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四節文化創新(2)

14.第四節文化創新(2)

放鳥飛原來是毛南族在過年時的一個習俗(可參看第三章第十二節)。***現在已經成為分龍節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分龍節祭祀儀式結束時,讓師公將鳥粽分給現場群眾,使大家既有現場感,也有共同納福的感受,讓自己覺得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節日,使得分龍節上民族文化的特點更加突出。

(三)「頂卡花」文化的創新。「頂卡花」即花竹帽,原來是毛南族的生產生活用具之一,為毛南人出門遮陽擋雨之用,也作為青年男女的愛信物之一,實用性較強。隨著社會的展,現在人們出門已不需要攜帶這些用具,其實用價值已經失去,因此,頂卡花編織工藝曾面臨滅絕的境地。後來,經過毛南族文化人的建議,把它當做毛南族贈送賓客的禮品之一,提高了它的文化品位,成為毛南族經典的文化品牌之一。這是毛南族文化創新最為成功的範例。現在儺面雕刻也正走上這條創新之道。

(四)文藝的創新。「肥套」之所以被譽為西南地區古代儺戲的活化石,成為中國古代儺文化的代表之一,就是因為在這個儀式中,有儺舞、儺歌、儺戲、儺樂、儺面具及樂器和服飾等戲劇表演的基本特徵。在這些表演中舞的分量最重,幾乎每場都有舞,其中以《瑤王舞》《穿針舞》《魯班搭橋》《恩公架橋》最為著名,其動作粗獷古樸、貼近人性,舞蹈語簡潔明快,通俗易懂,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儺歌節奏明快,感豐富,以「柳蘭咧」調——《三娘與土地》里的插曲最為著名,它講敘三娘從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竇初開的少女的過程,既有美麗的容貌描寫,也有其心理成長曆程的描述,感人至深;儺戲則有《三娘與土地》等。這些節目曾在毛南族地區上演了數百年,為當地群眾所喜愛。直到近代以來,由於社會的展,人們對表演藝術的要求更高,這些節目由於節單一已逐漸沒落。毛南族文化工作者通過對這些節目的整理、改編,加入時代感強的內容,把很多節目加以創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娘與土地》。在「肥套」里,這個節目只有幾分鐘的時間,角色只有一旦、一末、一丑,節簡單,故事沒有起伏。改編后的《三娘與土地》成為多場話劇,加入了更多的劇節,把原來的舞蹈動作進行更到位的誇張,增加了文學性強的對唱,保留原來的唱腔,對節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達到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柳蘭咧」調原來只在「肥套」里唱,但經過毛南族文化人的改編,變成了毛南族的《迎客歌》,其優美明快的旋律至今流傳在整個毛南山鄉。2003年,縣藝術團的編導把毛南族的儺舞改編成舞蹈《儺祭》在南寧演出,獲得好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毛南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毛南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4.第四節文化創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