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切勿貪心,懂得知足才是真幸福

3.第三章 切勿貪心,懂得知足才是真幸福

多,不一定就是好

☆智慧語☆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貴人,禮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來,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動。--佛光禪師

☆藏經閣☆

朱慈目居士是一個對凈土法門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訪佛光禪師,結果兩個人見面之後,他就問佛光禪師:「大師,我一直非常虔誠的拜佛已經有20多年了,但是我最近感覺自己在持佛號的時候和往前不太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

佛光禪師問道:「哪裡感到不一樣呢?」

朱慈目居士回答說:「過去每當我在持佛號的時候都能感覺到心中一直有著佛性,哪怕是嘴裡不念出來,心中仍然可以感覺到佛聲綿綿不絕。怎麼說呢,就是不持佛號這種聲音在我的心中就向小溪一樣,流淌不息,感覺非常的強烈。」

佛光禪師聽完之後非常高興地說道:「這非常好啊,說明你念佛已經念到一定境界了,能夠與佛心相應了,可以說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可是這個時候朱慈目居士卻說:「但是現在不行了,因為我已經感覺不到這種聲音了,所以我總是為此感到很苦惱,覺得自己的真心不見了,每當想起這件事的時候,內心就感到不安和恐懼。」

佛光禪師聽完朱慈目居士的話之後,非常疑惑地問道:「真心怎麼會不見了呢?」

朱慈目居士面帶痛苦的表說道:「我與佛之間已經不能達到心心相印了,而且以前心中的佛聲綿綿不斷的況也沒有了。我現在想要找回來,但是怎麼樣都無法找回。大師,我真的是非常痛苦,請您開示弟子吧,我該到什麼地方去尋找真心呢?」

佛光禪師聽完之後笑著說道:「你應該知道,你的真心就在你的身上啊!」

朱慈目居士問道:「大師,既然您說在我身上,那麼我為什麼感覺不到呢?」

佛光禪師回答道:「因為你現在有了太多的慾念,而且你也總是妄想一些東西,所以真心就此離開了你。」

信徒朱慈目居士聽完之後如有所悟。

佛光禪師繼續說道:「這正如永嘉大師所說『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心靈窗☆

我們有的時候為什麼會迷惑?就是因為被一些慾念,妄想掩蓋住了我們的真心,所以最後到頭來迷失自我。迷茫痛苦其實並不可怕,只要丟掉了我們心中的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想法,我們就可以重新找我自我。其實最為可怕的就是我們失去了自我,但是自己還不知道悔過,於是就這樣一直在錯誤裡面打轉,永遠找不到真我。

上進心,千萬不能變了味

☆智慧語☆

經常地不肯妥協,不滿於現狀,舍了這個,下一個可能更差,過多的欲求往往使你失去眼前的幸福,有時應學會遷就。--佛陀

☆藏經閣☆

曾經有一位禪宗大師常年隱居在山林中。因為他的名聲很大,所以很多人都是千里迢迢地來找他,希望能夠得到他的點化。

有一次,一群人結伴而行來到山中,現老禪師正在從山谷中挑水。他挑得並不是很多,兩隻木桶裡面的水都沒有裝滿。

其實,大家想的是禪師這麼厲害,應該能夠挑很大的一個桶,而且桶里的水都是滿滿的。這個時候人們開始問道:「大師,這是什麼道理呢?」

大師回答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得多,如果是一味的貪多,往往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眾人聽完之後更加不能理解了。

於是,大師從他們人中拉出了一個人,讓他重新從山谷裡面打了滿滿的兩大桶水。明顯的就能看出來這個人挑起來顯得很吃力,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地,沒有走幾步就跌倒在地上了,不僅把水全灑了,而且自己的膝蓋也給磕破了。

這個時候大師說道:「你看,水灑了,這不是還要回頭去重新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就更困難了,這樣挑水的話不是比剛才挑的還要少嗎?」

