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歷史和牌匾、碑刻文獻(1)
毛南族是我國一個勤勞、勇敢、好學、富有聰明才智的少數民族。該民族有自己獨特的語體系,但沒有自己的文字。有關本民族的族源、生產、生活及民風民俗的概況,宋、明、清時期官修史書都有零散記載,而本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有關專家撰寫的毛南族文學史和民俗民風集以及有關的民間文學專著,更集中地反映歷代毛南族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狀況。保存及研究有關毛南族重要的歷代文獻和現代文獻,對於了解毛南族悠久而光榮的歷史,激勵毛南族人民在祖國和毛南山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過程中,不斷奮進取,爭取有更大作為和成就,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歷史文獻資料
(一)官修史書。毛南族的「毛南」一詞,原為「毛難」(1986年改為毛南),在歷代漢文史籍中,對「毛南」一詞曾有「茅灘」「茆灘」「茅難」「冒南」「毛難」等不同的寫法,這些都是「茅灘」一詞漢譯用詞的多種演變。「毛難」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宋代,使用的是「茅灘」。「茆灘」,據《宋史》卷四九五《蠻夷列傳三》中華書局1977年標點本第14212頁記載,宋崇寧(1102~1106年)、大觀(1107~1110年)年間,宋朝為「置州拓境,深入不毛」,曾在這邊隅之「蠻地」設置有十二個州,后因糧餉短缺,「莫能支吾」,人民不斷反抗而先後罷置,只有觀州因「控制南丹,陸家砦、茆灘、十道及白崖諸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才沒有廢掉。《宋史》的《蠻夷列傳一》《蠻夷列傳三》對茆灘人的生活習俗、反抗官府的鬥爭多有記載,如《宋史》卷四九五《蠻夷三》第14221頁記載,景祐三年(1036年)以鎮寧州(今環江縣西部毛南族聚居區)「蠻酋」莫陵為的700多名蠻人和其他各族先民起來反抗,宋朝調兵往討,后經廣西轉運使「貸其罪」,詔劾之,已而釋之,反抗鬥爭才被平息。《光緒朝東錄》(五)第5311~5313頁記述了在思恩、河池、南丹三縣交界的毛南族和壯族地區,歐四、徐大的「會黨」起義隊伍同清軍和「團練」展開激戰,使清軍「前鋒錯失,傷亡極多,管帶韋嘉福被擊斃」。這些戰鬥既然在毛南族聚居區進行,自然有毛南族人民參加,並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些官府文獻,對研究毛南族人民的反清鬥爭有著極為重要的史料價值。《明史》卷三一七《廣西土司》第82080頁記載「宣德五年(1430年)總兵官山雲討慶遠蠻寇,斬七千四百,平之。九年,雲奏:思恩縣蠻賊覃公寨(茅難人)等累年作亂,今委都指揮彭義等率兵剿捕,斬賊。梁公成,潘通天等梟之,仍督官軍搜捕餘黨。帝賜敕慰勞。」這些文獻記載了明代毛南人反抗封建壓迫剝削的鬥爭。《元史》卷六三《地理志六》和《清史稿》卷七三《地理志二十》都有對毛南人聚居地——三南地區的地域劃分和地理地貌的粗略敘述。
(二)古代學者的著述。宋、明、清時期,除了官修史書中搜集有不少關於毛南族的歷史資料外,許多古代歷史學者的歷史著作也記載有一些關於毛南族的資料,如宋代學者周去非編撰的《嶺外代答》就對毛南族的族源有較為詳細的記述:「宜(州)之西境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鎮,又有撫水、五峒、龍河、茅灘、荔波等蠻及陸家砦。」「自融(州)稍西南有宜州。宜處群蠻之腹,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鎮,荔波、贏河、五峒、茅灘、撫水諸蠻。」還有清代學者陳夢雷主編的《古今圖書集成方輿編職方典》,對毛南人聚居地的地形、地貌、物產、生活習俗也有著較為詳細的記錄。陳夢雷認為,唐至元末,慶遠府境內的少數民族地區還是「山高地瘠,田寡人稀,刀耕火種,以為饌糧」之地,封建王朝既無丁戶之籍,也無賦稅徭役之徵。《古今圖書集成》轉引自《慶遠府志》記載「稻種不一,黍早晚二種,蕎麥春秋二種,菽各種不一」,並能引水灌溉。史籍有「竹筒水泉,最是佳事,土人往往能之」的記載。「桂西北和桂中地區是廣西主要的產牛地,當地飼養黃牛多於水牛;飼養的家畜種類有牛、馬、羊、豬等。」這應該是環江毛南地區養牛業展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