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曼谷政商集團(三)
根據國際學者的分析,20世紀80年代對暹羅100家最大的企業集團的調查顯示,他們中有61家由暹羅人控制的集團,其中24個屬工業集團。可見這時暹羅工業集團已經與商業銀行集團、外資大企業形成3分天下的局面,其中比較著名的工業集團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暹羅摩托集團。該集團的核心人物是泰籍華人陳龍堅——陳龍堅1913年生於粵省揭陽,幼年隨家人到暹羅,其父在曼谷經營廢鐵回收業。陳龍堅在回收廢鋼鐵的同時,開始經營汽車修理業務,並於1948年開始經營日產汽車進口業務。
1952年,陳龍堅投資20萬泰銖建立了暹羅摩托有限公司。經過10年積累,1962年他與日產汽車公司合作,由日產公司提供技術,他出資200萬泰銖建立通羅日產汽車公司;開始裝配尼桑轎車。以後他又與鈴木、雅馬哈和5十鈴等扶桑國大公司合資建立汽車關聯產業,從而建立起自己的汽車王國。至20世紀90年代初,暹羅摩托集團已經擁有43家企業,其中有19家是汽車裝配和0部件相關的產業,從業人員達10000多人。
第2個是暹羅紡織業中的巨子素吉·保滴功達那軍的紡織王國。素吉為瓊州籍華人,早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就開始從事棉織品進口業務,以後又租用了1家暹羅的國防部門擁有的紡織廠,在國營紡織品公司的強有力竟爭下尊求生存。1963年,他與扶桑國的野村貿易公司合資建立了東南亞最大的現代化紡織廠,從而使其事業得到飛躍發展,此後他又與扶桑人合作建立起與紡織有關的印染等企業。到1975年,素吉集團已形成了1個包括13家企業的綜合性紡織企業,80年代初,擁有40多萬個紡錘,以及占暹羅紡織業3分之1的紡織機。
第3個是協成昌集團,創立者李興添是泰國出生的潮州籍華裔。1943年,李興添以10000銖註冊資金創辦協成昌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滬市和扶桑進口肥皂、洗頭粉等日用品。20世紀50年代,公司的進口範圍擴大到港島地區、獅城和霉國,銷售範圍也擴大到全國各大城市。20世紀60年代,李興添抓住暹羅官府扶持替代進口消費品的產業政策,通過與外國企業合資的方式建立起1批日用品生產企業。在20世紀70年代,協成昌集團以協成昌公司為核心先後建立了曼谷尼龍等8家重要企業,從而奠定了其在製造業集團中的地位。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出口工業的發展,暹羅需要生產更多的出口商品打入國際市場,暹羅官府於是把農工產業作為1個重要的出口產業加以扶持。從當時暹羅的實際情況來看,發展農工產業有極好的優勢。首先是農工產業的原材料大部分都可由本國生產。
另外,這項工業使用的技術設備不複雜,基本上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第3,農工產業的產品基本上都可以出口,屬國際市場上的暢銷商品。第4,發展農工產業可以充分發揮暹羅優越的自然、氣候和資源優勢,增加農民收入,解決農村落後問題。基於上述考慮,暹羅官府從1976年開始實施的第4個5年計劃中提出促進農工產業發展的政策。從私人投資者角度來看,暹羅的農工產品由於品種獨特,無須與外國投資者激烈競爭,因此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由農產品出口商、主要的商業銀行、工業集團、多國企業和官府合作,形成1批農商產業集團。這些企業集團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1,領導人比較年輕,學歷層次高,思想敏銳,善於採用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制度來開發新產品和新市場,是1批極具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新型企業家。
第2,農商集團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暹羅官府1977年頌布的投資促進法的支持,享受到投資委員會給予的各種優惠政策,其生產的產品主要用於出口。
第3,幾乎所有的農工產業集團都採用了從獲得原材料到加工、冷藏、倉儲到出口這樣1條龍的生產和出口體系,有的集團還提供金融、保險和運輸業務。因此農商企業集困最大的徒點就是把工業活動和商業活動結合起來,形成統1的企業組織。