這個時候大家都覺得大師說的非常有道理,於是接著問道:「那麼,大師,請問挑多少才合適呢?」

大師笑道:「你們看這個水桶。」只見在大師的水桶裡面划著一條線。「其實,這條線就是底線,裝的水是絕對不能超過這條線的,如果高於這條線,就會超過自己的能力和需要,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需要經常去看看這條線,等挑水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再看了,只要憑自己的感覺就可以了。有了這條線,就可以提醒我們,做任何事都需要儘力而為,當然更要量力而行。」

大家聽完之後又問道:「那麼,底線應該是多低呢?」

大師接著笑著說:「這個就是因人而異了,當然越低越好。因為越低的目標,對於我們來說就越容易實現,所以人也就不會有挫折感,相反會給自己帶來很強的自信心,激更大的興趣和熱,如果長期下去,做到循序漸進,自然就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了。」

☆心靈窗☆

「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不論是學習,工作,生活,交友,我們都應該為自己找到一個合理的底線。挑水就如同做人,要想水不溢出來,不浪費,自己不跌倒,就要懂得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這樣就能夠避免許多無謂的付出與挫折。

不攀不比,活在自己的角色里

☆智慧語☆

知足就是不攀比,知足無求,知足方能常樂。--老和尚

☆藏經閣☆

有一個小沙彌,他喜歡種植一些花花草草。有一次,他在自己的花園裡面種了一棵花苗,為了能夠看自己的花苗一天天成長,他每天都要到花園裡面去看幾遍,老和尚也把小沙彌的這一舉動看在眼裡。

這一天,老和尚又現小沙彌在看花苗了,於是就走上前去,當小沙彌看見老和尚走過來之後,問道:「師父,有什麼辦法能夠讓花苗長的快一點嗎?」

老和尚聽后笑道:「哈哈,凡事不能要求速度,要能持久,這才能更高更大。」

小沙彌聽后「啊」了一聲,面露驚訝的神。

這個時候老和尚對小沙彌說:「我給你講一個佛經上的故事吧: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很愚痴的國王,他看到皇後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只有手掌般大小,顯得非常不高興,所以國王要求大臣們想一個能夠使自己女兒快速長大的辦法。

有一位非常聰明的大臣對國王說道,「我要把公主帶到海外去尋找求仙的藥物,但是在求仙的這段時間裡,國王您和公主是不能夠見面的。」國王聽后就答應了大臣。

經過十五年之後,大臣帶著公主回國了。國王一看,公主已經長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心中非常的高興,於是下令重賞了這位大臣。」

當小沙彌聽完老和尚給他講的這個故事之後,似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接著對老和尚說道:「師父,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立刻能夠長大的法術或者是藥物,公主還是和其他的人一樣,也是一年一年慢慢長大成人的。」

老和尚聽完之後,哈哈地笑了,對小沙彌說:「你終於明白了。什麼事都是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我們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不然是經不住考驗的。所以你種植的花苗,當然也要經過時間的歷練,才能夠長得又高又壯啊。」

☆心靈窗☆

老實為人、踏實做事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人生態度,更是一個人想成就一番事業,實現目標的關鍵因素。而自以為是則是腳踏實地最大的敵人。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腳踏實地的從眼下開始做事,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人生之路積聚雄厚的實力。

珍惜現在,人生只在呼吸之間

☆智慧語☆

生命中很多事,你錯過了一個時辰,你可能就錯過了一生。--老禪師

☆藏經閣☆

有一位老禪師帶著自己的一個得意徒弟學僧出門雲遊,在路上,學僧就背著行李緊緊地跟在禪師的後面,一路上兩個人相互照應,相依為伴。

學僧走著走著不禁想到:「人生短短數十年,但是卻要經歷生老病死,受六道輪迴的痛苦,人生還真是苦啊。現在我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當菩薩來挽救眾生,所以,我不能馬虎大意,必須認真修行,這才是正道啊。」

