內,不敢公然挑戰國王的權威。加上腓特烈大帝能言善辯,只要在皇家法令的頁緣加幾句註釋,就能使不得他歡心的人陷入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

總體而言,腓特烈大帝還算一個開明的封建君主,在執政三十年間,他第一次給歐洲帶來了近乎完美的宗教信仰自由。在這個歐洲大陸的角落裡,新教徒、天主教徒、猶太人、伊斯蘭教徒和不可知論者第一次享有平等的權利與待遇。喜歡穿紅衣服的人不能對著喜歡穿綠衣服的人稱王稱霸,反之亦然。如此,那些一心想去尼西亞449找尋精神慰藉的人,與那些喜歡惡魔崇拜的人,以及那些忠於羅馬教皇的人,都必須和平友好地相處。

若問腓特烈大帝是否對自己努力的成果感到滿意?對此,我深表懷疑。在他彌留之際,他讓人把向來忠誠的狗兒叫來身邊。英明的國王陛下用最直接的行動證明,越是重要的時刻,狗兒越是比所謂的人類更適合陪伴在身邊。

腓特烈大帝就像是另一個馬可·奧勒留450,才能非凡,卻誤入了一個錯誤的世紀。他殫精竭慮,追隨先輩的步伐,最後給繼承者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

第二十五章伏爾泰

如今我們總會聽到大量關於出版社中一些不法分子的傳聞,也有不少人譴責傳媒是現代魔鬼的化身,是一種用來引起大眾對某人或某事注意的不體面的方式。這樣的抱怨由來已久,而當我們不帶偏見地反觀過去時便會發現,其實傳媒,或者說宣傳,絕非近代的產物。《聖經·舊約》里提到的先知,不管偉大與否,都是利用傳媒操控人心的能手。而從我們現代新聞界的角度看來,在希臘和羅馬悠久的歷史中也存在著不少「做秀節目」。這些「秀」有名副其實能喚起大眾共鳴的,但更多卻是俗套的照本宣科,那些浮誇的陳詞艷曲連百老匯都不屑一顧。

改革者如馬丁·路德和加爾文之流十分懂得精心安排的宣傳能帶來的極大價值。我們不應責怪他們,畢竟他們不是雛菊,只要謙卑愉快地生長在路邊就行;他們認真努力,一心想讓自己的宗教信仰發揚光大。但要想取得勝利,缺乏追隨者的支持又怎麼能成事?舉個例子:托馬斯·阿·坎貝451曾在修道院的角落裡安靜地生活了整整八十年,這種長年的苦修即使只是平鋪直敘,也能成為非常有影響力的事迹,甚至能被打造成一個絕妙的賣點,讓人們願意去閱讀那本記錄了他一生祈禱和冥想心得的書籍。然而,若聖方濟各或羅耀拉想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努力的實際成果,就不得不藉助像馬戲團或電影明星那樣的宣傳手法,推波助瀾。

基督教強調謙遜,從不吝嗇讚美那些思想謙卑的人。但有關這些美德的佈道之所以直到現在還會被人提起,卻是因為使用了當時特定的宣傳手段。這些手段在某些情況下非常有效,所以,難怪那些被譴責為教會死敵的男男女女,在針對禁錮了整個西歐大陸的思想專制展開對抗之時,也會照搬教會的方法,有樣學樣。

我之所以會說起這些,是因為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正是自由宣傳領域中的佼佼者。雖然他總是被抨擊不顧公眾的良知,以不甚高明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但那些因為他而得救的人肯定不會如此認為。再說了,食物沒進過嘴巴就不知酸甜,要評說伏爾泰的一生功過,主要得看他對同輩人作出了什麼樣的貢獻,而非只盯著他的個人穿著喜好、開玩笑時的言詞和家裡的裝潢,然後就開始指手畫腳。

這個思想奇特的人——伏爾泰,有一天忽然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他說:「沒有權杖又有什麼關係?我還有一支筆呢。」事實上,他可不是只有一支筆,他有很多很多支筆,簡直可以說是天鵝的死敵。他用過的鵝毛筆的數量幾乎是一個普通作家的20倍。伏爾泰跟過去的文學巨人一樣,即使是在最可怕的逆境之下,也能憑一己之力創作出卷帙浩繁的文章。他曾在骯髒的鄉下客棧里伏案疾書,也曾窩進遺世獨立的鄉村小屋,在那冰冷的客房裡寫下無數六韻步詩句。他在格林威治寄宿時,身邊的手稿能鋪滿整棟公寓的地板;被投入巴士底監獄關押時,為了寫作,甚至連印有巴士底典獄長名字的私人信紙都用上了。遙遠的普魯士國王欣賞他的才華,特意邀請他到柏林,許他宮廷文學侍從的職位待遇。在伏爾泰還沉迷於滾鐵環、丟彈珠等遊戲的孩提時期,妮娜·狄朗克洛絲452就曾給過他一筆數目可觀的零用錢,讓他去「買些書看」。八十年後,同樣在巴黎的一個小鎮里,我們又聽到他說要買一大疊稿紙和散裝咖啡,以便在無法逃脫的死亡長眠來到之前,再完成一部著作。

坦白說,他所撰寫的悲劇、小說、詩歌、哲學及物理學論文都不值得用本書整整一個章節來介紹,畢竟他寫的詩並沒有比同時代的詩人更好。作為歷史學家,他挖掘的史料乏味且不可靠,而他在科學領域所謂的探險成果,也不比我們在星期日娛樂報紙上看到的高明多少。但他勇敢、不屈、無所畏懼地跟愚蠢、偏見、固執和殘忍作鬥爭,其影響力一直持續到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前。

伏爾泰出生在一個極端時代:一方面,是現存腐敗且過時的宗教、社會及經濟體系,另一方面,大批年青男女夢想著創建太平盛世。他們雖是一片好意,卻沒有任何實質基礎,也做不出任何有幫助的事情。伏爾泰是一個普通公證員的兒子,他自小體弱,命運卻偏偏把他丟入危險洶湧的人潮中,叫他自生自滅。伏爾泰好不容易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生天,可他用以對抗逆境的方法卻總會被某些人詬病。他們喜歡把伏爾泰在成為文學大家前,向人乞求、獻媚和扮丑的事情拿出來消遣。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得承認,伏爾泰的作品從不粗製濫造,皆是精益求精,他用自己的文字向教會專制宣戰,並帶領人民扔出第一塊石頭。

在伏爾泰漫長而繁忙的一生中,他與無知的對抗從未停息,那些一不小心就會砸到腦門上的磚頭也不會使他卻步。經歷過無數挫折的他既能坦然面對來自公眾的暴力,也無懼小混混們丟過來的香蕉皮。作為一個不屈不撓的樂天派,伏爾泰的一生充滿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遇:今天的他不得不被關在國王陛下的監獄里荒廢時日,明天的他也許就會在驅逐他的宮廷里謀得一份有頭有臉的要職;今天的他不得不任由憤怒的教區牧師指責他為基督教的敵人,明天的他也許就會告訴你,在那個塞滿了情書的抽屜里,靜靜地躺著一枚漂亮的勳章,那是教皇的賜予,以證明他既受得住教廷的非難,也有資格博得教會的讚賞。

這樣的事例在別人身上難得一見,在伏爾泰的一生中卻不足為奇。他盡情地領略著人間的歡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享受著這光怪陸離又豐富多彩的生活。

伏爾泰出身於家境良好的中產階級,關於他父親的職業,因為實在沒能找到更確切的定義,我們姑且將他與私人信託公司職員歸為一類吧。伏爾泰的父親阿魯埃年輕時是許多富豪及貴族的心腹,為他們處理法律問題,打理財政收益。長年與上流階層打交道的經歷為阿魯埃之後的生活積累了不少優勢。伏爾泰的母親是一位名叫瑪莉·瑪格麗特·德馬的貴族小姐。德馬家空有貴族頭銜卻一名不文,以至於德馬家小姐與阿魯埃結婚時,甚至沒能給丈夫帶去一分錢的嫁妝。萬幸的是她的姓氏中帶了一個小小的「德」字,這足以讓所有法國中產階級、普通歐洲市民以及眾多的美國人肅然起敬,也讓她的丈夫與有榮焉。身為人子的伏爾泰也沉浸在祖輩的貴族榮光里。剛開始從事寫作時,他就把自己那個聽起來相當平民化的名字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改成更具貴族氣息的弗朗索瓦—馬利·德·伏爾泰。但他是在什麼時候、用了什麼方法更改了自己姓氏,卻還是個不解之謎。伏爾泰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姐姐在母親去世后一直照顧伏爾泰,讓他打心底感激。哥哥是一個虔誠的詹森主義453者,雖然非常的熱情正直,卻總是與伏爾泰話不投機,而這也是伏爾泰盡量不與家人同住的原因之一。

父親阿魯埃畢竟是見過世面的人,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小兒子天資聰穎,於是他把他送到耶穌會,希望他能成為一個精通拉丁語六韻步詩,並且像斯巴達勇士般自律的人。教區神父們盡他們最大的努力給這位體弱的學生以良好教育,讓他有機會習得拉丁語從過去到現在所有的語法基礎知識。只是他們總覺得這孩子與眾不同,身上似乎有些不可能被他人左右的「古怪」才能。十七歲那年,伏爾泰順利地離開了耶穌會,為了討父親的歡心,年輕的他決定學習法律。但人總不能整天都在死讀書啊,尤其是在百無聊賴的漫漫長夜,於是,伏爾泰開始不時地給地方報紙寫些滑稽風趣的小故事,要不就到附近的咖啡屋給他親密的朋友們朗讀自己的文學新作。伏爾泰這樣的生活方式在兩個世紀前的當時不啻於放蕩與墮落,他的父親深知自己的孩子正以身涉險,於是立馬拜託一位頗有影響力的朋友,為伏爾泰在駐荷蘭海牙的法國使館中謀得秘書一職。之所以會舍首都阿姆斯特丹而就海牙,無非就是擔心阿姆斯特丹的保守與單調會愈發地使伏爾泰感到無聊。只可惜,事與願違。遊手好閒的伏爾泰剛到海牙不久便開始和一個長得不太好看的女孩談起了戀愛。女孩的母親是一名嚴肅得令人生畏的記者,她對自己女兒的期望很高,盼著她能嫁給一個前途無量的政客。於是,在一得知他們的戀情后,她連忙找到法國大使,不斷地祈求他儘快把伏爾泰趕回法國,以免這對小情人之間的醜事鬧得全城皆知。法國大使被她煩得七竅生煙,無奈之下,只好匆匆把自己的秘書攆上返回巴黎的驛車。丟掉了工作的伏爾泰回到祖國,再一次過起了被父親支配的生活。

阿魯埃雖然對兒子感到失望,但還是動用了自己在法律界的關係,託人要來了一封「帶有國王簽字」的信。他把信放到伏爾泰面前讓他選:要不在類似監獄的家裡繼續無所事事,要不申請到法律學校用功念書。伏爾泰謙卑地選擇了後者,並向父親保證會努力成為勤奮好學的典範。他確實信守諾言,不再遊手好閒,只不過他選擇全身心地投入了文學創作的事業中,其熱忱讓整個鎮子的人都議論紛紛。阿魯埃對此甚為惱怒,於是他決定行使父親的權力,剝奪了兒子在塞納河畔的舒適生活,逼他到鄉下朋友家寄宿一年。在那裡,伏爾泰利用所有能利用的閑暇時間,認真學習文學,並開始創作他的第一個劇本。

伏爾泰在法國上學

在鄉間清新的空氣和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足足陪伴了伏爾泰12個月後,他才終於被准許回歸到首都的燈紅酒綠中。他才剛到達,就迫不及待地伏案疾書,彷彿要追回之前落後的進度般,一口氣寫下了一系列諷刺當時攝政王奧爾良公爵的文章。其實對於那位老政客,伏爾泰的抨擊並沒有過分的誇張失實,只是當事人做賊心虛,自然就容不得別人說半句真話。因為這些文章,伏爾泰遭遇了第二次流放,甚至還被抓到巴士底監獄關押。幸好當時的監獄對像伏爾泰這樣在社會上少有名望的年輕紳士總有些特殊照顧,例如:雖說囚犯不允許擅自離開房間,卻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情。這樣的安排聽起來還挺貼合伏爾泰的所需。而事實證明,巴黎中心的孤獨的牢房給了他專心工作的機會。被釋放時,伏爾泰已完成了好幾個劇本。這些劇本一被搬上舞台即反響熱烈,其中一個更是連續上演45個晚上,打破了18世紀所有舞台劇的上演紀錄。

藉此,伏爾泰終於贏來了渴望已久的名利雙收,然而,這對於一個還得繼續為前途奮鬥的年輕人來說卻不見得是好事。這一下子,人們把所有能在短時間內傳遍街頭巷尾的玩笑話都當成是伏爾泰的傑作,而這不巧也成為了他日後被迫到英國學習自由國家管理研究生課程的原因之一。1725年某一天,伏爾泰針對歷史悠久卻大而無用的魯昂家族說了幾句俏皮話,結果招致一個名叫魯昂·夏博的貴族騎士的不滿。他決定要報復伏爾泰。當然,作為古代統治者的後裔,魯昂騎士根本不屑於和一個金融信託職員的兒子決鬥,於是他把復仇之事交給了侍從們處理。一天晚上,伏爾泰正在與父親的一個老主顧德·蘇利公爵一同就餐,突然,侍女傳訊說外面有人要找他。伏爾泰毫無防備地來到房子門口,然後就被魯昂騎士的侍從們狠狠地揍了一頓。第二天,這件事在鎮子上被傳得沸沸揚揚。伏爾泰即使在打扮最體面的時候也活像只漫畫里的丑猴子,更何況現在,鼻青臉腫的,頭上還纏滿了繃帶。他的狼狽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為了挽救自己的岌岌可危的名聲,伏爾泰堅信只能用最男子漢也是最法國的方式解決問題。於是,他讓見證人通知魯昂騎士,然後自己這廂開始緊張地練習擊劍,準備與對手決一生死。遺憾的是,伏爾泰沒能等到大戰揭幕的那個早晨便被關進了監獄。沒錯,魯昂這個厚顏無恥的紈絝子弟竟違反傳統,讓警察插手決鬥。我們偉大的勇士就這樣被拘禁了起來,後來更是被塞給一張去英國的車票。警察說,從即日起,伏爾泰只能朝西北出發離開法國,除非有國王陛下的允許,否則至死不能返回。在接下來的四年裡,伏爾泰流落在倫敦及周邊城市。對他來說,大不列顛雖不能說是真正的天國,但和法國相比,卻是難得的人間仙境。

伏爾泰去英國上學

1649年1月30日,那是所有身居要職之人永世不敢或忘的日子。王室被處死的消息讓這塊土地蒙上了一道陰影——那些發生在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身上的事,同樣也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膽敢把私利置於法律之上的人身上。在那之後,英國國教雖然倍受優待,但抱有其他信仰之人也有權安靜合法地做自己的禮拜。雖然公開聲稱信仰異教和公然蔑視國教權威還是有可能會入獄,但除此之外,英國的神職人員幾乎不再有機會幹涉政府事務了,可見在宗教自由方面,英國的普通百姓真是大大地趕超了路易十五的臣民。

1729年,伏爾泰回到法國。儘管他已獲准回到巴黎居住,卻無法像從前那樣心安理得。他就像一隻被嚇壞了的小動物,一方面很感激朋友們的援手,另一方面,卻因為無法全然信任而變得戰戰兢兢。只要嗅到些許危險氣息,他便會設法逃之夭夭。伏爾泰對文學十分用心,他採用不同題材創作出大量作品,有知識淵博、扣人心弦的歷史劇,也有通俗易懂、感人肺腑的悲喜劇。這些作品里的故事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從利馬454講到莫斯科,從秘魯橫越到俄國。在伏爾泰40歲時,他儼然已是18世紀獨當一面的文學大家。

在伏爾泰的生命中,曾有一段讓他接觸到不同國家文明的經歷。

在遙遠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看著自己國家那群自以為是的傢伙們搖頭嘆息,十分渴望能找到幾個有趣的學者做伴。他很仰慕伏爾泰,多年來一直想把他請到柏林來。但是在1750年,移居柏林就像被放逐到荒無人煙的弗吉尼亞,要不是腓特烈大帝一再提高賞金,伏爾泰怕是不會接受邀請。可嘆的是,普魯士國王與這個法國劇作家一樣,都是不可救藥的個人主義者,伏爾泰才到柏林,他們之間的矛盾也就開始了。不可能和平相處在同一屋檐下的兩個人經過兩年的龍爭虎鬥,最終以無謂的爭吵和伏爾泰的離開落幕。在柏林逗留的這段時間裡,伏爾泰明白了一個事實。也許正如他所說,腓特烈大帝寫的法語詩歌非常蹩腳,但國王陛下對宗教信仰採取的寬容態度卻無可指責,而這也正是他比歐洲任何一位君主更值得被稱讚的地方。

在將近60歲那年,伏爾泰回到了故土。法國法庭習慣用嚴厲裁決來維護社會秩序,且不容任何人質疑,偏偏伏爾泰對此卻從不畏懼。終其一生,他都在為人類的暴殄天物而惱火——明明上帝在創世紀第六天已賦予了他最偉大的作品以神聖的智慧之光,為何人類卻不願意利用起來發揚光大?他痛恨各種形式各種樣子的愚蠢與無知,他把大部分的怒氣直接指向那些「邪惡的敵人」,並時刻威脅著要摧毀他們。這些「邪惡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那些只要夠吃夠喝有地方住就覺得萬事大吉、拒絕思考的平頭百姓。

從孩提時代開始,伏爾泰就覺得自己像是被一架巨大的機器驅趕著。這個機器毫無生氣,卻結合了戰神維齊洛波奇特利的殘忍和破壞神不依不饒的固執,摧毀或至少說推翻這個機器成了他長大后的夢想。而在背後支持著這鬼機器運作的法國政府總是會不小心製造出一大堆法律醜聞,陰差陽錯地幫了伏爾泰的大忙。

其中一件醜聞發生在1761年。

法國圖盧茲南部小鎮住著一位名叫讓·卡拉斯的商人,他是一個新教徒。當時的圖盧茲是天主教徒的主城,在那裡,新教徒不可以擔任公職,也不可以從事醫生、律師、書商、助產士等職業。另外,天主教家裡也不允許聘用新教徒為傭人。每年的8月23日和24日,全體居民——不管信仰為何,都要以隆重的儀式和感恩來紀念屠殺了數以萬計新教徒的聖巴托羅繆之夜。儘管生存的環境不太理想,但卡拉斯一家還是與左鄰右舍和睦相處。卡拉斯家的小兒子甚至改信了天主教。作為父親,卡拉斯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僅對他依舊疼愛,還逢人就說,孩子有自己選擇宗教信仰的權利。

有一天,卡拉斯家發生了一件不可外揚的醜事,事關他的大兒子馬克·安東尼。安東尼是個很不幸的孩子,他本夢想著成為一名律師,但在圖盧茲,新教徒沒有資格踏入那個圈子。安東尼是一個虔誠的加爾文主義者,他不願為了屈從現實,隨意改變自己的信仰。兩難的困境和思想鬥爭使他患上了憂鬱症,而病魔也逐漸摧殘了這位年輕人的神智。他開始自喻為哈姆雷特,開始長時間的踽踽獨行,開始向朋友們宣揚自殺的好處。卡拉斯一家對安東尼的境況十分擔心,卻也無濟於事。終於某天夜裡,趁著家人正在招待來賓,這個可憐的孩子竟跑到了父親的儲藏室,拿了一根麻繩,在門框上懸樑自盡。幾個小時后,當他的父親發現他時,他已經完全沒了氣息。他自殺前穿著的外衣和襯衫被整齊地疊好,放在柜子上。

那一刻,卡拉斯一家陷入了絕望。要知道在18世紀,自殺者的屍體會被扒光衣服,然後臉朝下地拖著遊街,最後被綁在城門外的絞刑架上,任鳥禽啄食。卡拉斯一家到底有頭有臉,如何捨得讓兒子面臨這樣的奇恥大辱?他們圍起來商量解決方法和準備工作,不想卻被鄰居聽出了端倪,還通報了警察局。醜聞傳開后,街上不一會兒便擠滿了憤怒的市民,他們大聲喊話,要求處死父親卡拉斯,原因是「他為了不讓兒子成為天主教徒而謀殺了他」。

現代的小城市可能是無奇不有,但在18世紀法國的鄉下,無聊就像一口黑色的棺材,吞噬著人們生活的熱情,因此,只要能讓人們稍稍喘口氣,再無知離奇的故事也有人願意相信。

負責調查此事的官員們明白事情的嚴重性,於是立即行動起來,先是逮捕了卡拉斯一家,扣留了當時的來賓、傭人以及最近去過或接近過卡拉斯家的訪客。他們把嫌疑人送到鎮公所,給他們戴上鐐銬,然後帶到專門關押重犯的地牢里。第二天,官員們開始審訊。所有人的說辭都一樣,包括安東尼進家門時明明還神色自然,以及雖然看到他獨自離開了房間,但當場幾乎每一個人都以為他只是像往常那樣去獨自散步而已,等等。從客觀看來,這只是一起很普通的自殺案,但圖盧茲城的天主教徒偏偏在此時出來添亂。他們聲稱這個胡格諾派教徒因為自己的兒子要重新回歸正統的信仰,於是一氣之下把他殺了。很快,這樣的謠言被添油加醋地傳遍了整個朗格多克455。

熟悉現代刑偵手法的人可能覺得,當時的辦案官員一定會對事發現場仔細搜查。畢竟人人都知道,正值28歲的馬克·安東尼身強力壯,他的父親卡拉斯卻已接近63歲,徐徐老矣。既然如此,做父親的又是用什麼辦法在兒子會激烈反抗的情況下將其殺死並懸挂到門框上的呢?只需動動腦筋便能發現,這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當時的市政官員沒有一人會關心這樣的細節——他們正忙著收拾「受害人」的屍體。由於他們堅信,安東尼是因為想回歸正統信仰才遭到殺害,所以他理應享受殉教者的待遇。安東尼的屍體在鎮公所停放了三個星期,然後由身穿白衣的懺悔者們按最莊嚴的儀式下葬。天主教徒們一廂情願地把已死去的加爾文主義者看作是自己教會的成員,為他塗上防腐葯料,把他的屍體隆重地迎回大教堂。而這通常是主教或聖殿建造主要資助人才能享有的儀式。

