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節歷史和牌匾、碑刻文獻(2)
清代毛南族著名學者、詩人方憲修所著的《為譚壽儀請襲蔭上張中承書》一文,歌頌了積極維護清朝統治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的毛南族人譚壽儀,對他戰死沙場、以死殉國的氣概欽佩不已,文中要求清廷應追記譚壽儀的功勞,對其封妻蔭子。***從本文可以進一步了解清朝官軍與毛南族團練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他們對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的聯手鎮壓,也可以進一步了解當時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在毛南人聚居地風起雲湧的鬥爭生活。
二、地方史志資料
地方史志多是由地方政府或民間權威人士組織編寫的歷史書籍,有著鮮明的區域性、可靠性等特點,是人們了解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科技、軍事、體育、歷史、地理、民俗民風、民間文學等方面的重要資料。記載毛南族的地方史志比較多,主要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出版的《慶遠府志》,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由謝啟昆、胡乾修編撰的《廣西通志》,1935年編撰的《思恩縣誌》和1942年編製的《思恩年鑒》。這些地方史志都記載了毛南族聚居地不同歷史時期的地理概況、社會狀況、政治體系、經濟展、文化教育、知名人物、文學創作、雜記軼聞、災患異聞等,是研究毛南族歷史和展狀況的重要史料。
近年來,由於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及大力支持,尤其是環江縣歷屆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誌》於2002年6月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行,全書約153萬字,共分為十四編,內容涉及環江縣的建制、政區、地理環境、黨派群體、政權政協、重大政事紀略、公安司法軍事、民政信訪、勞動人事、農業、工業、衛生、社會、人物等方面,從中也可以查閱、分析毛南族聚居的三南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科技事業、工業交通、扶貧、民間文學等方面的展概況,是研究毛南族歷史的展狀況的一部最新的最有價值的地方史志。
三、牌匾碑刻史料
(一)譚家世譜碑。此碑立於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波川小學大門前右側,系縣級保護文物。清乾隆戊申年(1788年),毛南族的始祖譚三孝的十七代孫譚燦元,為了讓毛南族的子孫後代飲水思源,永遠銘記始祖譚三孝的生平業績,振興毛南民族,榮宗耀祖,面命頗識文墨的譚德成、盧炳蔚撰寫《譚家世譜碑碑文》。譚德成、盧炳蔚欣然從命,提筆寫成了500字左右的《譚家世譜碑碑文》。碑文開篇點明了撰寫此文的由來,簡述了始祖譚三孝的原籍、讀書經歷、考中進士后的仕途以及到河池任知州的經過,接著敘述因廠務水災無法填足虧空而罷職歸農,幾經輾轉來到毛南山鄉的坎坷經歷。文末簡述了譚三孝與方剛振相識,方剛振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三孝,三孝繼而養兒育女,瓜瓞延綿的歷史。最後,以點睛之筆,闡述了撰寫碑文的目的和意義。這是毛南族有史以來第一塊用漢文刻的石碑,碑文的作者之一譚德成便是毛南族歷史上的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文人。《譚家世譜碑碑文》是毛南族文學的濫觴。研究此碑文,無論是探討研究毛南族譚家始祖譚三孝到毛南地區創業、繁衍毛南族後代的歷史過程,還是探討研究毛南族文學的起源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隆款碑。明清時期,毛南山鄉有大小自然村屯300多個。為了保證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使村中老少能夠安心地從事農業生產和其他社會活動,保證正常的社會秩序,各個村屯都組織村民,共同制定自己的村規民約,經大家同意后,請石匠刻寫在石碑上,再把它豎立在村中行人經常往來的地方,讓眾人皆知,共同監督執行。這樣的碑文,毛南話叫「隆款」。有一塊豎立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的「隆款」碑,原來豎立在下南鄉波川村的下橋頭,現已搬移到環江毛南族博物館保存。碑高1。5米,寬1米,碑文內容包括不許私自毒魚蝦,不許挖土打石,不許在初種的田裡放牛馬豬鴨踏害青苗,禁開鴉片煙館,禁窩保匪類竊盜,禁結黨棍徒於訟……「如犯者,罰三十六性安龍,決不姑寬」。制定這樣的「隆款」,說明毛南人民自古以來,就有遵守鄉規民約的優良傳統,有企盼人人守紀、社會安寧的願望。毛南族的「隆款」文獻,對於研究毛南族明清時期的民風和社會風氣,是一種極為珍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