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蔣介石不得不「節制」(5)
日本人又玩起了純熟的老套路——策動漢奸,以華制華。這次被日本人選中的是一個叫張海鵬的人。此人出身綠林,是東北元老級的武人,也是一個清廷的忠心孤臣,在他的居室中,常年供奉著遜位的末代皇帝溥儀肖像,時而禮拜。在日軍的策動下,他宣布脫離張學良而獨立,自任邊境保安司令,並起兵進犯黑龍江省。
可惜的是,張海鵬雖一心想借日軍之勢再造清廷,可打仗卻不靈。在10月16日的江橋戰鬥中,他被馬占山部擊敗。
馬占山行伍出身,在與土匪作戰中打出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他精瘦、光頭、黑鬍子,常穿黑馬褂,臉上沒有一點笑模樣。就是這個小個子的光頭中國人,令不可一世的關東軍次在東北嘗到了損兵折將的滋味。
關東軍深知,軍事上的節節勝利是他們一切軍事冒險的最大資本,所以他們無法容忍馬占山在江橋對日軍軍威的侮辱。他們決定親自出兵,公然挑戰參謀本部的要求。
關東軍開始集結進攻馬占山陣地的舉動驚動了東京。日參謀本部從11月5日起,正式出「臨參命」,企圖制止關東軍的軍事行動。但是「臨參命」卻沒有達到軍令如山的效果,關東軍依然我行我素,悍然動江橋作戰。馬占山部雖奮勇迎戰,並給關東軍以出乎意料的打擊,但最後在日軍的陸空聯合攻勢下,不得不放棄江橋陣地後撤。
關東軍之所以連「臨參命」也敢有所違背,除了跋扈成性的傳統外,還受到陸軍省的支持。陸相南次郎是個政治上的投機分子。當看到被關東軍貿然動的戰爭搞得不知所措的若禮次郎內閣已是搖搖欲墜時,南次郎竟然要求內閣增兵支援關東軍進攻黑龍江。這等於宣布陸軍省與政府政策不合,陸相隨時可以辭職而導致內閣總辭。12月11日,終於若內閣辭職,犬養毅受命組閣,由主張積極打破華盛頓體制的荒木貞夫大將出任陸相;12月23日,由元帥栽仁親王頂替持重的金谷范三大將出任參謀總長,日本陸軍中央部變得更好戰了。
江橋失陷,日軍兵鋒指向當時黑龍江省的府齊齊哈爾。東京所擔心的國際社會尤其是蘇聯對日軍進攻北滿的「強烈反應」並沒有生。「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東京在大喜過望的好心中,不再提什麼「臨參命」了,准予關東軍積極作戰。
馬占山不得不面對「上下一心」的日本作戰,國民政府除了慰問電和嘉獎令外,不可能給予他任何實質上的援助。12月18日、19日,僅在日軍動進攻兩天後,馬占山撤出了齊齊哈爾,黑龍江省的省會淪陷了。
在以馬占山部為主力的黑龍江抗戰中,中**隊死傷約千餘人,日軍亦傷亡1181人,但絕大多數為凍傷者,陣亡僅103人。
日軍在向北用兵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地處遼西的錦州。
錦州位於遼西走廊,依山面海,北寧鐵路線由此經過,是控扼關內關外的咽喉要地。瀋陽陷落後,張學良報呈南京國民政府,於9月23日把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行署和遼寧省政府行署暫設在了錦州,表示中國政府並沒有放棄對東北的主權,而這一點,是意欲「領有滿洲」的關東軍所無法容忍的。可是在當時,進攻錦州卻同樣是投鼠忌器,因為北寧鐵路是英國經營的,那是英國勢力範圍。於是日本權衡再三,決定不通過地面進攻,而是出動空軍對錦州實施轟炸。日軍的轟炸從10月8日開始,同時,還撒下所謂《告錦州市民書》,有「服從大日本帝**之恩威,反對張學良政府」之類的內容。
時間到了12月的中旬,日本內閣轉換,陸軍中央部開始積極支持關東軍進攻錦州。為了避開國際關注尤其是英國人的不快,關東軍於12月12日制定了《攻擊錦州的方略》,主要內容是以「掃蕩土匪」為名,調動地面部隊向錦州方向進犯。日軍參謀本部又經天皇批准,向關東軍增派大批部隊,以增加關東軍的兵力。
大戰在即,國民政府內部又起事端。因奉行不抵抗政策而受到國內巨大壓力的蔣介石,在廣州方面的挑戰面前終於撐不住,只好以退為進,於12月5日宣布下野。本來,廣州方面與日本之間也是暗通款曲,可是入主中樞后,面對國內輿論的壓力和日本新政府更趨明朗的戰爭立場,也只有強硬起來再說了。於是12月25日,中央政府給張學良來了有「積極抵抗」要求的電令,政策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