學僧想到這裡,突然老禪師停下了腳步,面帶笑容地回過頭來對他說:「來,你把身上的包袱給我背,你現在走到我的前面去。」雖然學僧當時沒有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師父的命令是不允許違抗的,於是他仍然按照老禪師的要求把身上的包袱給了師父,自己走在了前面。

就這樣又走了一會兒,學僧開始覺得這樣真的是逍遙自在啊,而佛經裡面卻說,修佛必須要順應眾生的需要而行各種布施,「這樣真是太辛苦了,更何況天下眾生的苦難那麼多,到什麼時候才能救得完呢,還不如就這樣獨自一個人,過這種逍遙自在的日子。」

當學僧這個念頭剛剛想起的時候,學僧就聽見老禪師非常嚴厲地對他說:「你別走了。」學僧這個時候覺得莫名其妙,於是就回頭看了看師父,現老禪師一臉嚴肅的表,於是嚇了一跳。老禪師隨後就把包袱拿給他說:「你把包袱背好了,現在跟在我的後面走。」

學僧這時心中又想:「做人真是苦啊,才快樂了這麼一小會兒時間,現在又變得這麼難過了,人的心念也真的像天空的白雲一樣漂浮不定啊!凡夫俗子的心是非常容易動搖的,還是修佛好啊,最起碼修佛我可以面對苦難眾生,能夠和很多人結下好的善緣,甚至能夠做一些幫助他們的事。」

就在這個時候,老禪師看著學僧,面帶笑容的對著他一邊說,一邊又將學僧背上的包袱拿到了自己的手上,還讓學僧走在自己的前面。

於是就這樣反反覆復了好幾次之後,學僧終於忍不住心中的疑惑而問道:「師父,您今天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一會兒讓我走到您的前面,一會兒又要我走到您的後面,這到底是為什麼啊?

老禪師聽了學僧的話以後笑著答道:「你雖然有心在修行,但是修行的心還不是很堅定。當你感動的時候就開始大願望,卻很快又失去了興趣,你總是這個樣子是不可能修出正果的。」

聽了老禪師的話,學僧感到非常內疚。當他又生起佛心的時候,老禪師再要他走在前面,他再也不敢了。

學僧對老禪師說:「師父,我這次是真正的了修行的心,要以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大心大願作為基礎,一步一步的來修成正果。」

老禪師聽了學僧的話以後非常高興,對學僧也是起了讚美和尊重之心,在日後的旅程中,兩個人有說有笑,並肩而行。

☆心靈窗☆

世事無常,今日雖平常,明日卻難料,有的時候真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在人的一生中,我們總要學會面對,能夠珍惜眼前,淡化貪念,放自己一條生路,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拋棄貪心,禍根就會遠離

☆智慧語☆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佛祖

☆藏經閣☆

曾經有兄弟兩個人,他們的生活非常的貧困,可以說是一貧如洗,以至於他們連床都買不起,每天晚上兄弟兩個人只能在長凳子上面睡覺。

有一天,佛祖看見這兄弟兩個人實在是太窮了,不忍心看他們每天都過這麼貧困的生活,於是就悄悄對他們兩個人說:「你們過了這座山,完了再翻一座山就可以到達太陽山了,而在太陽山有很多的金子,你們可以去挖一些金子回來,這樣你的生活就可以富裕一點的,但是你們一定要記住,必須在太陽升起來之前就要趕回來。不然的話,當太陽一升起,那麼你們就會被曬死的。」

當兄弟兩個人聽完佛祖的話以後,顯得非常的高興和興奮,於是兩個人連忙向佛祖表示感謝,還保證在太陽升起來之前一定會趕回來的。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兄弟兩個人就出了,他們一人手裡拿著一個麻袋就向太陽山前進。他們走啊走,翻過了兩座大山,終於來到太陽山了。