在這三個星期里,圖盧茲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一再敦促市民儘快就卡拉斯殺子一案向政府提供足以給他定罪的證據。在安東尼自殺五個月後,也就是當地新聞界快要把這個案件研究了個底朝天之際,審判終於開始了。審判過程中,其中一個法官曾靈機一動,提出應該到老人的鋪子里看看,以確定安東尼的自殺是否可行。但他的想法卻以12比1的壓倒性優勢被否決了。最後,卡拉斯被判處車裂之刑。

卡拉斯

法官們首先把卡拉斯帶到刑訊室,讓行刑人綁著他的腰把他吊起來,離地一米高,然後使勁拽他的四肢,直至四肢——按官方的說法——被拉到「脫臼為止」。其間因為他拒不認罪,法官們又讓行刑人把他放了下來給他灌水。轉眼間,他的身體就因為水腫「被撐成兩個大」。卡拉斯寧死不屈,依然否認殺子,於是憤怒的法官讓人把他抬上死囚車,帶到死刑室,並命令劊子手將他五馬分屍。為了迫使他認罪,政府官員和天主教徒們無所不用其極,而卡拉斯則以非凡的勇氣,堅持為自己作無罪申辯。首席法官被他的固執氣得火冒三丈,等不及卡拉斯死於車裂,便殺紅眼似的讓人把他給掐死了。

卡拉斯死後,普通天主教徒的怒氣才稍稍平息,於是他們決定「大度地」放過卡拉斯的家人。卡拉斯的遺孀被剝奪了所有財產,雖然還可以留在城裡,卻只能在忠僕的陪伴下,忍飢挨餓地低調度日。卡拉斯的女兒都被送到修道院,最小的兒子在哥哥自殺時因為剛好在尼姆456讀書,於是在得知父親被處死的消息后馬上逃到了日內瓦。

卡拉斯一案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連居住在離瑞士邊界只有幾分鐘路程的法爾奈457小鎮上的伏爾泰也聽說了這個事情。不過,因為日內瓦的加爾文主義者總會把城裡的私人劇院視為撒旦的玩意兒以及對權威赤祼祼的挑釁,無形中得罪了身為戲劇作家的伏爾泰,所以一開始他拒絕了解此事的來龍去脈,甚至一度傲慢地表示說,這個所謂新教殉教者的死並不能喚起他的憐憫,也不值得讓他費心研究。在伏爾泰看來,如果說天主教是惡,那麼一意孤行、蔑視他戲劇作品的胡格諾派也好不到哪裡去。況且他跟其他很多人的想法類似,即那12個法官似乎都是頗有名望之人,要說他們會無緣無故冤死一個平民,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伏爾泰在法爾奈居住時很好客,幾乎每天都有拜訪者。有一天,一位馬賽商人來訪,卡拉斯一案開庭時,他正好在圖盧茲,於是在交談過程中向伏爾泰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直到此時,伏爾泰才意識到這樁案件的可怕之處,也是從那天開始,除了這樁案件,他再也無法專註於別的事情。人在面對不同的境況時,會激發不同的勇氣,但「最勇敢」的稱號應該留給那些舉世無雙的人,他們單槍匹馬,即使在最高法院宣判之後,在整個社會都認為判決合法公正之時,依然敢於向整個社會高呼正義。伏爾泰明白,一旦他站出來質疑圖盧茲法庭判決的公正性,必定會大禍臨頭。於是他小心地準備,像一個職業律師一樣,仔細地審視將要提起的訴訟內容。為了了解案情,他專程拜訪了逃到日內瓦的卡拉斯家的小兒子,給每個可能知道內情的人寫信,甚至僱用了法律顧問來檢查和修正他的論點,以免自己因憤慨而失去客觀,以偏概全。當一切就緒,自覺胸有成竹之時,他挺身而出,向圖盧茲法庭宣戰。

首先,他動員所有他認識的,在法國境內頗有影響力的人,請他們給國家總理寫信,要求重審卡拉斯一案。然後,他出發尋找卡拉斯的遺孀,找到后又慷慨解囊把她帶到巴黎,請有名的律師幫忙照看。當時這位女士的精神已經完全崩潰了,只一味低聲祈禱,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前把女兒們從修道院里接出來,除此之外,別無他求。另外,伏爾泰還積極與卡拉斯那個信奉天主教的兒子取得聯繫,幫助他從學校逃到日內瓦。幾番努力之下,伏爾泰把收集到的所有事實編輯成一本題為《關於卡拉斯一案的原始材料》的小冊子出版。這本小冊子的內容主要是卡拉斯一家倖存者的書信,絲毫沒有摻雜伏爾泰的個人觀點。到了後來,在整個案件重審的過程中,伏爾泰依然小心地躲在幕後,繼續策劃並指揮這場成功的宣傳戰。不久,卡拉斯一案又再次成為了歐洲所有國家所有家庭所關心的事情。各地成千上萬的人,包括英國國王和沙俄女皇都紛紛寄來善款以幫助被告。眼下,只要再拿下一役,伏爾泰及卡拉斯一家就會迎來最終的勝利。

這一戰的主要對手是聲名狼藉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當時,法國國王的情婦對耶穌會和他們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因此總是有意無意地站到伏爾泰這一邊。只是路易十五一心享樂,非常討厭人們一直把話題繞到一個已經入土且默默無聞的新教徒身上,於是他一拖再拖,拒絕簽署重審的決議。沒有國王的授權,總理大臣就不敢輕舉妄動,備受爭議的圖盧茲法庭便更加有恃無恐,甚至用高壓手段阻止伏爾泰和他的律師們接觸到判決的原始文書。

在焦心等待的九個月里,伏爾泰堅持不懈地做著鼓動的工作。終於,1765年3月,總理大臣當眾宣布,要求圖盧茲法庭移交所有關係到卡拉斯一案的記錄,由受命調查的特別法庭重新審理。彼時,讓·卡拉斯的遺孀和她的兩個女兒都已經平安到達凡爾賽團聚。一年後,特別法庭裁定讓·卡拉斯無罪——他是因為一件沒有犯下的罪行被錯誤地處死的。接著,造成這個錯誤的政府官員被勒令撤職。當局似乎想以此向圖盧茲人民暗示,這種事情絕對不會再重演了。

法國政府一味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在法國人內心反而激起了更多的憤怒,剛取得大捷的伏爾泰突然意識到這樣的誤判也許不止一樁,說不定還有許多像卡拉斯那樣無辜的人蒙受了不白之冤。1760年,住在圖盧茲城附近小村莊里的一位鄉紳盛情招待了一個前來觀光的加爾文派牧師。這本是好意,卻被教會扭曲成不可饒恕的罪行。結果他被剝奪一切財產,本人也被罰為划船工。幸虧他身強力壯,即便勞累了13年,還是堅強地活著。後來,伏爾泰輾轉知道了他的困境,便馬上託人找到這個不幸的人,把他送到瑞士,讓他與先一步到達、已經受到政府接濟的妻兒們重聚。伏爾泰一直細心地照料他們全家,直到政府願意歸還一小部分從他們身上沒收的財產,並且允許他們回到久違的故鄉。

接下來的受害者是肖蒙。這個可憐蟲因為參加了新教徒的露天集會被捕,法庭的判決使他不得不在船上做一輩子苦工。也是多虧伏爾泰的四處奔走,他被釋放了。這些人與事雖然聽著可憐,但與下面將要發生的事情相比,卻不過是小菜一碟。

事情還是發生在法國朗格多克這片屢遭蹂躪的土地上。自阿爾比派和瓦勒度派等異教徒滅絕後,這裡便成了無知與偏執的荒野。在圖盧茲城邊上一個小村莊里,住著一個名為西爾旺的老紳士。他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新教徒,同時也是一個中世紀法律專家。由於當時封建司法制度非常複雜,連申請一張普通租契都像個稅申報那樣麻煩,身為法律專家的西爾旺也因此身價暴漲。西爾旺有三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是個幼稚的小傻子,沒事兒就愛瞎琢磨。1764年3月的一天,她突然離家出走。心急火燎的父母四處尋找,卻音訊全無。幾天後,教區牧師告訴西爾旺,他的小女兒曾到此拜訪,並表示想要當修女,於是他派人把她送去了修道院。好幾百年的宗教迫害已粉碎掉法國新教徒殘存的骨氣,面對天主教牧師,西爾旺謙恭地表示儘管情況有點出乎意料,但他堅信好人有好報,對天主教牧師的安排,他沒有異議。遺憾的是,西爾旺的小女兒因為無法適應修道院里奇怪的氛圍變得神神叨叨,當她開始喪失理智時,就被遣送回家。那時的她精神脆弱,鬱鬱寡歡,還總是說周圍有可怕的聲音和嚇人的幽靈。她的父母很是擔心,卻也無計可施。沒過多久,西爾旺的小女兒又失蹤了。兩個星期後,人們從一口枯井裡打撈起她的屍體。

這一系列不幸發生時,卡拉斯才剛因為「殺子」被審訊,普通市民對新教徒的「罪惡」深信不移。西爾旺一家不願重蹈老卡拉斯的覆轍,落荒而逃。在橫越阿爾卑斯山的可怕旅途中,西爾旺的一個小孫子被活活凍死。他們好不容易跑到瑞士,卻發現這樣的倉促出逃還是晚了。幾個月後,西爾旺夫婦在缺席審訊的情況下被認定殺害了親生孩子,被判絞刑,而他們倖存的女兒們則被判親眼看著父母受死,然後終身流放。從盧梭的朋友那裡得知此事的伏爾泰一處理完卡拉斯這邊的事情,便馬上開始研究西爾旺的案子。不過,等伏爾泰正式接手時,西爾旺的妻子已經死了,剩下的任務只能是為她的丈夫申冤而已。伏爾泰用了整整七年的時間做這項工作。其間圖盧茲法庭再次拒絕提供任何資料證據,作為反擊,伏爾泰只好再次鼓動社會輿論,爭取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以及波蘭的波尼亞托夫斯基元帥的金錢援助,非逼得法國國王重視此事不可。終於,在伏爾泰年近78歲那年,也就是他堅持不懈地上訴了八個年頭后,西爾旺被判無罪釋放,他的家人也得到准許,重返家園。

就這樣,第二個案子結束了,第三個案子又接踵而至。1765年8月,在離亞眠458不遠的一個叫阿布維爾的小鎮里,有兩個矗立在路邊的十字架不知道被誰折斷了。很快,三位年輕男性被控犯下這種褻瀆上帝的罪行。其中一個在剛聽到風聲時就已逃到了普魯士,另外兩個不幸被捕的人中有一個年紀稍長,是一個名叫德·拉巴爾的貴族青年。人們懷疑德·拉巴爾是個無神論者,而當他們在德·拉巴爾的藏書中找到那本匯聚了自由思想家名句的《歷史哲學批判辭典》時,這樣的猜測得到了「證實」。為此,法官們決定仔細調查一下這位貴族青年的過去,看看在阿布維爾鎮十字架被毀一案發生前,他是否有過類似的行徑,如他是否曾拒絕給路過的宗教遊行隊伍下跪,或脫帽致敬。

德·拉巴爾承認自己的失禮,但也辯解說,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趕著去乘驛站的馬車,並不是有心冒犯。法官不相信,便下令對他嚴刑拷打。德·拉巴爾雖然年輕,卻不像老卡拉斯那樣能忍受折磨,於是乾脆屈打成招,承認是自己毀壞了其中一個十字架。最後,法庭宣布德·拉巴爾因「不虔誠,面對聖餐不下跪,不脫帽,唱褻瀆上帝的歌,對瀆神的書籍異常沉迷」等不敬之罪,被判死刑。判決書上寫的刑罰非常殘忍,按計劃,劊子手們會先把他的舌頭用燒得通紅的鐵塊撕扯下來,再砍掉他的右手,最後讓他被慢慢燒死。最恐怖的是,這是一個半世紀之前才會使用的刑罰!教會的無情激起了民眾的非議——即便他真的犯下了所有詳細羅列在起訴書上的罪行,也不至於要用這樣慘絕人寰的手段來屠殺一個青年啊!人們向國王請願,大臣們也被百姓請求緩刑的呼聲所包圍,但彼時正值國家多事之秋,當局認為非這樣做可以殺雞儆猴。於是拉巴爾跟卡拉斯一樣,受盡酷刑后被送上斷頭台,而這已是政府能給的最大的寬容。拉巴爾的屍體,連同他收藏的《歷史哲學批判辭典》以及其他幾本皮埃爾·培爾的著作,都在大庭廣眾之下,被劊子手付之一炬。

對於那些忌憚蘇西尼、斯賓諾莎和笛卡爾追隨者的人來說,這是值得慶祝的一天,因為這清楚地向世人表明,若要誤入歧途追隨那一小撮激進哲學家,拉巴爾的命運就是他們不可避免的結局。然而這樣的陣仗嚇不住伏爾泰,即使當他聽說此事時已年將八十,他還是以同樣的熱情、正義和理智投入到案件的調查中。首先,根據法庭判決,拉巴爾是因「褻瀆罪」而被處死的,於是伏爾泰想弄清楚到底沒有這樣一個名叫「褻瀆罪」的罪名,它的詳細定義與刑罰方式又是怎樣體現的,結果他沒找到。接著,他把問題拋給了律師朋友們,可惜他們也摸不著頭腦。漸漸地,人們從伏爾泰的調查中明白,所謂的「褻瀆罪」不過是法官們憑著一己之私捏造出來的罪名,目的只是為了處死那些他們看不順眼的犯人而已。

在處決拉巴爾的時候,各式各樣的謠言滿天飛。百姓的謾罵逼得法官不得不對另一個被捕之人的審訊慎重處理,以至於沒完沒了的一拖再拖。而拉巴爾的冤屈也因此一直未能昭雪。案子重審了好多年,直至伏爾泰去世還沒有終結,但他針對教會專制打出的這一拳已經開始奏效,即使不能馬上換來寬容,至少也抵制了不寬容。政府受毒舌婦人和腐敗法庭唆使,對人民實施的種種恐怖行徑到此為止。包藏著宗教狂熱禍心的法庭已不能像過去那樣以「光明正大」的方式取得勝利,想要在黑暗中偷偷摸摸地行事又不容易躲過伏爾泰的攻擊,因為他會打開所有的燈,聲勢浩大地邀請圍觀者參與,讓敵人無所遁形。

最後,敵人只好鳴金收兵。

第二十六章百科全書

關於治國,世上大致分三種派系。第一種派系的學說是這樣的:我們的星球上擠滿了愚昧無知的可憐人,他們不能獨立思考,但凡遇到重大決策,必會頭昏腦脹,而且還容易受人影響。若這些人願意接受某個理解他們想法的人的統治,不僅能造福整個世界,他們自身也會感到其樂無窮,因為他們不用為議會和投票之事煩心,可以把時間全部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孩子、小車和菜園上去。這一派系的信徒們或成了皇帝、蘇丹,或成了首領、酋長、大主教。他們視工會為無物,只一味努力修築公路、兵營、教堂和監獄。

第二種派系的學說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是上帝最高尚的子民。上帝是一個傑出的統治者,有著卓絕的智慧和崇高遠大的理想。然而眾所周知的是,上帝的旨意從天上行至地上難免有所延遲,因此人民應該把執政的事託付給幾位值得信賴的朋友,反正這些人不用整天惦記著養家糊口,也願意把全部的時間用來服務百姓。不用說,這種燦爛前景的鼓吹者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想成為寡頭、獨裁者、首席執政官以及護國公。他們努力工作,修築公路和兵營,然後把教堂改建成監獄。

至於第三種派系的追隨者,他們會用嚴肅科學的眼光觀察人,認清並接受人類的真面目;他們喜歡人們的美德,也了解人類的局限。通過對歷史的長期研究,他們認為普通人——若沒有受到感情或私心的影響——總會儘力把事情做對、做好。當然,要一直保持這樣並不容易。生長的自然過程非常緩慢,想要加快人類的智慧積累,就像想要干預潮汐和四季嬗變一樣,到頭來只是枉費心機。第三派系的信徒極少能出任公職,可一旦有機會讓他們把思想變成行動時,他們就會開始修築公路,改進監獄,然後把剩餘的財富都投資在教育上。這些堅定不移的樂觀主義者相信,正確的教育一定能逐步消除世上某些陳舊腐朽的弊病,因此這樣的事業應不遺餘力地予以支持。而作為實現這一理想的最後一個步驟,他們通常會彙集出版一部百科全書。

跟其他需要豐富智慧和極大耐性的作品一樣,第一部具有百科全書性質的書也起源於中國。清朝的康熙皇帝曾整理出一部五千零二十卷的百科全書,想博臣民們的歡心。而率先向西方引進百科全書概念的老普林尼459,抱著他那37本知識合集便心滿意足了。

在創立伊始的1500年裡,基督教沒有給人類啟蒙貢獻任何一點有價值的東西。後來,聖奧古斯丁的同鄉,一個名叫腓利克斯的非洲人,用了許多年寫成一本書,並自詡為是彙集了各種知識的寶庫。為了讓人們能夠記住書中提到的趣事,他在創作時特意採用了詩歌的形式。結果,這一大堆可怕的謬誤真的就這樣在中世紀以後的18代子孫間以訛傳訛,甚至成為了文學、音樂和科學領域中的定論。

200年後,西班牙的塞維利亞主教伊西多460又撰寫了一部全新的百科全書。從此,百科全書以每一百年兩本的速度增產了起來。這些書到底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只是慶幸在這種情況下有蛀書蟲的鼎力相助,否則若讓這些百科全書全都保存下來,如今地球上怕是已經沒有我們的立足之處了。

編寫百科全書的人

18世紀上半葉,歐洲正經歷求知慾爆發的時期,百科全書作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知音。和現代一樣,那時的百科全書通常也都是由一貧如洗的學者編寫的。他們的工作每周只能掙得8美金,這些辛苦錢還不夠買墨水和紙。由於英國是創作這類文學作品的佼佼者,於是生活在巴黎的一位英國人約翰·米爾斯很快就看到了商機。他想把弗雷姆·錢伯斯的《錢伯斯百科全書》譯成法語,以便向路易國王的子民兜售他的作品,賺些蠅頭小利。出於這個目的,他找到一位願意合作的德國教授,又攀上了法國官方出版商勒布雷頓,準備一矢中的。沒想到勒布雷頓掌握了米爾斯的資源后,故意敲詐他的同夥,甚至把他們倆踢出合作圈子,用自己的名義盜印書籍。他把即將出版的著作更名為《關於藝術與科學的百科全書辭典》,還做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宣傳。

這一下子,預購的訂單馬上就排滿了。他先是買來大量的紙張,同時僱用了法蘭西學院里一名哲學教授作總編輯,然後就想這樣坐等成果。不幸的是,編輯一部大百科全書並沒有勒布雷頓想象的容易——教授是總結出了不少筆記,卻無法寫成有趣的文章。訂閱的時限快到了,讀者們開始吵鬧著要拿到第一卷,一切變得亂糟糟。在這個緊急關頭,勒布雷頓突然想起來幾個月前出版的《醫學全書》反響還不錯,於是馬上找到當時的責任編輯,當場僱用了他。這個新編輯就是德尼·狄德羅461。這本原只想用來賺點小錢的出版物因為狄德羅的長期努力變成了舉世聞名的《百科全書》,成為了18世紀對人類啟蒙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在接到這份工作時,狄德羅剛好37歲。他的生活既不安逸也不幸福。年輕時他拒絕做一個體面的法國青年該做的事,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從耶穌會畢業后便馬上到巴黎去以賣文為生。後來,他和一個虔誠得可怕又不可理喻的悍婦結了婚。在那個饑寒交迫的時代這樣的結合併不罕見。身為丈夫,狄德羅總得想辦法養活妻兒,於是不得不從事各種各樣奇怪的工作,編輯各種各樣奇怪的著作,如《論美德與善行》,又例如那本讓他幾乎名譽掃地的對薄伽丘《十日談》的改寫。儘管世事不如人意,但身為皮埃爾·培爾的弟子,狄德羅心裡始終忠於自由思想。不久,政府找到了這個看起來無害的年輕人,並發現他對《創世紀》第一章所描述的創世故事持嚴重的懷疑態度。結果狄德羅被關進萬塞訥462的監獄,嚴密監控長達三個月。

被釋放后,狄德羅接受了勒布雷頓的招攬。可他畢竟是當時最才思敏捷的人之一,既然從這項終生事業中看到了的成功機會,他當然不想只是編輯這些錢伯斯的舊資料。要知道,當時可是轟轟烈烈的思想活躍期啊,勒布雷頓的百科全書怎麼能不涵括每一個能想到的課題里最新的資訊呢?而且這些文章都要由權威學者撰寫才更有價值。熱血沸騰的狄德羅說服勒布雷頓讓他全權指揮,而且不受時間限制。他列出一份之後可能會邀請協作的學者名單,然後拿出一大疊紙開始寫道:「A,字母表第一個字母……」

20年後,狄德羅的工作終於完成了。老實說,很少人能在這種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工作:先不說勒布雷頓在僱用狄德羅時因為成本增加,給他的報酬每年不超過500美元,就連那些本應能提供幫助的人也是一個比一個依靠不得——不是說忙得抽不出身,就是說定好了要回鄉探親,反正就是能拖就拖。無奈之下,狄德羅只好頂著教會和政府的壓力,親力親為完成大部分工作。狄德羅的《百科全書》到了現代已經是一書難求——倒不是因為有很多人想得到它,反而是因為有更多的人想毀掉它。想毀掉它的原因,在一個半世紀前是由於它的激進,在今天,則是由於它的單調過時。無論如何,對18世紀的教士來說,這本《百科全書》就像是吹響了通向毀滅、無政府主義、無神論和秩序崩壞的嘹亮號角。

通常人們在討厭一本書的時候,總會把編輯者形容成社會和宗教的敵人,認為他們是一個既不信仰上帝,也不熱愛祖國,沒有絲毫家庭責任感的放蕩惡棍。幸好1770年的巴黎不過是一個地域廣闊的鄉村,左鄰右舍之間也還都是非常了解的。狄德羅不但主張以「做好事,尋真知」為生活目的,還真正實踐了自己的座右銘。他敞開大門招待飢腸轆轆的人,為人類的事業每天工作20個小時,除了一張床,一個寫字檯和一疊紙外,從未要求過任何回報。可以說,狄德羅就是正直樸實、努力工作的典範,而這正是高級教士和君主們明顯缺少的,因此,想要從這個角度攻擊他並不現實。於是官方專門建立了一個諜報網想方設法地找他麻煩,總在他的辦公室周圍打探情況,搜查他的家,沒收他的筆記,甚至乾脆禁止他工作。然而這些卑劣的小動作始終沒能熄滅他工作的熱情,最終,《百科全書》如狄德羅所期望的那樣完成了。在這部偉大的作品問世之前,就已經有人在某種程度上嗅到了新時代的氣息,他們明白世界亟需全面而徹底的變革,而《百科全書》給他們提供了重振旗鼓的凝聚力。

