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文明其精神(3)

15.文明其精神(3)

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一師本科畢業班開設了修身課,所用教材是德國哲學家、倫理學家泡爾生著的《倫理學原理》。*****讀了這本約10萬字的著作后,寫了1。5萬餘字的批語,留下了用紅、墨筆打記的圈點、單杠、雙杠、三角、叉等符號。批語的內容絕大部分是對書中一些哲學、倫理學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強調個人價值,主張唯我論,提倡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傳統觀念和**主義的束縛和壓抑。凡他認為原著中比較精闢的地方,都著重圈點,批上「切論」、「此語甚精」、「此段可謂揮盡致」、「振耳聵之」、「精切詳明」、「至真之現、至澈之」、「吾前所論與此立意完全相同」、「洞悉人性之語」、「吾極立此說」、「此節議論透徹之至」、「此章說得最好」、「真理在此」等語,對原著中那些他認為不確或根本錯誤的地方,他就批上「誠不然」、「殊未必然」、「此節不甚當」、「定然無益」、「此處又使予懷疑」、「吾意不應立此說」、「此處吾又有不然意見」、「此說終覺不完美」等語。批語中還有多處聯繫中國歷史和當時政治局勢、思想動態,進行對比分析。對《倫理學原理》一書的批語,處處體現了**的獨立思考和分析批判的精神。

**讀過《倫理學原理》這本教科書後,寫了一篇題為《心之力》的作文,受到楊昌濟的讚揚,得100分。

**批閱過的《倫理學原理》原件,是由他的同學楊韶華保存下來的。1950年9月15日,楊韶華乘周世釗去北京的機會,托周世釗將書奉還**,並在書後附記:「此書系若干年前,**潤之兄在小吳門外清水塘住所借閱者,嗣後各自東西,不復謀面,珍藏至今,深恐或失!茲趁周敦元學兄北上之便,托其奉還故主,藉鏡當時思想之一斑,亦人生趣事也。」**復得這本書後,高興地翻看了自己寫在書中的評語。他說:「我當時喜歡讀這本書,有什麼意見和感想就隨時寫在書上,現在看來,這些話有好些不正確了。」並說:「這本書的道理也不那麼正確,它不是純粹的唯物論,而是心物二元論。只因那時,我們學的都是唯心論一派的學說,一旦接觸一點唯物論的東西,就覺得很新穎,很有道理,越讀越覺得有趣味。它使我對於批判讀過的書,分析所接觸的問題,得到了新的啟和幫助。」(周世釗《**青年時期的幾個故事》)

**喜歡社會科學,對自然科學不十分感興趣,反對將自然科學列為學校的必修課。因此,他將功夫多數都花在社會科學上,專心於哲學、史地、文學等。他博覽群書,凡是能搜集到的古今中外的各種名著,如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稗官小說、近人文集以及翻譯成中文的外國名著等,無不瀏覽。他經濟拮据,沒有錢買書,只是有時買些折價書,大量的還是向老師同學借閱,並對一些他喜愛的內容,認真地抄錄下來。《講堂錄》中就有他手抄的《離騷》、《九歌》。他在一師的同班同學羅學瓚在1917年9月26日的日記中記載:「余借毛君澤東手錄西洋倫理學七本,自舊曆六月底閱起,於今日閱畢。」手錄西洋倫理學七本,足見**學習之認真、刻苦。

**很注重自學。課堂上的有限時間滿足不了他的求知**。他精心安排自學計劃,讀書不倦。晚上熄燈后,他就捧著書本,坐在走廊的路燈下,或者茶爐房裡,借著微弱的燈光苦讀,經常到深夜,有時通宵不眠。為了鍛煉自己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專心致志地學習和思考的本領,有時他隻身到學校後面的妙峰山頂學習,為「靜中求學」,有時則來到車水馬龍的長沙城南門口讀書,要在「鬧中求靜」,磨鍊意志。

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是**讀書學習的突出特點。他每天「從早到晚,讀書不止」。早晨很早就起床,做冷水浴或其他運動,然後進教室自習。上課時,靜心聽講,認真筆記,課餘時間或是進圖書館、閱覽室閱讀,或是找同學、老師交談學問。晚上熄燈后,還要夜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偉人毛澤東(旭日篇)(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世紀偉人毛澤東(旭日篇)(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5.文明其精神(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