兄弟兩個人看見這裡到處都是金子,簡直高興壞了,他們開始拚命地往袋子裡面裝金子,這個時候弟弟對哥哥說道:「哥哥,如果這裡所有的金子都是我們的就好了。」哥哥卻說道:「咱們趕緊裝吧,太陽馬上就要升起來了,咱們必須趕緊下山。」可是弟弟卻戀戀不捨的,因為他看到太陽山到處都是金子,早就把當初佛祖對他們的忠告忘記的一乾二淨了,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哥哥只好自己下山了,而弟弟卻因為貪戀金子,留在了太陽山。

哥哥帶著自己從太陽山挖到的金子,回來之後自己做起了小買賣,結果沒有幾年的時間買賣越做越大,了財,也結婚生子了,小日子過得是紅紅火火。然而那個可憐的弟弟,卻永遠留在了太陽山上。因為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弟弟才猛然想起當初佛祖對他們哥倆的忠告,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只見整座太陽山已經開始融化,弟弟再也回不來了。

☆心靈窗☆

終歸還是一個「貪」字害了他,禪講究的是緣分,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所以,我們平時應該多注意修身養性,保持淡泊的人生和知足常樂的心態,這樣才能使自己體會到無窮無盡的樂趣,從而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其實利慾之心每個人都有,問題是自己要控制好,不能把什麼都看得太重了。一旦快要接近極限,就應該及時抽身,跳出這個圈子,萬萬不可為了利慾之爭而捨棄一切,不然這就是自己在給自己挖掘墳墓。

誘惑面前,減少一些**

☆智慧語☆

什麼叫坐禪呢?對外界一切善惡環境不起心念叫坐;對內自性不動叫禪。什麼叫禪定呢?對外能擺脫一切現象的干擾為禪,內心不亂為定,外禪內定,就是禪定。--六祖大師

☆藏經閣☆

在日本東京郊外的一個荒山上,有一座水平寺,在寺裡面住著一位叫北野一郎的老禪師,他就是這個寺廟的住持,已經在寺廟裡面修行了很多年,可以說是道義高深。

北野一郎從小就對佛教和中國文化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經常去四方雲遊,搜羅了很多佛教的素材。

這一年的秋天,北野一郎來到了南方,在行走的過程中突然天降大雨,於是他只好急急忙忙地找地方進行避雨。他找呀找,經過一番周折之後終於看到了一座破舊的寺廟。北野一郎急不可耐的推門而入,但是眼前的一幕卻把他嚇到了,只見一位老者正在牆角坐著,嘴裡大口大口地抽著煙。

當老者看見北野一郎進來以後,就停止了抽煙而和他說起了話。老者看見北野一郎被大雨淋得渾身直打哆嗦,於是就給了北野一郎一袋煙絲,當時北野一郎是饑寒交迫,所以想也沒有多想就接受了。

當北野一郎自己抽完之後,讚不絕口,感到非常的舒服,沒有一會兒,一袋煙就抽完了,但是北野一郎仍然陶醉在其中,還在閉著眼睛慢慢地品味。老者見狀,於是就送給他了一根煙管和一些煙草,等到天氣放晴了,兩個人就分道揚鑣了。

北野一郎拿著老者送給他的煙管和煙草,心中不禁想到:「這東西真是太神奇了,抽完之後讓我感覺好像是在夢遊仙境一樣,這東西到是好啊,就是怕最後影響禪定。」於是北野一郎想了又想,還是決定扔掉了煙草和煙管繼續去雲遊四方。

就這樣一年時間過去了,北野一郎又迷上了易經,並且還準備進行深入的研究。當時天氣已經進入了深秋,馬上冬天就要到了,他現在急需一些過冬穿的衣服,但是北野一郎這個時候身在異鄉,身上又沒有多少盤纏。於是他給自己的朋友寫了一封信,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夠幫忙給他郵寄點過冬的衣服。