也許有讀者會覺得我似乎是誇大了這位編輯的真實形象,那狄德羅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那個每周收到好朋友兼富翁的邀請,然後一想到能飽餐一頓便高興得像小孩子似的人,那個因為自己的4000冊書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便倍感心滿意足的人,到底有什麼樣的偉大之處?在他的同輩人里,有盧梭、達朗貝爾463、杜爾哥464、愛爾維修465、沃爾涅466、孔多塞467以及其他成就非凡之人,他們都比狄德羅享有更崇高的聲譽。但是,若少了這本《百科全書》,上述諸賢便不可能發揮他們的影響力。《百科全書》已不單單是一本書,它代表了時代領導者們的真實思想,為人類構築了新的社會及經濟藍圖。它以簡單的字句詳細闡述了那些不久后就會改變整個世界的觀念,同時把人類推向歷史決定性的轉折點。

能聽會看的人都知道,法國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必須採取特殊措施以免大廈將傾。遺憾的是,越是耳聰目明的人,在這樣的時刻越是異常固執,他們認為要維持社會的安定與秩序,就得更嚴格地執行從墨洛溫王朝468時代繼承下來的古老法律,力求變革的一方和堅持守舊的一方勢均力敵,互相拉鋸,形成了一種奇怪的共存局面。同一個法國,既是自由與解放的領導者,也是人類各種進步思想的仇敵;既會親切地致信共濟會成員喬治·華盛頓,給懷疑論及無神論者本傑明·富蘭克林安排愉快地周末晚會,也會以民主意識為武器,攻擊過著單調貧困生活的哲學家和農民。經過長時間的對決,雙方勝負始定。只是事情改變的方式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雖然抗爭主要是為了掃除由皇權和貴族設置的思想及社會障礙,但投入戰鬥的卻不是實際上受壓迫的人,而是少數幾個公正無私的市民。他們雖然被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所憎惡,卻依然衷心期望能為所有忠直之士開創一片人間樂土。

在18世紀,願意為寬容事業挺身而出的人一般不愛拉幫結派。為了工作和生活方便,表面上,他們偶爾也會出席一些重要的宗教場合,但就內心而言,他們還像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的雅典或中國的孔子時代。他們常常後悔沒有像同時代大部分人那樣,對各種事情心懷敬畏,總一味覺得那不過是前人留下來的東西,雖然沒什麼壞處,卻也十分幼稚。西方人出於某些微妙的原因,會從巴比倫、亞述、埃及、西台469和迦勒底470的歷史中挑選出所需的部分,並使其成為道德和習俗的行為準則。但這些願意為寬容事業獻身的人,這些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真正的信徒們很少相信這類被人為扭曲的古代民族史,他們只傾聽自己良心的呼喚,無所畏懼地生活在早已變得屈服溫順的世人中,不計後果地踽踽獨行。

第二十七章革命的偏執

法蘭西王國,這座見證著貴族榮耀和平民苦難的古老大廈,終於在1789年8月那個令人難忘的晚上崩塌了。經過整整一個星期的爆發,群眾長期累積的怒氣才稍有平息。那天晚上雖然天氣悶熱,但勝利的喜悅還是讓所有國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歡欣。他們高呼人權理論,要求特權階級交出花了三個世紀的努力去爭奪,好不容易才牢牢握在手中的權力,並使之成為日後人民自治的基礎。

對於法國來說,這意味著封建制度的終結。貴族階層中那些真正懷有崇高理想,真正具有社會進取心的人勇敢地擔負起領導者的角色,為國家謀得出路,為自己謀得生機;而那些空有頭銜的,則甘願退出二線,只在不同政府部門裡做些可有可無的教士工作,若放在現代,他們或者會選擇在紐約的第五大道喝喝咖啡,或者在第二大道開個餐館打發時光。

無論如何,過去的法蘭西王國死了,也不知道是福是禍。和它一起死去的還有那個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最為殘暴的統治制度。自黎塞留時代起,教會就一直把這樣的統治權硬塞到聖路易斯471子孫手裡。眼下,人類又迎來了史無前例的一次轉機。這對於鬥志昂揚的革命人士來說不言而喻——太平盛世將要出現,不,應該是已經來臨了!集權政府的專橫及其種種惡行都要徹底從地球上消失。

革命

前進,祖國兒女,快奮起!472暴政時代一去不復返!在劇終的帷幕落下來之前,社會上許多不平之事確實被蕩滌得一乾二淨,但在帷幕落下來之後,一切又重新開始了。我們又看到了「不寬容」那張熟悉的面孔,它穿上了無產階級的褲子,梳著羅伯斯庇爾473的髮型,與檢察官並肩坐在一起,度過它罪惡的晚年。

十年前,誰要是膽敢質疑深受天恩的當權者,「不寬容」便會將他送上絞刑架;十年後,誰要是膽敢質疑人民的意志,「不寬容」同樣會把他們推向死亡。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玩笑啊!更可怕的是,這個讓大眾沉迷的玩笑是用成千上萬無辜者的鮮血換來的。

我接下來要說的並非什麼新鮮事,讀者可以從不同古典作家的作品中找到意思相同,但表達更為委婉文雅的字句。在精神生活方面,人類之中一直明顯地存在著,並且很可能會永遠存在著兩種完全對立的群體。一方面,少數人孜孜不倦地學習和思考,認真追尋不朽的靈魂,最後悟出某些哲學至理,擺脫常人的煩惱。另一方面,大多數人並不滿足於精神上的「粗茶淡飯」,他們想找些重口味的,最好是會辣痛嘴巴、燙傷食道,或者是會讓他們一下子驚跳起來的東西。至於那東西是什麼無關緊要,只要它具備上述功效,使用起來簡單方便,且沒有數量限制就行。只是人們失望地發現,歷史學家們似乎不明白這個道理。根據當地歷史學家的記載,憤怒的民眾明明才摧毀過去的專橫堡壘,轉身卻讓泥瓦匠們把剩下的殘垣斷壁運到城市的另一端,又重新建起一個地牢。這個地牢同樣以鎮壓和恐怖統治為目的,並且有著與舊堡壘同等程度的暴虐與卑鄙。正如某些心高氣傲的民族,好不容易終於擺脫了「完人」強加在他們頭上的枷鎖,卻又落入了「聖書」的統治。就在舊日皇族裝扮成僕從策馬狂奔,意欲逃離國境之際,法國的自由黨人也陸續踏入了這座被遺棄的宮殿里。他們把前人落下的皇袍披在身上,然後開始重蹈那迫使過去當權者不得不背井離鄉的覆轍。

這一切都令人沮喪。但這是事實,即使再殘酷,我也有義務讓讀者們知道真相。

首先毫無疑問,法國大革命的發起人本意是好的,他們頒布的《人權宣言》474原則是只要不犯法,不違法,也不擾亂社會秩序,任何公民都應享有思想與宗教信仰自由,且不受任何外力干預。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教派都享有同等權利。雖然新教徒不會再因為與天主教信仰不一而屢遭迫害,但天主教始終是「占統治地位的」國教。

法國政治家米拉波475在政治本質的認知方面有著準確無誤的直覺,他知道這次國王退位雖然鬧得滿城風雨,卻不過是教會的權宜之計。他曾希望把這場轟轟烈烈的社會大變革發展成一個人的革命,可惜卻壯志未酬身先死。當年,不少貴族和主教都很後悔自己在8月4日那天晚上寬宏大量的表態,於是他們轉過身就開始蓄意阻撓革命的走向,卻沒想到這反而給他們的國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致命結局。兩年後的1791年,教會的無力反擊均宣布破產,所有宗教派別,包括新教和猶太人在內,都被賦予絕對的平等以及在法律面前同等的自由。從那時起,所有社會角色都被重新洗牌。法國的人民代表為這個新生之國制定了國家憲法。根據憲法,教士們,無論具有什麼宗教信仰,都必須宣誓忠於這個新政體,並且要像學校的教師、郵差、燈塔看守者和海關職員一樣,把自己嚴格視為國家及人民的公僕。

教皇庇護六世得知此事後大為惱怒,他認為新憲法對神職人員的規定直接踐踏了1516年法國和羅馬教廷簽訂的各項正式協議。然而,議會根本不想理會這些微不足道的前塵往事,教士要麼宣誓,要麼退職。小部分神職人員接受了議會的安排,辦理了宣誓手續,絕大部分卻本著初心,拒絕陽奉陰違。他們模仿多年前迫害過的胡格諾派教徒,開始在荒廢了的馬廄里作彌撒,在臭氣熏天的豬圈裡交流思想,在鄉間的樹籬后佈道,在夜深人靜時秘密拜訪昔日信眾。當然,這些天主教神職人員的生活,實際上比在類似情況下新教徒遇到的情況好太多了。而且因為當時法國的秩序已然大亂,議會連防範破壞憲法之人的措施都無暇顧及,於是那些神職人員大著膽子要求政府把他們也列入「可以被寬容的教派之一」。他們在過去三個世紀里,明明堅決反對給加爾文教徒施捨任何特權,現在卻倒認為就算自己拒絕效忠憲法,也應該獲得足夠的尊重。

隔著一段安全距離,我們從眼下的1925年往前回顧,難免會覺得上述情況既冷酷又滑稽,但由於議會在當時已經完全被極端的激進分子控制,根本沒辦法採取什麼有效而明確的措施。同時,因為法庭的背信棄義,以及國王陛下與外國勢力的愚蠢結盟,驚恐與慌亂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迅速從比利時蔓延至地中海沿岸,並直接導致了從1792年9月2日到7日一系列的屠殺事件。自那一刻起,法國大革命註定淪為另一種恐怖統治。飢餓的民眾開始疑神疑鬼,並總是在擔心自己的領袖要把國家出賣給敵人。隨著事態惡化,哲學家們想循序漸進取得成果的打算最終化為了泡影,之後便發生了歷史上常見的社會劇變。在這樣的危機時刻,處理政事的權力很容易落入無情無義的人手裡。這樣的事,每個熟讀歷史之人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但出人意料的是,在這出歷史大戲中後續登場的主角竟然是一個一本正經,堪稱美德楷模化身的守法公民。

法國對這些新主人的本質認識為時太晚,她發出的警告,就像巴黎協和廣場上的死刑犯所留下的臨終遺言一樣,蒼白無力。到了現代,我們總會從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等角度研究每一場革命。然而,除非歷史學家能兼攻心理學或者心理學家博古通今,否則,我們始終無法解釋和理解那股在非常時刻塑造民族命運的黑暗力量。有些人認為世界充滿了愉快和光明,有些人則堅信萬般到頭都不過弱肉強食。關於這個問題,也許再過幾百年,我便能輕易地從二者中擇其一,但在當下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將暴力神聖化的法國革命儼然已成為史上最偉大的一場社會變革。

革命的寬容

革命初期,伏爾泰、狄德羅、杜爾哥、孔多塞及他們的追隨者都試圖用理性建立一個更人性化的世界。可惜這些人不是英年早逝,就是被那曾經共患難的同伴處死了。當偉人們離世后,無知的新至善論倡導者便名正言順地成為國家命運的主人,然後把這項崇高的使命攪得像一團亂麻。在國家統治的第一階段,勝利完全掌握在教會對頭人的手裡。這些人因為某些緣故十分痛恨基督信仰的一切。在過去教會橫行的歲月里,他們忍氣吞聲地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以至於現在一看到牧師的衣角就氣憤不已,一嗅到牧師的氣息就會回想起昔日的種種不堪而火冒三丈。

另外還有一些人,他們想通過數學和化學來否定上帝的存在。他們與痛恨基督教的人聯合起來,打算一舉摧毀教會及其勢力。然而這樣的計劃毫無成功的可能,說到底只是革命者們徒勞無功的一廂情願而已。不過這就是所謂的革命心理:將正常變成不正常,把不可能之事變成每天的規律。

憲法用一紙公文廢除了基督教的曆法,廢除了萬聖節、聖誕節和復活節,廢除了原有的星期和月份,把一整年以十天為一個單位重新劃分,同時每十天就設置一個異教徒的休息日。接著,又出現了一張聲明,要求廢除上帝崇拜。頓時,世界失去了信仰,人民沒有了精神上的主心骨。

這段精神世界的空白時間並不長,因為大部分市民無法接受雅各賓派的「強詞奪理」和虛無縹緲的主張。既然舊上帝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那為何不效仿摩西和穆罕默德,製造出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神呢?

終於,理智女神誕生了!關於她的來歷,人們是在不久后才發現的。這位相貌標緻的女神原是前任國王芭蕾舞團中的演員,後來借著某個適當的時機,穿上古典的希臘白色長袍,然後搖身一變,以新女神的形象被奉於舊信仰追隨者心中早已拋棄的祭壇上。至於真正的聖母瑪利亞,雖然她從許多世紀前開始就一直以包容且溫柔的目光注視著靈魂受創的人們,但她的地位被一位業餘雕塑家用白色石膏隨意堆砌而成的智慧及自由女神像所代替,如今已自身難保,若非舊信徒的憐愛,她的雕像早化成石灰窯里最不起眼的灰漿了。另外,在教堂唱詩班所在位置的中間立著四根柱子和一個蓬頂,象徵著「哲學至聖所」,在某些國家級重大場合里,它們也代表著理智女神的寶座。當這位女神既不用「出席」宗教儀式,也不用接受信眾的膜拜之時,「哲學至聖所」中會燃起高高的「真理之火」,意在照亮世界的文明,直到末日來臨。

不幸的是,「末日」在不到六個月後就真的來臨了。

1794年5月7日早晨,法國市民接到官方通知,將重新確定上帝信仰,靈魂不朽也將再次被公認為是正統教義。同年6月8日,從盧梭留下的舊素材里匆忙塑造而成的新上帝被正式推到舞台前,跟翹首以盼的追隨者們見面,那便是被成千上百的民眾奉為現代聖母的凱瑟琳·泰奧特口中的救世主——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當天,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律師拼搏成法國革命最偉大的領袖之一的羅伯斯庇爾,身穿一件自己設計的嶄新藍色馬甲發表演講。他巧舌如簧地向上帝保證,從今以往,他所掌管的世界一定會日趨完美。

羅伯斯庇爾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羅伯斯庇爾在兩天後通過了一條法律,像當年宗教法庭時代一樣,把涉嫌叛國的人和異教徒們視為一體,並剝奪他們一切自衛的權利。此舉效力十分了得,在法令頒布的六周內就有超過1400人因此葬身斷頭台。

接下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劇情了。

羅伯斯庇爾自認是所有美好品質的完美化身,為了自己以及與自己一樣完美的人,他無法承認,也無法允許其他有瑕疵之人擁有和他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的權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羅伯斯庇爾對所謂罪惡的厭惡越積越深,幾乎使整個法國陷入了瀕臨人口滅絕的境地。最後,出於對自身性命的擔憂,「美德的敵人們」開始回擊。經過一場短暫的殊死搏鬥,這位「至善美德」的追隨者最終被人民拋棄了。

羅伯斯庇爾之死大大削弱了法國大革命的勢力。之後,法國人民重新採用最初的憲法,承認不同宗教的存在,及其相互平等的自由與權利。這表明,至少從國家層面上說,官方已不再干涉宗教事務;只要信徒們在信仰自己教會的同時,也承認國家至高無上的權力以及每個個體的自由意志,不同的教派便都能自由建立自己的教堂、公理會或聯盟。

從那一天起,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終於開始學著和平共處。當然,天主教會一直不承認自己的落敗,它不斷詆毀政教分家的原則(教皇庇護九世在1864年12月8日頒布的教令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時,也不斷支持那些妄圖顛覆共和國恢復君主制或封建帝國的政黨,以便東山再起。可笑的是,天主教會的所謂大計都只是一些在無關緊要的場合製造出來的小麻煩而已,有些甚至淪為喜劇藝人口中逗笑的段子,讓世人哂笑不止。

第二十八章萊辛

1792年9月20日,一場戰鬥在法國革命軍和前來鎮壓的歐洲君主國家武裝聯盟軍之間打響了。因為聯盟軍的步兵在瓦爾密476這個小地方的滑坡上施展不開,整場戰役充斥著接連不斷的炮聲和揮之不去的黑火藥的味道。而又因為革命軍比聯盟軍的炮術更精湛猛烈,逼得後者不得不連夜向北撤離。最終,這次戰鬥以法國革命軍的輝煌勝利落幕。參加這場戰鬥的人中有一個名叫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477的人,他曾是世襲魏瑪478大公的樞密顧問。

幾年後,這個年輕人出版了一本回憶錄,專門記錄了那天發生的事。當晚,他雖然身在洛林479,站在沒過腳踝又稠又黏的泥漿里,卻如先知一般看到了世界的潮流。他預言此役之後,舊世界的格局將被徹底顛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自那值得紀念的一天後,天授神權的觀念被連根拔起,為人權而奮鬥的戰士們非但沒有被皇家軍隊嚇得雞飛狗跳,反而扛起大槍,穿過山谷,翻越高山,一邊把足跡印遍整個歐洲大陸,一邊把「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傳播到歐洲每個角落。

革命的先驅早在150多年前就過世了,不管是他們的千難萬險還是他們的豐功偉業,如今的我們只需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完全。關於他們的事迹,我們既可以隨心所欲地取笑,也可以心懷敬意地感激。然而,對於那些從那段苦日子裡熬過來的人們來說,大革命就意味著一切,他們明明前一天還聚在自由之樹下載歌載舞,下一刻卻像過街老鼠一樣被追捕。當他們好不容易逃過一劫從地窖和閣樓里爬出來時,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梳理一下雞窩似的假髮,然後想方設法避免不幸再次重演。

要想成功地騙過敵人保全自身,他們首先要做的便是掩蓋過去。這裡說的過去不是歷史學意義上的那個含糊的過去,而是他們自己偷偷摸摸閱讀伏爾泰先生的書,並公開向「百科全書」學派表示欽佩的過去。為了抹去這些可能會暴露他們曾在自由主義領域流連過的蛛絲馬跡,他們可謂費煞苦心——有把伏爾泰的作品束之高閣的,有把狄德羅的書籍賣給撿破爛的,甚至有把寫滿真理的小冊子扔到煤爐里付之一炬的。他們學習前人在處理類似問題時常用的手法,把一應文字材料一件不落地摧毀掉,卻忽視了一樣更容易落人口實的證據——那就是舞台劇。不久前他們才對《費加羅的婚禮》480不吝溢美之辭,如今再來辯稱從來沒有相信過人人平等的理想有可能實現,未免有些幼稚;就像為《智者納坦》481留過淚的人根本無法同意,政府軟弱才會導致宗教寬容這樣的解釋。舞台劇的空前成功恰恰坐實了他們的「口是心非」。

《智者納坦》是一出著名的戲劇,它無獨有偶地迎合了18世紀後期民眾對思想及感情的需求。戲劇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482的德國人。他出身路德教派牧師家庭,年輕時曾在萊比錫大學進修神學,然而他對宗教事務興趣缺缺,所以經常逃課。他父親知道此情況后把萊辛召回家裡,讓他選擇究竟是要馬上從神學院退學,還是直接申請到醫學院。當然,對於萊辛來說,從醫並不比做牧師好多少,於是他向父親保證會痛改前非,努力改正。沒多久,萊辛又回到了萊比錫城,然後又死灰復燃地繼續為一些他喜歡的演員朋友們做借貸擔保人。後來這些所謂的朋友背信棄義,為了避債,萊辛不得不跟著落荒而逃,來到維滕貝格。

他的出逃意味著長途跋涉和忍飢挨餓的開始。第一站他逃至柏林。在柏林生活的幾年間,萊辛為幾家神學刊物寫文章,可是稿費很低。後來他又給一位準備做環球旅行的有錢朋友當私人秘書,只是他們才剛一起程,七年戰爭483就爆發了,他的朋友被迫立即回到家鄉從軍,再次失業的萊辛則渾渾噩噩地回到萊比錫。

雖然身無分文,但萊辛善於交際,很快他又結識了一位名叫埃瓦爾德·克里斯蒂安·馮·克萊斯特(EduardChristianvonKleist)的新朋友。這位白天是高官,晚上是詩人的朋友以其敏銳的洞察力讓飢餓的萊辛漸漸看到了緩緩充盈在這個世界周圍的新興思想。可惜好景不長,馮·克萊斯特在庫勒斯道夫戰役中被射殺,再次陷入山窮水盡的萊辛不得不操起老本行,給當地報刊當專欄作家。接著,萊辛以私人秘書的身份在布雷斯勞484要塞指揮官麾下效力。由於駐防的生活很無聊,他開始認真鑽研斯賓諾莎的著作。那時,斯賓諾莎已過世逾百年,但他的著作才剛剛在國外慢慢流傳開。一成不變的生活未能給萊辛帶來什麼幫助,這時他已經差不多40歲了,想成家卻沒有一點財產。他的朋友想推薦他去當皇家圖書館的管理員,但有鑒於發生在多年前的那件往事,萊辛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受普魯士宮廷歡迎的人。當時萊辛第一次來到柏林,他與正巧受邀至普魯士作客的伏爾泰一見如故。這位聞名遐邇的法國哲學家是一位相當慷慨大度之人,不但沒有一點架子,還把自己準備出版的《路易十四時代》的手稿借給萊辛看。意外的是,萊辛在匆忙離開柏林時,竟然大意把手稿連同自己的物件一起打包帶走了。伏爾泰本就不滿於普魯士宮廷的吝嗇,對他們提供的劣質咖啡和硬木板床尤其詬病,此事一出,他即時通報國王說那個年青的德國人偷走了他最重要的手稿,為了追回失物,他要求普魯士警方立即調動人馬監視邊界。他萬分激動地大呼大喝,完全沒有了法國人天生的優雅,也失了一個客居他鄉之人應有的模樣。幾天後,郵差送來了伏爾泰被「盜走」的手稿,其中還附有萊辛的來信。在信中,萊辛對懷疑自己誠實品格的人闡述了自己對手稿的看法。

萊辛

如果這場風波發生在現代,好好解釋兩句興許就沒事了;但對於18世紀的普魯士人及他們的國王腓特烈大帝來說,品格誠實與否至關重要。出於對那位吹毛求疵的法國朋友伏爾泰的敬重,就算萊辛當初的無心之失早已事過境遷20年,普魯士皇室還是拒絕了別人對他的推薦。

