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文脈
王瑾儀坐在母親身邊,小弟王文欣躲在父親身側,瞪著驚恐的大眼睛,瞄著姐姐,似乎生怕稍不留神,一眨眼之間姐姐就會變成一個妖怪。
王瑾儀彷彿沒有察覺,自動屏蔽了來自弟弟的目光,輕聲和哥哥議論著:
「哥,祖父為什麼帶我們大家都去看地呀?!」
哥哥認真的給妹妹講:
「瑾兒,祖父的意圖很明確,就是讓家中的男丁都能從此有一份責任,畢竟家裡有一座藏書樓,是對我們學習的鞭策,如果我們不思進取,學業無成,大腦空空都對不起這份祖業。
對家中的女孩子,祖父是想告訴你們,王家有底氣有底蘊,足可以讓家中的女孩子在婆家有足夠的尊嚴。
當然也有讓我們嚴格要求自己言行的意思。」
王瑾儀沉思著頷首,深深地感到祖父用心良苦。
母親從旁敦促道:
「在外不許私下議論長輩,這樣不好!讓人聽去容易產生誤解。」
馬車裡一時安靜下來。隨著出城,馬車下了官道走在坑窪不平的小土路上。
坐在馬車裡越來越不舒服,王文棟挑開車簾坐在馬車車架上,與車廂里的妹妹閑來無事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
王瑾儀有感而發順嘴說了一句: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結果哥哥來了興趣緊接著就接了一句:
「秋風秋雨秋零落,空山空寺空寂寞」
父母聽著兒女打趣對詩,相視一笑,小弟弟豎著耳朵,認真地聽哥哥和姐姐之間的你來我往。
出了潯陽府城東門八里,青城山下有一片開闊的平地,山上有一座清幽的道觀,山澗清溪流過,在低洼處匯聚成了湖泊,周圍樹木蔥蘢。
粗略估算,此處開闊地帶大約有三四頃的樣子,祖父讓大家暫時下車,在周圍走走看看,眾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各抒己見,休息了一刻鐘,祖父召集大家上車。
在潯陽府城南面,離城大概有十里多路,路上更加顛簸,離官道更遠,慢慢的一片蔥蘢的青山展現在眼前,山上有一處廟宇,周圍清幽靜謐。
山前有一片天然的湖泊,四周無任何村落。這裡方圓更廣,大概有五六頃地的樣子。
從天然狀況看,偏遠的地方似乎空氣更好,環境更為僻靜,也更適合讀書。
王瑾儀在心中暗暗的把兩片地比較了一下,覺得按自己的投資算,南苑這片地似乎大了些。
青城山下那片平整的土地更適合建藏書樓。
待馬車停穩,在祖父的安排下,家裡的男丁聚在一起,討論著周圍環境。
祖父特地拿出兩塊的地契,指點著周圍,給子孫們講著自己當時置這片土地的想法。
女孩子跟著自己的母親聚在祖母身邊,靜靜地看著周圍的風景,似乎沒權利參加這場關於祖業的評判。
祖父指著眼前的山水,意氣風發的講:
「這裡遠離塵囂,很適合冶養情性、修鍊心志,又依山傍水、沒有世俗紛擾,很適合學生靜心讀書……」
聽著大家七嘴八舌地附和著祖父,王瑾儀離得遠,隱隱聽那邊有人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
看來古人對讀書的環境要求更高,前世學區哪有不在鬧市的,用祖父的眼光看,根本不合格!
小弟弟王文欣低低的聲音說了一句:
「祖父,這裡好荒涼啊!」
父親嚴肅的抱起弟弟,認真地看著孩子道:
「讀書本來就要專心,越多外面的喧囂越容易產生雜念,越不容易培養專心致志……」
王瑾儀聽著男丁們在一起議論,走出女眷的小群體,自己獨自向湖邊走。
還記得前世這樣的綠水青山幾乎都成了旅遊勝地,要想避開人群走走,真的很難,最大的海就是人山人海!
現在看純生態的環境真是太難得了,連喘氣都是這麼暢快,只是少了一個自己心愛的人陪伴!
想到此王瑾儀無奈的笑了笑,王玥儀追來,拉住妹妹的手問道:
「瑾兒,你又寫什麼新東西了嗎?把故事講給我聽聽,我都等急了!」
王瑾儀覺得最好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自己穿越來,歷盡艱辛尋找陳智遠!……
王瑾儀拉著王玥儀在溪水旁邊散步邊講,一男一女相愛又迷失,互相找尋又難以相見的故事。
故事把王玥儀完全吸引了,甚至為兩人動容問道:
「瑾兒,後來他們見到了嗎?你直接告訴我,他們見到了嗎?」
王瑾儀心中無數次給自己打氣,堅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陳智遠,便來了個正向橫跳,堅定回答:「他們見到了!」
王瑾儀堅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陳智遠!
王玥儀高興地跳了起來,還沒等歡呼就被大伯母呵斥了。
兩個女孩乖乖地分別回到各自母親身邊,低著頭再也不敢出聲了。
祖父似乎聽到了呵斥,轉過頭來,沖著王瑾儀招了招手。
王瑾儀充滿疑惑伸出手指點著自己鼻子,做出口型說:
「我?」
祖父在那邊沖自己點了點頭。
王瑾儀提起裙角向男丁人群走去,祖父似乎很興奮,絲毫沒有介意王瑾儀是個女孩子問道:
「瑾兒,你跟大家說說你有什麼設想?你覺得哪塊地更適合你的想法?」
王瑾儀此時想的是自己的2萬兩銀子,如果用於平整土地,這個山這片山林,恐怕那些錢扔進去只是個不起眼的小數目。
於是整理了一下自己心裡的想法,非常認真地講起了自己最初的設想,當然家族利益和揚名顯親,這些都是必須要說一說的。
至於自己當時想,建了藏書樓可以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如果找不到陳智遠,自己至少有個借口賴在王家成為老姑娘,憑藉建藏書樓的功德,至少在婚姻上是有借口拖一拖的。
王瑾儀侃侃而談:
「祖父、父親各位兄長,我們潯陽王氏投資建藏書樓,不僅是為了我們王家,也是為了留下文脈,為後世子孫著想……」
王瑾儀越說越慷慨激昂,甚至忘了給日後自己埋下伏筆,於是趕緊轉彎說道:
「祖父我們王家建藏書樓,這是一個百年大計,恐怕會付出一代人的努力,是不是得有人留下來專門負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