可是已經下了好幾場雪了,他就這樣焦急地等待著,但是左等右等,就是沒有見到衣服的陰影,而且也沒有其他的什麼消息。就這樣,眼看冬天馬上就要過去了,可是還沒有任何消息,最後北野一郎想來想去,不能這樣甘等下去。

「對了,我現在不是在研究易經嗎,聽說用易經來占卜是非常準的。」這天他忽然想到這一點。於是北野一郎開始利用易經的道理來占卜這件事,最後得出個結果。結果顯示讓人帶出的信並沒有真正帶到朋友的手中。

沒有過多長時間,他的朋友給他來了一封信,但是信里卻沒有提到衣服的事。這個時候北野一郎覺得易經真的是太奇妙了,推算的竟然是如此的準確,那我就要好好進行研究了。但是北野一郎轉念一想,這樣不行啊,這樣以來不就影響到我的靜心修禪了嗎?最後北野一郎經過前思後想,決定把這個念頭打消了。

又過了兩年,北野一郎又喜歡上了書法和唐詩,整日都沉醉在其中,不亦樂乎。由於他的認真學習,功夫也是日益漸長,居然也能夠舞文弄墨、作詩賦詞了。但是北野一郎又想:「如果我整日這樣下去,恐怕我就要成為書法家和詩人了,但是我哪還能修鍊禪定呢?這樣不又是違背了我當初的想法嗎?」於是他不再迷戀書法和唐詩,而去用心修行,專心禪定,最後終於成為了有名的禪師。

☆心靈窗☆

做事要心境,心安,心名。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從一而終,不可三心二意。抵抗住紛繁世事的誘惑,你才能用心專一,心中無雜念,成就大事。

與人攀比,讓自己更加煩惱

☆智慧語☆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傳心頌》

☆藏經閣☆

從前有一個讀書人,沒有什麼大的學問,可是不管遇見什麼事都喜歡與人進行爭辯。

有一天,這個讀書人打算到海空禪師那裡去,說是請教海空禪師,其實就是想刁難一下海空禪師。

當他見到海空禪師之後,問道:「凡是大車的車身下面和駱駝的脖子上面都會系著鈴鐺,這是為什麼呢?」

海空禪師回答道:「大車和駱駝都是很大的,而車和駱駝又經常是在夜間進行趕路,所以人們給他們掛上鈴鐺,是為了在雙方離得還很遠的地方就能夠互相得到信息,以免狹路相逢,生碰撞。」

結果海空禪師剛剛說完,這個讀書人又問道:「那佛塔的頂端也掛著鈴鐺呢,難道也是為了方便夜間行走,避免相撞嗎?」

這個時候海空禪師笑了笑說道:「你這個人真是死板啊,你難道沒有看見有很多的鳥雀總是喜歡在高處的屋頂上面築巢嗎?在它們築巢的地方當然會拉下很多它們的糞便了。在佛塔上面掛上會響的鈴鐺,那麼鳥和雀就不敢來築巢了。你問的這個問題完全和你剛才問的駱駝、大車掛鈴鐺的問題毫不相干。」

這個讀書人好像很不知趣,他又問海空禪師,獵鷹、鷂子的尾巴上面也會帶著小鈴鐺,難道這也是為了防止鳥和雀在它們的尾巴上面築巢嗎?」

海空禪師聽完之後笑得更厲害了,他說道:「看你是一個讀書人,你到底是在故意裝傻還是真的不開竅呢?獵鷹、鷂子是用來捕捉鳥獸的,它們會經常飛到樹林或者是灌木叢中,由於它們的腳上都綁有束腳的繩子,而這繩子很容易就被樹枝纏到,當獵鷹、鷂子掙扎不開的時候,它們尾巴上的小鈴鐺就會響起來,而獵人聽到了這個聲音,就知道它們在什麼地方了,很快就可以找到它們。獵鷹、鷂子尾巴上面系鈴鐺和鳥雀築巢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個讀書人還是不甘心,又繼續糾纏著問海空禪師:「我曾經見過送葬的隊伍,在送葬隊伍的前面總是會有一個人拿著一個小鈴鐺,當時我還不知道這個人是幹什麼的,現在我才明白,原來他是被樹枝纏住腳。」