萊辛告別了柏林來到漢堡,因為聽說這裡將要新建一座國家大劇院。可惜,這項規劃始終未能實現。走投無路之下,萊辛來到世襲不倫瑞克485大公圖書館當圖書館管理員。萊辛所居住的地方沃爾芬比特爾486雖然不是什麼大城市,但他所服務的這座大公圖書館卻在德國境內赫赫有名。館內儲存了將近1萬部手稿,其中還有不少關於宗教改革的重要文獻。

百無聊賴往往是蜚短流長滋生的溫床。對於沃爾芬比特爾的市民來說,像萊辛那樣既當過藝術批評家,又寫過報刊專欄和戲劇小品的人當然令人起疑。萊辛剛剛才穩定的生活又開始陷入混亂中,只是這一次並不是因為他真的做了什麼,而是有人認為他「企圖」做什麼——例如發布一些意在攻擊正統路德學派言論的文章。這樣正兒八經的質疑出自一位前漢堡教區的牧師,他在佈道時不斷地向市民表達自己對萊辛的「邪惡計劃」的憂慮。得知此事的不倫瑞克大公不希望在自己的領地上發生宗教衝突,於是命令他的圖書管理員萊辛謹言慎行,儘可能避開一切爭端。萊辛表面上遵從主人之命,背地裡卻開始籌劃,準備把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以戲劇的形式闡述出來,而這部戲劇就是之前提到過的《智者納坦》。

喜歡古典文學的人可以在薄伽丘的《十日談》中找到《智者納坦》的原型故事,在那裡它被稱為《三枚戒指》。故事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壞心腸的伊斯蘭教王子,他想侵佔某個猶太人的財產,卻苦於沒有正當的理由,於是就想出一條詭計。他派人把這個可憐人找來,先是對他的學識大加讚賞,接著話鋒一轉問他:在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這三種流傳最廣的宗教中,到底哪一派掌握著唯一的真理?這個令人尊敬的老者沒有正面回答王子的提問,而是說:「關於這個問題,偉大的蘇丹啊,讓我給你講個小故事吧。從前有一個有錢人,他有一枚非常漂亮的戒指。臨終前,他在遺囑中寫道,在他過世后,手上持有那枚戒指的人就能繼承他的全部財產。後來他的兒孫們也訂立了同樣的遺囑,於是那枚戒指便隨著他的後裔一代一代完好無損地往下傳承,如此好幾百年。到不知道第幾代時,戒指的主人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都深得他的歡心,以至於他根本無法決定應該由誰來繼承這枚無價之寶。他偷偷找到一個金匠,請他按傳家之寶的模樣又做了兩枚戒指。臨終時他把三個兒子逐一叫到身邊,把戒指分別交給他們每一個人。父親葬禮過後,三個孩子都宣稱自己是合法繼承人,因為他們手上都持有那枚傳家的戒指。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最後只能交給法官處理。只是這三枚戒指長得都一個樣,連法官也無從分辨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案件只能一拖再拖,可能拖到世界末日都還是道不清,理不完咯……」

萊辛用這個古老的民間故事來闡明他的信念,即沒有一種宗教可以壟斷真理。人們的精神世界絕不僅僅是遵從規定的宗教儀式和教派的教條教義,因此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們應該和平相處,畢竟沒有誰有權強迫別人崇拜自己認為完美無缺的偶像,也沒有誰有資格宣布「真理只掌握在我的手裡,除此以外一切皆為謬誤」。在1778年,這樣的思想曾深入人心;但隨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各地領主只想設法保住自己殘存的財產,這樣的觀點漸漸變得不再受歡迎。為了恢復一度失去的名望,貴族們心不甘情不願地把領地拱手交給警察管轄,同時期望那些依附自己生存的牧師們能再次對民眾實施精神壟斷,以協助當局重建法規和秩序。

貴族們在政治上的復辟雖然是成功了,但他們想用50年前的老辦法重塑人們思想的計劃卻以失敗告終。其實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畢竟當時各國大部分的民眾已厭倦了革命和動蕩,對議會、演講以及扼殺工商業發展的稅收政策也十分不滿。他們渴望和平,只想不顧一切地逃離士兵和一切非人待遇,然後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客廳里,品味一杯香醇的咖啡。只要能享受到這種幸福愉快的生活,他們寧願容忍一些生活上的不便,例如向每個戴銅紐扣(世界各國警察制服上的紐扣多為銅製,因此人們習慣用「銅紐扣」借代警察)的人行禮,向每個政府官員——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郵差或煙囪清理員——彎腰鞠躬以示尊敬。

革命爆發之時,無論是精神世界里還是現實世界中,每天都會出現新的制服、新的政治講壇、新的政策法令和新的統治者。經歷過多年動亂后,社會總要尋求一個喘息之機,因此這樣的謙卑服從便成了生存的必需。然而,再怎麼服從,再怎麼對統治者三呼萬歲,也不代表人們已經把曾經激勵過他們心靈的鼓動忘得一乾二淨了。那個時代的政府具備了許多復辟獨裁政權獨有的特點,即雖然要求人民在行為上循規蹈矩,對人民在精神生活上的追求卻不甚在意。也多虧了這樣,平頭百姓們才享有了更大程度上的自由。他們只需記得每逢周一帶著《聖經》去教堂,其他日子就可以隨心所欲;同時,只要不被隱身在暗處的密探聽見,他們還可以悄悄發表自己對時事的理解,甚至可以對報紙上愚蠢的政治宣傳嗤之以鼻。

打從人類有記事開始,那些對人類歷史一竅不通的統治者們就一直重複做著類似的事情。他們幼稚地以為,只要移走石墩,不讓別人站在上面發表攻擊政府的激烈字句,就等於摧毀了言論自由;只要把出言不遜者關進牢獄長年監禁,就能壓制住人民反抗的浪潮。不想這卻適得其反地造就了反抗者的烈士之名,讓事態越來越不受控制。說到底,這些所謂的統治者不過是些輕率浮躁的白痴,沒讀過幾本書的半桶水而已。

有了這些前車之鑒,其他人都開始有意識地避開公共場所,聚集到偏僻的酒館或人頭攢動的公寓房裡大發牢騷。演講家們確信在那種地方發言不但更有共鳴,也不怕被人告發,還能發揮比在公共講台上更大的影響。

在我們熟知的世界中有這樣一種人,他手中有些權力——雖然不大,但為了保住這點權力及隨之而來的聲望,他們惶惶不可終日。對於真正的掌權人,比如國王來說,就算不幸被推翻,那也不過是他無聊一生中的小插曲而已。國王總歸是國王,不管頭戴貼身男僕的圓禮帽還是祖輩傳承下來的金皇冠,他依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對於一個三線城市的小鎮長來說,一旦他被趕出政府辦公室,一旦失去了手中的權力,他就會淪為一個隨處可見的張三李四,一個自以為是的小丑,一個在困境中掙扎的可憐蟲。所以,在與此類當權者打交道的過程中,誰要是敢不恭不敬,誰就會大難臨頭。因此那些不在權貴面前低頭的人,那些在學術巨著、地質學、人類學和經濟學手冊里公開質疑現有秩序的人總是處於被壓迫的境地——不是被剝奪了生計,就是被驅逐出城市,與妻兒永世分離。

政權交替和政治復辟往往會給大部分想努力消除社會弊病的市民帶來極大的不便,幸好時間如鏡,當初警察加諸在學者們身上的污漬,如今卻成為了他們足以讓後世紀念的功績。腓特烈大帝再偉大,人們也始終不會忘記他把伊曼努爾·康德487視為激進危險分子,干涉他的教學的劣跡。康德曾說「人為自然界立法」,但當時的警察卻譏笑那樣的異端學說只能用來取悅「嘴上無毛的年青人和人云亦云的傻子」。坎伯蘭公爵488和梅特涅489在這方面也都是臭名遠揚,前者是因為在即位漢諾威王朝國王時,流放了一個在《國王非法取締憲法的抗議書》上籤過字,名叫雅各布·格林490的人,後者則是因為把黑手伸向音樂領域,企圖審查舒伯特的鋼琴曲。

可憐的奧地利!她輝煌的歷史已然成為過去,每個人都沉浸在「天國」與「宗教」的情緒里,忘記了她曾經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體面有趣的鄉村集市、物美價廉的葡萄酒、辛辣嗆人的雪茄以及由約翰·施特勞斯491親自創作親自指揮的迷人華爾茲。其實在整個18世紀,奧地利在宗教寬容方面貢獻良多。宗教改革運動后,新教徒馬上在多瑙河和喀爾巴阡山脈492之間的富饒小鎮中找到了發展自己勢力的一片沃土。然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上台後,一切都變了個樣。

魯道夫二世493被認為是西班牙菲利普國王在德國的化身,在這個統治者眼裡,無論曾經跟異教徒簽訂過什麼協議都不具有任何效力。他懶惰的天性並沒有因為自小在耶穌會內接受的教育而有所改進,只是陰差陽錯地「幫助」帝國規避了政治上的動蕩。魯道夫二世之後,哈布斯堡王朝中唯一生育了好幾個繼承人的斐迪南二世494接任了皇帝之職。統治初期,他曾參觀過有名的天主報喜堂,這個建築在1291年被「天使們」從拿撒勒搬到達爾馬提亞495,再搬到義大利的中心。而在宗教狂熱的年代,斐迪南二世也曾發誓,要把治下領地變成百分百的天主教國家。沒多久,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1629年,天主教再一次被確立為奧地利、施蒂利亞496、波希米亞和西里西亞地區唯一的信仰。

在這兩任皇帝統治期間,匈牙利與這個奇怪的歐洲皇室建立了裙帶關係,而每位新婚妻子都給當權者帶來了豐厚的嫁妝及大片歐洲領地。從那時起,斐迪南二世便一直計劃著要把新教徒從匈牙利人的居住地上驅逐出去。不過因為有信仰一神教的特蘭西瓦尼亞人和信仰其他異教的土耳其人的支持,直至18世紀後期,匈牙利還勉強能保新教徒們一命。與此同時,奧地利的內部動亂已悄然而至。哈布斯堡王朝原是天主教廷的忠實支持者,可到了18世紀,就連這些最是墨守成規的統治者們也對教皇的指手畫腳產生了厭倦。他們打算來場小小的冒險,謹慎地試探著羅馬教會的底線。

在本書前一部分我已經講過,有不少中世紀天主教徒都認為當時的教會體制是錯誤的。另外,也有批評家指出,雖然中世紀有宗教殉道者,但那時,教會才是真正的民主機構——教區由長老和主教管理,而長老和主教則由教區居民推舉任命。人們願意承認羅馬教皇的地位,也願意相信作為聖徒彼得的繼承人,教皇在教區內理應握有更多的權力。不過,這樣的權力只是榮譽性的,因此教皇不能自詡比其他主教更尊貴,也不應無限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然而,教皇本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利用各種訓令、詛咒,並以開除教籍作為懲罰來對付這種想法,以至於有好幾個勇敢的改革者因大膽提倡聖職權力下放而喪生。

一直以來這個問題都沒能得到解決,但到了18世紀中葉,限制教皇權力的想法再一次被有錢有勢的特里爾市代理主教霍恩泰因497提了出來。霍恩泰以其拉丁文筆名弗布朗尼烏斯更為人所熟知。早年他曾在魯汶大學讀書,並深受自由思想的影響。後來,他決定暫時背井離鄉來到萊頓大學進修。不巧的是,他前腳剛來到萊頓城,後腳加爾文教派便開始懷疑並排斥境內自由派學者的存在。而當法律系教授格拉德·努特被允許進入神學領域,並發表頌揚宗教寬容理想的演講之時,之前的種種懷疑也因為他言辭中的獨創性推理演變成加爾文教派眼中公開的罪證。

他說:「上帝是萬能的。他可以針對所有人,制定出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科學定律。換句話說,只要上帝有意,他必然可以輕易引導人們的思想,使之在宗教問題上持相同的觀點。然而衪並沒有這麼做。由此可見,若我們使用武力迫使別人相信自己是唯一的正義,就等於是違背了上帝明確的旨意。」

我們不知道霍恩泰因有沒有直接受到格拉德·努特學說的影響,但從他的著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中隱藏的伊拉斯謨唯理主義思想的痕迹。後來,霍恩泰因在限制主教及教皇權力問題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不意外的是,他的著作在1764年2月一經出版,馬上受到了羅馬教廷的譴責,但由於霍恩泰因當時的主張十分符合奧地利女大公瑪麗婭·特蕾莎498的利益,故而得到了她的支持。由他發起的這場運動被稱為霍恩泰因主義、弗布朗尼烏斯主義或主教制主義。運動在奧地利蓬勃發展起來,最後匯總成約瑟夫二世於1781年10月13日頒布的《寬容法令》。

約瑟夫二世499同他母親的大敵、普魯士腓特烈大帝一樣,具有能在錯誤時刻作出正確判斷的非凡才幹。在過去200年裡,奧地利的家長總是嚇唬自家小孩,如果再不聽話睡覺,長著魔鬼之角和黑長尾巴的恐怖新教徒就會把他們抓走虐待。在那樣的情況下,想讓孩子們把新教徒視為手足姐妹根本是天方夜譚。同樣,勤奮用功卻任性衝動的約瑟夫從小被數不清的伯父伯母和表親們包圍著,他們不是主教就是樞機,個個高薪厚祿,被民脂民膏養得腦滿腸肥。在那樣的情況下,約瑟夫竟敢剝奪神職人員的世俗權力,抵制教會對政府的干預,實在是勇氣可嘉。在所有天主教統治者中,他是第一個公開表示寬容是治理國家最理想,也是最實用的綱領。而他在三個月後做的事情更令人震驚。1782年2月2日,約瑟夫頒布了與猶太人有關的著名法令。他明文規定猶太人能與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一樣,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享有同等的自由。

如果我們能只寫到這裡就停下,讓讀者們相信,一切都有好結果,奧地利到如今依舊是那些希望照自己良心行事的人的天堂,那該有多好啊。也許約瑟夫二世和他的幾位大臣可能真的在認知上有了一個大大的飛躍,但奧地利的農民打記事起就被教導說猶太人是他們的天敵,新教徒是叛教者,因此他們不可能改變對猶太人和新教徒根深蒂固的偏見。雖然《寬容法令》已經面世近一個半世紀,可天主教會以外的人仍像生活在16世紀時那樣寸步難行。從理論上說,猶太人或新教徒都有指望被任命為首相或總司令,但事實上,他們就連給皇帝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關於這類紙上談兵的法令,我們就先聊到這裡吧。

第二十九章托馬斯·潘恩

在很多地方都流傳著類似的詩歌,大意是上帝在靜無聲息地活動著,並以其神力創造奇迹。對於那些研究過大西洋沿海地區歷史的人而言,這樣的說辭頗為可信。17世紀上半葉,在北美洲定居的人絕大部分都全心全意地信奉聖經《舊約》。從表面上看,與其說他們是基督教徒,還不如說他們是摩西最忠誠的追隨者。漸漸地,他們在與歐洲大陸隔洋相望的北美大陸上建立起一種恐怖的精神統治,而這種精神統治在馬瑟家領導的獵殺女巫行動中達到了頂點。

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單靠一兩個有識之士當然不行,但就在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際所頒布的《美國憲法》以及其他許多文獻里,我們清清楚楚地看見了宗教寬容萌芽的苗頭。同時,由於17世紀是各種精神運動爆發的高峰期,自由思想也就趁機壯大了起來。當然,我並不是說所有的殖民地都突然開始信奉蘇西尼主義,也不是說當地的父母已經不會再用索多瑪500和蛾摩拉城501的故事嚇唬小孩子了。只是這些新殖民地的新頭目們幾乎都是新思想的代言人,他們足智多謀,能力過人,把自己對寬容的理解白紙黑字地記錄下來,然後以此為基礎,構築嶄新而獨立的國家。

如果新興宗教和新興思想的對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那它們的發展不可能會如此順利。然而,想在北美大陸上建立自己的據點始終不是一件易事。這麼多年來,在哈德遜灣502和墨西哥灣間的這片廣闊荒蕪的大陸上,瑞典的路德教派開闢一點,法國的胡格諾派發展一點,荷蘭的阿米尼烏斯派守住一點,來自英國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教會佔領一點——誰都不讓誰,誰也都管不了誰。這種難以一家獨大的局面恰恰有助於各種宗教的平衡發展,讓各殖民區里的人不得不學會最基本的互相忍讓,而非一天到晚只想著互相廝殺。

對那些一心想發戰爭財的人來說,這可不是好兆頭。眼看著社會精神越來越傾向於仁慈寬容,他們心急火燎地想要為過時的專制橫蠻「奮戰」。結果,他們非但沒能撈到什麼好處,反而使年輕人對他們所宣揚的,沒比「殘忍的印第安人教義」善良多少的信條越發地反感。

在這場為爭取自由而發起的長年抗戰中,我們國家是幸運的。雖然奮起反抗的先驅者們人數不多,卻個個有勇有謀,他們成功地頂住了戰爭的壓力,突破了炮火的封鎖,把新思想新見解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整個大陸。18世紀的美國殖民主義者可能沒見過雕塑或三角風琴,但他們並不缺乏書籍。生活在13個殖民地里的居民們開始意識到,這個偌大的世界已悄然改變,而他們的身邊也開始傳來過去不可能在周日禮拜時聽到的消息。漸漸地,書商取代教士,成了這些居民的先知。表面上居民的生活沒有什麼變化,也會照常出席規定的教會活動;但若時機成熟,他們定會坦白自己是昔日特蘭西瓦尼亞國王的忠實支持者,因為老國王拒絕迫害一神教的信徒,並明確指出世俗統治者無法替上帝行的三件事,即「創造萬物、預知未來和支配人性」。

為了將來治理國家的需要,這些勇敢的愛國者們把自己的思想寫成具體的政治及社會綱領,然後讓民眾進行審查和判斷。弗吉尼亞州的市民如果得知他們滿懷敬意地聽從並遵守的法律來自他們的天敵——自由思想者,一定會大吃一驚。然而,即使是自由思想者中最傑出的政治家托馬斯·傑斐遜503,在說「宗教只能用理智而不能用暴力管理」以及「所有人都享有同等權利實現自己的宗教信仰」時,也僅僅是重複引用了過去伏爾泰、皮埃爾·培爾、斯賓諾莎和伊拉斯謨的思想和著作而已。

隨著自由思想的日益發展,美國境內又出現了新的規定,包括「在美國謀求公職不應把聲明宗教信仰作為條件」,以及「國會無權力用法律干涉宗教建立及宗教信仰」。這些規定獲得了殖民地革命者們的默許與支持。這樣一來,美國成為第一個政教徹底分離的國家;同時也是第一個公職候選人接受任命時不用出示主日學校畢業證的國家;以及第一個從法律層面規定人民可以享有絕對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

遺憾的是,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發生在奧地利的情況那樣,普通百姓的思想跟不上領導們的變化。當時,美國還有許多州存在迫害異教徒的風氣,甚至在紐約、波士頓和費城等大城市中,還有不少人歧視持異見者,完全視本國憲法於無物。這一切,在托馬斯·潘恩504的一生經歷中顯得尤其突出。

托馬斯·潘恩

從血統來看,托馬斯·潘恩是一個英國人;從職業來看,他是一名水手;從天性和自我追求來看,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革命家。作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倡導者,托馬斯·潘恩為美國的建國大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倫敦生活時,他結識了本傑明·富蘭克林,並接受了他「西行」的建議。1774年,潘恩帶著本傑明的親筆介紹信,乘船前往費城,幫助本傑明的女婿理查德·貝奇創立《賓夕法尼亞日報》。彼時,托馬斯·潘恩已年逾四十。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業餘政治家,潘恩很快就發現自己置身於人類精神試煉的旋渦中心。他有條理地把美國人的各種不解與不滿收集起來,彙編成一本篇幅不長,內容卻引人深思的小冊子。在這本名叫《常識》(CommenSense)的小冊子中,潘恩通過深入淺出的道理讓人們相信美國的建國大業是正義的,應當得到所有忠心的愛國者們同心同德的合作。沒多久,這本小冊子傳到了英國,傳遍了歐洲大陸,讓許多人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美國」之名,第一次得知原來世上還有這麼一個國家,把向殖民主國家宣戰看作是民族復興的神聖職責。

獨立戰爭一結束,潘恩就回到了歐洲,把過去英國政府的種種愚行一五一十地告訴英國市民。當時正值法國大革命爆發,一貫冷淡自持的英國人也不禁密切關注著海峽對面的動靜。針對法國大革命事件,被嚇壞的埃德蒙·伯克505發表了批評文章《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ReflectionsontheRevolutioninFrance),而潘恩則撰寫了著作《人權論》(TheRightsofMan)作為回擊,結果英國政府藉機以叛國罪的名義對潘恩實行通緝。

與此同時,潘恩在法國的崇拜者們決定推舉他進國會。雖然潘恩對法語一竅不通,卻還是十分樂觀地接受了這項榮譽。他來到巴黎,一直住到被羅伯斯庇爾盯上為止。因為總是擔心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抓被殺,潘恩爭分奪秒地想儘快完成他在探討人類哲學領域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本書。此書名為《理性的時代》(TheAgeofReason),書的前部分在他剛被捕時出版,後半部分則是他在獄中的十個月里完成的。

潘恩認為,真正的宗教本質上應該是「人文的宗教」,它有兩個敵人——無神論者和狂熱主義者。然而,他在宣傳這個觀點時幾乎受到了所有人的攻擊,甚至當他於1802年回到美國時,還遭到了當地人的仇視。就算潘恩過世已一個多世紀,人們也還是以「骯髒卑鄙的無神論者」之名來稱呼他,譴責他,叫他不得安息。

不過話說回來,潘恩並沒有被絞死,也沒有被燒死,更沒有遭遇五馬分屍的慘事。仇視他的人也只是對他不理不睬,或者在他昂首挺胸準備出門時,慫恿小孩子對他做鬼臉而已。為了泄憤,潘恩曾針對發動獨立戰爭的其他英雄人物發表過一些詆毀之辭,但應者寥寥。最後,他孤獨潦倒地在屈辱憤懣中於紐約去世。

潘恩的一生對於一個美好的歷史開端來說,似乎是最不幸的結局。可實際上,在過去2000年歷史中,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政府的專制才剛剛平息,個體的偏執卻始終不肯消停;官方的死刑才剛剛被廢除,民間的私刑卻又悄悄問世。

