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四章原來是這樣啊(5)
哈哈,你被耍了——德西效應
做好要獎,做錯要罰。***人們普遍認為獎罰分明才是管理和激勵別人的好方法。罰得過度會讓人產生逆反和抵觸心理。那麼任何形式的獎勵方式都是能夠刺激別人進步的嗎?我們常常聽到一些獎勵的誘惑:「有付出必有回報」「好好做,你就會得到……」「完成這個項目,這個數就是你的獎金」「考100分,爸爸就給你買變形金剛」等等。有人說獎勵是一種有意剝奪對某事興趣的策略,也就是說當你用獎勵的方式引誘人們去做某事時,那麼他的動機就不僅是對這事有興趣,也是為了獎勵。獎勵的刺激讓人們對獎勵產生依賴心理,或是受控於獎勵,一旦獎勵得不到滿足時,人們就對事物完全失去興趣,獎勵也就失效了。
電視劇《家有兒女》中有這樣一集,三個孩子在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爸媽媽看不下去了,決定讓他們做點家務,體會一下大人的辛苦。於是,爸爸決定對他們實施「家務卡」的報酬形式,即每做一次家務,家長就給相應的「家務卡」,幹得越多,完成越難完成的家務得到的家務卡就越多,到一定時間可以兌換成現金,覺得這種方法可以激勵孩子熱愛勞動。掃地、擦地、洗碗、洗衣服、倒垃圾、給姥姥捶背……這些都會得到家務卡,家務卡由姥姥負責放。
「家務卡」的激勵的確卓有成效,起初幾天,孩子們做家務的熱很高,總是搶著做這做那,而且完成家務的質量挺高,家裡再也不像往常一樣,一放假就被弄得一團糟了。爸爸媽媽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可是好景不長,爸爸媽媽現,地是掃了一遍又一遍,擦了一遍又一遍,衣服每天都洗,飯一天做好幾次,爸爸見此況說:「這地挺乾淨的,怎麼還擦呀?」孩子們說:「地多掃幾次、多擦幾回就能夠得家務卡呀。」於是,爸爸下令說:「只能每天拖一次,衣服也不要天天洗,飯也每天只吃三頓,多做的都沒卡。」孩子們一聽就開始搶那些能得卡多而且輕快的家務干。三個孩子都開始搶著洗碗,這個能夠達到獲得家務卡的標準,連碗都打碎了。給錢做家務不是家長最初的目的,可是現在孩子們都是在為獎勵而幹活,爸爸媽媽決定取消家務卡獎勵制度。聽了這話,三個孩子頓時對家務都沒了興趣,吃晚飯的碗也沒人洗了,家裡亂了也沒人收拾了,爸爸媽媽很生氣,於是說:「就為了獎勵做家務嗎?我們幹了這麼多年的家務誰給我們獎勵了?我們也不幹了。」於是爸爸媽媽也生氣回屋了,這時姥姥說:「你們都不幹呀,我干,我都做了30多年了,我不在乎多干一次。」孩子們看姥姥去洗碗了,說:「姥姥做家務有人給卡嗎?」姐姐這時說:「姥姥還在乎卡嗎?」三個孩子似乎明白了什麼道理,於是都去幫姥姥洗碗了。
古人云:「數子十過,不如贊子一功。」的確,獎勵是一種激勵機制,獲得獎勵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然而,獎勵如果運用不當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教育,容易扭曲孩子的價值觀。這種激勵方式是有害的,會讓孩子「唯利是圖」,也造成孩子做一切事都要講條件的後果。對孩子實行鼓勵教育是家長運用的廣泛方法,但不能和金錢直接掛鉤。這種獎勵像慢性病一樣,正默默地侵蝕孩子的精神。我們應對獎勵濫用帶來的負面效應給予足夠重視,關注獎勵運用的藝術,避免德西效應。
所謂德西效應,強調的就是獎勵制度如果濫用會就帶來消極的影響。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在1971年進行過一次著名的實驗。他讓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分三次解智力難題。第一次實驗,所有的大學生不論題答得如何,都無獎勵;第二次實驗,他將大學生為兩組,其中一組學生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另一組學生和第一次實驗一樣,無論是否解題都無報酬;第三次實驗,心理學家讓所有的學生都在原地自由活動,幹什麼都行,並觀察學生是否有興趣再做題。
結果現,沒有報酬的一組學生比有報酬的一組學生對解題更有興趣,他們花了更多時間去做題。這個實驗證明,在某些況下,當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時,對其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不但不會增強其動力,反而會減少這件事對他內在的吸引力。這種現象被稱為「德西效應」。這種現象常常生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有償教育」是有些家長慣用的方式,可是為什麼最後都失靈了呢,甚至出現了副作用,答案就在這德西效應上。小的時候我們也經常會聽父母說:「如果你考100分,就獎勵你xx塊錢」「你要是考試能進前三名,就給你買你想要的xx」「你如果能當班長,就帶你去xx玩」等等。家長以為這種物質的外在刺激會讓孩子更上進,更專心學習。可是,在長時間的物質刺激下,孩子將對學習的興趣都轉移到了物質追求上,對學習本身的目的都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