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章拉祜族概況(3)
拉祜族人口分布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大分散,是指拉祜族遍佈於雲南省6個地(州)市26個縣;小集中,是指拉祜族雖與漢族、傣族、哈尼族、佤族、布朗族、彝族等交錯而居,但基本上是聚族聚寨而居。(詳見下表)
■
此外,零星散佈於全國各地的拉祜族人口共有21875人(2000年)。
國外拉祜族人口共計227491人。其中緬甸150000餘人,泰國61128人,寮國10000餘人,越南5000餘人,美國1363人。1
第三節歷史沿革
拉祜族歷史上無民族文字,故無民族歷史沿革的相關記載,因此,只能根據漢文獻和本民族民間口承文學歷史進行描述。
大多數學者和《拉祜族史》均認為,拉祜族屬古代羌人族系,是青藏高原南遷民族。大約在商湯時代拉祜族先民便活躍於甘青高原,田繼周著《先秦民族史》記載:「羌族在商時就已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們共同體,廣泛地居住在陝西、甘肅及其以西、以南的地區。」拉祜族民間口承歷史中是這樣描述的:那是一片廣闊的黃土高原,曾經長滿了茂密的森林和竹林,有著各種各樣的野獸,拉祜族先民們就生活繁衍在這片沃土上,以打獵為生,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初民生活。一場偶然的森林大火,燃燒了幾天幾夜,燒光了幾座大山,直到下起了大雨,才把野火澆滅。先民們從被火燒過的土地上,撿回了許多被燒死的野獸,吃起來味道鮮美,就把沒吃完的獸肉存放起來,也有的用雨水來煮獸肉吃,覺得很好吃。從此人們懂得了使用火,並學會了用火取暖、用火圍獵,還學會保留火種,並且為尋找食物而燒毀森林,今天燒毀這片森林,明天燒毀那片森林,森林逐漸被燒完,露出了光禿禿的黃土地,人們到更遠處尋找森林,開始了最初的遷徙生活。於是拉祜族的先祖碧迪依修帶領著他的子民們尋找新的生存之處,就出現了「妥臘科」,意為兔子山……「妥臘科喲!碧迪依修九次遊獵的地方,這裡有很多兔子,還有像兔子耳朵似的大山。」……拉祜族先民們在這一帶又住了「些科些巴」(意為三年三個月)。1當這裡又被吃光后,碧迪依修只好帶著其子民們「九種分九股」各自去謀生路去了。2這與《後漢書·西羌傳》記載的古羌人「自爰劍后,子孫支分凡百五十種,其九種在錫支河……其五十二種衰少,不能自立,分散為附落,或絕滅無後,或引而遠去」相吻合。直至秦漢時期,拉祜族先民一直生活在中國西北部河湟流域的廣大地區,屬西戎的一部分。《中國古代的民族識別》記載:「秦漢時期西北的羌族主要分佈在河湟地區。」《魏晉南北朝民族史》記載:「羌人經過先秦很長時間的遷徙分化……被稱為羌人的主要集中在河湟地區、塔里木盆地以南及蔥嶺的西域地區、隴南至川西北一帶。」
秦漢時期,拉祜族先民與一些氐羌系民族開始南遷,部分進入四川。《中國古代的民族識別》記載:「白狼羌活動的範圍為今四川阿壩州,甘孜州和甘、青連接地帶。」拉祜族民間口承歷史中是這樣描述的:從木洛格往下走,從哈洛格往下走,走了七年又七個月,來到了紅土高原,這個紅土高原啊!土壤瘦又紅,樹木稀又疏,這裡不是種莊稼的地方啊!再沿著紅土高原往下走,又走了三年零三個月,來到了阿沃壩,來到了阿郭壩。阿沃壩子的地啊平得像手掌,阿郭壩子的天啊拱得像鐵鍋。金魚銀魚滿河游啊!動物野獸滿山跑。做一天的勞動,可以吃十天;做一年的勞動,可以吃十年。1
隋唐時期,拉祜族先民陸續由川入滇,與一些氐羌系民族被泛稱為「昆」或「昆明」。「昆明」人是由金沙江以北的越嶲羌人展而來的古代族屬集團,它分佈在金沙江以南至洱海的區域,主要從事游牧業,尚處於原始公社階段,各部落還沒有構成部落聯盟的大酋長,氏族間的聯繫不是很密切,他們各自進行遊動性的徒步森林狩獵、放牧和原始遷徙農業。4世紀中葉至8世紀中葉,雲南被彝族爨氏所統治,爨氏奴隸主政權其後分裂為東爨、西爨,拉祜族先民處於西爨爨氏家族的統轄之下,在雲南東北部相互形成「烏蠻」部族集團。8世紀中葉以後,代爨氏政權而起的是強大的南詔、大理政權,拉祜族先民與南詔、大理政權的統屬關係比爨氏政權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