第三十章最後一百年

想完成這本書在12年前應該會比較容易,因為那時「不寬容」在大部分人心中,幾乎完全和「宗教不寬容」同義。每當歷史學家說「某某人是為寬容奮鬥的戰士」時,大家都一致地認為這個人畢生都在反對教會,以及神職人員的專橫統治。

後來戰爭爆發了,我們原有的不寬容制度一下子從一種變成了十幾種,對同類施加的酷刑,也從過去的一項變成一百多項。社會剛開始擺脫宗教偏執的恐怖,又得忍受隨後更為痛苦的種族不寬容、社會不寬容以及其他不足掛齒的不寬容。對於它們的出現,放在十年前,人們連想都沒想過。

對於許多生活在歡樂的幻象中的人來說,這實在太恐怖了:社會進步是一種自動的計時裝置,只要他們偶爾讚許一下,後面的事情就完全不用管了。對於人類本性中所表現出來的令人討厭的固執,他們一邊悲傷地搖頭,嘟囔著「一切貪慕虛榮,都是過眼雲煙」,一邊又自以為是地拒絕吸取教訓。直到完全絕望之際,人們才慌慌張張地加入這個或那個宗教協會,成為精神層面上失敗者中的一員。他們用最令人悲哀的語調宣布自己的失敗,並決定不再理會世事。

我不喜歡這樣的人,因為他們不僅懦弱,更是人類未來的背叛者。

那麼,對於這樣的局面,我們有沒有解決方法呢?或者說解決方法又是什麼呢?我想所謂的解決方法應該是沒有的,起碼眼下這樣的東西並不存在。如今世人做事都要求立竿見影,希望藉助數學或醫藥,或某項國會法案,迅速而輕易地解決地球上所有問題。但習慣用發展眼光看待歷史的人很清楚,文明不會隨著20世紀的到來而開始或消失。

還有那些總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絕望論調,如「人性本就如此」「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世界一成不變」或「無論時光荏苒,一切始終如一」,這些說到底都是不符合事實的,只是看起來好像是這麼一回事而已。若把感情上的偏見放到一邊,並利用手上掌握的或多或少的具體證據對過去兩萬年歷史做一個冷靜的分析,我們就能注意到,雖然文明的進步之路總被打斷,可它確實在緩慢地發展——從幾乎無法以筆墨形容的殘忍和粗野逐步走向較為高尚和完善的境界,就算是世界大戰爆發也無法動搖它的方向。

人類種族具有難以置信的生命力,它的壽命超越神學和工業革命,它經歷過霍亂、瘟疫、宗教迫害以及清教徒的藍色法規506,最終也將學會該如何克服正擾亂著當代人思想的精神罪惡。

歷史小心地揭開時間的秘密,並以此為我們上了偉大的一課:人製造的東西,也可以由人毀滅。這首先關乎勇氣,其次是教育。

在最近過去的一百年裡,「教育」一詞時常在人們耳邊被說來道去,其出現頻率之高真叫人有點吃不消,以至於有好些現代人對過去嚮往不已,因為那時的人大多目不識丁,不會讀也不會寫,只能偶爾做些獨立思考。我在這裡提到的「教育」並不單單是歷史事實的累積,也不僅僅是現代孩子學習必備的知識清單,它更是對當今世界的理解,以及對孕育現代的過去的尊重。

我在書中曾羅列證明,不寬容其實是老百姓自衛本能的一種表現,就像狼群不能容忍一隻與眾不同的狼,食人族裡不能容忍一個會激怒上帝或給整個村莊帶來不幸的族民,一經發現,非得被殺死或被流放至荒野不可。

在希臘聯邦里,誰要是膽敢向聯邦的基本法則提出質疑,他就不可以再留在這個神聖的國度里。這樣的不寬容使哲學家蘇格拉底被賜飲鳩而死。同樣,若當年古羅馬允許幾個無惡意的思想狂熱者踐踏那些自羅慕路斯時代就定下的法律,那古羅馬興許就無法發展下去。為了在歐洲各國的龍爭虎鬥中存活下來,它只得違背傳統的自由政策,做些不寬容的決定。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基督教會實際上是這個古老帝國在精神層面上的繼承人,為了存活,它要求臣民們絕對服從,甚至不得不因此走向鎮壓與兇殘的極端,以至於許多人寧可忍受伊斯蘭教赤裸裸的束縛,也不願領教基督教假惺惺的寬仁。

反對神職人員專權的偉大鬥士們總是身陷重重危機中,為了堅持自己的主張,他們不得不對所有精神革新運動及一切科學試驗不寬容。於是在「改革」的名義下,鬥士們又犯了——或試圖犯下自己的敵人剛剛才犯過的錯,踏上敵人的舊路,失去了所有的權力和勢力,賠了夫人又折兵。

多少歲月過去了,生命本是一場榮光萬丈的冒險,卻不可避免地變成了一場可怕的經歷,而這一切的源頭,乃是因為迄今為止,人類的生存一直都完全被恐懼所統治。

正如我之前說的,恐懼正是所有不寬容的起因。無論迫害的方法和形式是什麼,迫害的原因都是來自恐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架起斷頭台及向火刑台上扔柴堆的人臉上極端痛苦的表情中得到印證。

我們一旦認清了這個事實,馬上就能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在不受恐懼支配時,人們總是傾向於正義和正直。但由於局勢不許,人們也就沒有太多機會實踐這兩項美德了。話說回來,在我活著的時候看不到這兩項美德的實現,也不算什麼,畢竟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經階段。人類還太年輕了,一言一行難免荒唐可笑。要求在幾千年前才開始獨立生活的哺乳動物具備這些只有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才能獲得的美德,不但不合理,還十分不公平。若要強行揠苗助長,只會使人類的思想出現偏差——讓耐心被憤怒取代,讓憐憫被刻薄掩埋。

在撰寫這樣一本書的最後幾章時,作者往往會有一種慾望,那就是想扮演一下某個悲傷預言家的角色,進行一些無關緊要的佈道。千萬不能這樣!生命是短暫的,佈道卻太過冗長。既然是言語無法輕易表達準確的思想,那乾脆還是不說為好。

但依然會有歷史學家犯類似的錯誤,尤其當他們對史前時代高談闊論時,當他們對希臘和羅馬的黃金時代五體投地時,當他們對所謂的黑暗時代信口開河時,以及當他們對比過去繁榮昌盛十倍之多的現代生活大唱讚歌時。而當這些學識淵博的歷史學家碰巧發現,人類的發展情況與他們預計的不太一樣時,他們就會低聲下氣地道歉兩句,然後嘟嘟囔囔地解釋說,這種結果雖不盡如人意,卻不過是昔日野蠻時代的殘渣餘孽而已,只等時機一到,就會像馬車最終讓位於火車一樣,煙消雲散。

這說辭聽著順耳,卻並不真實。它雖然能滿足我們的虛榮心,使我們相信自己是時代的繼承人,卻對我們的精神健康毫無助益。只有看清楚人類自身的實際狀況,明白自己到底是當代的山頂洞人、叼著香煙開著小車的新石器時代人,還是靠電梯上下的穴居人時,我們才能朝目標邁出第一步,而這個目標至今還隱藏在未來的層巒疊翠中。

只要這個世界還被恐懼籠罩,談論黃金時代和現代發展就是浪費時間;只要不寬容依舊是自衛本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倡導寬容簡直與鼓吹犯罪無異。當濫殺無辜、獵殺女巫、盲目崇拜等不寬容之事成為不再有人相信的天方夜譚時,寬容遍布天下的日子也就到了。

這中間可能需要花費一萬年,甚至十萬年的時間去實現。但這一天終會來臨,且必定在人類第一次成功征服自身恐懼之際,崛地而起。

1925年7月19日

美國康涅狄格州,韋斯特波特市

斯文在茲,爝火不息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斯文編輯部」

[1]弗拉維·查士丁尼(FlaviusPetrusSabbatiusJustinianus):東羅馬帝國皇帝,史稱查士丁尼大帝(527—565年在位)。在位期間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總稱《民法大全》),為羅馬法的重要典籍。——譯者注

[2]斯科普里(Skopje):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斯科普里在古羅馬時期的名稱是斯庫皮。——譯者注

[3]雅典學院:由柏拉圖創辦於公元前385年左右,至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封閉為止,前後延續將近千年之久。——譯者注

[4]伊希斯(Isis):古埃及的主神之一,也是最原始的女神。深受古埃及人民的崇拜。——譯者注

[5]商博良(Jean·Fran??oisChampollion):法國歷史學家、語言學家,是第一位識破古埃及象形文字結構並破譯羅塞塔石碑的學者,被譽為「埃及學之父」。——譯者注

[6]至高天(SupremeHeaven):古希伯萊人將天分成了十層,第十層就是至高天。——譯者注

[7]尼尼微(Nineveh):西亞古城,是早期亞述、中期亞述的重鎮和亞述帝國都城,最早由古代胡里特人建立。——譯者注

[8]西奈沙漠(thedesertofSinai):在埃及和巴勒斯坦之間的曠野,猶太人曾在此處度過40年。——譯者注

[9]美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譯者注

[10]阿卡德(Akkad):閃米特語族的分支於公元前3000年結束游牧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建立了名為阿卡德的城邦國家。——譯者注

[11]孟斐斯(Memphis):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4700多年的歷史,是古埃及中古王朝時期首都。——譯者注

[12]波利尼西亞(Polynesia):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處於大洋洲,意為「多島群島」。——譯者注

[13]覡:古代從事巫術的專職人員中,男性叫作覡,女性叫作巫。——譯者注

[14]巴爾幹半島(Balkan):歐洲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譯者注

[15]倫勃朗(RembrandtHarmenszoonvanRijn):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譯者注

[16]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被尊稱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譯者注

[17]普拉克西特列斯(Praxiteles):生平不詳,古希臘古典後期傑出的雕塑家。代表作品有《牧羊神》《赫耳墨斯和小酒神》《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忒》等。——譯者注

[18]烏佩尼維克島(UpernivikIsland):格陵蘭西北部的島嶼,島嶼長約30公里、寬約23.2公里,面積540平方公里。烏佩尼維克島地勢多山,島上最高點海拔2,105米,島上無人居住。——譯者注

[19]蘭開夏郡(Lancashire):英國英格蘭西北部的郡,西臨愛爾蘭海,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譯者注

[20]亞歷山大·貝爾(AlexanderGrahamBell):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譯者注

[21]亞述(Assyria):古代西亞奴隸制國家。位於底格里斯河中游。由閃米特族人與亞述人建立。——譯者注

[22]兩河流域(Mesopotamia):即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

[23]閃族人(Semitic):也稱閃米特人或塞姆人,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傳說為聖經中挪亞的後代。阿拉伯人、猶太人都是閃族人。——譯者注

[24]腓尼基(Phoenicia):大約相當於今黎巴嫩地域。——譯者注

[25]推羅(Tyre):古代腓尼基人的城市,現在則是黎巴嫩的第四大城,也是該國主要的港口之一。——譯者注

[26]西頓(Sidon):又名賽達,是腓尼基人的主要城市之一,和推羅齊名。現在是黎巴嫩南部省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沿岸。——譯者注

[27]迦太基(Carthage):意為「新的城市」,坐落於非洲北海岸(今突尼西亞),與羅馬隔海相望。——譯者注

[28]克里特島(Crete):位於地中海北部,是希臘的第一大島,是諸多希臘神話的發源地,也是希臘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搖籃。——譯者注

[29]小亞細亞(AsiaMinor):又名安納托利亞(Anatolia),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譯者注

[30]愛奧尼亞(Ionia):古希臘工商業和文化中心之一,其北端約位於今天的伊茲密爾,南部到哈利卡爾那索斯以北,此外還包括希奧島和薩摩斯島。——譯者注

[31]以弗所(Ephesus):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以弗所在古代安納托利亞(Anatolia)是一座愛奧尼亞(Ionia)希臘城市,在公元前10世紀由雅典殖民者建立。——譯者注

[32]福基斯(Phocaea):希臘中部的歷史地理區,東濱愛琴海,是重要的小麥、油橄欖、葡萄產區。——譯者注

[33]米利都(Miletus):位於安納托利亞西海岸線上的一座古希臘城邦,靠近米安得爾河口,是愛奧尼亞十二城邦之一。——譯者注

[34]泰勒斯(Thales):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數學家、科學家、哲學家,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創始人。是史上第一位數學家。希臘七賢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名字記載下來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譯者注

[35]拉科尼亞灣(GulfofLaconia):愛奧尼亞海南部深水海灣。——譯者注

[36]德爾菲(Delphi):古希臘神秘之地,也是古代「世界的中心」。——譯註者

[37]德拉克馬(Drachm):希臘的主要貨幣。——譯註者

[38]《伊利亞特》(Iliad):希臘最早一部史詩《荷馬史詩》的一部分,相傳是由盲詩人荷馬(Homer)所作,是重要的古希臘文學作品,也是整個西方的經典之一。——譯者注

[39]《奧德賽》(Odyssey):又譯《奧狄賽》《奧德修紀》或《奧德賽漂流記》,是古希臘最重要的兩部史詩之一,與另一部史詩《伊利亞特》一起統稱為《荷馬史詩》。——譯者注

[40]呂底亞(Lydian):小亞細亞中西部一古國(公元前1300年或更早——公元前546年),瀕臨愛琴海,位於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譯者注

[41]哈利卡爾那索斯(Halicarnassus):小亞細亞西部卡里亞(今屬土耳其)的都城。——譯者注

[42]阿那克薩戈拉(Anaxagoras):古希臘哲學家、原子唯物論的思想先驅。——譯者注

[43]丟卡利翁(Deucalion):西方神話中的人物,傳說為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和克呂墨涅(Clymene)之子,皮拉(Pyrrla)的丈夫。宙斯對潘多拉向凡人釋放出來的煩惱與折磨並不感到滿足,於是他決定用一場大洪水來毀滅他們,以此作為對凡人不敬諸神及其邪惡多端的懲罰。洪水之後,倖存者只有丟卡利翁和皮拉。後來,他們在神的允許下,一邊走一邊向身後扔石頭,從而創造出新的人類。——譯註者

[44]伯里克利(Pericles):古希臘奴隸主民主政治的傑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譯者注

[45]拉普塞基(Lampsacus):土耳其的城鎮,主要經濟活動有農業、漁業和旅遊業。——譯者注

[46]伊本·路西德(Abual—WalidMuhammadibn—Ahmad):阿拉伯中世紀哲學家、自然科學家、醫學家和法學家。拉丁名阿維洛伊(Averroěs),在歐洲中世紀以「亞里士多德註釋者」聞名。——譯者注

[47]摩爾地區(Moorish):中世紀時期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西西里島、馬爾他、馬格裡布和西非的穆斯林聚居地。——譯者注

[48]比利牛斯山(Pyrenees):位於歐洲西南部,東起於地中海,西止於大西洋,分隔歐洲大陸與伊比利亞半島,是法國與西班牙的天然國界。——譯者注

[49]布洛涅(Boulogne):位於法國北部英吉利海峽沿岸加來海峽省港口的城市。——譯者注

[50]普羅泰戈拉(Protagoras):約公元前490或前480年至公元前420或前410年,公元前5世紀希臘哲學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譯者注

[51]阿布德拉(Abdera):古希臘海濱城市。——譯者注

[52]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約公元前460年至公元前370年,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學說的創始人之一。——譯者注

[53]西西里島(Sicily):地中海最大和人口最稠密的島,它屬於義大利,位於亞平寧半島的西南。——譯者注

[54]狄雅戈拉斯(Diagoras):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哲學家,被稱為「第一個無神論者」。——譯者注

[55]奧跡(HolyMysteries):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教會機密部分。——譯者注

[56]科林斯(Corinth):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issos)的東北,臨科林斯灣,是希臘本土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連接點。——譯者注

[57]靈跡(Daemon):通常指帝王的德政、聖賢的功績或神明顯靈的事迹。——譯者注

[58]公民大會(Ecclesia):古希臘城邦的最高權力機關。——譯者注

[59]五百人議事會:又譯作五百人會議,是古希臘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核心,職責是落實公民大會的決策,是一個總司一切事務的行政組織。——譯者注

[60]伯羅奔尼撒半島戰爭(Peloponnesianwar):公元前431—公元前422年,斯巴達同雅典為爭奪霸權而展開的戰爭。最後以雙方和談並簽署《尼西阿斯和約》終結。——譯者注

[61]提洛島(Delos):愛琴海上的一個島嶼,在愛琴海古代歷史上一度是宗教、政治和商業中心。——譯者注

[62]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位於希臘東南部,為希臘最大港口。——譯者注

[63]雅典衛城(Acropolis):始建於公元前580年,是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築,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譯者注

[64]達契亞(Dacia):羅馬尼亞的古代國家,位於多瑙河下游和喀爾巴阡山一帶。古代羅馬人稱當地居民為達契亞人。——譯者注

[65]埃帕弗洛迪圖斯(Epaphroditus):古羅馬帝王尼祿的秘書。——譯者注

[66]尼祿(NeroClaudiusDrususGermanicus):公元37—68年,古羅馬帝國的皇帝。他是古羅馬帝國朱里亞·克勞狄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也是古羅馬乃至歐洲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世稱「嗜血的尼祿」。——譯者注

[67]愛比克泰德(Epictetus):古羅馬最著名的斯多葛學派哲學家之一。出生於古羅馬東部弗里吉亞的一個奴隸家庭,童年時被賣到羅馬為奴,后師從斯多葛哲學家魯佛斯,並獲自由。——譯者注

[68]聖保祿(St.Paul):原名掃祿·大數,早期基督教領袖之一,被天主教封為使徒。——譯者注

[69]梭倫(Solon):(公元前638—公元前559年)出身於沒落的貴族,古希臘時期雅典城邦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詩人,古希臘七賢之一。梭倫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政官,制定法律,進行改革,史稱「梭倫改革」。——譯者注

[70]基菲索斯河(Cephissus):希臘共和國阿提卡大區雅典平原上的一支常年河流,經雅典市中心,最終流入愛琴海薩洛尼克灣。——譯者注

[71]馬里查河(Maritsa):在巴爾幹半島東南部。源出保加利亞里拉山,注入愛琴海。——譯者注

[72]斯塔基拉(Stagira):是古代色雷斯地區的城市,這座城市是希臘的殖民地。——譯者注

[73]呂克昂學園(Lyceus):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於公元前335年在雅典所創辦的學校。——譯者注

[74]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公元前323年6月22日,即亞歷山大三世,馬其頓帝國國王,亞歷山大帝國國王,生於古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譯者注

[75]埃維亞灣(GulfofEuboea):希臘愛琴海西部的海灣,介於埃維亞島和希臘大陸之間。——譯者注

[76]西塞羅(MarcusTulliusCicero):古羅馬著名政治家、演說家、雄辯家、法學家和哲學家。——譯者注

[77]提比略(Tiberius):公元前42—公元37年,羅馬帝國的第二位皇帝。——譯者注

[78]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地區名。位於土耳其中部,以其奇特的岩石構造、岩洞和半隱居人群的歷史遺迹而聞名。——譯者注

[79]歌羅西(Colossae):古代小亞細亞地區的一座城市,故址在今土耳其西南部。——譯者注

[80]拉丁姆(Latium):古地區名。在今義大利中西部拉齊奧區,以居住拉丁人得名。——譯者注

[81]巴塞羅那(Barcelona):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位於伊比利斯半島東北部,瀕臨地中海。——譯者注

[82]底比斯(Thebes):希臘城市名,與雅典、斯巴達並稱希臘三大主要城邦。——譯者注

[83]伊壁鳩魯主義(Epicureanism):又叫享樂主義,是一個哲學思想,認為享樂是人類最重要的追求。——譯者注

[84]斯多葛主義(Stoicism):又稱斯多葛學派,是古希臘的四大哲學學派之一,也是古希臘流行時間最長的哲學學派之一。學派強調順從天命,要安於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慾,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譯者注

[85]犬儒主義(Cynicism):古希臘四大學派之一,認為人要擺脫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擁有的善。——譯者注

[86]芝諾(ZenoofElea):約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25年。古希臘數學、哲學家。另以芝諾悖論著稱,即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譯者注

[87]伊壁鳩魯(Epicurus):公元前341—公元前270年,古希臘哲學家、無神論者,被認為是西方第一個無神論哲學家,伊壁鳩魯學派的創始人。——譯者注

[88]普魯塔克(Plutarch):約公元46年至120年,羅馬帝國時代的希臘作家、哲學家、歷史學家,以《比較列傳》一書聞名後世。他的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受歡迎,蒙田對他推崇備至,莎士比亞不少劇作都取材於他的記載。——譯者注

[89]長老會(Presbyterianchurch):基督教新教的主要派別之一,創立於16世紀。——譯者注

[90]基督教科學會(ChristianSciencechurch):基督復原教派衍生的旁支,其教義深信疾病可以透過信仰、祈禱和領悟而治癒。——譯者注

[91]弗里吉亞人(Phrygians):古代居住在小亞細亞中西部弗里吉亞地區以及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民族。——譯者注

[92]西布莉(Cybele):起源於小亞細亞弗里吉亞一帶,是古代地中海地區崇奉的女神,被認為是眾神之母。——譯者注

[93]奧西里斯(Osiris):埃及最重要的九大神明「九神」之一。他生前是一個開明的國王,死後是地界主宰和死亡判官。他還是復活、降雨和植物之神,被稱為「豐饒之神」。他是文明的賜予者,冥界之王,執行人死後是否可得到永生的審判。——譯者注

[94]塞拉匹斯(Serapis):來生與肥沃生產力之神,同時也是醫生與煩惱解決者。——譯者注

[95]德墨忒爾(Demeter):希臘神話中司掌農業的穀物女神,亦被稱為豐饒女神,為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譯者注

[96]赫爾墨斯(Hermes):希臘神話中的商業之神、旅者之神,是眾神的使者,也是希臘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97]阿提斯(Attis):大地女神丘貝雷的兒子以及情人。——譯者注

[98]狄俄尼索斯(Dionysus):古希臘神話中的酒神,與古羅馬人信奉的巴克斯相對應。——譯者注

[99]俄耳甫斯(Orpheus):希臘傳說中著名的詩人與歌手。他的父親是阿羅波。——譯者注

[100]阿多尼斯(Adonis):每年死而復生,永遠年輕容顏不老的植物之神。——譯者注

[101]巴力(Baal):迦南宗教里保護神的頭銜,相當於猶太教神耶和華,是「我主」的意思。——譯者注

[102]阿斯塔蒂(Astarte):對腓尼基人而言,她是土地豐饒和人口生育的象徵,是美和生育之女神。——譯者注

[103]所羅門(Solomon):猶太人,古代以色列王國第三位國王。——譯者注

[104]密特拉(Mithras):古老的印度神,被認為是所有被創造物中的最強大者。——譯者注

[105]衛理公會(Methodism):基督教新教衛斯理宗的美以美會、堅理會和美普會合併而成的基督教教會。——譯者注

[106]赫拉克勒斯(Hercules):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又名海格力斯,在羅馬神話中名為赫丘利。——譯者注

