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美食能治癒一切
「神醫......」
這倆字聽得周誠眉心直跳。
他一普通人,連診脈都不會,哪當得起神醫的名頭,別給他招來禍事。
打斷六子的話:「得得得,別叫我神醫,叫周誠,再提這倆字我跟你急。」
六子嘿嘿笑,改口改的很是順嘴:「周誠,這粉條滋味真不錯的,是用什麼糧食做出來的?」
爽滑細膩有嚼勁,他可太喜歡這種口感。
「告訴你也做不出來,送你兩把。」
六子大瞪圓了虎眼滿臉驚喜:「多謝多謝。」
腆著臉不恥下問:「直接扔鍋里煮?」
「做這個酸辣粉條就要先將粉條用溫水泡兩炷香的時間,再煮,不用煮太久,在下茱萸粉,花椒粉,鹽和酸梅醬。
有新鮮的蔥放點味道更好。」
六子像剛上學的小學生一樣,坐的筆直,乖乖的聽著,不時哦哦兩聲。
周誠睨他一眼:「會做了?」
六子憨憨的撓撓頭:「不會,我記下了,讓我娘給我做。」
周誠很闊氣,所謂的兩把足足有十斤,把六子樂得找不著北。
恨不得把周誠當成再生父母。
馬屁拍的周誠很是無語。
這個時代的人是真慘。
溫飽尚不能解決,可以食用的糧食和蔬菜瓜果種類少的可憐,一碗沒加菜和肉醬的酸辣粉條,就足以讓又彪又狂六子俯首稱臣。
美食果然能治癒一切,包括各種不服。
一頓不夠就多來幾頓,絕對能把人收拾的服服帖帖。
周誠將二十天的葯交給他,楚黛織的毛衣五兩銀子一件,其他人織的女款二兩銀子一件,男款三兩銀子。
手套兩百文一雙。
也就是現在能賣這個價格,等將來會紡毛線織毛衣的人多了也就賣不起價了。
那時就真的能做到人人都穿得起。
算好賬,六子將放在黃衡三兄弟屋子裡的木箱搬出來,打開全是金燦燦的黃金。
照得人的臉都黃了。
作為現代人的周誠對黃金比對白銀更為喜愛。
在現代白銀的價格不高,多少年也漲不上去一點,黃金的價格是蹭蹭蹭的往上攀升。
古代同樣是黃金價值更高。
但實際上因為冶鍊技術難度大,以及銀礦分散,開採困難,導致白銀比黃金更為稀缺。
照西縣這樣的偏遠小城,日常流通最多的是銅錢,其次才是散碎的銀子,黃金很少見。
在府城和京都,大額交易黃金比白銀使用的頻率更高。
目前還沒有錢莊,出門就只能帶著沉甸甸的金銀。
一兩黃金等於十兩白銀,因此很多權貴以及做大買賣的商人都寧願攜帶金錠出門。
這些黃金是準備購買七個月的葯,加一千件毛衣和一千雙手套。
總共有一千兩黃金。
一錠十兩,共一百錠。
六個月零十天的葯,以及一部分毛衣和手套沒拿到手,六子還是決定提前將付清銀錢。
他不怕周誠賴賬,以他多年識人的經驗,周誠也不是會賴賬的人。
六子想買些粉條回京都,奈何車廂里放了毛衣手套已經沒有多餘的地兒。
能提前拿到全款周誠自己沒有推脫的道理,看到木箱里剩餘的金錠,不出意料的話,應該全都是用來購買抗結核葯以及針織品。
周誠並未因為價格賣低了而感到遺憾。
他不是做一鎚子買賣,盧大小姐要的貨多,不是轉手賣就是送人,價格太高日後未必會有再合作的機會。
大亓朝重農輕商,商戶子甚至沒有科舉的資格。
但矛盾的是,上到皇子下到七品官九成以上都有莊子鋪子,鋪子當然不是用來看的,也鮮少有人會出租,都是僱人做著買賣。
皇城腳下的達官貴人云集,利益盤根錯節,想貪也不是那麼容易。
反倒不如外放的官員油水多。
不做生意單靠俸祿,別說養下人,自己一家人都得餓死。
今後他要做的生意多了去了,跟京都世家有合作關係他能省很多力氣,當然,賺的也不會少。
六子樂呵呵的走了,有一大筆進賬周誠也很開心。
這些針織品不僅僅是自家媳婦、裴氏、周姝和凌喜娘姐妹織的,李家六個女人,黃家母女從早忙到晚。
家禽、兔子和豬都殺了,李大壯和黃家三兄弟也加入其中。
別看李大壯五大三粗,織的毛衣鬆緊適度比李母織的更好。
