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木凸(8)
這件事聽起來的確相當奇怪。
你說譚家花園裡有蛇有蟋蟀,這不稀奇。譚家花園前身是上海縣知縣葉廷眷的公館葉家花園。花草樹叢假山石洞幾十年,還有幾幢老房子**十年沒有翻修過,湮沒在荒草一角。這種地方要說是沒有蛇沒有壁虎,或者說沒有蟋蟀,反倒是奇怪了。但要說到什麼\"青花罈子\",而且是\"一批\",實在沒名堂。
譚家門裡當然有瓷器。不但有,而且還多。不但多,而且還名貴。中國人就是有這種通病,一旦鈔票賺足了,房子造夠了,妻妾討夠了,兒子生夠了,官銜買夠了,剩下來最想做的事,一就是花錢附庸風雅,結交文人騷客,男女優伶;再一個就是白相\"老祖宗\"——收藏古董。古話說\"腰纏萬貫下揚州\"。為啥偏要去揚州?古時候的揚州的的確確是一塊優價古董薈萃之地。譚家自然也不能免俗。更何況譚老老先生當年以布衣人直乾清宮南書房,在內廷供奉任上讓皇上外放,先去了安徽,又去了福建。後來還去過別的一些地方。去的地方越多,家裡收藏的\"老祖宗\"自然也就越多。
但是,不管譚家的古董有多少,從譚老老先生開始,到後來的譚老先生,到現在的譚先生,在瓷器方面,他們從來就只好兩種古瓷:一種,明神宗時的吳十九瓷;第二種,前清雍正年間出的\"胭脂水\"瓷。吳十九瓷古樸渾拙。粉紅的\"胭脂水\"則嬌嫩欲滴。譚府一向最忌青花瓷,連碰都不碰,更不要說收藏。只嫌它清冷。不吉氣。連日常家用的一應茶具餐具煙具,他們都只用粉彩鬥彩的五福蓮座出水雲龍。就是帶一點青花的,起碼也要是釉里紅那種的。這一點,上海灘上所有玩瓷器的都清楚。怎麼可能還會有這樣的人,特地到譚家門裡來尋什麼\"青花罈子\"?除非他五迷三倒純粹一個神經病。
但譚先生堅持說,他看到過這個人。還跟他說了話。這個人個頭雖然不高,穿著固然黯舊,但舉止談吐無一不顯示出他內心的清朗和精細。後來,他索性把這個人的樣子畫了下來,讓大家依樣去尋找。畫掛在門房間。三天沒有反應。到第四天頭上,這位程寶霖先生從南通天生港結賬回來,看到了畫上的這個人,不覺呀地一聲暗暗驚叫,忙回到自己家裡,從閣樓上翻出一部涵芬樓刻本《北窗吟稿》;拍去函套上的灰塵,拿青藍細布用心包好,悄悄送到譚先生跟前。這位程先生是當年葉知縣身邊那位賬房主簿程敬吾的後嗣。他手中當然會留下一些跟葉大人和程主簿有關的人文資料。這部積滿灰塵的《北窗吟稿》即是其中之一。裡頭收集的都是葉大人官宦生涯的\"即興創作\"。諸如《感念紫氣東來推窗遙望》《拜會某國某領事路遇小雨》《懸牌放告聞聽鼓樂繞樑有感君子之道黯然而小人之道日彰五十韻》等等等等。但難得的是,這部《吟稿》卷刻印著那位葉大人頭戴花翎、身穿朝服、佩戴朝珠,端坐中堂的一幅\"繡像\"。
拿葉大人的\"尊像\"和譚先生靠記憶畫出的那漢子像一比照,簡直叫人不敢相信,這二者竟如此相像。甚至可以這麼說,讓七八十年前的葉廷眷大人摘去頂戴花翎,脫去朝服朝靴,再讓他換上半新舊的二尺半短打衫褲,活脫脫就是眼門前譚先生畫的這條漢子了。
這怎麼可能?葉廷眷至少也已死了有五六十年了。
他是心有不甘,又轉世來微服私訪了?不不不不……絕對不可能……
還是存心來找譚家的後代索討先前的房租地契的?不不不不。更加不可能。
捧著涵芬樓那套刻本的程先生,當時差一點嚇暈在地。
譚先生聽說后,當即也呆定在他那張鐵柳木大案桌旁了。
於是一陣穿堂風刮過。真是一陣相當厲害的穿堂風。
而譚家人一定會告訴你,這一向譚家接二連三出各種各樣的怪事。比如花園東南角上那一大片竹林突然開花枯黃。比如鑄鐵的路燈柱突然生鏽剝落。比如打蠟地板縫裡突然爬出成群結隊的白螞蟻。比如西花廳的天花板突然塌下來一大塊。比如太太小姐房裡的棕綳床,三天之內棕繩啪嗒啪嗒全部斷光。特別是譚先生寫字間里的那張\"鐵柳木\"寫字檯。這張大寫字檯是譚家一寶。它是曾曾祖德麟公三十歲那年從閩南帶回來的。鐵柳木,又叫\"海柳\",或\"海底木\"。它是南方一種高大喬木,只長在悶熱的海岸線上,那淺海的海底。常年地不見天日。每每在退潮以後它才會露出自己成片的粗壯和成片的翠綠。它木質細膩,色澤茶黑。光潤如玉,堅硬如鋼。壽命能到一千年以上。最好的鐵柳木,出在福建東山島古雷頭海底。每每天氣要劇變,那一片海水就先期混濁翻騰起來,伴隨一陣陣低沉的轟鳴聲,不斷冒出一串串很大很大的氣泡,並有雲層低低覆蓋。很怪異。也很可怕。譚家的這張寫字檯就是採用吉雷頭海底的鐵柳本做的。平時看它,精神十足,明光光纖塵不染;只但說要變天,它便先期暗淡下來,檯面上同時隱隱浮起一層極微薄均勻的霧氣,並滲出一粒粒極細小瑩潔的水珠。據說貼近了細聽,還能聽到一陣陣完全屬於某種袖珍版的轟鳴聲。隨著天色轉晴,它又會完好如初,明亮如鏡。這樣的反覆,屢試不爽,真是神奇得很。於是有人曾想用霞飛路(淮海路)上兩幢花園洋房來換取。譚家人當然不答應。可是,最近幾個月以來,它真的失靈了。不管天氣怎麼變,它都不變。外頭即便在落大雨,它檯面上依舊是乾巴巴,灰兮兮。真是呆掉了。完完全全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