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保安族概況(2)

2.第一章保安族概況(2)

相傳,保安城最初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為戍邊屯墾軍士修建的保安堡,明朝廷曾在此地招募土兵,駐守西山之巔。***萬曆年間擴建為保安城,隸屬河州衛,置都指揮,管理同仁十二族(即保安十二族)。

清乾隆年間保安增設營制,改屬循化廳,改都指揮為都司,至此有了較為完整的行政建制。此後,不斷從內地招募漢、回等民族兵丁駐防,終於展成為一個永久性的駐地。雖然其隸屬關係多次變動,但大體保持了較為完整的行政建制。明末清初時,青海同仁的保安城地區已形成了多民族大雜居和小聚居的「四寨子」(又稱四屯,即尕撒爾、年都乎、吳屯、保安),保安人聚居的尕撒爾、保安(妥加)和下庄三地被稱之為「保安三庄」,住在三莊裡的人自稱為「保安人」。「保安三庄」以外均為藏族、土族部落,俗稱「保安十二族」(意謂保安地方的十二個以藏族、土族居民為主的大部落)。傳說在保安城內當時有保安、回、漢等民族雜居,多為歷代「守邊防番」「當兵吃糧」的「營伍人」和他們的後裔。城外有上、下兩庄,上庄住有土族「五坊頭」,下庄則純為保安人居住,俗稱「四坊頭」(下庄的四個馬姓家族),上下庄合稱保安城外的「九坊頭」。此外,尕撒爾除有保安人外,還有土族等民族居住;年都乎屯主要是土族,但也有少數回、漢、撒拉等民族雜居。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會展,人口增加,當時保安城內「番回」達百餘家,城外有四屯,一千餘戶,由土千戶統治。清雍正七年(1729年)土千戶王喇夫丹與清政府對抗,川陝總督岳鍾琪派兵進剿,將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設「把總」,改屬西寧鎮統轄。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又隸屬循化營,由蘭州府管轄。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當地喇嘛教隆務寺封建主的欺壓,被迫東遷。保安人在遷徙的過程中先是在循化居住數年,后又輾轉至今甘肅積石山下的大河家、劉集一帶定居下來,他們居住的大墩、梅坡、甘河灘等村莊,仍被習慣地稱為「保安三庄」。從1930年起,國民政府推行保甲制,將該地劃為「兩保」。

關於保安族的族源,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定論。新中國成立以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根據1958年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社會調查中對保安族地區的調查資料和在1963年由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甘肅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編寫刊印的《保安族簡史簡志合編》中的觀點,對保安族來源初步推測為:可能是以蒙古語族的人為主體,在長期的歷史展過程中,與一部分回、漢、藏等民族自然融合而形成。

第二,1984年8月,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保安族簡史》中說:保安族的來源,可能是在長期的歷史展中,以蒙古族為主,和一部分當時在保安地區活動的漢、土、回、藏等民族人民,通過密切往來和自然融合而形成。

第三,1986年9月,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由保安族各方面人士參與編寫的《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概況》中說:保安族的族源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後來與回、藏、漢、土(同仁土族)等民族長期交往、自然融合,形成了今日的保安族。

第四,1989年5月,由保安族人撰寫,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保安族》一書中,著重說明了同意《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概況》的觀點。

直到目前,關於保安族的族源無論在學術界還是在保安族內部仍存在爭議。爭論的焦點集中在保安族在最初形成時的主要組成部分到底是來源於信仰了伊斯蘭教的蒙古人還是來自西亞、中亞的色目人,抑或是四川、甘肅河州或其他地區的回族。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有兩種:

一是蒙古人說。保安族是元明時,一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隨西域親軍東來,最先在今青海同仁地方駐軍墾牧,與周圍的藏、漢、土、回等民族長期交往、融合而形成。其主要根據是:先從語看,保安語與蒙古語族諸語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並有45%的辭彙和蒙古語為同源語詞;其次從史籍記載看,元明時就有一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軍在今青海省同仁縣一帶駐軍屯田放牧;再次從習俗看,保安族善騎術、好槍械和摔跤,以及部分保安族人忌大年初一早晨洒掃、孩子哭鬧等習俗都與蒙古族有一定關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章保安族概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