這位讀書人總是拿一些毫不相干的問題去「請教」海空禪師,無非就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學識淵博,但是他這麼毫不相干,牽強附會,自以為是,反而把自己顯得更加的淺薄和無知了。

☆心靈窗☆

在我們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喜歡與別人進行攀比,甚至把一些毫不相干的東西硬給扯到一起,與別人進行辯論,而且自以為自己很聰明,其實這些都是無益之辨,徒勞無益的。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智慧語☆

修行不僅要有誠心,更要有恆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時刻如是,平時不要講那麼多話,舌尖頂上顎,有口水時咽下,那是甘露水。--靜心禪師

☆藏經閣☆

六祖慧能出身非常貧寒,沒有錢上學,什麼字也不認識,但是從小卻恪守孝道,自己每天上山打柴來養活母親。

有一天,六祖慧能從山上砍柴回來的路上聽見有和尚在念經,於是就停下腳步認真地聽著。當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的時候,激動之溢於表。當時和尚現了六祖慧能,並且仔細觀察他,現六祖慧能對佛經很感興趣,便告訴他說這是《金剛經》裡面記載的一句話。當時黃梅山的弘忍禪師正在**授經,教化別人見性成佛的道理。而六祖慧能聽完這句話后,就決定立志出家,於是就帶上自己的老母親到了黃梅山。

六祖慧能剛剛來到黃梅山,由於他是新人,所以他只能每天在米房淘米,但是即使這樣六祖慧能還是堅持每天暗中修行。隨著時間長了,六祖慧能終於領悟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說「一切存在都離不開心」。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弘忍禪師終於知道了六祖慧能的求道之志,於是就把他叫到自己的禪房裡告訴六祖慧能:「不知心,學佛無益,看清此心便為佛。」六祖慧能聽完之後就更加用心來進行修行。

就這樣幾個月時間過去了,有一天弘忍禪師對弟子們說道:「我將不久離開人世,我想把禪法傳給你們其中的一位,我只要一個條件,誰只要把自己的悟境能夠寫出來,且能切中禪法的精髓,我就會把禪法傳給他。」

當時,弘忍禪師有弟子八百多人,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於去把自己的悟境寫出來。後來有一位高徒神秀終於寫出了一詩,並且貼在大殿的佛壁之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當別的僧人看到這詩以後,都是連連稱讚,就是連弘忍禪師看了以後也說非常好。

但是六祖慧能看后卻說:「神秀寫的這幾句雖然寫的比較真實,但是還不是最好的。」當時大家聽了六祖慧能的話以後並沒有當回事,因為神秀既懂得內外之學,而且又經常聽弘忍禪師講道,可以說是威望很高。但是對於六祖慧能來說,他在別人眼中只不過是一介樵夫,天天洗米的一個小僧。當時大家都用非常鄙視的眼光看著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見狀就立刻寫了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等六祖慧能寫完之後,大家看到之後感到非常的驚訝,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淘米小僧,居然一語就道破了天機,最後弘忍禪師終於把禪法傳給了六祖慧能。

☆心靈窗☆

禪與佛的精髓就在於:心中無物,四大皆空。修行禪定無欲無求,方成正果。在現實中雖然我們很難做到「本來無一物」,但是在平時也應該經常「時時勤拂拭」,從而消除心中的雜念,最後專心做事,這樣才能夠達到人生和事業的最高境界。

