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偷梁換柱
第43章偷梁換柱
原典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
譯文設法頻繁不斷地調動和變更敵方陣容,藉以促使其抽換主力。待它外實而內虛,自趨失敗之時,就可以乘機擊垮它。這就好像拖住了輪子,也就掌控了整個車輛的運行一樣。
解讀「偷梁換柱」是一種偷換概念的計策,是通過暗中變換事物的本質或內容,以達到矇混欺騙之目的的策略。「偷天換日」、「偷龍換鳳」、「調包計」都是同樣的意思。「梁」,指採用粗大而堅實木料的房梁;柱,指支撐房梁的較細木料。這裡用來比喻軍隊的主力與非主力的關係。
古代作戰,雙方要擺開陣式,列陣都要按東、南、西、北方位部署。陣中有「天橫」,首尾相對,相當於陣的大梁;「地軸」在陣中央,是陣的支枕。梁和柱的位置往往就是部署主力部隊的地方。因此,仔細觀察敵方的陣容,就能找出敵軍的主力所在。
一間房的樑柱被換掉,那麼房子就會倒塌;同理,一支軍隊的主力如果被偷換,那這支軍隊就要垮掉。要知道,兩軍對壘,各有所長,有時往往是兩敗俱傷。但如果能用計將對方的精銳力量抽掉,使之以次充好,然後以強擊弱,勝券便多了幾分。
而如果是與其他部隊聯合作戰,則可以設法多次變換自己的布陣,暗中抽出主力,用友軍的部隊去代替它的樑柱,這樣暗中將盟友兼并過來,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一致對敵。這是「偷梁換柱」之計更深層次的含義。
因此,如何抽調和能否抽調敵方或友軍精銳主力,就成為運用此計的關鍵。引誘,或用變換的手法(假象)迫使其自行調動,是比較好的辦法。但一定要注意,調換必須在十分隱蔽的狀態下進行,只有在敵人沒有發現任何破綻的時候,才能實現用次要的換主要的,用假的換真的,用壞的換好的,實現自己的目的。
而當敵人施用「偷梁換柱」之計時,我們也應該提高警惕,採取以下措施進行應對。
一、處處設防,不給他人可乘之機。多元化社會的競爭特點是多極化,在這種情勢下,我們除了對面前的對手要嚴加防範之外,對於中立者、盟友等其他力量,也要時時處處做必要的防備。做到不輕信於人,更不隨便將主力託付於人,以防被人吞併或徹底消滅。
除此之外,還要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從而讓自己有強大的獨立競爭能力和反抗能力,以防被人攻擊。總之,要做到處處警覺、小心謹慎,為自己設立堅固的心理及物理防線。
二、嚴守「梁」和「柱」,及時發現,及時補救。梁和柱在戰爭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嚴密防護意義非同尋常,要讓敵人不易接近或無法偷換。因此,要事先將應急措施準備好,一旦發現樑柱被人偷換,立即實施補救,挽回損失。
要做到這些,信息反饋尤為重要。我們要與自己所屬的各個部位,特別是重要的部位,時時保持緊密聯繫,保證信息暢通,儘可能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三、陳述觀點時要結論明確、表達清晰,不給他人可乘之隙。因為一旦我們的思想觀點不明確或語言表達不清晰,就會給人造成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感覺,很容易被人故意曲解或斷章取義,被人抓住把柄,偷梁換柱。因此,在應該表達清楚的地方,一定要用科學規範的語言表述,必要時還要加以解釋和說明,讓敵人無機可乘。
智慧典例
拿破崙巧設圈套
軍爭上,為了戰勝敵人,運用「偷梁換柱」之計,還可以轉移對方的注意力而達到己方以虛避實,隱藏主力的目的,攻其不意,從而取勝。
1799年,法國發生「霧月政變」之後,拿破崙迅速地組建了執政府。而此時的反法聯盟軍正從幾個方向對法國本土造成威脅,尤其是在奧地利軍隊全面佔領北義大利后,法國的處境更是岌岌可危。
拿破崙深知,這次用老辦法對付十萬奧軍是不行的。於是他周密部署,組織了一支強有力的預備軍團,並故意將它的實力透露給敵人,以誘使其做出錯誤的判斷及作戰計劃。
為了讓敵軍對預備軍團深信不疑,拿破崙採取了各種手段進行造勢。他親自給參議院寫信,並在政府《通報》上發布消息,稱自己決定在第戎親自檢閱預備軍團。結果,為了探取關於預備軍團的消息,大批間諜匆匆從歐洲各地趕來。
但他們很快就失望了。他們發現拿破崙口中的「預備軍團」,不過是個毫無戰鬥力的「司令部」。除了剛剛招募的幾團新兵外,其餘儘是一些老弱殘兵,抵抗力極差。這樣的軍隊,怎麼還用得著拿破崙來檢閱,派個旅長檢閱不就行了?
