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拉祜族概況(1)
第一節族稱族源
一、族稱
拉祜族自稱「拉祜」,漢族歷史文獻按古音寫作「盧鹿」「魯屋」「喇烏」等。自秦漢以來,拉祜族歷經無數艱難而又漫長的遷徙,形成不同的支系,卻始終保留著一個共同的稱謂「拉祜」,只有在有必要區分支系的況下,各支系所屬成員才使用自己支系的名稱,如拉祜納、拉祜西、拉祜普等,一般對外均統稱「拉祜」。「拉祜」一詞,據說是一種特殊的燒烤虎肉的方法,故拉祜族素有「獵虎民族」的美稱。在拉祜族傳說中民族自稱還有「科苦搓」(山上人)、「洛苦搓」(河頭人)、「拉苦搓」(河頭人)、「拉務」「臘務」「羅武」「拉乎」「拉姑」「拉木帕」等。此外,麗江市永勝縣、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金沙江邊的拉祜族自稱「拉木」。「拉」意為江河,「木」意為高處。
拉祜族他稱有「倮黑」「目舍」(或「墨色」「慕色」)、「緬」(或「閩」)、「桂」(或「貴」)等,始見於隋唐漢文歷史文獻,大量見於明清漢文歷史文獻。漢族稱拉祜族「倮黑」,哈尼族、傣族、布朗族稱拉祜族「墨色」或「慕色」,佤族稱拉祜族「桂」或「貴」,臨滄市和思茅市的傣族稱拉祜族「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哈尼族稱拉祜族「卡桂」。
苦聰人亦是拉祜族的一支,於1985年被識別為拉祜族,成為拉祜族的一個支系。苦聰人自稱「科搓」,意為「山裡人」。「苦聰」是他稱,還有「鍋銼蠻」「苦蔥」「古(苦)宗」「果蔥」「郭抽」等稱謂見於漢文歷史文獻。
有關拉祜族族稱之意,學界有著兩種解說:一種認為與虎崇拜有關,一種認為與民族遷徙有關。前者認為,「拉祜」一詞中的「拉」,是虎的意思,「祜」是一個無語義的詞尾,在拉祜族的民間傳說中,有遠古時期先民們獵到一隻老虎(豹),在共同分食獸肉時,拉祜族因與其他民族的吃法不同而被稱為「拉祜」之說。此外,與拉祜族關係最為密切的傈僳族有虎氏族「羅扒」,小涼山的彝族也有稱為「羅波」的氏族,「羅扒」「羅波」均有虎人之意。再就是對「昆明」人有過重大影響的巴蜀文化中虎崇拜觀極盛,同樣曾以虎作為族稱。據此,認為拉祜族的族稱與虎崇拜有關,應是一個以獵虎而著稱的民族。後者認為,拉祜族雖然曾經是一個遊獵民族,但在民族的遺風遺俗中未見虎崇拜的痕迹,而遷徙這一重大文化現象卻在民族的共同心理上留有深遠的印跡,因此,民族遷徙貫穿民族展及族稱形成的始終。從字意上看,「拉」不僅有虎的意思,它還有江河之意,「祜」也並非無語義的詞尾,它的原讀音應是「霍」,有上面、上頭的意思,它在拉祜族古詩唱詞的四字連詞用語中常被唱為:「科霍拉霍搓」,「科」為山之意,「搓」為人之意。「科霍拉霍搓」,意為山頭人、河頭人之意。
二、族源
有關拉祜族族源,學界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是雲南境內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一種認為屬古代羌人族系,是青藏高原南遷民族。大多數學者傾向於後者,如白翠琴著《魏晉南北朝民族史》中認為:「在歷史長河中,氐羌民族集團不斷遷徙、分化、重組,其分布區域亦不斷擴大,逐漸展、演變為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各民族。諸如藏、彝、白、納西、哈尼、拉祜、傈僳、普米、基諾、景頗、阿昌、怒、獨龍、土家等族,皆與其有一定淵源關係。」拉祜族民間口承文學歷史,也認為其先民是從青藏高原的「北基南基」(也作北給南給、北京南京、北氐南氐等)南遷而來,或曰從青海湖一帶的「諾海厄波」「江西」南徙而來。如《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孟河的傳說》《猴子婆》《石羊女》等,反映了鹽海爭鬥、猴祖崇拜、白石和羊女崇拜的痕迹,不同程度地昭示著羌人文化的同源性,表露出拉祜族先民與羌人族系間的源流關係。1
古羌人族系、支系眾多,分佈廣泛。田繼周著《先秦民族史》記載:「周時的西戎,應是氐羌的系統……羌族在商時就已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們共同體,廣泛地居住在陝西、甘肅及其以西、以南的地區。周朝稱氐羌系統的民族為戎,為西戎。戰國以後,羌這個族稱就出現了,以至沿用到後代。」田繼周著《秦漢民族史》記載:「羌族支系眾多,分佈甚廣,北自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南自廣漢(西漢治梓潼,東漢治縣,今廣漢),蜀郡(治成都)以西,包括今甘肅、青海、四川西部、西藏、新疆昆崙山區,都是它的分布區。」王文光著《中國古代的民族識別》記載:「秦漢時期西北的羌族主要分佈在河湟地區」。由此可見,大約先秦以前,拉祜族的先民即生活在中國西北部河湟流域的廣大地區,屬西戎的一部分。在拉祜族民間口承文學歷史中,被稱為「密尼都庫」(意為紅土或黃土高原)和「諾海厄波」(意為藍色大湖,今青海湖)時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