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赴宴
「殿下來了。」
不知誰喊了一嗓子。
眾人皆起身面向主位。
之前從未有人跟她說過,司馬瞻除了身形,全然不似個武將。
竟然不是豹頭鷲眼刀疤臉。
而是素衣羅紋白玉簪。
寬袍廣袖,步裾流雲,周身英姿以極。
他立於案前,與身後屏風上的那幅雪意闌珊圖相得益彰,儘是清輝熠熠,如水光華。
如此風姿,真的會在鍋里燉人?
總覺得他連肉都不會吃。
易禾站定揖禮,抬眸時正好對上司馬瞻。
以前坊間人人都贊自己風華絕代,她也甘之如飴。
如今看來,似乎有人比她更名副其實些。
司馬瞻一直沒落座,他端了一杯酒對眾人道:
「本王久不在京,今日有幸與諸位得見,本王先滿飲此杯。」
眾人也紛紛舉杯一飲而盡。
易禾賞著司馬瞻的美色,佐酒飲下這盞。
……
司馬瞻落座后朝下首望去,易禾端端正正長跽於席。
不同於許多年前,那時他除了清瘦秀致,就剩一雙燦若晨星的眸子。
周身總有一絲懨懨的愁態,像是從來都不會笑。
當年他便疑惑,易灃雖是文官,但身形高大偉岸,風姿拔群。
怎麼生出這麼個小東西?
而今再看故人,身量高了些許,遠觀皎如玉樹,近見盛如松喬。
行動間氣度高華,容止傾城不過如是。
看來這些年,他在建康日子愜意。
不過,很快他就沒這麼舒坦了。
「殿下……」
司馬瞻神思流轉,被這一聲牽了回去。
……
易禾已經將酒重新斟滿,起身向他:「下官也敬殿下,若沒有您率西北軍在邊境浴血搏殺,我等今日也無法在此開懷飲宴,下官謹以此杯,代答謝忱。」
說罷一連痛飲了三杯。
這席間除了司馬瞻,只有她官銜最高。
第二杯酒理應由她來提。
聽說許多武將最愛在飲禮上抓人把柄,她不想給司馬瞻大做文章的機會。
如此三杯,當是禮到了。
司馬瞻手中輾著酒盞,始終未遞到嘴邊,反同她聊起天來:
「本王記得當初去戍邊時,大人還未入仕,去年才知你平步青雲,如今已經貴為九卿。」
這話聽起來是欽羨體面之詞,可易禾聽了,心裡卻忍不住直打鼓。
滿朝文武都知道,因為易灃輔佐新帝有功,她是蒙祖上餘蔭,才得以在陛下登基之後,入仕做了一名太祝。
等於易灃用一道奏章將司馬瞻踢出了京城。
又讓易禾踩著這塊墊腳石邁進了大晉朝堂。
單說履歷,她十七歲入朝為官,二十二歲升擢為太常。
成為數百年來最年輕的九卿之首。
確實當得起一句平步青雲。
只不過這話,從司馬瞻口中說出來,便有些痛陳其罪的意味。
易禾忙揖手:「下官不敢,蒙陛下垂憐,才使易家不墜門楣。」
司馬瞻幾不可見地笑了笑,承了剛才她敬酒的人情,也飲過一杯。
……
不消片刻,菜已上齊。
司馬瞻示意眾人舉箸。
吃過幾口,一人起身獻禮:「殿下,這是下官託人從河東找來的桑落酒,以甖貯之,芳酎甘美。」
易禾一瞧此人,彷彿有些印象。
應是常侍大人的兒子,陳留謝氏之後,謝聃。
常侍是近臣中的近臣,幾乎長在陛下身旁。
謝聃時任國子博士,正五品上。
這個職位跟易禾差不多,權力沒有,但是地位尊貴。
唯一不同的是,易禾的太常卿已經升到頭了。
而國子博士,可以走到門下侍中或者常侍,再下一步就直指三公。
謝家如今勢大,野心更大,上幾代人都做了權臣還不滿足。
已經從及冠之年就開始培養下一輩的三公預備役了。
……
謝聃開啟了酒罈,先為司馬瞻斟上:「殿下,這酒十分烈,一旦喝醉,便會經日不醒。」
桑落酒確實難得,河東只剩一個釀酒傳人,是位耄耋之年的老叟,每年產酒不過幾十壇。除了價高之外,沒有人脈關節也是買不到的。
更要從河東千里迢迢運來,不可謂不用心。
司馬瞻飲罷,示意他將酒分給席間眾人。
謝聃便一手捏著自己的酒盞,一手提著酒罈,先來到易禾座前。
易禾起身相讓:「不敢勞煩,本官自斟就可。」
她給自己倒上之後,發現謝聃的酒盞也伸了過來,便客套了一句:「本官也為大人滿上?」
沒想到這謝聃卻倒打一耙,將手覆在盞上:「易大人執掌太常多年,如何不懂宴儀?殿下在此,你怎麼能先給下官斟酒呢?」
易禾笑笑並不言語。
朝上有近三成的官員姓謝,朝下一個雅集會,竟然也沒落下。
如今正是王謝共天下的時代,謝家子弟,能不惹就不惹。
她轉身走到主位上,依著謝聃的意思,給司馬瞻斟了一盞。
隨後問:「依大人之意,下一盞該給誰斟呢?」
謝聃不知她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只道:「自然是裴將軍。」
易禾馬上又朝裴行身邊走過去。
裴行起身禮讓,易禾按住他的手,為他也斟滿一杯。
「大人,再下一盞呢?」
餘人紛紛緘口,廳內鴉雀無聲。
謝聃此時也覺出不對來。
易禾分明是故意將他凌駕在殿下之上,逼他冒犯天家威嚴。
「殿下,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謝聃睚眥欲裂地瞪完易禾,又忙轉向司馬瞻解釋。
司馬瞻含笑不語。
這太常卿好生厲害,殺人不用刀,用刀不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