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下旬。
夏日炎炎,驕陽似火,但整個長安城卻沉浸在一片緊張而又凝重的氣氛之中。
就在一個月前,那場驚心動魄的玄武門之變,讓整個大唐朝廷陷入了巨大的動蕩和混亂之中。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劇變所帶來的影響開始逐漸平息下來。
儘管朝堂之上依舊瀰漫著緊張的氛圍,但人們的生活也慢慢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此時此刻,唐高祖李淵正身處太極宮之中。
這位曾經威震天下的皇帝,如今卻因為過度的驚嚇而無法再像以往那樣處理朝政。
他那憔悴的面容和虛弱的身體,無不讓人感到痛心和擔憂。
面對這種情況,李淵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
他下旨命令秦王李世民監國,負責處理朝政的一切事務。
這個決定雖然讓一些人感到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決斷力。
於是,李世民肩負起了監國的重任。
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麼沉重,也明白自己必須全力以赴,才能夠穩定朝局,讓大唐重新走上繁榮昌盛的道路。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世民日夜操勞,不辭辛苦地處理著各種政務。
他廣納賢才,聽取各方意見,積極推行改革措施,努力改善民生,使得大唐的局勢漸漸穩定下來。
在李世民的不懈努力之下,大唐逐漸從玄武門之變的陰影之中走出來,開始迎接新的發展機遇。
雖然李世民這個月已經開始主持朝政之事,無論是權力還是禮儀等各方面,都享受著與太子一般無二的待遇,然而李淵卻一直未曾下旨正式冊封他為太子。
朝堂之上,局勢風起雲湧。除了李綱和魏徵這兩位忠臣良將幸免於難外,其餘大大小小原本隸屬於太子李建成以及齊王李元吉麾下的眾多黨羽,無一倖免地遭受了一場慘絕人寰的血腥洗禮。
不僅如此,這些人還都被殘忍地誅滅了三族,以儆效尤。
整個長安城的六月,彷彿被鮮血浸染,化作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血紅之色。
街頭巷尾瀰漫著濃烈的死亡氣息,百姓們惶恐不安,生怕這場政治風暴會牽連到自己。
而那些曾經與李建成、李元吉關係密切的人家,則更是如履薄冰,整日提心弔膽,唯恐厄運降臨。
......
尚書省刑部大獄內
李世民端坐在一間乾淨通風的牢房內,他的面前擺放著一張木質方桌,上面放置著幾碟精緻的菜肴:
一碟醋芹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清新爽口;一盤冷切牛肉紋理分明,色澤誘人;還有一盤燒雞金黃酥脆,令人垂涎欲滴;此外,還有兩壺米酒汁,醇香四溢。
「二位先生,請嘗嘗這些食物吧,這都是特意為你們準備的,都是你們平日里喜愛的口味。」
李世民語氣溫和地勸說道。
然而,李綱卻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挺直了身子,倔強地扭過頭去,甚至不願正眼瞧一下李世民。
他義正言辭地說道:
「秦王啊,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忠臣自古以來只侍奉一個主公,而你竟然殺害太子,囚禁皇帝,這種行為簡直就是篡位叛逆,天理難容!
無論如何,我絕對不會向你屈服投降的!」
與此同時,魏徵更是怒目圓睜,毫不畏懼地直視著李世民,眼中充滿了憤怒與不屑。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彷彿要將心中的不滿與憤恨全部發泄出來:
「你這樣的行徑,必定會遭到天譴!我們身為臣子,怎能容忍如此不忠不義之事?」
李世民靜靜地聽著他們的指責,並沒有動怒或爭辯什麼。
他知道眼前的這兩位忠臣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原則,但他也堅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
他深知李綱和魏徵都是才華橫溢、德高望重之人,如果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與輔佐,對於未來的治理將會大有裨益。
李世民想想來之前,李泰和他說的話:
「李綱這個丑老頭,脾氣就是塊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父王不能對其態度強硬,也不能過於懷柔。而魏徵的態度也差不多。
要想收服此二人,只能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如果父王覺得這倆老貨實在可氣,不如讓我來......」
李世民覺得李泰對於李綱和魏徵的形容真的很貼切,於是也不與他置氣,喚人找來李泰。
李泰來到之後,看見李綱說的第一句話就讓他破防了:「李老頭,聽說你是太子殺手?」
李綱這輩子最為後人所知的事情,莫過於擔任太子的老師一職。
但真正令他聲名遠揚的原因並非來自於教育成果的卓越,反倒是一次次慘痛至極、無法翻身的徹底失敗。
他的一生中曾教導過三位太子殿下,令人遺憾的是,這三位弟子最終無一人能夠登上皇位寶座,而且他們的結局一個比一個悲慘凄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樣的結果無疑給李綱的教學生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話題之一。
第一位太子學生楊勇,這位學生啊,實在讓人有些頭疼。
李綱此人呢,性格正直,卻又不善言辭,情商也略微欠缺了一些。
他見到太子行事有所不當之處,便會毫不留情地當面斥責,全然不顧及對方的身份與感受。
如此一來,這對師徒之間的關係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至於楊勇最終的結局嘛,但凡讀過隋史之人皆心知肚明。
他慘死在了弟弟楊廣之手,下場可謂凄涼至極。想來也是令人唏噓不已,若是當初楊勇能夠聽從李綱的教誨,或許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了吧?
