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春秋,管仲傳(經濟)

第21章 春秋,管仲傳(經濟)

看著天幕對春秋的記載,嬴政開始是有些不悅的。

但後面天幕點出諸侯國存在,仍然影響了國力轉化,這才有了些認同。

嬴政說道:

「看似春秋時期諸侯們之間作戰和諧有序,不傷民眾。

但豈不知這樣的爭霸從實際上根本沒有解決周朝分封制的弊病。

哪怕國家靠這種平和的方法實現了統一,也註定會像周朝一樣,逃不過因國家分裂而滅亡的命運。

我大秦實現的統一,我大秦頒布的郡縣制,才是從根本上實現國家成為一體,避免了國家分裂的命運!」

說到這裡,嬴政卻又深深嘆了口氣。

「可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才導致我大秦最後會被那個漢所取代?」

……

【春秋時代後期,戰爭烈度更強的爭霸,也催生了各國為了提升國力而施行的變法。

其中各國變法,對社會進步意義極為深遠的,是奴隸制的廢除。

各國貴族治下擁有的奴隸,使得大量勞動產出都歸為貴族私人所有。

佔據了大量人口和國土的貴族們,卻只上交不多的賦稅。

如此不僅阻礙了國力提升,貴族的實力壯大下還會威脅諸侯們的統治地位,並且在歷史上也實際造成了許多諸侯國政治權利的鬥爭。

春秋時期的霸主們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之一,導致國內戰亂不斷,因而失去霸主地位。

於是在此情況下,各國的先賢們相繼提出了變法。

如齊國的管仲,提出了稅制的改革。

實行了土地私有制,可以進行買賣。

不再按照土地的公有或私有性質來徵稅,而是依照土地的質量劃分等級,分別徵收不同的賦稅。

如此,王公貴族們的土地就變成了私有,大量的土地就得上繳高昂的賦稅。

而不論產出多少的糧食,奴隸們都無法擁有自己的私人財產,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勞動積極性。

產出少不說,奴隸主們還得負責奴隸們的生計開支,還得繳稅。

如此就會導致王公貴族們入不敷出。

不得已就會以租賃的形式將土地交給奴隸們,只要土地的產出可以支付租金和賦稅,那麼剩餘的產出就完全屬於奴隸們了。

可以靠勞動獲得自己的財產,奴隸們的勞動積極性自然大幅提高。

而這樣的形式下,奴隸制也就名存實亡了。

全國範圍更大的勞動積極性,便會帶來更多的產出,自然也能提高更多的國力。

另外產出多了,商業也就會隨之繁榮。

管仲便提出了不再向樹木、六畜和人口抽稅。

而是主張官山海。

山為鐵,海為鹽,由官府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

通過這種辦法,管仲將鹽鐵的大額利潤從民間和貴族們手裡收了回來。

並對商業稅和貨物出口關稅只徵收一種。

對齊國豐富的漁業,煮鹽業不徵收出口稅。

利好的政策極大刺激了商業發展。

使得別國諸侯紛紛被吸引前來貿易。

而後齊國就能徵收這些外商本應貢獻給自己國家的商業稅。

又通過「寓稅於價」的方式,使百姓在購買鹽鐵時便是在繳納稅款,同時又可以方便調節鹽鐵價格,使百姓在保證生計的情況下,什麼時候都能消費得起鹽鐵,不被奸商剝削。

取用的理念是向百姓直接收取賦稅是有形的,會導致對官府的不滿。

而寓稅於價,是為取之於無形,使人不怒,讓百姓感覺不到被國家徵收了賦稅,從而相較他國,子民們會更維護他們齊國。

並且管仲專門成立了一個負責統計的機構。

負責統計全國人口數量、土地、產出、國家儲備、男女青壯等,然後再根據統計結果進行更精準的決策。

無論是對發動戰爭、勞役興造、合理調節賦稅都有極大好處,只有了解自己的國家,才能真正統籌全國。

同時也根據統計結果來進行明年的產出和國情預測,以制定更長遠的國家計劃。

另外又設立專門的貨幣管理機構,使貨幣統一由國家鑄造,將雜七雜八的布、帛、銅,統一為一種刀形金屬貨幣。

方便了貿易流通和賦稅收繳計算。

並且該機構會根據國家產出和市場物價,調節貨幣發行數量,避免通貨膨脹。

別國若想用自己國家的貨幣購買齊國商品,也必須先行兌換齊國的貨幣,由此又調控了匯率,將經濟命脈牢牢掌控在國家手裡的。

這也讓齊國的貨幣流通範圍遠勝他國。

管仲出於自己對齊國的了解,制定的各項長遠政策,使得原本是中等諸侯的齊國,迅速躍升成為大國,乃至成為春秋諸侯霸主。

管仲的施政才能和經濟策略,不僅強大了齊國,還用在了對外戰爭上。

當初繼位不久的齊桓公呂小白,與魯國爆發了長勺之戰,結果比魯國兵力更強的齊國卻慘遭落敗。

後來管仲提議,對外直接戰爭,尤其是對魯國這樣的大國發動戰爭,不僅己方不可避免要付出慘重代價,並且就算戰勝后魯國人也會怨恨齊國人,而難以同化為一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管仲便獻計,讓齊桓公和國內官員們不再穿齊國的齊紈,而是帶頭穿魯國的白絹魯縞,同時又禁止齊國織絹。

所有的白絹都只從魯國高價採購,並將國內的織絹材料便宜賣給魯國。

魯國子民見織絹得利頗高,便家家戶戶都以織絹為業,糧食即便全部花錢買也仍有不少剩餘,遠比種田得利更多,便漸漸連農田都荒廢了。

如此大批收購魯縞,直到魯國良田都撂荒以後,管仲便下令高價收購周邊國家全部餘糧,隨後猛然禁止全國採購魯縞。

如此之後,魯國空有浮財卻購買不到糧食,不久便陷入大面積飢荒,這時管仲再向魯國人釋放出高價糧食,為了生存的魯國人們,不得不將辛苦織縞賺來的錢又還給了齊國購買糧食。

僅此沒有硝煙的一戰,魯國徹底一蹶不振,只能向齊國屈服,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

堪稱史上最早的貿易戰。

並且不止齊紈魯縞。

同樣的貿易戰手段,管仲還用在了其它諸侯國。

如購買衡山軍械的衡山之謀,購買楚國鹿肉的買鹿制楚等。

雖然這些典故存在許多漏洞。

並且經過漫長歲月的流傳,可能存在誇張和演繹的成分。

但管仲對齊國的施政措施與經濟發展策略,確實極大影響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勢力格局,成為那個群星璀璨時期的重要影響人物之一。

也極大開闢了後世人們對施政措施的思路。

甚至兩千餘年前的貿易戰典故,時至今日仍相當符合今天世界格局下的金融貿易戰。

後世的人們仍能從歷史中學到這些經驗和教訓。

而管仲的才能和對後世的影響,也讓他被讚譽為華夏第一相。】

下一章:第22章 政治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20章 春秋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章 春秋,管仲傳(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