第4,暹羅的農商集團的成長在資金和設備方面得到商業銀行集團和工業精英集團的強有力支持,從而使3大集團形成1套穩定的關係。另外,農商集團在高技術領域中得到外國大企業集團的合作。例如養雞技術來自霉國阿伯·愛克瑞斯農業有限公司;黑虎蝦養殖技術來自扶桑國3菱農業公司;雜交玉米技術來自霉國德卡爾布農業研究公司。這些外國公司不僅在技術上幫助農商集團,而且還為農商集團的出口商品開發新市場。
著名的正大·卜豐集團就是典型的暹羅農商集團。正大集團的創始人為謝易初,華裔泰人,1983年逝世。使正大集團真正得以形成大集團的有功之臣,是謝易初的第4子謝國珉,現任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珉1939年生於曼谷,幼年時曾回粵省讀書,后在港島高中畢業后返回暹羅,主修工商管理專業,1958年畢業後進入正大公司,1968年任正大集團總裁。70年代以後,藉助於暹羅官府支持以本國農產品為原料發展農工業的政策,正大集團的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形成了1個從原材料基地建設、採購、產品製造、成品銷售、出口1條龍垂直產銷體系。到20世紀80年代,正大集團已經形成了6個大的關聯性產業;種植產業(包括原料基地、農場和加工廠);飼料產業(包括飼料廠);牲畜產業(包括生產基地和各類養殖場);肉製品加工產業()包括各類屠宰廠和加王廠;科技產業(包括研究所、獸醫公司、防疫站等);銷售和出口產業(包括貿易公司、0售店、燒雞店等)。
從經營狀況來看,正大集團以飼料產業為核心,飼料產業的營業額占營業總收入的30%、其次是肉雞佔20%、罐頭食品佔20%、貿易佔15%、種植業佔5%。在未來,正大集團的業務範圍分成兩大區,國內區和國際區。國內區分為各大片區,國際區分為港島、獅城、印尼、馬來亞、霉國、華夏大6、台島、西亞、歐洲等。正大集團的養雞業、雞肉加工業、飼料業在本國市場的佔有率都達80%上。進入21世紀,正大集團還把事業拓展到製造業、地產業和通訊業,同時關注於開拓印支市場——正大集團的發展得到磐谷銀行集團的資金支持。
除正大集團以外,暹羅國內著名的農商集團還有經營化肥、麵粉和木薯粉的美都集團;經營大米和其他經濟作物的順和盛集團;經營金槍魚罐頭的尤尼科德集團;經營農作物和蓖麻油等植物油的那那班集團等。這些集團與正大集團1樣,都建有1套垂直產銷體制,產品大部分出口,擁有相對穩定的國際市場。
沈萬福位於港島、濠江、台島、東京、漢城的資本,在暹羅這1片土地上來說應當算是外來私人資本,只不過這些資本的持有者大多數都是沈萬福合伙人,比如說已經在南韓國小有名氣的經營天才田樂園利用南韓國官府的出口貿易政策的便利,以及盛禾貿易公司搭建的生意網路,順利在曼谷地區打造了1條涵蓋了南韓國未來前***財閥的中介業務產業鏈,平均每月經手貨物總重量可達10萬噸、累計產生經濟效益超100億新韓元!
也正是得益於沈萬福強大的關係網路,田樂園為南韓國創造了大量的外匯,因此已然提前通過軍事政變上位的南韓國現任大統領朴正西賦予了田樂園更多的經濟特權,就連田樂園先前心心念的博彩專營權也順利拿到手,但新百樂門從中也能分切到相當1部分的利潤。
20世紀60年代以前,暹羅的外資主要是以援助形式進入的官府間的投資行為。60年代以後,由於經過修訂的新投資法的頒布和實施,外國私人資本開始湧入暹羅。
暹羅的經濟生態環境相對封閉,因此在開放外來投資限制之前的暹羅,其實1直在鼓勵培育自有資本和產業,但是暹羅的國營經濟與印尼在內的南洋國家1樣——越是發展到後期、越是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貪污腐敗是常態,產品質量差劣則是致命傷!
披汶也好、沙立也罷,在沈萬福看來,這些人在軍事和正治領域確實是獨有天賦,但在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方面則是毫無建樹可言,這也意味著暹羅的經濟在1開始就容易產生極大的外部依賴性——要麼依賴於具有獨特經營之道的華人企業家,要麼就依賴於歐美國家!
但是相比起歐美國家而言,其實正式掌控暹羅軍長大權的沙立反而更加願意依賴、扶持本國華人企業家來發展本國經濟,只因作為1國首腦的沙立非常清楚歐美國家的險惡用心!
直白的說,1旦沙立像披汶這1位老上司1樣無條件地接受來自霉國的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那麼暹羅也就成為了霉國的附庸,屆時沙立又何談打造具有泰人特色的新政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