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領導延安文藝運動(3)

166.領導延安文藝運動(3)

1938年初夏的一個夜晚,**在邊區印刷廠工人文藝小組起組織的文藝晚會上,聽了柯仲平朗誦自己創作的長詩《邊區自衛軍》,非常高興,讚揚他把工農兵大眾作了詩的主人,以及對民歌的吸收、融化和形成詩的大眾化風格所作的辛勤努力。***之後,他把詩稿帶回去審閱,作了批語:\"此詩很好,趕快表。\"經**推薦,《邊區自衛軍》很快應在**中央的理論刊物《解放》第41、42期連載表。

詩人、作家蕭三是**的少年同窗,1939年4月由蘇聯回到延安。**對他的文學事業非常關心,曾不無認真地說:\"姓蕭的古來文學家很少,你要爭氣\"。一次,蕭三把他在蘇聯出版的《埃彌蕭詩選》送給**,同時為活動方便,向**提出憨安一匹馬。6月17日,**在給蕭三的信中說:\"大作看了,感覺在戰鬥,現在需要戰鬥的作品,現在的生活也全部是戰鬥,盼望你更多作些。\"\"馬,待查問一下看,這事倒不很容易。如你在邊區範圍內行動,那我可以拿我的馬給你用一下;如往外邊,就得另想法了。\"

四、慷慨解囊,鼎力支持。處於戰爭環境,延安文藝界的活動經費十分緊張,許多團體、組織的工作曾因此受到很大限制。為了使黨的文藝事業堅持下去,克服難關,**盡己所能,經常解囊相助。

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僅靠幾十元起家。劇團成立后,沒有汽燈、幕布,甚至沒有必不可少的舞台用具。團長柯仲平為籌措經費,四處奔波。在延安的中央領導同志得知后,紛紛相援。**一次就拿出300元,周恩來、博古每人給了50元法幣,陳雲送了一台小電影機,賀龍不僅給了20元法幣,還託人從山西帶回一批繳獲的軍用物資。

1939年9月20日和30日,《文藝突擊》出了兩期之後,受到各方的祝賀、好評,並希望改油印版為鉛印版。正當編輯部門為經費犯愁之時,**帶頭捐款二三百元,許多黨政軍領導同志隨即響應。同年10月16日,《文藝突擊》鉛印版出版。

同年11月7日,**觀看了由侶朋編導、冼星海配曲、陝甘寧邊區留守兵團政治部宣傳大隊(烽火劇社)演出的歌舞活報劇《慶祝十月革命節》。留守兵團司令員蕭勁光介紹說,演出花錢很少,布景是從魯藝借用的。**便找來隊長陳明和侶朋談話,留他們吃飯,還贊助他們200元,用於開展活動。

1940年延安各界紀念五四青年節籌備委員會起有獎徵文活動,收到來稿150件,其中絕大部分為文藝作品。評選結果,有23件作品獲獎。甲等40元,乙等20元。所獎金,全部由中央領導同志捐贈。**捐的最多,達300元。

五、排解紛爭,團結隊伍。1935年底,黨中央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以上海為中心的黨所領導的革命文藝界,為宣傳、貫徹這一政策,曾就如何建立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問題展開過一次爭論,即\"國防文學\"與\"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論爭。\"左聯\"青年作家徐懋庸不贊成魯迅等人關於\"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的提法,於1936年8月1日寫信攻擊魯迅。魯迅在8月16日表了《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一文,予以駁斥。\"兩個口號\"的爭論,在當時的文藝界生過較大的影響,總的來說是有意義的,但也暴露了文藝界存在的宗派主義、行幫主義和無原則的糾纏、人身攻擊等不良風氣,損害了革命隊伍的團結和戰鬥力。1937年5月延安文藝界也曾討論過\"兩個口號\"的問題。1938年春,徐懋庸來到延安。5月,他寫信給**,請求接見,談\"兩個口號\"之爭。**認真地聽取了他反映的況和意見后,先肯定這場爭論的性質是革命陣營內部的爭論,不是革命與反革命之間的爭論。接著分析了爭論的背景和原因,指出,在內戰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一路線政策的轉變關頭,由於革命陣營內部政策、理論水平的不平衡,認識有分歧,生爭論,這是不可避免的。然後,嚴肅地指出徐懋庸等人的錯誤是對魯迅的不尊重。\"魯迅是中國無產階級文藝運動的旗手,你們應該尊重他。但是你們不尊重他,你的那封信,寫得很不好。當然,如你所說,在某些具體問題上,魯迅可能有誤會,有些話說得不一定恰當。但是,你今天也說,那是因為他當時處境不自由,不能廣泛聯繫群眾的緣故。既然如此,你們為什麼不對他諒解呢?\"最後,**還闡明了對待錯誤的正確態度,\"錯了不要緊,只要知道錯了,以後努力學習改正,照正確的道路辦事,前途是光明的。\"**的這一席話,是非明確,不糾纏具體細節,實際上對這場爭論作了結論,對於來延安的曾參加過爭論的文藝工作者統一認識,增強團結,起到了積極作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勁風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66.領導延安文藝運動(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