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拉祜族概況(2)

2.第一章拉祜族概況(2)

《魏晉南北朝民族史》記載:「羌人經過先秦很長時間的遷徙分化……被稱為羌人的主要集中在河湟地區、塔里木盆地以南及蔥嶺的西域地區、隴南至川西北一帶。」這便是河湟羌的形成,其中包括了拉祜族先民。范曄著《後漢書·西羌傳》記載:「羌人領無弋爰劍,被秦厲公擄為奴,后逃脫,聚舊部為帥,傳至曾孫忍。自爰劍后,子孫支分凡百五十種……其五十二種衰少,不能自立,分散為附落,或絕滅無後,或引而遠去。」公元前4世紀,秦獻公欲復先世霸業,大動干戈,迫使大批羌人遷離故土。「忍季父邛畏秦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錫支河,與眾羌絕遠,不復交通。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氂牛種,越嶲(今西昌)羌是也;或為白馬種,廣漢(今甘肅文縣)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今甘肅武都)羌是也。」後來一部分人在「邛」的率領下,沿四川西部南遷。由此可見,秦漢時期,拉祜族先民與一些氐羌系民族開始南遷,部分進入四川。王文光著《中國古代的民族識別》記載:「《新唐書·西域上·党項傳》載:『又有白狼羌,吐蕃謂之丁零,左屬党項,右與多彌接……』白狼羌活動的範圍為今四川阿壩州,甘孜州和甘青連接地帶。」在拉祜族民間口承文學歷史中,被稱為「北極(基)南極(基)」或「北地南地」(古地名譯音,在今青海省境內)和「阿沃阿郭都」(意為一天一夜都走不完的壩子)、「科瑪斯科階,洛瑪斯洛階」(意為七座大山處,七條大河處,故稱「七山七水處」)時期。2

隋唐時期,先後出現民族他稱「閩」和「緬」,民族自稱「盧鹿」,拉祜納支系自稱「鍋銼」,始見於漢族文獻。1拉祜族先民陸續由川入滇,與滇西北高原的一些部族共同形成被泛稱為「昆」或「昆明」的族群,分佈在金沙江以南至洱海的區域。在拉祜族民間口承文學歷史中,被稱為「諾婁諾謝厄」(意為藍色水的大湖,疑為瀘沽湖)和「諾婁厄搭」(意為諾婁湖大渡口,今攀枝花市渡口)時期。

元明時期,拉祜族先民幾經漫長的遷徙進入滇西南,分佈於瀾滄江兩岸的廣大地區。在拉祜族民間口承文學歷史中,被稱為「勐緬密緬」(意為被火燒出來的天地)時期。清代,民族他稱「倮黑」「目舍」「墨色」「慕色」「桂」「貴」等,頻繁出現於漢文歷史文獻中,以及哈尼族、傣族、布朗族、佤族中。王文光著《中國古代的民族識別》載:「康熙《楚雄府志》載,『倮黑,居深箐,擇叢篁蔽日處結茅而居,遇有死者,不殮不葬,停屍而去,另擇居焉』。這部分倮黑聚居於楚雄府所屬的廣通縣和南安州(今雙柏縣)一帶的山區,保持著古老的原始生活方式。他們是依舊留在北部的少部分而且族中的絕大部分,早已遷到南部的順寧府(今臨滄地區)和普洱府(今思茅地區)一帶去了。近代廣通、雙柏一帶已經沒有拉祜族,顯然是清朝中期以後又『另擇居焉』而遷到雲南南部去了。」由此可見,至清末拉祜族先民已定居於現今的分布區域。

1952年12月20~25日,根據本民族廣大民眾的意願,瀾滄第二次民族區域自治籌備委員會議提議將民族稱謂「倮黑」改為「拉祜」。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批准成立瀾滄拉祜族自治區,4月1~7日召開瀾滄拉祜族自治區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大會決定廢除歷史上帶有歧視性的民族稱謂「倮黑」,正式定名為拉祜族。

第二節人口與分佈狀況

拉祜族是一個地處中國、緬甸、越南、寮國、泰國五國交界山區,跨國而居的亞熱帶山地叢林民族。分佈於中國雲南省西南部,緬甸東北部,越南、寮國、泰國的結合部地區,東經98°50′~105°,北緯17°24′的狹長地帶。中國境內的拉祜族分佈在雲南省西南部山區,人口為453705人(2000年),分拉祜納(黑拉祜)、拉祜西(黃拉祜)、拉祜普(白拉祜)和苦聰四個支系,拉祜普支系現已見不到了。現主要集中於瀾滄江東西兩岸的普洱市、臨滄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約佔人口總數的92%,其中,近半數人口(195796人)居住在瀾滄拉祜族族自治縣境內,其餘人口分布於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以及思茅、景谷、景東、寧洱、西盟、江城、墨江、勐海、景洪、勐臘、元江、新平、耿馬、永德、鎮康、臨滄、滄源、鳳慶、雲縣、綠春、金平、賓川等縣境內。80%以上的人口集中於瀾滄江以西,北起臨滄、耿馬,南至瀾滄、孟連,恰好處於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漢族分布區域的中間地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拉祜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拉祜族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章拉祜族概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