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后毛澤東時代的政治合法性和新技術民族主義(4)
科學和技術的思維觀念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戰略中最為明晰地表達出來,即「科教興國」戰略朱麗蘭等編著:《科教興國:中國邁向21世紀的重大戰略決策》,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版。有關這一戰略的論述,參見congcao,「strengtheningchinathroughscienceandeducation:china『sdevelopmentstrategytowardthetwenty-firstcentury,」issuesandstudies,38:3(september2002),pp。122-149。。**重申「科研和教育都是國家優先展的戰略重點,必須納入中國所有的展戰略中去」,他還指出「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以及資源和環境研究,對中國未來的可持續展至關重要」。「scienceinterview:china』sleadercommitstobasicresearch,globalscience,」science288(june16,2000):1950-1953。說**是中國信息技術革命背後的一位關鍵政治人物,一點也不誇張。**重視展信息技術,也是出於他個人的經歷,以及他對信息技術的寬泛知識。他受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專業是電機專業。20世紀80年代,他擔任過電子工業部部長。他對信息技術的重視,反映在這一領域展的所有方面(參見下面的論述)。和其他事物相比,**確實認識到了信息技術在建設一支強大軍隊中的重要性。信息技術對中**隊的影響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之內。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參見jiyou,「learningandcatchingup:china『s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initiative,」andandrewnien-dzuyang,「china』s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rattlingmao『sarmy,」bothinemilyo。goldmanandthomasg。mahnken,eds。,theinformation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inasia(newyork:palgrave,2004),pp。97-124,125-138,respectively。
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科學和技術進步的戰略,其特徵是一種新技術民族主義。根據蘇邁德(richardsuttmeier)和姚向葵的研究,在這樣一個戰略中,要獲得技術展並將其用於支撐國民經濟和安全利益,就要將全球化給予的機會轉變為國家優勢。與其他形式的技術民族主義不同,新技術民族主義要求關注國際規範、與外國夥伴進行合作,以及認識到公私領域契合的新形式的需求。suttmeierandyao,china』spost-wtotechnologypolicy,p。3。
在很大程度上,這樣一種新技術本土化背離了**式的技術本土化路線。在後**時代,尤其是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退幕之後,中國的領導人在努力促使科學和技術進步的問題上,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其他國際組織展現出了真誠的興趣。他們相信,通過融入世界,中國可以更為有效和更為迅速地實現28「富國強兵」的國家目標。有關全球化和民族主義之間關聯的論述,參見yongnianzheng,globalizationandstatetransformationinchina(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此書已有中文版,參見鄭永年著,郁建興、何子英譯:《全球化與中國國家轉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譯者注)在中國信息技術的進步中,新技術本土化非常重要,它為中國領導人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動力,來努力地將中國與世界連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