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節人口狀況(1)
一、人口數量
土族自明代形成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后,其民族人口經歷了一個曲折的展過程。
清初,土族主要聚居於甘青各地,其中西寧、庄浪二地最為集中。據梁份所著《秦邊紀略》記載,「西寧李土司所轄僅萬人,祁土司所轄十數萬人,其他土官吉、納、阿、陳、辛等,所轄合萬人」。庄浪魯土司「所部精銳有三萬餘人」,「土司之人十萬」。有學者據此推測,清初西寧土族至少有近20萬人,庄浪土族約有10萬人。此後,土族人口在歷次政治鬥爭和民族紛爭中不斷消耗、衰減,至清末時在10萬~12萬人。其中西寧土族有1萬餘戶4萬餘人,幾乎減少了80%。庄浪土族只有3000餘戶2萬餘人,也減少了近80%。
民國時期,由於甘青地方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和歧視政策,不承認土族是一個民族,強迫土族改變本民族的風俗習慣,使許多土族群眾或隱瞞自己的民族成分,或背井離鄉,土族人口也因此銳減。據有關調查資料統計,1933年青海境內的土族約有3萬人,到1949年時雖有所回升,但也僅有4萬人左右。同一時期甘肅境內的土族人口一度不足5000人。
新中國成立后,土族人口逐漸增加。據歷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1953年時我國土族人口有53277人,2000年時達到241198人,47年中增加了3。5倍。
1953~2000年土族人口數量一覽表
說明:各年份數據均為歷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數據尚未公布。
二、人口分布
(一)地域分佈
土族人口主要集中分佈在青海、甘肅兩省,廣東、雲南、貴州、新疆、湖南、浙江、福建、江蘇、四川、湖北等其他29個省(市、自治區)也有少量分佈,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在青海省境內,主要分佈在互助土族自治縣的東溝、五十、東山、丹麻、加定、松多、紅崖子溝、檯子、東和、威遠等鄉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官廳、中川、峽口、前河、甘溝、杏爾、川口等鄉鎮,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遜讓、青林、寶庫、多林、西山、青山、城關、極樂、景陽等鄉鎮,同仁縣的吾屯、年都乎、加查瑪、郭麻日、尕撒日、脫加、卧科等村莊,樂都縣達拉土族鄉和門源回族自治縣的部分鄉鎮,西寧、平安、湟中、貴德、共和、烏蘭等市、縣也有少量分佈。在甘肅省境內,主要居住在天祝藏族自治縣的天堂、石門、西大灘、東坪、東大灘、朵什、大紅溝、哈溪、華藏寺、炭山嶺等鄉鎮,永登縣的武勝驛、坪城等鄉鎮,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石源、劉家集、關家川、柳溝等鄉鎮,卓尼縣的勺哇、康多等鄉,永靖縣的小嶺、劉家峽、川城等鄉鎮,肅南縣泱翔、雪泉等鄉。從土族人口的城鄉分佈狀況看,2000年時鄉村人口有199000人,占土族總人口的82。5%;城鎮人口有42198人,占土族總人口的17。5%。
2000年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土族人口分布一覽表(單位:人)
資料來源: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編:《中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年8月版。
(二)行業分佈
明清及民國時期,土族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土族地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展,從事農牧業以外的各類生產活動的土族人口不斷增加,在行業分佈上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以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為例,土族在各行業從業的人數分別為:農、林、牧、漁業11746人,製造業662人,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406人,國家機關、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381人,批和零售貿易、餐飲業243人,社會服務業131人,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112人,建築業109人,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100人,採掘業89人,金融、保險業53人,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45人,地質勘查、水利管理業19人,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12人,房地產業4人,其他行業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