黃家三兄弟也不差。
在現代,一些從古至今認為是女人乾的活兒,其實許多男人做起來比女人還優秀。
比如廚師,比如裁縫等。
周誠給他們按件算工錢,有錢掙,誰也不會覺得這是女人才能幹的活兒,都想著能多掙點。
不過,李父和黃達成就不行了,跟李芙蕖一樣,織出來的東西針織品連自己都嫌棄。
這錢掙不了,就被李母和鄭氏安排去做飯。
兩家對吃食沒那麼講究,煮熟能填飽肚子就成,掙錢比較重要。
正因為把一切能調動的人都調動起來,才能在三四個月就織出來一堆毛衣手套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售出去的價格多少與他們無關,衣服一件一百文的工錢,手套十文。
連帶著洗羊毛兔毛、紡毛線,黃家拿到八兩七錢銀子的手工費,李家有十一兩二錢。
拿到工錢兩家人笑得合不攏嘴。
這不比在城裡打散工掙的少,況且如今活兒不是你想干就能找到的。
比織布那掙的就更多了。
來到大營子溝不但能吃飽穿暖,還有錢掙。
這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
荷包鼓起來了,底氣也足了,幹活兒更積極。
兩家人領了工錢樂顛顛的走了。
下個月還要交一批貨,可不得趁現在多掙點。
發完李家和黃家的,周誠接著發自家這邊的。
哪怕是媳婦兒也得發工資,零花錢是額外的。
陳芸娘、凌媛娘、楚黛、周姝、裴氏、凌喜娘凌樂娘也都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工錢。
「二弟,我閑著也是閑著,不過是舉手之勞,不用給我工錢,真的。」
裴氏挺不好意思,她在周家白吃白喝一年多,這不過是幫點小忙而已。
周誠正色道:「大嫂,一碼歸一碼,你不收的話我岳父和小舅也不好意思收,不利於我開展下一步計劃。」
裴氏遲疑道:「咱們不說誰也不知道啊。」
陳芸娘笑道:「大嫂,相公說這是我們勞動所得,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就怎麼花,這感覺多好。」
她已經完全轉變了觀念,相公給多少錢都收著,這可是她的私房錢,等到女兒出嫁那可是一大筆錢。
「對啊大嫂,有錢掙幹活兒更有勁兒,你說是不是?」
裴氏掩唇笑了起來:「是這樣沒錯。」
靠自己的能力掙的錢,跟男人給的錢完全不是一回事,心裡更開心,還有種莫名的安全感。
周誠繼續說道:「大嫂收下今後有別的事做我才好意思請大嫂幫忙。」
裴氏杏眼驟亮:「還有別的事啊,那大嫂就厚著臉皮收下了。」
裴氏對周誠折騰出來的新玩意兒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周家完全就不會感到無聊,總有讓她感到意外的驚喜。
她還就怕自己不收下銀錢,周誠就不讓她碰新鮮的東西。
周誠不禁笑了:「後院的紙有八成都是大嫂做的,等將來買了也是能分錢的,說不定等大哥回來,大嫂能用自己掙的銀子給大哥蓋棟大房子。」
裴氏一聽不由得幻想了一下,自家相公看到自己掙的銀錢那震驚的畫面,不由的笑出聲。
頓時充滿了幹勁。
「好,我就多掙些錢,給你大哥蓋棟大房子。」
李芙蕖沒有工錢,妞妞也沒有,她還小學這東西太為難她。
鑒於她最近又認識了二十多個字,周誠獎勵她一百個銅板。
小姑娘高興的抱著周誠,糊了他一臉口水:「謝謝爹爹。」
然後興高采烈的捧著錢放到自己的小箱子里。
她有個小小的夢想,要把箱子填滿。
發完工錢,周誠又開始發零花錢。
周誠的遵循他前世的爸爸的做法,雖說沒有把錢交給媳婦管,可每次只要有了進項,不管賺了多少都會給媳婦、妹妹、小姨妹和女兒發零花錢。
