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第十七章抱愧山西(5)

84.第十七章抱愧山西(5)

當然,最能顯現山西商人目光的,莫過於一系列票號的建立了。他們先人一步看出了金融對於商業的重要,於是就把東南西北的金融脈絡梳理通暢,穩穩地把自己放在全國民間錢財流通主宰者的地位上。我想,擁有如此的氣概和謀略,大概與三晉文明的長久陶冶有關,我們只能抬頭仰望了。

其三,講究信義。

山西商人能快速地打開大局面,往往出自於結隊成幫的群體行為,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個人冒險。

只要稍一涉獵山西的商業史料,便立即會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所謂「聯號」。或是兄弟,或是父子,或是朋友,或是鄉鄰,組合成一個有分有合、互通有無的集團勢力,大模大樣地鋪展開去,不僅氣勢壓人,而且呼應靈活、左右逢源,構成一種商業大氣候。

其實,山西商人即便對聯號系統之外的商家也會儘力幫助。其他商家借了巨款而終於無力償還,借出的商家便大方地一筆勾銷,這樣的事在山西商人間所在多有,不足為奇。

例如,我經常讀到這樣一些史料:有一家商號欠了另一家商號白銀六萬兩,到後來實在還不起了,借人方的老闆就到借出方的老闆那裡磕了個頭,說明困境,借出方的老闆就揮一揮手,算了事了,一個店欠了另一個店千元現洋,還不起,借出店為了照顧借人店的自尊心,就讓他象徵性地還了一把斧頭、一個籮筐,哈哈一笑也算了事。山西人機智而不小心眼,厚實而不排他,不願意為了眼前小利而背信棄義,這可稱之為「大商人心態」——在南方商家中雖然也有,但不如山西堅實。

眾所周知,當時我國的金融信託事業還沒有公證機制和監督機制,即便失信也幾乎不存在懲處機制,一切全都依賴信譽和道義。金融信託事業的競爭,說到底是信譽和道義的競爭。在這場競爭中,山西商人長久地處於領先地位,他們能給遠遠近近的異鄉人一種極其穩定的可靠感,這實在是很了不得的事。

其四,嚴於管理。

山西商人最早跡的年代,全國商業、金融業的管理基本上處於無政府狀態。例如,眾多的票號就從來不必向官府登記、領執照、納稅,也基本上不受法律的約束。面對這麼多的自由,山西商人卻沒有表現出放縱習氣,而是加緊制定行業規範和經營守則,通過嚴格的自我約束,在無序中求得有序。因為他們明白,無序的行為至多得益於一時,不能立業於長久。

我曾恭敬地讀過清代許多山西商家的「號規」,內容不僅嚴密、切實,而且充滿智慧,即便從現代管理學的眼光去看也很有價值,足可證明在當時山西商人中已經出現了一批真正的管理專家。例如,規定所有的職員必須訂立從業契約,並劃出明確等級,收入懸殊,定期考査升遷;高級職員與財東共享股份,到期分紅,使整個商行在利益上休戚與共、同一家;總號對於遍布全國的分號容易失控,因此制定分號向總號和其他分號的報賬規則,以及分號職工的匯款、省親規則……凡此種種,使許多山西商號的日常運作越來越正規。一代巨賈也就分得出精力去開拓新的領域了。

以上幾個方面,不知道是否大體勾勒出了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質?不管怎麼說,有了這幾個方面,當年「走西口」的小夥子們也就像模像樣地撣一撣身上的塵土,堂堂正正地走進了一代中國富豪的行列。

何謂山西商人?我的回答是:「走西口」的哥哥回來了,回來在一個十分強健的人格水平上。

然而,一切邏輯概括總帶有「提純」后的片面性。實際上,只要再往深處窺探,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質中還有脆弱的一面。

他們人數再多,在整個中國還是一個稀罕的群落;他們敢作敢為,卻也經常遇到自信的邊界。他們奮鬥了那麼多年,卻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能夠代表他們說話的思想家。他們的行為缺少高層理性力量的支撐,他們的成就沒有被賦予雄辯的歷史理由。兒乎所有的文化學者都一直在躲避著他們。他們已經有力地改變了中國社會,但社會改革家們卻一心注目於政治,把他們冷落在一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摩挲大地(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摩挲大地(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4.第十七章抱愧山西(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