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機氣氛(1)

1.危機氣氛(1)

英國用水面艦船優勢建立封鎖,德國用潛艇反制英國運輸線,儘管德國潛艇表現卓越,但非常明顯,潛艇的反制是無法從根本上撼動英國的海權的,英國的海上運輸雖然遭到較為嚴重的打擊,但仍能保持暢通,而德國海上運輸就基本被切斷了。***

在20世紀初,由於歐洲列強之間的緊張氣氛,軍備競賽步步升級,各國都在竭盡全力將工業技術轉化為戰鬥力,由此,輕機槍、重機槍、自動步槍等被廣泛使用;大炮與普法戰爭時期相比,射程從3。8公里提高到7公里,射速也從每分鐘3。5提高到每分鐘50,口徑從100毫米提高到220毫米。與此同時,坦克、裝甲車等也都研製出來,英國為了保密將坦克稱之為「貯水器」(tank)。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明了飛機,至一戰開始后,飛機已經用於偵察等任務。海軍軍備方面,「無畏」級戰列艦和潛艇開始大量建造。

為控制軍備競賽和消弭戰爭,在海牙召開了兩次和平會議。1899年5月至7月,有26個國家參加了第一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當時,俄國面臨來自英國、日本、法國和德國沉重的軍事壓力,於是倡議召開這次會議,希望減輕負擔;英國為了控制德國海軍的擴軍,也支持這次會議;德國受歐洲輿論壓力,也只好勉為其難地參加。這次會議產生了三項公約、三項宣。三項公約是:《關於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公約》、《關於陸地戰爭的法規和慣例公約》、《關於海上戰爭採用1864年8月22日日內瓦公約原則的公約》。三項宣是:《關於禁止從氣球上投擲炸彈和爆炸物宣》、《關於禁止使用專為宣洩惡毒氣質的炸彈的宣》、《關於禁止使用入體膨脹或易成扁形的子彈的宣》。

但是這對軍備競賽毫無影響,各國繼續擴軍,世界各地各種戰爭頻,如英布戰爭、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日俄戰爭等。

1907年6月至10月,由44個國家參加的第二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召開。這是由美國倡議、俄國召集的。英國仍是態度最積極的國家,德國持反對態度。這次會議重點討論戰爭法規,最後總計通過了13個公約,正如俄外交大臣所,這仍是一個和平夢想,對世界裁軍沒有任何作用——實際上,就在各國召開名不副實的裁軍和和平會議的同時,歐洲大國之間的摩擦和矛盾也正在向深層演化。

1905年,法德爆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11年爆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機;1912年至1913年,巴爾幹地區爆了兩次戰爭。

法國一直希望控制地中海對岸的摩洛哥,但德國出於遏製法國擴張的目的,採取強硬措施加以反對,結果兩國1905年爆第一次摩洛哥危機。最終於1906年1月至4月,在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召開由13國參加的會議。會上,歐洲大國普遍擔心德國的擴張,所以大多數支持法國,結果法國利益得到保護,英法關係再次得到鞏固,導致德國在外交上失利。

1908年,日俄戰爭后,俄國轉向歐洲,當奧匈帝國計劃吞併波斯尼亞、黑塞哥維亞和塞爾維亞的時候,俄國明確反對奧匈帝國深入這一斯拉夫傳統地帶,波斯尼亞危機爆,俄國加強軍備,並加強與英法軍事合作。

1911年7月,德國炮艦「豹」號抵達法國殖民地阿加迪爾,挑戰法國的殖民地權利,這被歐洲媒體稱之為「豹子的跳躍」,英國強硬支持法國,法德關係再度陷入危機。最終,兩國達成《法德關於摩洛哥條約》,11月,德**艦離開阿加迪爾。不過此後,德法兩國都加強備戰,法國與英國之間也加強軍事合作,兩國高級軍官開始交流。

1912年,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和門得內格羅組成了巴爾幹同盟,共同反對土耳其,由此爆了兩次巴爾幹戰爭。第一次戰爭從1912年10月至12月,交戰雙方是巴爾幹同盟與土耳其。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從1913年6月至8月,在巴爾幹同盟內部之間進行,為保加利亞與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的戰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挑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挑戰
上一章下一章

1.危機氣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