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人生是向善的(3)
即使我們假設人在原始社會階段是與動物差不多,那麼也就是說,人在那時候一生下來,人的人性的確與動物性差不多,但是,我們不僅又要問,那時的動物性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今天有一種普遍的觀點,就是認為動物的身上也有善,而且善與惡是共存的。***家禽因為人類的教育而使他們的身上表現出善來,野生動物則更多地表現出一種惡來。那麼,對於人類在生物界還不是佔主導地位的時候,人常常要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脅時的動物性又是什麼樣的呢?那時,所有的生物都要維護生存,生物與生物之間的規律就是一物降一物,一物吃一物,以保持生命界的穩定。這種殘酷的手段不是被動物所揚,而是被人類所揚。人類在今天有要吃所有的生物,包括人自己。
今天的動物界其實是一種被人類統治下的弱勢生命體,我們總是以強者的姿態來關心他們,要強加以它們以人性。我們今天來看動物的本性實際上是已經先人為主地假設了一種人性,那麼我們又如何來探討動物的原初本性呢?
其實,只要我們承認人與動物等一切生命都有生理的和心理的兩種元素時,那麼我們就無法再找到原始的本性了。尋找原始本性其實在今天來說既是一件無聊的事,同時又是一件自欺欺人的事。孔子時代把人與動物來對比,講人與動物的區別,今天我們仍然在對比,但始終沒有人承認人與動物的本性其實也是在變化的。這是因為眾所周知的進化論與遺傳所決定的。
那麼,我們探討什麼是人性還得從人的意識即精神層面上來分析,而必須放棄那種把**直接當成人性的觀念。那麼,現在來探討人性似乎就好辦了。既然不能真正地探討原初本性是善是惡,就只好來探討「人性應該是善的還是惡的」這樣一個命題,也許這個命題更接近於我們所要探討的本質。因為我們探討人本性善性惡是沒有意義的,難道我們知道人性本惡這樣一個事實后就承認人的一切惡性是全理的?或者就要實施更為嚴酷的法律嗎?難道我們知道人性本善之後就可以放棄一切教育與努力嗎?當然,我們探討這個問題的結果使我們知道,人性深處是善惡共存的。就像歌德筆下的浮士德與靡菲斯特其實是一個人身上的兩種力量而已。惡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遭成的,一是人的生理**的意識化、膨脹化,二是人們的意識。從前面的分析我們應該能看出來,認為人與動物沒有多少區別並認為人性就是**這樣幾種觀念的深處,其實就潛藏著一種惡。如果我們單純地去批判生理**,就是大大的冤假錯案了。人的學說是更大的罪犯。
現在我終於可以來談論學說,知識與信仰的問題了,而這個問題在《文學之高與三種人性》中已經談得較清楚了,這裡我便不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