[107]阿里曼(Ahriman):惡界的最高神,黑暗與死亡的大君。——譯者注

[108]佩爾格(Perga):公元前1500年小亞細亞東部和敘利亞北部一個赫梯人的聚居地。

[109]巴拿巴(Barnabas):天主教稱為巴爾納伯,是《聖經·新約》中記載的一個早期猶太人基督徒,亦稱他為使徒。他和使徒保羅合作完成了一系列的傳教行程,推動基督教的廣傳。——譯者注

[110]坎帕尼亞(Campania):地處義大利南部。——譯者注

[111]那不勒斯灣(BayofNaples):一稱「那波利灣」。地中海所屬第勒尼安海東岸的半圓形小海灣。位於義大利那不勒斯西南的米塞諾岬與坎帕內拉角之間。——譯者注

[112]朱庇特(Jupiter):羅馬神話中的主神。羅馬統治希臘后將宙斯之名改變成為朱庇特。——譯者注

[113]這裡指的是拿勒撒的基督。——譯者注

[114]亞壁古道(AppianWay):羅馬帝國的戰略要道。從公元前312年開始,為羅馬帝國的擴大發揮了重要作用。——譯者注

[115]迦百農(Capernaum):聖經中的地名,瀕臨加利利海,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今已成廢墟。據稱耶穌開始傳道時,即遷居此地。——譯者注

[116]各各他(Golgotha):又稱各各他山,是羅馬統治以色列的時期一座比較偏遠的山,據《聖經·新約全書》中的《四福音書》記載,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就曾被釘在十字架上,而這十字架就是在各各他山上。多年來,「各各他」這個名稱和十字架一直是耶穌基督被害的標誌。——譯者注

[117]朱迪亞(Judean):古代巴勒斯坦南部地區,包括今以色列南部及約旦西南部。耶穌在世時,它是由希律王室所統治的王國,也是羅馬帝國敘利亞行省的一部分。——譯者注

[118]法利賽人(Pharisees):一個猶太人宗派,曾在耶穌的時代很流行,但過於強調摩西律法的細節而不注重道理。——譯者注

[119]哥特人(Goths):也譯作哥德人,是東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譯者注

[120]卡比托利歐山(CapitolineHill):又譯坎皮多里奧山,是義大利羅馬七座山丘之一,也是最高的一座,為羅馬建城之初重要的宗教與政治中心,介於古羅馬廣場與戰神廣場之間。——譯者注

[121]聖彼得(St.Peter):早期基督教領袖人物之一、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譯者注

[122]加利利(Galilee):巴勒斯坦北部地區。西到地中海沿岸平原,東到約旦河谷地,南到耶茲里勒谷地。為一地形崎嶇的高地。——譯者注

[123]拿撒勒(Nazarenes):又譯納匝勒,現今以色列的北部城市,位於歷史上的加利利地區。——譯者注

[124]伊便尼派(Ebionites):伊便尼在希伯來文中意為「窮苦人」,故又稱「窮人派」,公元1—4世紀活躍於巴勒斯坦,傾向猶太基督教派。——譯者注

[125]執事(deacon):希臘語中「僕人」的意思,後來在教會內部的官階中以「神的僕人」為原意成為比較低級的神職名稱。——譯者注

[126]安提俄克(Antioch):羅馬帝國的第三大重要城市,基督徒首次在這個城鎮得到了認可,聖保羅也是在此進行的第一次說教。——譯者注

[127]錫安(Zion):在猶太教的聖典里,錫安是耶和華居住之地,是耶和華立大衛為王的地方。泛指天國。——譯者注

[128]金角灣(GoldenHorn):世界首屈一指的優良天然港口之一,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和海洋運輸活動曾經集中於此。——譯者注

[129]汪達爾人(Vandals):古代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譯者注

[130]奧利金(Origen):又譯俄利根,是古代東方教會最為著名的教父,亞歷山大學派的主要代表。早期東西方教會眾教父中最有影響的一位。他的思想為後世基督教神學奠定了深厚的基礎。——譯者注

[131]德西烏斯(GaiusMessiusQuintusDecius):(公元201—251年)羅馬帝國皇帝。本是普通元老,因幫助阿拉伯人菲利普鞏固政權,並在巴爾幹擊退了哥特王朝奧斯特羅哥塔的入侵而飛黃騰達。后被部下擁立為帝。——譯者注

[132]瓦萊里安(Valerian):又譯瓦勒良,是羅馬帝國的皇帝,公元253—260年在位。——譯者注

[133]馬可·奧勒留(MarcusAurelius):羅馬皇帝,同時也是一個很有造詣的思想家,有以希臘文寫成的著作《沉思錄》傳世。是著名的「帝王哲學家」,他嚮往和平,也具有非凡的軍事領導才幹。——譯者注

[134]格拉提安(FlaviusGratianus):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瓦倫提尼安一世的長子,8歲被其父立為奧古斯都(共治者),由詩人德西穆斯·馬格努斯·奧索尼烏斯進行教育。公元375年,繼任西羅馬帝國皇帝。——譯者注

[135]敘馬庫斯(QuintusAureliusSymmachus):古羅馬政治家、演說家以及文學家。——譯者注

[136]瓦倫斯(FlavivsIvlivsValens):公元328—378年,羅馬帝國東部皇帝(公元364—378年在位)。——譯者注

[137]羅慕路斯(Romulus):在羅馬傳說與神話中,羅慕路斯與雷穆斯是是一對雙生子。他是羅馬城的建造者,同時也是古羅馬王政時代的首位國王。——譯者注

[138]帕科繆(Pachomius):團修式修道生活創始人。——譯註者

[139]聖安東尼(St.AnthonytheGreat):約公元251—356年,羅馬帝國時期的埃及基督徒,基督徒隱修生活的先驅,也是沙漠教父的著名領袖。——譯者注

[140]阿塔納修(Athanasius):是東方教會的教父之一。在世時,是埃及亞歷山大城的主教。——譯者注

[141]聖本篤(SaintBenedictofNursia):公元480—547年,又譯聖本狄尼克,義大利天主教教士、聖徒,本篤會的創建者。他被譽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創立者,於1220年被封為聖徒。是天主教會重要聖人之一。——譯者注

[142]阿布魯齊(Abruzzi):義大利中部地區,瀕臨亞得里亞海。大部分為山區,包括亞平寧山脈的最高峰科諾峰。——譯者注

[143]戴克里先(GaiusAureliusValeriusDiocletianus):公元250—312年,原名狄奧克萊斯,羅馬帝國皇帝,於公元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譯者注

[144]達爾馬提亞海岸(Dalmatiancoast):克羅埃西亞東南部和南斯拉夫南部沿海。——譯者注

[145]索羅那(Salonae):現今克羅埃西亞的索林。——譯者注

[146]約克郡(Yorkshire):英格蘭東北部的一個郡,是英國的「紡織之鄉」以及重要的文化、農業之鄉。——譯者注

[147]博斯普魯斯海峽(StraitofBosporus):又稱伊斯坦布爾海峽,是溝通黑海和馬爾馬拉海的一條狹窄水道。——譯者注

[148]馬克森提烏斯(Maxentius):公元278—312年,羅馬皇帝,公元306年10月28日—312年10月28日在位。馬克森提烏斯統治期間,在義大利和非洲推行暴虐統治,不得人心。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率軍攻入義大利,馬克森提烏斯在羅馬郊區的米爾維安橋之戰中兵敗被殺。——譯者注

[149]亞美尼亞(Armenia):一個位於歐洲東部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是東歐的一部分。——譯者注

[150]狄奧多西一世(TheodusiusⅠ):約公元346年至395年,羅馬帝國皇帝,公元379—395年在位,392年統治整個羅馬帝國。他是最後一位統治統一羅馬帝國的君主。——譯者注

[151]尤利安(FlaviusClaudiusIulianus):公元331—363年,君士坦丁王朝的羅馬皇帝,公元361—363年在位。他是羅馬帝國最後一位多神信仰的皇帝,並努力推動多項行政改革。——譯者注

[152]優西比烏斯(EusebiusofCaesarea):早期基督教神學家,教會史家。——譯者注

[153]尼科米底亞(Nicomedia):即現在的土耳其城市伊茲密特。——譯者注

[154]君士坦提烏斯二世(Constantius):羅馬帝國君士坦丁王朝皇帝,也是君士坦丁一世之子。君士坦丁一世過世,他的三個兒子,即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和君士坦斯一世同時繼位,並瓜分了帝國。——譯者注

[155]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法國東北部城市,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的邊境城市。——譯者注

[156]阿勒曼尼人(Alamanni):日耳曼人中的一支。——譯者注

[157]默茲河(Meuse):在法國境內,穿過聖米耶勒和凡爾登之間險峻的深谷,大部分河道可以通航,是西歐較重要的水路之一。——譯者注

[158]波斯之箭:公元363年6月26日尤利安遠征波斯,羅馬與波斯部隊在馬蘭加附近相遇,這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會戰。由於氣候炎熱,尤利安未著護甲即上馬援助己方的後衛部隊。突然,從敵方投射出來的一陣擲矢與箭雨中,有根標槍劃破尤利安的手臂表皮,貫穿助骨,刺入他的肝臟致其死亡。——譯者注

[159]瓦倫提尼安(FlaviusValentinianus)和瓦倫斯:格拉提安之子,尤利安死後弗拉維烏斯·克勞狄烏斯·約維安努斯被推舉為帝,但在位僅8個月就因食物中毒死去。接著瓦倫提尼安和瓦倫斯一道被推舉為羅馬帝國皇帝。即位之後,瓦倫提尼安和瓦倫斯平分了羅馬帝國。——譯者注

[160]天主教普世宗教(CatholicChurch):語源為「天下為公」,基督宗教三大宗派之一。——譯者注

[161]塞拉皮雍神廟(Serapeum):用以敬拜埃及夜神塞拉皮斯的神廟,也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子圖書館。——譯者注

[162]希帕提婭(Hypatia):公元370—415年,希臘化古埃及學者,是當時名重一時、廣受歡迎的女性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占星學家以及教師,她居住在希臘化時代古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對該城的知識社群做出了極大貢獻。——譯者注

[163]圖爾市(Tours):法國中西部城市。——譯者注

[164]庫思老一世(KhosrauI):波斯薩珊王朝最偉大的皇帝,公元531—579年在位。——譯者注

[165]克里索斯托主教(Chrysostomus):君士坦丁堡牧首、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新羅馬主教,所轄教區位於伊斯坦布爾的前身君士坦丁堡。——譯者注

[166]維吉爾(PubliusVergiliusMaro):古羅馬詩人,在歐洲文學發展史中佔據關鍵地位。——譯者注

[167]盧西塔尼亞(Ostrogoth):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是今日葡萄牙及西班牙西部的一部分。——譯者注

[168]阿里烏斯(Athenasius):亞歷山大城的基督教牧師。其爭論的焦點就是聖三一理論。——譯者注

[169]朗戈巴第人(Longobardi):生活在塞姆儂人地區西北的民族。

[170]涅斯托耳(Nestor):希臘神話中的皮洛斯國王。

[171]勃艮第人(Burgundy):屬於東日耳曼民族的部落。——譯者注

[172]弗里斯蘭人(Frisian):古代位於現今荷蘭及德國靠近北海南部地區的一族人,屬於日耳曼人的一支。——譯者注

[173]普教會議(Oecumenical):也稱大公會議,是傳統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義的的世界性主教會議,咨審表決重要教務和教理爭端。——譯者注

[174]尼西亞(Nicaea):即伊茲尼克,是土耳其布爾薩省的一座城市。——譯者注

[175]卡爾西頓(Chelcedon):現今卡德科,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入口,差不多在君士坦丁堡的對面。——譯者注

[176]浸信會(Baptists):17世紀從英國清教徒獨立派中分離出來的一個主要宗派,因其施洗方式為全身浸入水中而得名。——譯者注

[177]衛理公會(TheMethodistChurch):基督教新教衛斯理宗的美以美會、堅理會和美普會合併而成的基督教教會。現傳布於英國、美國、中國和世界各地。——譯者注

[178]一神教(Monotheism):認為只有一位人格神存在並對其崇拜的宗教。與多神教相對。——譯者注

[179]波美拉尼亞(Pomerania):中歐一個歷史地域名稱,位於現在德國和波蘭北部。——譯者注

[180]奧丁(Odin):北歐神話中的至高神,阿薩神族的神王,天空的人格化,世界的統治者,被稱為諸神之父,司掌戰爭、權力、智慧、魔法和死亡。——譯者注

[181]穆罕默德(Mahomet):政治家、宗教領袖,穆斯林認可的伊斯蘭先知,廣大穆斯林認為他是安拉派遣給人類的最後一位使者。伊斯蘭教教徒之間俗稱「穆聖」。享年63歲,葬於麥地那。——譯者注

[182]麥加(Mecca):全稱是麥加·穆卡拉瑪,意為「榮譽的麥加」。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非穆斯林不得進入。——譯者注

[183]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Ⅱ):迦勒底帝國君主,在位時間約為公元前605—前562年。他曾征服猶太王國和耶路撒冷,將猶太的國王、貴族及一般居民擄至巴比倫尼亞,史稱巴比倫之囚。——譯者注

[184]以實瑪利(Ishmael):亞伯拉罕和妻子撒拉的埃及女僕夏甲所生的兒子,意思是「神聽見」。以實瑪利長大后以善射聞名,在巴蘭的曠野居住,成為阿拉伯民族的祖先。——譯者注

[185]至聖所(HolyofHolies):以色列人家裡帳幕的最內層的位置,以幔子和外面的聖所隔開。帳幕分為外院子、聖所、至聖所,分別預表人的身體、魂、靈。至聖所被用來預表人的靈。——譯者注

[186]麥地那(Madina):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境內北部賽拉特山區中的一個開闊平地上。穆罕默德發展穆斯林的地方。——譯者注

[187]大馬士革(Damascus):敘利亞第二大城市和首都,是世界最早有人居住的古老城市之一,歷史上是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的首都,號稱人間的花園,地上的天堂。——譯者注

[188]安拉真主(Allah):安拉是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中宇宙最高的獨一實在、應受崇拜的主宰名稱。又因其唯一和真實而被稱為真主。——譯者注

[189]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公元800年由教皇利奧三世加冕於羅馬。——譯者注

[190]特拉布宗(Trebizond):土耳其東北部港市,始建於公元前8世紀。1204—1461年期間為科穆寧王朝的都城,后被奧斯曼帝國吞併。——譯者注

[191]烏普薩拉(Uppsala):瑞典中部的一座城市,位於首都斯德哥爾摩北面,是瑞典的第四大城市和宗教中心,北歐最早的天主教堂烏普薩拉大教堂(UppsalaDomkyrkan)便坐落在這個城市。1164年,烏普薩拉成為瑞典大主教的轄地。——譯者注

[192]多納徒派(Donatists):由迦太基的主教多納徒斯(Donatus)所倡導的一個異端,他教導聖禮的有效性在於施禮的聖工人員本身是否聖潔。換言之,如果這個神職人員曾經犯過錯,那麼他為信徒所施行的聖禮將被視為無效。——譯者注

[193]撒伯里烏派(Sabellianists):興起於古代和中世紀的基督教派別,其神學觀點與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基督教正統理論相左,因而受到教會權威的排斥。——譯者注

[194]基督一性論派(Monophysites):其主張大意是基督身體里只有「一個神成肉身的本性」。——譯者注

[195]摩尼教(Manichaeans):公元3世紀中葉由波斯人摩尼所創立,是一種帶有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色彩的二元論宗教。主要教義為「二宗三際論」,崇尚光明,受祆教馬茲達教義及基督教所影響。摩尼聲稱自己是神的先知,也是最後一位先知。——譯者注

[196]聶斯托利派(Nestorians):由敘利亞人聶斯托利創立,教義認為耶穌的神性與人性分開。——譯者注

[197]這裡的木匠指耶穌。——譯者注

[198]英諾森三世(InnocentIII):羅馬教皇。原名吉奧瓦尼·羅塔里奧·德·康提,是義大利阿納尼城特拉西蒙伯爵之子。曾先後在巴黎和波洛尼亞攻讀神學和教會法。1198年當選教皇后,承襲格列高利七世的教權觀點,認為教皇是上帝在世上的代表,皇帝和國王應臣屬於教皇,並由教皇授予世俗權力。他致力於建立歐洲基督教封建神權的大一統帝國。——譯者注

[199]菲利浦·奧古斯都(PhilippeAuguste):即菲利浦二世,1165年8月21日—1223年7月14日,法蘭西卡佩王朝國王,1180—1223年在位。——譯者注

[200]阿方索九世(AlfonsoIX):1171年8月15日—1230年9月24日,萊昂國王,1188—1230年在位。——譯者注

[201]哈康四世(HaakonⅣHaakonsson):1204—1263年,昵稱老哈康,在位46年的挪威國王。——譯者注

[202]奧克尼群島(OrkneyIslands):在蘇格蘭北方沿海32公里,由梅恩蘭、霍伊、南、北羅納德賽和巴雷等70多個島嶼組成。——譯者注

[203]赫布里底群島(Hebrides):位於蘇格蘭沿海。——譯者注

[204]特隆赫姆(Trondheim):挪威第三大城市。由於歷代國王都在此加冕,所以市名後來改為特隆赫姆,挪威語特隆意為「王位、加冕」,赫姆意為「家」,合在一起就是加冕之地的意思。——譯者注

[205]《大憲章》(GreatCharter):1215年。5月17日,英格蘭封建貴族得到倫敦市民支持,佔領了倫敦。6月10日,封建貴族在倫敦聚集,挾持英格蘭國王約翰。約翰被迫贊成貴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oftheBarons)。6月15日,在強大壓力下,約翰王在蘭尼米德(Runnymede)簽署《大憲章》。憲章主要反映西歐封建政治制度的特點,即國王只是貴族「同等中的第一個」,沒有更多的權力。就在貴族離開倫敦各自返回封地之後,約翰立即宣布廢棄《大憲章》,教皇英諾森三世亦訓斥《大憲章》為「以武力及恐懼,強加於國王的無恥條款」,教皇否定了任何貴族對權力的要求,稱這樣做破壞了國王的尊嚴。隨後,英國陷入內戰。——譯者注

[206]布爾什維克(Bolshevik):俄文「多數派」的音譯,它是列寧創建的俄國無產階級政黨。——譯者注

[207]埃克巴坦(Ecbatana):又稱哈馬丹。伊朗歷史上最古老的人口稠密的城鎮之一,哈馬丹省的省會、商貿中心、文明中心,曾是多個朝代的首都。——譯者注

[208]泰西封(Ctesiphon):伊拉克著名古城遺迹。亦譯「忒息豐」。位於首都巴格達東南32公里處,濱底格里斯河左岸,當迪亞拉河河口。此地初為希臘人抵禦塞琉古王朝的駐軍之地,后漸有城池,採取兩河流域常見的城市建築形制,城牆呈圓形。——譯者注

[209]聖方濟各(SanFrancescodiAssisi):天主教方濟各會和方濟女修會的創始人。他是動物、商人、天主教教會運動以及自然環境的守護聖人。方濟各會又稱「小兄弟會」。——譯者注

[210]隆河(Rhone):源於瑞士中南的阿爾卑斯山,向東流入地中海。——譯者注

[211]十一稅(Tithe):又名「十一捐」,源起於舊約時代,由歐洲基督教會向居民徵收的一種主要用於神職人員薪俸和教堂日常經費以及賑濟的宗教捐稅,這種捐稅要求信徒要按照教會當局的規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納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業之用。——譯者注

[212]彼得·瓦勒度(PierreWaldo):里昂富商,在1175年左右皈信基督,他捨棄家財,效法基督的榜樣,過著貧窮的傳道生活。——譯者注

[213]聖傑羅姆(SaintJerome):教會醫生,教會和聖經學者,其最重要的工作是翻譯聖經,並將其傳播到拉丁美洲。——譯者注

[214]韃靼:中國古代北方有多重含義的民族泛稱,主要指蒙古人。——譯者注

[215]哈里發(Khalifah):伊斯蘭政治、宗教領袖的稱謂。——譯者注

[216]阿爾比城(Albi):位於法國南部比利牛斯大區,是塔恩省的首府,又被譯為「阿勒比」。由於市鎮中心的傳統建築一律由紅磚砌成,整座城市色調泛紅,阿爾比便有了「蒼紅之城」(VilleRouge)的美稱。——譯者注

[217]阿爾比派(Albigenses):中世紀西歐反對正統基督教的一個派別,是純潔派的一支。——譯者注

[218]瓦勒度派(Waldenses):12世紀起源於法國的一種尋求以貧窮、單純的生活方式師法基督的傳福音運動。——譯者注

[219]薩克森(Saxony):德國東部地區。——譯者注

[220]貝濟耶城(Beziers):法國南部城市。——譯者注

[221]皮埃蒙特(Piedmont):義大利西北的一個大區。首府是都靈,三面被阿爾卑斯山山脈包圍。——譯者注

[222]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年,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譯者注

[223]哈瓦那(Havanna):古巴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扼守著墨西哥灣通往大西洋的大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譯者注

[224]里斯本(Lisbon):葡萄牙共和國的首都。——譯者注

[225]克拉科夫(Cracow):全稱克拉科夫皇家首都,是克拉科夫省首府,也是波蘭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譯者注

[226]聖女貞德(JoanofArc):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聖人,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最後被捕並以「魔女」之名被處決。——譯者注

[227]喬爾丹諾·布魯諾(GiordanoBruno):1548—1600年,義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譯者注

[228]托缽僧(mendicantfriars):天主教僧侶團體之一。它以雲遊佈道、托缽乞食的方式區別於其他修道院僧侶組織。——譯者注

[229]韋斯特波特:印第安納州內一個小鎮。——譯者注

[230]阿爾忒彌斯(Artemis):羅馬神話又稱黛安娜,宙斯和勒托的女兒,阿波羅的孿生姐姐,是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為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譯者注

