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一節有影響的古代人物(7)

7.第一節有影響的古代人物(7)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四月,三世章嘉圓寂於五台山。***乾隆帝傷心地說:「章嘉呼圖克圖掌印多年,闡揚黃教,安撫眾生,留心經律,……朕心深為悼惜。」下詔用7000兩黃金造金塔一座,永於鎮海寺(在五台山)供設,並於前、后藏施銀1500兩做超薦法事。

(五)三世卻藏

三世卻藏(1725~1796年),名阿旺圖登旺秋,為三世章嘉之弟、三世拉科阿旺丹增嘉措之兄。6歲時師從巴曲結·彭措南傑受近事戒,取名阿旺丹增貝桑。7歲時,師從敏珠爾二世羅桑丹增嘉措,並受沙彌戒,取法名阿旺圖登旺秋。從11歲起至18歲,在安多地區先後入13座寺院學經,游諸辯場。乾隆七年(1742年)去西藏學經,由於前世卻藏是**的戒師,因而深受**和頗羅鼐的尊重和供養。十年(1745年)由七世**授比丘戒。十三年(1748年)返回青海時七世**授予「弘揚佛法的阿齊圖額爾德尼諾們汗」的稱號。回到青海后,先住卻藏寺,常去廣惠寺、塔爾寺、佑寧寺等寺院講經。十四年(1749年)任佑寧寺第33任法台。十七年至二十六年(1752~1761年)任塔爾寺第28任法台。二十二年(1757年)建塔爾寺的醫明學院(曼巴扎倉)。二十三年(1758年)修繕三世**喇嘛靈塔。三十年(1765年)從青海啟程經天祝、阿拉善、鄂爾多斯、多倫等地赴北京探望兄長三世章嘉。又經章嘉引見,拜謁乾隆皇帝,奉旨與章嘉合著《三摩地四緣》。之後赴五台山文殊聖地朝拜。三十七年到四十六年(1772~1781年)任夏瓊寺(位於今青海省化隆縣查甫鄉)第39任法台,任職期間主持修建夏瓊寺大經堂和卻藏活佛院。自此,歷輩卻藏活佛又成為夏瓊寺寺主。四十一年(1776年)兼任塔爾寺第32任法台。六十年(1795年)起再任佑寧寺第46任法台2年。著有《夏瓊寺志》《三世章嘉傳》等。

(六)二世王佛

二世王佛(1739~1804年),名噶桑圖登意希達吉,今互助縣東溝鄉拉東村人。自幼被認定為佑寧寺王曲結·扎巴班覺的轉世,迎入佑寧寺坐床。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赴藏深造,卑躬自謙,聰明好學,從土觀等知名上師學習了許多灌頂、開許法門和靜地修正教誡,從而顯密雙通,回到故鄉。二十九年(1764年),出任佑寧寺密宗學院第10任堪布。任滿后,奉三世章嘉之命去內蒙古做喀喇沁旗寶成王的受供喇嘛。他在喀喇沁和敖漢兩地宣揚格魯派教法,長期從事宗教活動,一時聲名大振。四十八年(1783年),被乾隆帝封為呼圖克圖,並賜哈達、黃緞。不久,自內蒙古返回佑寧寺。五十年(1785年)被選為佑寧寺第43任法台,任職3年。五十三年(1788年),應敖漢王之請再去內蒙古,於敖漢、喀喇沁、土默特等地從事宗教活動。嘉慶五年(1800年)起,再任佑寧寺第49任法台,七年(1802年)卸職,九年(1804年)圓寂。

(七)三世拉科

三世拉科(1757~1813年),又名阿旺丹增嘉措,系三世章嘉和三世卻藏之弟。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去北京當差。五十四年(1789年)補授札薩克達喇嘛。嘉慶十一年(1806年),進藏迎請在藏學經的四世章嘉回京。嘉慶十八年(1813年)圓寂,終年57歲。

(八)一世楊家

一世楊家名洛桑曲達爾,生於民和三川楊家莊一戶普通農民家庭。7歲到塔爾寺出家,取法名洛桑曲達爾。15歲入該寺顯宗學院學習。后入藏師從色拉寺著名的熱振活佛洛桑益西丹巴熱吉學習五部大論。洛桑曲達爾在色拉寺學成后,在他61歲那年參加拉薩大昭寺祈願法會的辯經考試,獲得頭等拉仁巴格西學位,被人稱作「色拉卻達」(色拉寺教法旗手)。據藏史典籍記載,洛桑曲達爾是迄今在拉薩祈願法會上獲得頭等拉仁巴格西學位、奪得「教法旗手」桂冠的第一個安多人。洛桑曲達爾成名之後,仍然向熱振活佛學習經典,同時從**、班禪等接受灌頂、加持、經教傳承,學問日益深厚。后返回故鄉,先後到夏瓊寺、拉卜楞寺就佛經五部大論立宗辯論,所向無敵,名聲大振。他在拉卜楞寺的辯經活動還為塔爾寺和拉卜楞寺的和睦團結與宗教友誼作出了貢獻。后洛桑曲達爾出任塔爾寺曼巴扎倉(即醫明學院)第35任堪布,成為醫藥法座導師。洛桑曲達爾一生著作頗多,現存有《般若中的阿賴耶識》《菩提道》等,其中有關般若經典方面的註疏著作被卻西活佛指定為塔爾寺的佛學教科書之一,沿用至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土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土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第一節有影響的古代人物(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