李綱他生命中的第二位太子學生李建成。
同樣這個學生也不好教,李綱給李建成提出了不少建議,但不被採納,直脾氣的李綱上書李淵不幹了。
李淵一看,這不成啊,如果同意你了,你這個公認的大才都輔佐不了太子,那還有誰能?
這不是坐實了太子不賢么?
所以李淵給李綱陞官了加授太子太保,不讓走。
李建成的下場,這不前兩天剛被李泰射死么。
這第三任學生嘛,當然就是現在還未成年的未來「太子」李承乾。
想到李綱的彪悍戰績,李泰都有點不想為李世民招攬李綱了。
李泰接著說到:
「李老頭,你要真的死了,你前面教導兩個太子,結果一個被廢,一個謀反而死,有這樣的經歷,你太子殺手的稱號也就真的洗不掉了。
小子我還會為你的事迹寫一部小說,然後找千八佰個說書先生,每天在長安的天橋,茶館等地方傳頌你的事迹。
嘿嘿嘿,就看你怕不怕了。」
「孺口小兒,你敢!!!」李綱氣的,差點吐血。
李泰態度緩和一些說到:
「我父王未來會是一個明君,他的太子需要一個正直的老師,這不就是您的機會嗎?」
李泰的話讓李綱沉默。過了一會,他看著李世民,問道:
「將來,若你立了太子,難道還敢讓我當太子老師?」
李世民大喜,忙說道:
「先生大才,乃是當世大儒,若我的子嗣能得先生教誨,必定是天下大幸,大唐大幸。」
李綱於是拔下一隻燒雞腿,狠狠啃了一口,然後一口乾掉一壺米酒汁,大笑道:
「既然秦王殿下如此看的起老夫,老夫願意全力輔佐殿下。」
李世民隨之看向魏徵,只見魏徵坐在那閉目養神,說道:
「魏徵,你可是出了名的正直,但也不是迂腐之輩。我若要成為真正明君,需要您在旁鞭策輔佐。」
魏徵紋絲不動,似乎仍舊不想搭理李世民。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伯伯,你是我父王最需要的人鏡!」
聽到李泰的這句話,在場的其餘三人都驚到了。
魏徵看著李泰,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深意,然後轉頭看向李世民,語氣鄭重地問道:
「秦王,若是我投靠於你,並發現你有所過失,當我直言不諱地指出時,你是否能夠謙遜地接受規勸呢?」
李世民聞此一言,立即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禮,答道:
「先生若能助我,我必定心懷敬意,虛心聽取您的教誨,並努力改正自己的過錯。」
魏徵微微一笑,他緩緩地拿起筷子,夾起一口醋芹送入口中,咀嚼片刻后,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接著,他輕聲說道: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哈哈哈哈,秦王殿下,你可真是有一個出色的兒子啊!老夫佩服至極。
如今,我已心悅誠服,只希望殿下能夠嚴於律己,端正自身行為。」
他的話語中蘊含著對李世民的期許與告誡,而李世民則靜靜地聆聽著,似乎在思考其中的深意。
收服了李綱與魏徵二人後,李世民與李泰乘坐著華麗的馬車緩緩回宮。
一路上,李泰閉著眼睛,似乎正在小憩。
突然間,他感到一股凜冽的殺意襲來,讓他渾身一顫,急忙睜開雙眼。
當他看到眼前的景象時,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疑惑和不安。
只見李世民正坐在對面,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目光緊緊地盯著他。李泰有些摸不著頭腦,好奇地問道:
"父王,怎麼了?難道我臉上有什麼東西嗎?"
李世民微微一笑,輕聲說道:
"青雀啊,你可真是我的麒麟兒啊!
前些日子,你大哥騎馬時不慎受傷,不僅摔斷了腿,還一直感染了肺病,咳嗽不止。
唉,真不知道他是否能夠痊癒。"
說完,李世民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慮之色。
李泰聽了父親的話,心中一緊。
他沒想到大哥竟然受了如此嚴重的傷,心中不禁對他產生了一絲同情。
他連忙安慰道:
"父王不必太過擔心,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很快康復的。
而且,孩兒也會儘力協助父王處理政務,為大哥分憂解難。"
李世民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讚賞之意。
就在這時,馬車停了下來,已經到達了皇宮門口,李世民和李泰下了車。
李世民需要回東宮,而李泰需要繼續乘車回秦王府。
就在父子分別之際,李世民沉吟了一下,說出了一句驚呆了李泰的話。
「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李泰被嚇的差點摔倒,看著轉身回宮的李世民的背影,心想:
「不是吧父王,你被朱老四附體了吧?而且我也不是憨憨呀!」
此時,背過身前往東宮的李世民,臉上已經沒有了笑意。
回想到那日李泰金龍護體的情景,今日能精準的把控人心,李世民的臉上滿是忌憚與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