[231]德爾圖良(Tertullian):基督教著名的神學家和哲學家,因理論貢獻被譽為拉丁西宗教父和神學鼻祖之一。——譯者注

[232]以賽亞(Isaiah):《聖經·舊約》中的人物,《以賽亞書》的作者。生活在公元前8世紀。在其生活的年代以先知的身份侍奉上帝。——譯者注

[233]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公元11—14世紀查理曼帝國的宮廷學校及歐洲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附屬學校中產生的教會學院的一種哲學思潮,是運用理性形式,通過抽象的、煩瑣的辯證方法論證基督教信仰、為宗教神學服務的思辨哲學。因為教師和學者被稱為經院學者,故取名經院哲學。——譯者注

[234]丕平三世(PepinIII):公元714—768年9月24日,法蘭克國王,夏爾一世的父親,加洛林王朝的創建者。——譯者注

[235]托加長袍(Toga):簡稱托加,是最能體現古羅馬男子服飾特點的服裝。托加是羅馬人的身份象徵,只有具備羅馬公民權的男子才能穿著。——譯者注

[236]阿爾漢格爾斯克(Archangel):歷史上俄羅斯的重要港口,位於北德維納河河口附近,是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首府。——譯者注

[237]彌爾頓(JohnMilton):約翰·彌爾頓,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國詩人、政論家、民主鬥士,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六大詩人之一。代表作《失樂園》。——譯者注

[238]《登山寶訓》(SermonontheMount):亦作《山上寶訓》,指的是《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里,耶穌基督在山上所說的話。《山上寶訓》當中最著名的是「八種福氣」,這一段話被認為是基督徒言行的準則。——譯者注

[239]約翰內斯·古登堡(JohannesGutenberg):又譯作「谷登堡」、「古騰堡」。他是西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他的發明導致了一次媒介革命,迅速地推動了西方科學和社會的發展,是與東方的畢相比肩的歷史巨人。——譯者注

[240]《禁書目錄》(IndexLibrorumProhibitorum):一份禁書目錄,目錄中的書籍或著作曾被羅馬教廷認為具有「危險性」,內容有害於天主教徒的信仰和道德。凡在《禁書目錄》的書籍或著作,都嚴禁印刷、進口和出售。——譯者注

[241]塔西佗(MarcusClaudiusTacitus):古羅馬皇帝,公元276年4月前後至6月末在位。——譯者注

[242]低地國家(LowCountries):對歐洲西北沿海地區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的統稱。——譯者注

[243]伊拉斯謨(DesideriusErasmus):尼德蘭哲學家,16世紀初歐洲人文主義運動主要代表人物。他知識淵博,忠於教育事業,諷刺經院式教育,反對死記硬背,主張學習自然科學。其一生始終追求個人自由和人格尊嚴。——譯者注

[244]魯汶(Louvain):比利時王國的一座城市,位於首都布魯塞爾以東大約25公里處。因其歷史悠久的天主教魯汶大學(現已更名為魯汶大學)和美味的啤酒而享譽歐洲。——譯者注

[245]索邦神學院(Sorbonne):法國巴黎大學舊稱,早期以神學研究享譽。——譯者注

[246]白芝浩(WalterBagehot):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政治社會學家和公法學家之一。——譯者注

[247]倫勃朗(RembrandtHarmenszoonvanRijn):1606—1669年,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畫作體裁廣泛,擅長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宗教畫、歷史畫等。——譯者注

[248]拉比(Rabbi):猶太人中的一個特別階層,是老師也是智者的象徵,指接受過正規猶太教育,系統學習過《塔納赫》《塔木德》等猶太教經典,擔任猶太人社團或猶太教教會精神領袖或在猶太經學院中傳授猶太教教義者,主要為有學問的學者。——譯者注

[249]約翰·胡司(JohnHuss):捷克宗教改革家。——譯者注

[250]威克里夫(Wycliffe):英國宗教改革家。——譯者注

[251]萊斯特郡(Leicestershire):屬於英國英格蘭中部的郡。——譯者注

[252]阿維尼翁(Avignon):法國東南部城市,沃克呂茲省首府。——譯者注

[253]熱那亞(Genoa):義大利最大的商港和重要的工業中心。——譯者注

[254]羅傑·培根(RogerBacon):英國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著名的唯名論者,實驗科學的前驅。具有廣博的知識,素有「奇異的博士」之稱。——譯者注

[255]薄伽丘(GiovanniBoccaccio):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人文主義傑出作家,與詩人但丁、彼特拉克並稱為佛羅倫薩文學「三傑」。其代表作《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它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譯者注

[256]西爾維斯特一世(SylvesterI):義大利教士,於公元314年1月至335年12月31日在位為羅馬教皇。他與君士坦丁大帝相處友好,併合作召開了意義深遠的尼西亞會議。——譯者注

[257]瓦斯科·達·伽馬(VascodaGama):約1460—1524年,是開闢西歐直達印度海航路的葡萄牙航海家,早期殖民主義者。——譯者注

[258]薩沃納羅拉(Savonarola):多明我會修士,佛羅倫薩宗教改革家。他以反對文藝復興藝術和哲學,焚燒藝術品和非宗教類書籍,毀滅被他認為不道德的奢侈品,以及嚴厲的佈道著稱。——譯者注

[259]馬基亞維利(Machiavelli):義大利政治思想家和歷史學家,出生於佛羅倫薩,代表作為《君主論》。——譯者注

[260]洛倫佐·德·美第奇(Lorenzode』Medici):義大利政治家、外交家、藝術家,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的實際統治者。——譯者注

[261]彼特拉克(Petrarch):義大利學者、詩人,文藝復興第一個人文主義者,被譽為「文藝復興之父」。——譯者注

[262]拉斐爾(RaffaelloSanti):1483—1520年,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后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譯者注

[263]菲力普一世(PhilippI):1509—1567年,黑森伯爵。——譯者注

[264]哈布斯堡家族(Hapsburg):發源於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1020年築起鷹堡(哈布斯堡城堡)。並逐漸將勢力擴展到今天的奧地利和德國南部。——譯者注

[265]克萊門特教皇(Clement):這裡指的是教皇克萊門特七世,即朱利奧·德·美第奇。——譯者注

[266]美第奇家族(Medici):義大利佛羅倫薩13世紀至17世紀著名家族。該家族在歐洲文藝復興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其中科西莫·美第奇和洛倫佐·美第奇是代表人物。——譯者注

[267]這個說法源於宗教改革主要由德國僧侶馬丁·路德發起。——譯者注

[268]揚·胡斯(JanHus):哲學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以獻身教會改革和捷克民族主義的大義而殉道留名於世,他的追隨者被稱為胡斯信徒。——譯者注

[269]加爾文(JohnCalvin):法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學家,基督教新教重要派別加爾文教派的創始人。——譯者注

[270]道明會(OrdoDominicanorum):又譯多明我會或佈道兄弟會,天主教托缽修會的主要派別之一。——譯者注

[271]巴蘭的驢子(Balaam』sass):在西方語言中多指平常沉默馴服,現在突然開口抗議的人。——譯者注

[272]約拿的鯨魚(Jonah』swhale):代表悖逆神旨的後果。當時神差遣約拿往尼尼微去,讓那裡的人悔改,他違背耶和華的旨意,坐船朝相反的方向想逃到他施去。神使海上興起風浪,他被扔到海里。神又安排了一條鯨魚將他吞進肚腹,讓他在鯨腹中煎熬了三天三夜。——譯者注

[273]波吉亞家族(Borgias):15、16世紀影響整個歐洲的西班牙裔義大利貴族家庭,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僅次於美第奇家族的著名家族。——譯者注

[274]贖罪券(indulgences):基督教士販賣的贖罪券,稱教徒購買這種券后可被赦免「罪罰」。——譯者注

[275]斯賓諾莎(BaruchdeSpinoza):西方近代哲學史重要的理性主義者,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主要著作有《笛卡爾哲學原理》《神學政治論》《倫理學》《知性改進論》等。——譯者注

[276]腓特烈一世(FriedrichI):綽號紅鬍子,霍亨斯陶芬王朝羅馬人民的國王(1152—1190年在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155年加冕)。——譯者注

[277]托馬斯·傑斐遜(ThomasJefferson):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勛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譯者注

[278]蒙田(Montaigne):法國文藝復興後期、16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主要作品有《蒙田隨筆全集》《蒙田義大利之旅》《熱愛生命》。——譯者注

[279]以薩克·沃爾頓(IzaakWalton):1593—1683年,英國作家。——譯者注

[280]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1667—1745年,英國作家、政論家、諷刺文學大師,以著名的《格列佛遊記》和《一隻桶的故事》等作品聞名於世。——譯者注

[281]代芬特爾(Deventer):荷蘭的艾瑟爾省的城市和一個自治市。——譯者注

[282]共同生活兄弟會(SocietyoftheBrothersoftheCommonLife):修會名,於14世紀晚期成立。——譯者注

[283]豪達(Gouda):典型的荷蘭古老小鎮之一。有古老的建築、錯綜交織的運河、熱鬧的市集以及友善的居民,豪達有如童話世界里的城市。——譯者注

[284]巴塞爾(Basel):瑞士的第四大城市之一,為巴塞爾城市州的首府。——譯者注

[285]都靈大學(UniversityofTurin):義大利規模最大的大學之一,義大利四大經濟名校之一。——譯者注

[286]西蘭(Zealand):尼德蘭王國的一個省份。——譯者注

[287]倫巴第(Lombardy):是義大利北部大區,北與瑞士相鄰,是義大利最重要的經濟區。——譯者注

[288]勃艮第(Burgundy):西歐歷史地區名,各歷史時期所指各異。多用指除17世紀和18世紀法國勃艮第省外,另擁有其他廣大領土的兩個王國和一個公國。盛產葡萄酒。——譯者注

[289]西普里安(Cyprian):又譯居普良,是公元3世紀的主教,羅馬天主教教會、東正教教會架構的締造者。——譯者注

[290]聖若望(Chrysostom):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譯者注

[291]烏爾里希·馮·胡滕(UlrichvonHutten):德國作家、詩人。生於富爾達附近一沒落貴族家庭。他撰寫的《蒙昧者書簡》第二部揭露經院哲學是偽科學,痛斥天主教士的墮落,在歐洲擁有很大的影響力。——譯者注

[292]托馬斯·莫爾(ThomasMore):歐洲早期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創始人,才華橫溢的人文主義學者和閱歷豐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烏托邦》而名垂史冊。——譯者注

[293]《潘奇與朱迪》(PunchandJudy):英國木偶劇。故事描述潘奇生性殘忍,因一小事竟殺死自己的孩子,其妻朱迪以木棍擊其背,亦被奪棍打死。潘奇入獄后被判絞刑,在絞架前哄騙劊子手,使劊子手情願自己把頭伸進絞索。最後魔鬼前來緝拿,也遭他百般戲弄。——譯者注

[294]拉伯雷(FrancoisRabelais):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人文主義作家之一。出身律師家庭,早年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後來以行醫為業,16世紀30年代開始轉向文學創作。他通曉醫學、天文、地理、數學、哲學、神學、音樂、植物、建築、法律、教育等多種學科和希臘文、拉丁文、希伯萊文等多種文字,堪稱「人文主義巨人」。——譯者注

[295]《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TheHistoryofTomJones,aFoundling):菲爾丁的代表作品。就作品反映現實的廣度和深度來說,這部作品可以稱為英國18世紀社會的散文史詩。全書共分十八卷,人物有四十多個。——譯者注

[296]《七角樓》(TheHouseoftheSevenGables):美國19世紀作家納撒尼爾·霍桑緊接《紅字》后發表的又一部重要作品。——譯者注

[297]波洛尼厄斯(Poloniuses):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劇中的饒舌自負的老臣。——譯者注

[298]杜·貝萊(JoachimduBellay):1522—1560年,七星詩社重要成員,主要詩集有《羅馬懷古》和《悔恨集》。他出生於一個在16世紀的法國佔有非常重要職位的家庭。——譯者注

[299]豐特奈(Fontenay):法國奧布省的一個市鎮。——譯者注

[300]邁勒澤(Maillezais):法國盧瓦爾河地區大區旺代省的一個市鎮。——譯者注

[301]希羅多德(Herodotus):約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425年,古希臘作家、歷史學家,他把旅行中的所聞所見,以及第一波斯帝國的歷史記錄下來,著成《歷史》一書,因此被尊稱為「歷史之父」。——譯者注

[302]慈運理(Zwingli):出生於瑞士威赫斯城,是瑞士基督教新教改革運動的改革家之一。——譯者注

[303]阿德里安六世(AdrianVI):1459年3月2日—1523年9月14日,荷蘭籍日耳曼教皇,皇帝查理五世在王子時代的老師。同時,也是一個生活簡樸,不理解文藝復興的守舊老人。——譯者注

[304]克萊門特七世(ClementVII):1478年5月26日—1534年9月25日,出自佛羅倫薩名族美第奇家族,1513—1523年間擔任紅衣主教,1523—1534年擔任教皇。——譯者注

[305]蒙彼利埃(Montpellier):法國南部城市。——譯者注

[306]蓋倫(Galen):希臘解剖學家、內科醫生和作家。——譯者注

[307]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古希臘著名醫生,歐洲醫學奠基人,被尊為「醫學之父」。——譯者注

[308]《巨人傳》(GargantuaandPantagruel):原名《卡剛都亞和龐大固埃》,共五卷,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小說家拉伯雷創作的多傳本長篇小說,是一部宣揚人性、謳歌人性的人文主義偉大傑作,鞭撻了法國16世紀的封建社會,是新興資產階級對封建教會統治發出的吶喊,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對人、人性和人的創造力的肯定。在小說中,拉伯雷痛快淋漓地批判教會的虛偽和殘酷,特別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兒童的經院教育。——譯者注

[309]高康大(Gargantua):《巨人傳》中巨人國國王。——譯者注

[310]龐大固埃(Gargantua):《巨人傳》中巨人國國王高康大的兒子。——譯者注

[311]默東(Meudon):巴黎以南八公裡外的一個小城鎮。——譯者注

[312]海涅(Heine):德國詩人和散文家。——譯者注

[313]皇后鎮(Queenstown):一個坐落在南阿爾卑斯山的美麗小鎮,隨處皆是完美的觀光地點。——譯者注

[314]哈利法克斯(Halifax):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省會和最大城市。——譯者注

[315]菲狄亞斯(Phidias):被公認為最偉大的古典雕刻家。其著名作品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宙斯巨像和巴特農神殿的雅典娜巨像,兩者雖然都早已被毀,不過有許多古代複製品傳世。——譯者注

[316]賀拉斯(Horace):古羅馬詩人、批評家。其美學思想見於寫給皮索父子的詩體長信《詩藝》。——譯者注

[317]《申命記》(Deuteronomy):《聖經·舊約》的一卷書,共34章。記載了以色列的子孫的前景、他們在約旦河的對岸會遭遇的困難和摩西向百姓提出的最後訓示。——譯者注

[318]羅耀拉(IgnaciodeLoyola):1491—1556年,天主教耶穌會創始人,西班牙貴族。1540年在羅馬教皇保羅三世的支持下創立耶穌會,並任總會長。制定「會規」,強調會士必須絕對服從會長,無條件地執行羅馬教皇委派的一切任務,使耶穌會成為教皇反對宗教改革、擴張天主教勢力的重要工具。曾創辦羅馬學院和德國學院。——譯者注

[319]奧爾良大學(Universitéd』Orléans):創立於1306年,為法國著名高等學府。——譯者注

[320]貢比涅(Compiegne):法國城市,位於皮卡第大區瓦茲河畔,是瓦茲省的首府。——譯者注

[321]蒙馬特高地(Montmartre):巴黎的一個區。——譯者注

[322]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法國東北部城市。——譯者注

[323]查理五世(CharlesV):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曾稱霸歐洲,建立美洲大帝國。——譯者注

[324]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I):1494年9月12日—1547年3月31日,法國歷史上最著名、最受愛戴的國王之一。——譯者注

[325]《但以理書》(BookofDaniel):《聖經·舊約》的一卷書,本卷書共12章。記載了以色列的神在異教國家中得到榮耀。——譯者注

[326]薩伏依(Savoy):法國東南部和義大利西北部歷史地區。——譯者注

[327]萊芒湖(LakeLeman):也稱日內瓦湖,是阿爾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個。——譯者注

[328]《出埃及記》(Exodus):原是《聖經·舊約》中最重要的一卷,講述了希伯來人(猶太人)同古代阿拉伯人之間的矛盾起源。——譯者注

[329]以西結(Ezekiel):以色列被擄到巴比倫時的祭司和先知。他的生平多記載於《舊約》的《以西結書》。——譯者注

[330]以斯拉(Ezra):大祭司亞倫的後裔,是希伯來聖經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著有《以斯拉記》。——譯者注

[331]聖巴托羅繆之夜(MassacreofSt.Bartholomew):法國天主教暴徒對國內新教胡格諾派的恐怖暴行,開始於1572年8月24日,並持續了幾個月。由於胡格諾派不妥協的強硬態度,該事件成為法國宗教戰爭的轉折點。——譯者注

[332]哥路特(JacquesGruet):無神論者,主張更多的個人自由。后因姦淫罪和對加爾文的誣陷罪而被推上斷頭台。——譯者注

[333]塞爾維特(MiguelServet):西班牙醫生,文藝復興時代的自然科學家,肺循環的發現者。他的興趣包括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和法學,以及聖經、數學、解剖學和藥物學的研究。他因對以上多個領域的貢獻而聞名,尤其是藥物學和神學。——譯者注

[334]圖盧茲大學(UniversityofToulouse):建校於1229年,是一所位於法國南部比利牛斯大區的世界著名大學,為歐洲經濟學和法國工科的最高學府。——譯者注

[335]主日:即星期天。——譯者注

[336]莫利·馬圭爾幫(MollyMaguires.):新奧爾良市的犯罪集團和賓夕法尼亞州的恐怖組織。——譯者注

[337]雅各賓派(Jacobins):法國大革命時期參加雅各賓俱樂部的激進派政治團體。——譯者注

[338]再洗禮派(Anabaptists):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時期新教中一些主張成人洗禮的激進派別的總稱。該派否認嬰兒洗禮的效力,主張能夠行使自由意志的成人受洗才為有效,故以此命名。——譯者注

[339]烏爾姆鎮(Ulm):德國小鎮。——譯者注

[340]《馬太福音》第26章第52節的內容是: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譯者注

[341]拔摩島(Patmos):希臘在愛琴海的小島。——譯者注

[342]明斯特(Munster):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北部的城市。——譯者注

[343]萊頓的約翰(JohnofLeiden):1509年出生,荷蘭再洗禮派領袖。1535年明斯特城被兼任主教的公國君主率軍攻陷,被處死。——譯者注

[344]托馬斯·閔採爾(ThomasMünzer):1489—1525年,德意志平民宗教改革家,農民戰爭領袖。空想社會主義的先驅者之一。神學博士,精通古典文學和人文主義文學。——譯者注

[345]威斯特伐利亞州(Westphalia):德意志西北部的歷史地區,相當於現在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全部及下薩克森與黑森兩州部分地區(加上前利珀邦)。——譯者注

[346]楊·馬篤斯(JanMatthysz):再洗禮派領導人之一。——譯者注

[347]加百利(AngelGabriel):基督教中替上帝把好消息報告世人的天使。——譯者注

[348]錫耶納(Sienna):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區城市。——譯者注

[349]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ofBologna):位於義大利,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學,歐洲四大文化中心之首,與巴黎大學(法國)、牛津大學(英國)和薩拉曼卡大學(西班牙)並稱歐洲四大名校,被譽為歐洲的「大學之母」。——譯者注

[350]克拉科夫(Cracow):全稱克拉科夫皇家首都,是波蘭克拉科夫省首府、直轄市。——譯者注

[351]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奧(SebastianCastellio):法國的傳道士和神學家,亦是16世紀宗教自由及良心自由的主要倡導者。在基督教神學上被認為是反三一主義者。——譯者注

[352]托斯卡納(Tuscan):一個義大利中部大區。——譯者注

[353]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羅馬尼亞中西部地區。——譯者注

[354]拉多姆(Radom):波蘭中部地區第二大城市,位於波蘭首都華沙的南部。——譯者注

[355]琴斯托霍瓦(Cz?stochowa):波蘭南部城市。——譯者注

[356]皮雅斯特王朝(PiastDynasty):966—1385年,波蘭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從962年起,這個王朝的成員們以大公或國王的名義,斷斷續續地統治著波蘭。——譯者注

[357]瓦迪斯瓦夫一世(WladyslawI):波蘭恢復王國地位后的第一位國王,1320—1333年在位。——譯者注

[358]維斯瓦河(Vistula):波蘭最長的河流。

[359]喬爾喬·比安德拉塔(GiorgioBlandrata):1515—1588年,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專攻婦科病的醫生,曾擔任波蘭孀居王后的醫生,後來在特蘭西瓦尼亞宮廷為王室婦女服務。他還因為堅持信仰而聞名。——譯者注

[360]蒙彼利埃大學(UniversityofMontpellier):成立於128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地位由教皇尼古拉四世授予。——譯者注

[361]西吉斯蒙德(Sigismund):1368年2月15日—1437年12月9日,盧森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433—1437年在位。

[362]博納·斯福爾扎(BonaSforza):米蘭公國及波蘭女王。——譯者注

[363]蘇菲亞: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譯者注

[364]揚·索別斯基(Sobieski):1629年8月17日—1696年6月17日,波蘭立陶宛聯邦最後一個強有力的國王,稱約翰三世·索別斯基,1674—1696年在位。——譯者注

[365]薩拉森人(Saracen):指從今天的敘利亞到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沙漠阿拉伯游牧民。——譯者注

[366]厄科蘭帕迪烏斯(Oecolampadius):神學家、宗教改革家。提出包括救贖之約、行為之約和恩典之約這三大聖約的聖約神學。被偉大的改革宗神學家波蘭努譽為「第一位改革宗聖約神學家」。——譯者注

