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思齊(2)
如果說第三章談的是「修身」的話,那麼最後兩章就是在講「治國」了。第四章的前兩句「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說的是文王好善修德,所以能夠使天下太平,解除內憂外患。對於「瑕」、「殄」二字的解釋,可謂繁不勝繁。其實這兩個字的意義非常相近,兩個字都有傷害、滅絕的意思。對於第四章最後兩句「不聞亦式,不諫亦入」,各家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詩集傳》中的解釋可謂是最簡潔的:「雖事之無所前聞者,而亦無不合於法度。雖無諫諍之者,而亦未嘗不入於善。」
最後一章主要講的是文王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和優秀人才的選拔,最後一句「譽髦斯士」,一直以來對它的理解也是頗有爭議的。高亨在《詩經今注》中說:「『譽髦斯士』,當作『譽斯髦士』,『斯髦』二字傳寫誤倒。《小雅·甫田》:『燕我髦士。』《大雅·棫樸》:『髦士攸宜。』都是髦士連文,可證。」其實「譽」表示好,「髦」表示俊,在此作為動詞使用,所以「譽髦斯士」就是「以斯士為譽髦」的意思。
全詩包含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使我們看到傳統美德在周文王身上的完美體現。
我們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好榜樣會對人產生好的影響,壞榜樣則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領導者作為國民效仿的榜樣,他的一一行對眾人有著最直接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領導者就有別於普通人了,具體表現在:普通人有時可以完全不顧及影響和後果而隨心所欲地做事,但是領導者則必須要考慮影響而嚴以律己,不應當隨心所欲,肆意妄為。即使是一些細小的問題,也得從大處著眼來考慮和處置。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幾個君主能夠像周文王那樣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呢?這樣的榜樣實在難能可貴。
那些身處權力頂峰的人,大多很難抵禦權力的誘惑與衝擊。而處於傳統的世襲制度之中,無上的權力對於貴族子弟來說,似乎就是上天的一個恩賜,不需要經過努力便可輕易獲得。而輕易得來的東西,用起來便也不懂得珍惜。運用權力獲得的利益反過來會引人們更大的**。於是,便開始了惡性循環。也許,周文王與其他那些起不到表率作用的君主的差別,就在於他深知得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的道理吧。
渭水河畔一釣翁
周文王其實姓姬,名昌,因為曾被商紂王賜封為西伯侯,所以又被世人稱為西伯。周文王對於陰陽八卦可謂十分精通,所以《易經》又常常被稱為《周易》。民間流傳已久的《周公解夢》就來源於此書。周文王在位的時候,就以「賢名聞於諸候」。據《史記》記載,周文王曾經為了能夠解除炮烙之刑而將河西之地獻出,而且他還禮賢下士,十分重視人才,當時有許多賢士都投到了他的門下。
姜子牙是汲人,也就是今天的衛輝市太公泉鎮人,名尚,字子牙。因為他的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所以他又叫做呂尚,但世人大多稱他為姜太公。據傳說,姜子牙五十歲的時候,在棘津當過小販,在他七十歲的時候,又在朝歌屠牛賣肉以維持生計,到了八十歲,就整日坐在渭河邊上垂釣。後來,他開始輔佐周文王和周武王,攻打殷商,振興周朝,最終殷商被滅,他又被周武王封於齊。
關於周文王是如何請到姜子牙來輔佐自己的,在民間有著很多傳說。根據《史記》的記載:有一次周文王在打獵前,得卦辭曰:「此行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羆,所獲為成就霸業的輔佐。」於是,在周文王出行之後,就在渭水邊上遇到了姜子牙,兩人相談甚歡。正談到興頭的時候,周文王說:「我祖父在世的時候,曾經多次告訴我,將來肯定會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來輔佐我成就霸業,想必這個人就是你。你真的就是家父盼望已久的人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人又把姜子牙稱為是太公望。結果,姜子牙果然協助周文王和周武王,滅掉了殷商,輔佐周文王成就了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