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章拉祜族概況(4)
大約10世紀以後,拉祜族先民脫離大理政權大規模南遷。從《拉祜族史》和歷史傳說、古地名以及拉祜族各支系的分佈狀況看,這次大遷徙分東西兩路進行。東路:拉祜西、拉祜普、苦聰順哀牢山西側和無量山東側南下,到達景谷、景東、鎮沅一帶。西路:拉祜納經彌渡、巍山,渡過瀾滄江到達臨滄、雙江一帶。18世紀初至20世紀初的200年間,拉祜族先民因不堪清王朝和傣族各級土司的統治,聯合佤、哈尼、傣、布朗、漢等族人民共同揭竿而起達20餘次。起義失敗后,拉祜族先民又進行了一次局部性的遷徙,一路順元江南下至綠春、金平一帶,一路渡過瀾滄江到達瀾滄、孟連一帶,最終定居於現今的分布區域。
遊獵、遷徙農業、族內對偶婚制的原始大家庭生活、龐大的地緣村社聚落和實行「鬼主」制度的部落組織,佔據了拉祜族1000多年的歷史。進入文明時代后,拉祜族有三個很顯著的社會現象。一是長期保留族內對偶婚制,以母係為主,雙系並存。二是共居於長屋之內的大家庭公社非常牢固,個體私有制經濟停滯不前。三是流動不安的民族大遷徙。直至清朝中葉拉祜族才廢除對偶婚制,擺脫大家庭公社集體經濟。18世紀后,拉祜族社會生了重大變化,在傣族領主經濟的影響下,產生了封建主義的萌芽,逐漸建立起封建領主經濟。進入近代以後,還沒有完全育成熟的拉祜族封建領主經濟,便在雲南近代地方商品經濟的衝擊下解體為地主經濟。新中國成立后,拉祜族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社會主義的展道路,先後成立了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根據拉祜族地區的具體況和不同特點,分別在拉祜族地區實行和平協商土地改革和直接過渡的經濟政策,實現了社會的改造。在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拉祜族社會經濟文化、生產力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和展,建設了許多工礦企業。現今,拉祜族人民正信心百倍地與全國各兄弟民族一道,為將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鬥。
第四節生態資源
中國境內的拉祜族分佈在雲南省西南部山區,地處亞熱帶叢林山地,物產豐饒、資源富庶。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常年蔥綠,四季常青。年平均氣溫約19c,最熱月平均氣溫約23c,最低月平均氣溫約12c。一年分乾濕兩季,濕季即雨季,雨量充沛,雨水累月不斷,有時在晴朗的陽光下,也常常會下起溫暖的太陽雨。乾季則很少落雨,但山谷川澗有著充沛的水資源,足夠灌溉之用。瀾滄江兩岸都是由谷地和山巒組成的山區與壩區,相互交錯,山區地勢雄偉,山巒連綿;壩區平坦濕潤,舒適溫暖,形成不同風格相互輝映的壯麗地貌。山區和壩區由於地理、氣候、氣溫的差異,形成各自不同的經濟特點。拉祜族居住的山區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水利資源,適合於糧食作物和茶、煙草、劍麻、紫梗等經濟作物的生長,同時還是畜牧業的理想場所。這裡有廣大的森林植被,有尚未充分掘的木材林,繁生著熱帶水果、香料、藥材、纖維等豐富的野生植物。在原始森林、次森林中,棲息著種類繁多的熱帶山林珍禽異獸。山區還蘊藏有大量的鉛、鐵、銅、金、銀、鎢、鋁、煤等礦藏資源,尤其是早已開採的鉛礦和新近現的鐵礦更為豐富。
拉祜族分佈的山區,由於地形為山水切割,海拔差異懸殊,因此氣候橫跨熱帶—亞熱帶—溫帶,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氣候資源豐富。海拔800米以下的江畔、河谷地帶為熱帶,全年無霜,適宜各種熱帶作物生長,作物一年多熟;海拔在800~1800米之間的地區為亞熱帶,年無霜期達286~340天,是農作物主產區;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區為溫帶,均為山區,氣候溫涼,年無霜期達246~280天,適宜展林、牧業和種植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