[367]諾夫哥羅德(Novgorod):俄羅斯一個最古老的城市,建城於859年,是諾夫哥羅德州的首府。——譯者注

[368]維斯比(Wisby):瑞典古城,是哥德蘭島首府。——譯者注

[369]熱那亞(Genoese):義大利最大商港和重要工業中心,利古里亞大區和同名省熱那亞省的首府。——譯者注

[370]布魯日(Bruges):比利時古城,旅遊勝地,西佛蘭德省省會,是位於比利時西北部的文化名城。——譯者注

[371]十人委員會(CouncilofTen):1310—1797年,威尼斯共和國的主要管理組織之一。——譯者注

[372]聖馬可(SanMarco):基督教《聖經》中的故事人物,傳說他根據彼得的敘述撰寫《馬可福音》。——譯者注

[373]呂貝克:位於德國北部石荷州,是北歐著名的旅遊城市。——譯者注

[374]波爾多(Bordeaux):法國南部城市,世界上最大的美酒之鄉。——譯者注

[375]達達尼昂(D』artagnan):大仲馬小說的火槍手三部曲《三個火槍手》《二十年後》《布拉熱洛納子爵》的角色之一。——譯者注

[376]格列高利十三世:第227任教宗。他在公元1582年改革曆法,形成今日的公曆。任內,教會在巴黎組織聖巴托羅繆之夜屠殺,大批胡格諾派教徒被害。——譯者注

[377]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de』Medici):法國王后。她是瓦盧瓦王朝國王亨利二世的妻子和隨後3個國王的母親。——譯者注

[378]《蒙田隨筆》(LesessaisdeMicheldeMontaigne):法國人文主義作家蒙田的主要作品,與《培根人生論》《帕斯卡爾思想錄》一起,被人們譽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經典。——譯者注

[379]米歇爾·德·洛皮塔爾(MicheldeL』Hpital):1505—1573年,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掌璽大臣。他支持對宗教寬容,並試圖把國家利益置於宗教利益之上,最終因為教會的反對而被迫辭職。——譯者注

[380]讓·布丹(JeanBodin):近代西方最著名的憲政專家,他的《國家六論》也被譽為西方關於國家主權學說的最重要論著。——譯者注

[381]威廉一世(WillemI):1533年4月24日—1584年7月10日,也稱沉默者威廉(WilliamtheSilent),奧蘭治的威廉,他是尼德蘭革命中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主要領導者、八十年戰爭領導人之一。曾任荷蘭共和國第一任執政。——譯者注

[382]哈布斯堡王朝:歐洲歷史上統治領域最廣的王室,曾統治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譯者注

[383]腓力二世(PhilipII):1527年5月21日—1598年9月13日,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國王和葡萄牙國王。他的執政時期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在腓力二世治下,西班牙的國力達到巔峰。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試圖維持一個天主教大帝國,但最終未能成功。——譯者注

[384]這裡指新教徒。——譯者注

[385]阿民念(JacobusArminius):1560—1609年,荷蘭新教神學家,阿民念主義創始人。——譯者注

[386]霍馬勒斯(FranciscusGomarus):1563—1641年,荷蘭神學家,堅定的加爾文義者。——譯者注

[387]阿拉米語(Aramaic):是阿拉米人的語言,也是《舊約》後期書寫時所用的語言,被認為是耶穌基督時代猶太人的日常用語,《新約》中的《馬太福音》即是以此語言書寫。一些學者更認為耶穌基督是以這種語言傳道的。它屬於閃米特語系,與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相近。——譯者注

[388]奧德瓦特(Ondewater):位於荷蘭烏特勒支省,最出名的是1595年建的女巫審判所。——譯者注

[389]馬爾堡大學(UniversityofMarburg):成立於1527年,德國國立大學,該校是德國有著悠久傳統的大學,也是第一所奉行新教教規的大學。——譯者注

[390]泰奧多爾·貝扎(TheodoreBeza):加爾文的重要門徒,在早期的宗教改革運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法國籍新教神學家與知識分子。——譯者注

[391]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ofPadua):像博洛尼亞大學、巴黎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一樣,是西方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譯者注

[392]墮落前預定論(Supralapsarians):指神在創造之前,已經先行預定哪些人得救,哪些人滅亡,然後再定其墮落的思想。——譯者注

[393]索福克勒斯(Sophocles):雅典三大悲劇作家之一,他既相信神和命運的無上威力,又要求人們具有獨立自主的精神,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雅典民主政治繁榮時期思想意識的特徵。他根據他的理想來塑造人物形象,即使處在命運的掌握之中,也不喪失其獨立自主的堅強性格。——譯者注

[394]約翰·范·奧爾登巴內費爾特(JohanvanOldenbarnevelt):1547—1619年,尼德蘭聯省共和國首相、大議長,傑出政治家。——譯者注

[395]格勞秀斯(Grotius):近代西方思想先驅,國際法學創始人,被人們尊稱為「國際法之父」與「自然法之父」。——譯者注

[396]玫瑰經:正式名稱為《聖母聖詠》,於15世紀由聖座正式頒布,是天主教徒用於敬禮聖母瑪利亞的禱文。——譯者注

[397]哈勒姆(Haarlem):荷蘭最古老的小城之一,以生產鬱金香而聞名。——譯者注

[398]喬爾丹諾·布魯諾(GiodanoBruno):義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他勇敢地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並把它傳遍歐洲,被世人譽為是反教會、反經院哲學的無畏戰士,是捍衛真理的殉葬者。——譯者注

[399]阿爾沃河(Arve):法國東部和瑞士一條河流。源出薩伏依阿爾卑斯山脈,向北流經日內瓦后注入隆河。——譯者注

[400]馬爾堡(Marburg):全稱「蘭河畔馬爾堡」,1211年建市。馬爾堡是德國中西部城市,位於蘭河畔,人口7.7萬,市內城堡廣場有露天劇場,每年舉行音樂戲劇節。——譯者注

[401]變體論(Transubstantiation):基督教神學聖事論學說之一。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祝聖餅和酒時曾說:「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以後教會在作彌撒時由主禮的神父照此述說。按照天主教的傳統觀點,此時餅和酒的質體轉變為耶穌的血和肉,原來的餅和酒只剩下五官所能感覺到的外形。——譯者注

[402]羅馬鮮花廣場(CampodeiFiori):羅馬的一個長方形廣場,毗鄰納沃納廣場。廣場中心矗立著著名哲學家喬爾丹諾·布魯諾的雕像。1600年,布魯諾因宣傳日心說而被羅馬教會燒死在廣場中央。——譯者注

[403]洛佩·德·維加(LopedeVega):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黃金世紀最重要的詩人和劇作家。有「西班牙民族戲劇之父」「天才中的鳳凰」以及「大自然中的魔鬼」之稱。——譯者注

[404]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被尊稱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譯者注

[405]魯本斯(PeterPaulRubens):佛蘭德斯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譯者注

[406]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Stradivarius):1644—1737年,義大利提琴製作師。——譯者注

[407]巴魯赫·德·斯賓諾莎(BaruchdeSpinoza):猶太裔荷蘭籍哲學家。近代西方哲學公認的三大理性主義者之一,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譯者注

[408]須德海(ZuiderZee):原北海的海灣。在荷蘭西北。

[409]安特衛普(Antwerp):位於比利時西北部斯海爾德河畔,是比利時最大港口和重要工業城市,居民大多使用荷蘭地方方言。——譯者注

[410]笛卡爾(ReneDescartes):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與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一同開啟了近代西方哲學的「認識論」轉向。——譯者注

[411]普瓦捷(Poitiers):又譯普瓦提埃,法國西部城市。普瓦捷是法國西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譯者注

[412]拿騷的莫里斯(MauriceofNassau):或者叫作奧蘭治的莫里斯親王,著名的軍事改革家和將領,他重新在歐洲復活了職業軍隊。被公認為近代歐洲職業化軍隊的鼻祖。在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執政期間,他發展了軍事戰略、戰術和軍事工程學,使荷蘭軍隊成為當時歐洲最現代化的軍隊。——譯者注

[413]拉羅謝爾(LaRochelle):法國西部城市。——譯者注

[414]黎塞留(ArmandJeanduPlessisdeRichelieu):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及天主教樞機,波旁王朝第一任黎塞留公爵。——譯者注

[415]耶利哥城(Jericho):位於約旦河西,在死海西北約10里。聖經首次提到耶利哥城,背景是以色列人出埃及,《舊約》中的耶利哥之所以聞名,是因為它是第一個被以色列人攻陷的城池。——譯者注

[416]約書亞(Joshua):《聖經》中的人物,希伯來人的領袖。——譯者注

[417]以利沙(Elisha):以色列國的先知。——譯者注

[418]莪默·伽亞謨(OmarKhayyam):波斯詩人、數學家、天文學家、醫學家和哲學家。——譯者注

[419]三十年戰爭(ThirtyYearsWar,1618—1648):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全歐參與的一次大規模國際戰爭,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全歐大戰。——譯者注

[420]聖公會(Episcopalians):也稱為安立甘會或英國國家宗教,是基督新教的一個教派聖公宗。與信義宗、歸正宗同屬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譯者注

[421]斯圖亞特王室(Stuarts):初名為斯迪瓦特王朝(HouseofStewart),1371—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及1603—1714年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室。——譯者注

[422]克倫威爾(OliverCromwell):英吉利共和國護國公,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譯者注

[423]高教會派(HighChurchmen):基督教(新教)的派別之一,與「低教會派」對立。19世紀,因為牛津運動和英國天主教會派的興起流傳於英國,並被路德宗的瑞典國教會等教會使用。主張在教義、禮儀和規章上大量保持天主教的傳統,要求維持教會較高的權威地位,因而得名。——譯者注

[424]馬薩諸塞灣殖民地(BayofMassachusetts):17世紀英國在北美馬薩諸塞灣東海岸的殖民地,被劃分至新英格蘭,並且包含當時重要城市塞勒姆和波士頓。——譯者注

[425]新模範軍(IronBrigade):英國革命時期國會組織的軍隊。1645年組建,稱「新軍」,后被稱為「新模範軍」。共二萬二千人,基本由自耕農組成,由奧利弗·克倫威爾負責指揮。在英國兩次內戰中發揮巨大作用。——譯者注

[426]約翰·洛克(JohnLocke):英國的哲學家。在知識論上,洛克與喬治·貝克萊、大衛·休謨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也在社會契約理論上作出重要貢獻。——譯者注

[427]托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英國政治家、哲學家。他創立了機械唯物主義的完整體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機械地運動著的廣延物體的總和。他提出「自然狀態」和國家起源說,指出國家是人們為了遵守「自然法」而訂立契約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機器人,反對君權神授,主張君主專制。——譯者注

[428]無敵艦隊:也稱最幸運的艦隊或不可擊敗的艦隊,是西班牙16世紀後期著名的海上艦隊。——譯者注

[429]奧蘭治的威廉親王(WilliamofOrange):即後來的英格蘭威廉三世。1689年1月,英國議會宣布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及女婿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為國王,並通過「權利宣言」。4月,威廉三世與瑪麗二世共同加冕為英國國王。——譯者注

[430]丹尼爾·笛福(DanielDefoe):1660—1731年,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的「小說之父」「英國小說之父」和「英國報紙之父」。——譯者注

[431]新門監獄(NewgatePrison):英國監獄,位於倫敦市新門街和老貝利街的拐角處。——譯者注

[432]查爾斯河(CharlesRiver):馬薩諸塞州東部河流。——譯者注

[433]五月花號(Mayflower):英國蓋倫船。1620年9月6日,該船載有包括男、女及兒童在內的102名清教徒由英國普利茅斯出發,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塊殖民地。——譯者注

[434]基甸(Gideon):以色列的著名英雄和士師。——譯者注

[435]馬加比家族(Maccabees):公元前2世紀——公元前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耶路撒冷附近的猶太教世襲祭司長家族。曾為保衛和恢復猶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作出貢獻。——譯者注

[436]佛蘭德(Flanders):比利時西部的一個地區。——譯者注

[437]紐芬蘭(Newfoundland):加拿大的十個省之一。——譯者注

[438]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Bay):位於美國東海岸中部,是大西洋由南向北伸入美洲大陸的海灣,也是美國面積最大的海灣。——譯者注

[439]圓顱黨(Roundheads):17世紀中期英國國會中的一知名黨派。該黨發跡於1642—1651年的英國內戰時期。圓頭顱黨最大的特色是,身為清教徒的議會成員,皆將頭髮理短,在樣貌上與當時權貴極為不同。因為沒有捲髮,頭顱相較之下顯得十分的圓,因而以此命名。——譯者注

[440]《寬容法案》(ActofTolerance):馬里蘭殖民地的一項法案。允許所有基督教徒享有有限的宗教信仰自由。凡有違反者和辱罵他人為異教徒、偶像崇拜者、清教徒或耶穌會教徒者將按規定處以重罰。——譯者注

[441]《南特敕令》(EdictofNantes):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簽署頒布的一條敕令。這條敕令承認了法國國內胡格諾教徒的信仰自由,並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權利。而這條敕令也是天主教在歐洲取得支配地位以後,歐洲第一份有關宗教寬容、部分承認宗教自由的敕令。——譯者注

[442]馬薩林(JulesCardinalMazarin):又譯馬扎然,法國外交家、政治家,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時期的首相及樞機主教。——譯者注

[443]弗朗索瓦絲·奧比涅(Francoised』Aubigne):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第二個妻子。1652年和作家保羅·斯卡龍結婚。1660年夫死後孀居曼特農城堡。1675年,路易十四賜她為曼特農侯爵夫人。1683年法國王后死後,路易十四娶她為妻。——譯者注

[444]斯卡龍(PaulScarron):1610—1660年,法國詩人、小說家、劇作家。——譯者注

[445]蒙特斯潘侯爵夫人(MarquisedeMontespan):法王路易十四的情婦。——譯者注

[446]霍亨索倫家族(Hohenzollern):歐洲的三大王朝之一,為勃蘭登堡—普魯士(1415—1918年)及德意志帝國(1871—1918年)的主要統治家族。——譯者注

[447]維特爾斯巴赫家族(Wittelsbachs):1180—1918年間統治巴伐利亞的德國家族。德國歷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譯者注

[448]小先知書(MinorProphets):又稱十二先知書,是基督教對《聖經·舊約》中篇幅較短的先知書的稱呼,與大先知書相對。——譯者注

[449]尼西亞(Nicaea):即伊茲尼克,土耳其布爾薩省的一座城市。——譯者注

[450]馬可·奧勒留(MarcusAurelius):121—180年,思想家、哲學家。161—180年擔任羅馬帝國皇帝。代表作品有《沉思錄》。——譯者注

[451]托馬斯·阿·坎貝(ThomsàKempis):1380—1471年,他是一位德意志修道士和作家。主要作品為《效法基督》。——譯者注

[452]妮娜·狄朗克洛絲(NinondeLenclos):18世紀法國著名交際花。——譯者注

[453]詹森主義(Jansenism):由康內留斯·奧圖·楊森(CorneliusOttoJansen,1585—1638年)創立,其理論強調原罪、人類的全然敗壞、恩典的必要和宿命論。——譯者注

[454]利馬(Lima):秘魯共和國首都。——譯者注

[455]朗格多克(Languedoc):原法國南部一省。東南瀕利翁灣。為法國南部特殊文明的中心,深受羅馬文化的影響。——譯者注

[456]尼姆(Nimes):法國南部城市。——譯者注

[457]法爾奈(Farnay):法國城市。——譯者注

[458]亞眠(Amiens):法國北部城市。——譯者注

[459]老普林尼:蓋烏斯·普林尼·塞孔都斯(Pliny),世稱老普林尼(與其養子小普林尼相區別),古代羅馬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家,以其所著《自然史》一書著稱。——譯者注

[460]伊西多(Isidore):又譯作「聖伊西多爾」,西班牙主教,聖人,中世紀百科全書式學者。——譯者注

[461]德尼·狄德羅(DenisDiderot):法國啟蒙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作家,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譯者注

[462]萬塞訥(Vincennes):又譯作萬森或文新,是法國法蘭西島大區馬恩河谷省的一個鎮,位於巴黎東部近郊。——譯者注

[463]達朗貝爾(D』Alembert):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一生研究了大量課題,完成了涉及多個科學領域的論文和專著,其中最著名的有八卷巨著《數學手冊》、力學專著《動力學》、二十三卷的《文集》、《百科全書》的序言等等。——譯者注

[464]杜爾哥(Turgot):法國經濟學家,18世紀後半葉法國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重農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經濟著作是1766年寫的《關於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他發展、修正了魁奈和其徒黨的論點,使重農主義發展到最高峰。——譯者注

[465]愛爾維修(Helvetius):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辯論家。——譯者注

[466]沃爾涅(Volney):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資產階級思想家。——譯者注

[467]孔多塞(Condorcet):18世紀法國最後一位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數學家,啟蒙運動的最傑出代表人物,政治上屬於吉倫特派。有法國大革命「擎炬人」之譽。雅各賓派當政后被殺害。——譯者注

[468]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s):或譯梅羅文加王朝,是法蘭克王國的第一個王朝。——譯者注

[469]西台(Hittite):又稱赫梯,東方古文明。——譯者注

[470]迦勒底(Chaldean):新巴比倫王國及其文明。——譯者注

[471]聖路易斯(SaintLouis):一般指法國國王聖路易斯九世。——譯者注

[472]這是法國國歌《馬賽曲》的第一句歌詞。——譯者注

[473]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法國革命家,法國大革命時期重要的領袖人物,是雅各賓派政府的實際首腦之一。——譯者注

[474]《人權宣言》(TheDeclarationoftheRightsofMan):即《人權和公民權宣言》,1789年8月26日頒布,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譯者注

[475]米拉波(Mirabeau):18世紀末期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活動家,以善於雄辯而名噪一時,一度傾向進步,曾在國會中代表中下層人民反對貴族和僧侶的勢力,保護下層人民的利益,但後來被宮廷設計收買,成了宮廷的擁護者,在政治上大耍兩面派手法,漸漸成了宮廷的幫凶。——譯者注

[476]瓦爾密(Valmy):法國馬恩省的村莊,瓦爾密戰役的發生地。——譯者注

[477]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譯者注

[478]魏瑪(Weimar):德國小城市,擁有眾多文化古迹,曾是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和席勒在此創作出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譯者注

[479]洛林(Lorraine):法國東北部地區及舊省名,為歷史上的洛林公國所在地。

[480]《費加羅的婚禮》(TheMarriageofFigaro):莫扎特最傑出的三部歌劇中的一部喜歌劇,完成於1786年,義大利語腳本由洛倫佐·達·彭特(LorenzodaPonte)根據法國戲劇家博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劇改編而成。——譯者注

[481]《智者納坦》(NathantheWise):作者萊辛。作品始自《十日談》中「三個戒指」的故事,其中猶太人的形象一改過去的齷齪與卑鄙,成了令人尊敬的長者。劇中表達的超越民族偏見、倡導宗教寬容與人類和諧的思想更使這部戲劇成為反對宗教歧視與民族仇恨,宣揚信仰自由的一部歐洲思想啟蒙運動時期的偉大著述。——譯者注

[482]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GottholdEphraimLessing):德國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作家和文藝理論家之一,他的劇作和理論著作對後世德語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譯者注

[483]七年戰爭(SevenYears』War):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主要衝突集中在1756年至1763年爆發的歐洲列強間的戰爭。當時歐洲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了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了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賓。——譯者注

[484]布雷斯勞(Breslau):波蘭境內最大的幾個城市之一。——譯者注

[485]不倫瑞克(Brunswick):德國下薩克森州東部的一個城市,位於德國中北部城市,瀕中部運河。——譯者注

[486]沃爾芬比特爾(Wolfenbuttel):德國下薩克森州東部沃爾芬比特爾縣的首府。——譯者注

[487]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國作家、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古典哲學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譯者注

[488]坎伯蘭公爵(DukeofCumberland):1721年4月15日—1765年10月31日,英國將領和統帥,英王喬治二世幼子,有弗蘭德惡棍和坎伯蘭屠夫之稱號。——譯者注

[489]梅特涅(KlemensWenzelvonMetternich):1773年5月15日—1859年6月11日,十九世紀著名奧地利外交家。反對一切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和革命運動,在歐洲形成以「正統主義」和「大國均勢」為核心的梅特涅體系。1848年,奧地利爆發三月革命,梅特涅被迫辭職,逃往倫敦。——譯者注

[490]雅各布·格林(JacobGrimm):1785—1863年,著名的語言學家、童話作家。他還有個弟弟叫威廉·格林(WilhelmGrimm),也是語言學家。兄弟倆是德國語言學的奠基人,他們搜集和編輯的《德國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在全世界享有盛名,通稱《格林童話》,是世界兒童文學中的寶貴財富。——譯者注

[491]約翰·施特勞斯(JohannStrauss):1825—1899年,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其中以《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敘曲》《春之聲》等曲最為著名。——譯者注

[492]喀爾巴阡山脈(CarpathianMountains):歐洲中部山系的東段部分,綿延約1500千米,穿過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波蘭、烏克蘭和羅馬尼亞。——譯者注

[493]魯道夫二世(RudolfII):1552年7月18日—1612年1月20日,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76—1612年在位。——譯者注

[494]斐迪南二世(FerdinandII):1578年7月9日—1637年2月15日,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譯者注

[495]達爾馬提亞(Dalmatia):克羅埃西亞的一個地區。——譯者注

[496]施蒂利亞(Styrian):奧地利的一個聯邦,位於奧地利的東南部。——譯者注

[497]霍恩泰因(Hontheim):曾化名弗布朗尼烏斯(Febronius)出版《論教會的地位和教皇的合法權力》一書,主張限制教皇權力。——譯者注

[498]瑪麗婭·特蕾莎(MariaTheres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奧地利女大公和國母,匈牙利女王和波希米亞女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妻子。——譯者注

[499]約瑟夫二世(JosephII):1741—1790年,奧地利女大公瑪麗婭·特蕾莎之子,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奧地利大公,1764年成為羅馬人民的國王,1765年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780年起也是匈牙利國王和波希米亞國王。以開明專制著稱。——譯者注

[500]索多瑪(Sodom):聖經《舊約》中的罪惡之地。——譯者注

[501]蛾摩拉城(Gomorrah):聖經《舊約》中的罪惡之城。——譯者注

[502]哈得遜灣(HudsonBay):又稱哈得孫灣、哈德森灣。位於北冰洋的邊緣海,伸入北美大陸的海灣。——譯者注

[503]托馬斯·傑斐遜(ThomasJefferson):1743—1826年,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國開國元勛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譯者注

[504]托馬斯·潘恩(ThomasPaine):英裔美國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動家、理論家、革命家、激進民主主義者。——譯者注

[505]埃德蒙·伯克(EdmundBurke):1729—1797年,愛爾蘭的政治家、作家、演說家、政治理論家和哲學家,他曾反對英王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支持美國殖民地以及後來的美國革命,也曾批判過法國大革命。——譯者注

[506]藍色法規(BlueLaw):美國殖民時期清教徒所定的法律,禁止在星期天跳舞、喝酒等。——譯者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經典永流傳:時光中閃耀的文字(套裝共8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經典永流傳:時光中閃耀的文字(套裝共8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寬容》(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