周誠認為錢不但是男人的膽,也能給女人足夠的安全感。
對自己人他從不吝嗇,該給的安全感一定要給的足足的,她們才能掏心掏肺的愛他,死心塌地的跟著他。
這錢裴氏是堅決不要的,周誠也不勉強。
人人都領到錢,藏到各自的小金庫后又投入了新一輪的工作中。
周誠將金子搬回自己的廂房,欣賞了一會兒便收回空間。
貴重之物放任何地方都不安全,有空間就要充分利用。
一隻兔子的毛只有一兩左右,六子所要的針織品將所有的羊毛和兔毛全都清空。
羊毛太佔地方,不如運毛線過來划算,紡成毛線既能多運一些,還能減輕工作量,降低成本。
周誠考慮將紡線的手藝教給阿木爾,今後就直接跟她交換毛線。
北狄人的草原四季分明,溫差較大,冬天比照西縣溫度更低,常常伴有暴風雪,夏天同樣比照西縣溫度高。
北狄人穿的是厚厚的皮毛大衣,裡面也未嘗不能加一件毛衣毛褲。
還有大亓朝周邊冬季寒冷的國家都能賣,或者以物易物。
周誠琢磨了一會兒,拿出一小包番茄種子。
日日吃蘿蔔青菜冬瓜,和夏日採到的野菜實在是吃膩了。
想起前世最簡單的一道番茄炒蛋就讓他流口水。
還有辣椒,茱萸的辣味中帶有苦味,沒有辣椒的辣純正猛烈。
吃鍋子也好,還是做其他辣味的菜肴,還是辣椒更能調動味蕾。
屋裡有地龍很暖和,番茄和辣椒能種活。
周誠吝嗇地倒出十幾粒種子番茄種子,十幾粒小米辣種子,二十多粒螺絲椒種子,其餘的又收了起來。
落後的古代,不僅僅是各種方子重要,新品種的種子更為重要。
空間里雖然有很多,周誠還是捨不得浪費,萬一種不出來可是有錢都買不到,必須慎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眾人都忙著趕工,李芙蕖負責做飯,最閑的就是他和妞妞。
周誠拿著種子去隔壁廂房找妞妞。
小姑娘為了早日將錢匣子裝滿也是拼了,盤腿坐在炕桌旁認認真真的認字。
周誠答應她識得一個字給她五文錢,攢夠二十個字,考校合格就給一百文,小姑娘積極的不行。
恨不得兩天就學會二十個字,這樣也不行,拔苗助長不是件好事,還是得勞逸結合。
周誠對她招招手:「妞妞來,過來給爹爹幫忙。」
陳芸娘放下棒針:「相公要做什麼,我來。」
「在禹州得到一點種子,你忙你的,這點小事我和妞妞就能完成。」
眾人眼前一亮,異口同聲地問:「什麼種子?」
「都是菜,從南方過來的,據說是從別國商人帶過來的,長什麼樣沒人見過,我種些在花盆裡試試看能不能成。」
妞妞的注意力立馬從識字上移開,從炕上下來跑到周誠身邊牽起他的手催促道:「爹爹我們快去吧。」
「不著急,種子要先泡過水才能種。」
父女倆去灶房將種子分別泡到三個碗里。
「冷水泡一個時辰,再用溫水泡兩個時辰,就能種了。」
妞妞坐在小板凳上托著腮好奇地問:「為什麼要泡啊?」
周誠攪拌著種子,溫聲解釋:「泡過之後種子能更快發芽,並且可以減少生病的幾率。
不過,泡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適得其反,種子發芽率會降低。」
種子泡上後周誠將兩盆雞毛菜拔出來放到木盆里中午吃,用小木鏟鬆鬆土。
「晚上睡覺前就能種了。」
「爹爹,我來種。」妞妞自告奮勇地抬起手。
「好啊,全都給妞妞種。」
李家還是李父李母當家做主,李母將錢藏好,跟李父一起去地窖里查看糧食。
地窖里堆的是山藥、紅薯、土豆和蘿蔔青菜。
各種雜糧、紅薯粉條、土豆粉絲、蕨根粉條、葛根粉、板栗等等乾貨不能放地窖,容易生霉。
這些吃食都堆放在幾間屋子裡。
李母大概算了下,笑吟吟地對李父說:「計劃著吃,吃到後年開春沒問題。過陣子化凍了,等野菜出來還能再攢些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