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保安族概況(1)
第一節族稱族源
保安族是我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我國10個幾乎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一,也是甘肅省三個特有的民族之一。***保安族居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中部,與青海省接壤,總面積7983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61。48萬人,現有22個民族在此居住。保安族主要分佈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1大河家鎮的大墩、甘河灘、梅坡三個村(習慣上稱之為「保安三庄」)和劉集鄉的高李、肖家大庄村。此外,在柳溝鄉的斜套村和寨子溝鄉、吹麻灘鎮,以及臨夏、蘭州、西寧、新疆等地,也有少量的保安族散居。
一、族稱
保安族的先民們原來居住在今青海省同仁縣境內,那裡歷史上曾先後是古代羌族、藏族的聚居地。成吉思汗時,蒙古軍隊陸續進入西北藏區,其中一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軍隊曾駐紮於隆務河畔。關於這支蒙古軍隊,學者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一說他們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另一說他們是探馬赤軍中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由於缺乏文獻記載,難以考證。
明代以後,統治者為了鞏固邊防,也曾先後派兵在那裡駐守。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青海省同仁縣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明萬曆年間,朝廷又在同仁(原隆務鎮)附近修築了保安城堡,並設有「保安營」。在其後漫長的歲月中,由於貿易往來、軍屯、民屯、民族遷徙等原因,隆務鎮附近逐漸形成了藏、漢、蒙古、回、土、撒拉等多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況。那時的保安族先民們曾聚居在同仁地區的保安(妥加)、下庄、尕撒爾三地,因此,當地有「保安三庄」的說法。住在這三庄的人也被稱為保安人或保安回。也就是說,「保安」是由地名演變為族名的。一般認為該族是元明時期以信仰伊斯蘭教的一支蒙古族(另一說為探馬赤軍中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為主,在長期的歷史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漸形成。也有人認為保安族是以四川、陝西等地遷至青海同仁一帶的回回人為主展而來。他們原以駐軍墾牧的形式住在同仁境內隆務河兩岸,長期與當地土族、撒拉族、藏族等交往、通婚,后逐步形成展為保安族。「保安」系本族自稱。
與回族、撒拉族、東鄉族一樣,保安族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由於伊斯蘭教的教義幾乎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保安族的民族風俗與文化生活同東鄉族、回族、撒拉族有許多相似之處。歷史上保安人曾被稱為「保安回」,還曾因其語與蒙古語相似,被當作蒙古人。新中國成立后經民族識別,於1952年3月25日由政務院批准,按照其民族意願,以原「保安」一詞為基礎,正式命名為保安族。
二、族源
保安族的族源可以追溯至元代。據成書於14世紀的《元史》《蒙古秘史》、伊朗史學家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波斯史學家拉施特的《史集》等記載,成吉思汗自1219~1225年率領蒙古遠征軍征服中亞細亞,曾佔領70多座城市和地區。每佔領一地就把當地的工匠、手藝人強征入蒙古軍隊服役。1225年成吉思汗回師,軍隊中補充了大量從中亞諸國強征的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1227年蒙古軍佔領河州、洮州和金朝所屬的積石州(轄現甘肅積石山,青海循化、同仁、貴德等地)。為了鞏固這些地區,蒙元軍隊組建了一支由保安族先民工匠參加的「探馬赤軍」,派到現青海同仁縣保安地區駐防。他們亦兵亦工,仍然從事工匠營生。
到13世紀中葉,隨著「西域親軍」的多次東來,青海同仁地區開放成為過往的交通要道,各民族在此共同生活,繁衍生息。元代以來,一些中亞來華的色目人和改信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地區戍邊屯墾,同當地的藏、土、漢等民族長期相處、聯姻。保安族的族稱即來源於青海省同仁縣隆務河(亦稱保安河)畔的保安城,族以城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