**無止境,順其自然是最真

☆智慧語☆

擁有一顆清凈心,是幸福之源泉。--燃燈法師

☆藏經閣☆

珠光是日本一位非常著名的禪師,他曾經在一休門下進行修行。由於珠光禪師的悟性很高,所以他的進步很快。但是珠光禪師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在禪房打坐的時候喜歡犯困,所以這就使他覺得自己在眾人面前非常的不好意思。

於是珠光禪師有一天去看醫生,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當時醫生建議珠光禪師最好能夠經常去喝喝茶。珠光禪師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從此以後每天早晚各喝一杯茶,結果沒有過多長時間,果然治好了這個壞毛病。

由於珠光禪師每天都喝茶,於是就養成了一個喝茶的習慣。在每次仔細品茶的過程中,慢慢現喝茶其實也是有一定規律和規矩的,不同的茶是有不同的喝法的,於是珠光禪師就開始創造不同茶葉該如何喝的規矩。

有一天,珠光禪師剛剛制定完了一道茶規,一休大師就走了進來,問道:「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心來喝茶呢?」

於是珠光禪師回答道:「榮西禪師曾經說過,應該為了健康而喝茶,平心靜氣。」一休又問道:「有一位修行僧問趙州佛法,趙州回答『吃茶去』,對此,你應該怎麼想?」

珠光禪師沒有說話。一休讓侍者拿來了一碗茶,並把這茶給了珠光。當時珠光禪師剛把茶接到手上,一休便破口大罵,同時還將茶杯打到了地上。

珠光禪師還是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他起身向一休行了一禮,轉身就向禪房走去。一休大聲喊道:「珠光!」珠光禪師應答道:「是!」然後就回過頭來望著一休。

「剛才我問你應該以什麼樣的心喝茶呢,如果不管心怎麼樣,但是沒有心進行喝茶,這樣又會怎麼樣呢?」一休大師開始步步緊逼。

珠光禪師於是不緊不慢地地答道:「花紅柳綠。」

這時一休馬上就意識到,珠光禪師已經開悟了,於是他立即宣布珠光禪師修行完畢了,最後圓滿出師。

☆心靈窗☆

任何事都是超然物外的,能夠順其自然,不要總是為了一些目的去做事。我們可以去了解一下老子的「無為」思想,你可能會體會的更加深刻。生活越是多一份淡然,多一份自然,你就越能體會到生活的真諦。

隨遇而安,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智慧語☆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渡、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厚山大師

☆藏經閣☆

有一次,厚山大師帶著他的幾個弟子去呂梁山遊覽觀賞美妙的大自然景色。只見呂梁山的瀑布飛流直下,從三千仭的高處直瀉而下,濺起的水珠飛沫能夠飛到四十餘里的外面。瀑布下來之後就沖成了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流在這裡就連魚類、鱉類等水族動物都不敢在此遊玩。

可是,厚山大師卻突然現一個男子跳入了水中。厚山大師當時大吃一驚,以為這名男子有什麼想不開的事,打算尋短見呢,於是,厚山大師立即命令自己的徒弟順著水流趕緊去救這個男子。

不料沒有過多長時間,這位男子就在前面不遠幾百步的地方浮出了水面,自己上了岸,而且還披著頭,唱著歌曲,悠然自得地在河岸邊走著。

這個時候厚山大師緊走幾步迎上前去,誠懇地問道:「我還以為你是神仙呢,仔細一看,您也是一個人啊,請問您在水下游泳有什麼秘訣沒有啊?」

這個男子爽朗的一笑:「沒有,我在水下游泳還真的沒有什麼秘訣,我只不過是順著漩渦一直潛到水底下,又順著漩渦的翻滾而露出水面,完全能夠順著水流本身的規律,而不是以自己的生死得失來左右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我游泳能夠游的好的道理。」

厚山大師又問道:「那什麼又叫隨遇而安呢?」

這個男子繼續說道:「如果我出生在丘陵地區,那麼我肯定就要去適應山地的生活環境,這其實就叫做開始於天性;如果我長在水邊,則是要去適應水邊的生活環境,這就叫做成長能夠順著生來的習性;不要去有意地去做某件事,而能夠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那麼就這就叫做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當厚山大師聽完這句話后,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帶領著弟子們走了。