很快,關於檢閱預備軍團的消息不脛而走。而英德等國家都將其作為了茶餘飯後的笑話,甚至連漫畫家都將其收入了自己的作品中。拿破崙的預備軍團給人們留下了極其不好的印象,大家因此都認定拿破崙已經沒有任何軍事實力可言了。
事實上,這種印象完全是拿破崙自己編造出來的,這是他為了牽制奧地利人而設置的一個圈套。奧軍誤認為預備軍團不能對他們造成威脅,於是決定調兵南下。誰知,真正的「預備軍團」早已在法國南部做好了進軍義大利的充分準備。
拿破崙「偷梁換柱」的預謀,讓敵軍摸不準法軍真正的主力在哪裡,從而為自己的勝利贏得了時間和機會,實在是高明之舉。
以人才制勝的美國
在當今商戰中,要想取得勝利,最根本的條件是:能製造比對方更物美價廉的商品。這就需要企業具備高水平的科學技術,而高水平的科學技術又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因此,充分開發、吸收和利用人才成為企業制勝的法寶。
美國之所以能長期富甲於天下,除了它擁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之外,還因為它的科學技術在世界始終佔據著領先地位,而這又有賴於它擁有一大批一流的人才。
美國企業除了自己培養人才外,還善於容納、引進和羅致天下之才為己用。其吸引人才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給予高薪,一是為其提供優良的科研條件。
美國是最捨得在科研上花錢的國家。據統計,它的科研經費比主要西方發達國家的總和還多,並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為了引進國外人才,美國還先後兩次修改了移民法。對於有成就的科學家,不限制國籍、資歷和年齡,一律允許優先進入美國。因此,各國人才多樂於奔赴美國。
瑞士有一位研究生曾經研製成功一種電子筆和一套輔助設備,可以用來修正遙感衛星拍攝的紅外照片,這項重大發明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美國一家大企業聞訊后馬上派人找到那位研究生,開出優厚的待遇,說服他到美國去工作。與此同時,瑞士一些公司也千方百計地想留住他。於是,各方迅速展開了人才爭奪戰,你加薪,我也加薪,打得不可開交。
最後,精明大膽的美國人說,「我們不加了,等你們加定了,我們直接乘以5。」就這樣,這位研究生連人帶筆,一起被挖到了美國。
目前,在美國教育系統和科技系統,尤其是高科技領域,外國科學家和工程師所佔的比例相當高。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985年的調查結果,美國50%以上的高技術部門都大量聘用外裔科技人才,人數占這些公司科技人員總數的90%。而在美國著名的「矽谷」工作的科技人員有33%以上都是外國人。
同樣,在美國從事高級科研工作的工程學博士后研究生中,外國人佔66%。美國33%的名牌大學系主任都是華裔學者。而在美國星球大戰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也是外國科技人員。
據統計,自1952年至1975年,由於美國大量引進人才,至少節省了15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的人才培養經費。更重要的是,引進的外國人才對美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20世紀30年代,僅歐洲各國到美國定居的科學家所做出的貢獻,就相當於為美國增加了300億美元的財富。
正因為美國能集中天下人才,為其從事科學研究,美國的科技才能始終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引進科技人才的數量居歷史最高,因而取得的科技成果也最多,佔到世界科技成果總數的60%~80%,獲得的諾貝爾獎佔總數的一半。
由此看見,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就在於它深知人才是商戰制勝之本的道理。因此,高明的企業家既要千方百計地「偷」、「換」對方陣營里的「梁」和「柱」為己所用,又要設法防範自己的「梁」、「柱」被別人偷換。
維修卻遭新換舊
用卑劣的手段,把原貨換掉,拿假貨去欺騙消費者,這是商家「偷梁換柱」的一種方式。類似的「偷梁換柱」常常出現在電器維修中。
某天,祝小姐從一家專賣店買了一台品牌電腦。最近主機出現了異響,她便打電話到專賣店詢問。對方報出的維修價高得離譜,於是,祝小姐打電話到一家小的維修店。店家告訴她,只要用電烙鐵處理一下就可以了,費用大概在100元左右。祝小姐馬上就把電腦送了過去。
兩天後,祝小姐把修好的電腦搬回家裡。哪知一個月後,電腦又出了同樣的問題。朋友建議她還是要相信專業維修店,她便將電腦送到專賣店進行檢修。維修人員將電腦打開一看,發現從主板到顯卡等主件,已經全都被人盜換了。
這讓祝小姐想起了一件事。兩年前,她的同事陳先生買了一輛新車。一次,她和幾個同事坐陳先生的車到外地自駕游,輪胎在路上卻不小心被戳破了。那時正值中午吃飯時間,為圖方便,陳先生便把車開到飯店附近的一家汽修店維修。幾個人則到飯店吃飯去了。
沒想到,一個月後,陳先生到4S店給車作保養時,師傅跟他說:「你的車被人動手腳了。四個輪胎全都被換走了,另外還有好幾個配件也被換成舊的了。」陳先生氣得直跺腳。
由此可見,手機、電腦、汽車等產品的維修,最好還是選擇品牌或專業維修店。這些店更正規,也更講信譽。此外,產品在保修期內,維修時更換的配件必須是新的。即使是在三包期外,如果顧客付費維修的話,更換的零部件也必須都是新的。消費者如果發現被更換了舊配件,是有權向商家討回公道的。
此外,顧客在修理前,可以要求維修員將機子主要配件的品牌、型號在維修單上註明,以便到時查驗。而對於一些小配件的修理,最好別將物品放在修理店太長時間。如果有時間,顧客最好在旁邊監看,監督修理人員維修或更換零件,以防被別人「偷梁換柱」,損壞自己的權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