☆心靈窗☆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善於尋找事物自身的規律。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於他能夠找到生活中的規律,並且掌握規律,因此做什麼事都能夠得心應手。我們只要把握事物的規律,而不是一味地考慮得失,那麼就能夠將事做得自然和諧。

貪婪的人更容易被打擊

☆智慧語☆

利慾熾然即是火坑,貪愛沉溺便為苦海。--釋迦牟尼

☆藏經閣☆

有一次,世尊釋迦牟尼在法會上給很多比丘僧講了一個很久以前生的故事。

在往昔無量阿僧袛劫以前,有兩個商人各有一個商隊,每個商隊有五百個商人。當時他們在波羅奈地區籌集了很多的金錢、糧食,而且還準備了很多的帆船,他們決定要去遠行尋寶,於是就揚帆遠航,乘風破浪駛向了大海。

商船在大海中航行了很長時間,有一天,他們突然現眼前出現了一座寶島。在這個寶島上面有很多的金錢、珠寶,當然還有很多的美女,商人們一個個看得都是目瞪口呆。

就在這個時候,第一個商隊的頭目說道:「我們花了這麼大的力氣去尋寶,辛辛苦苦的來到這裡,在這裡珍寶、美女無所不有,我們一輩子也享受不完啊,有這些東西就應該知足了,我們乾脆這輩子就住在這裡吧。」

可是,當第二個商隊的頭目看到這樣的景卻非常理智地說道:「在無邊無際的大海當中,雖然這個寶島上面是什麼都有,但是它一定不會存在很長時間。」

當商人們聽完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剛好有一個仙女恰巧從這裡路過。她看見這些商人之後,心中頓生憐憫之心,於是對他們說道:「你們在此地雖然能夠享受到一時的快樂,但是這樣的快樂是短暫的,再過七天這一切都將不復存在,因為上漲的海水馬上就要把這座島嶼淹沒了。」

這個仙女說完之後,就飛走了。這個時候又有一個魔女經過這裡,她內心非常惡毒,想讓這些商人都被海水淹死在這裡,所以她對商人說道:「你們不要走,這個寶島怎麼會被海水淹沒呢?你們如果走了,這些漂亮的美女,還有許多珍奇的珠寶,別的地方哪還有啊。剛才那位仙女是騙你們呢?你們可千萬別相信她說的話啊!」

魔女說完之後也就離開了。

當第一個商隊的頭領聽完后,立即對他的手下說道:「你們不要去相信那第一個仙女說的話,我們大家還是待在寶島上面吧,讓我們去盡地享受吧。」

而第二個商隊的頭領聽完之後,卻對他的手下說:「你們千萬不要為了貪圖一時的快樂最後把自己的性命都丟掉了。咱們還是趕緊去裝一些珠寶,不要在此地過多停留,那個魔女可能是想害死咱們。」

果然就這樣過了七天,在第七天的時候,正如第一個仙女所說的那樣,大海的波浪無地把寶島給吞噬了。第一個商隊的人由於只顧著享受美女,珍寶而把自己的性命早就忘記了,最後被大海淹死了。但是第二個商隊的人由於早就有防備,他們都待在自己的商船上,最後都安然無恙。

☆心靈窗☆

口渴的時候覺得能夠喝下整個大海這叫貪念,真渴的時候只喝下屬於自己的那一杯水,這叫自律。而現實生活中,如果能夠劃清貪念與自律的界線,就可以把誘惑抵擋在我們的心門之外。其實抵禦各種誘惑,就是一場靈與肉的搏鬥,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左手寬心 右手捨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左手寬心 右手捨得
上一章下一章

3.第三章 切勿貪心,懂得知足才是真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