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啟程在即,不想日後百年路
時為九月,天雖晴朗,但仍可見雨雲壓頂,不見初秋到來。
織鎮外的一處無名山崗上,添了一座新墳,墳前站著一青衣少女,臉上漠然,淡青色的短織上若是細看其紋理,便能看到那一絲絲暗淡的紅色,嘴中輕輕吟誦著——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當然,這頌給老人的詩詞,是江憶前世所學,在現在這個世界自然是無人能懂。
那一天,老人向江憶訴說完一生遺憾后,又輕輕的笑了起來,並且直言道:「你這丫頭啊……看來是真沒什麼學醫天賦……哈哈……罷了罷了……之後你就出去走走吧……大概那樣對你才好……」
當江憶問到,要不有機會去一趟京城,為老人了卻遺憾時,老人就只是搖搖頭,沒有再提那些事情。
兩爺孫就這麼說著,直到老人再也沒有了聲音。
老人就這麼葬下了,和老人一同葬下的,是江憶來到這個世界后唯一的,也是最後的親情。她無論是對這個世界,還是前世的社會,其實沒有什麼埋怨或是後悔,就只是覺得缺了些什麼,亦或是失去了什麼感情一般。
事實上,她本不應該浪費什麼感情在這些繁瑣的日常上,畢竟她有著許許多多想要探尋的秘密,但缺乏力量的她,又不得不暫時讓親情棲居在自己身上。
就比如鄰近的安南郡,兩年前被稱為天隕之災的災難,產生了大量流離失所的難民,連她自己也被當做是父母死於災區,獨自漂流到這南贍郡的倖存者;但事實上她很清楚,自己是直接從那隕星上被拋下來的,而如今的她根本沒那個能力回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或許……」江憶看了看天空,喃喃自語起來。或許有宇文道長那個層次的力量,謎團就能變得清晰起來了吧。
老人已逝去,無闕醫館也沒有重新開門,依舊是僅僅只為急症病人問診,沒過多久街坊鄰里就傳出,江姑娘要到郡城求學的消息。
江憶的這個決定並非突然,早在入夏之時,她就下了決定,若是老人撐過了初秋,她就等到明年再去郡城,若是沒有撐過,那便在初秋動身。
一日上午走到鎮內鐵匠鋪,江憶來取走早已在此處定製的三把一尺半左右的薄刃短劍,然後面無表情的給了鐵匠銀子;而後又分別到集市各處購買了一些生活用品。
在鎮子里的居民看來,江憶似乎並沒有因江大夫的離世而受到影響,但一些與她熟絡的鄰居卻是清楚,以前江大夫在的時候,這小姑娘可是經常有說有笑的。
除此之外,醫館內剩下的不少藥材,特別是跌打草、止血草、野鋼花這些有效治療外傷和祛毒解毒效果的藥草,都被她一一製作成金瘡葯或是祛毒散,並將這些藥瓶一部分放到行醫青囊里,另一部分則放入儲物袋中。
之前那三把尺半短劍,其中兩把也被江憶藏於儲物袋中,而一把則末端纏上紅桑蠶絲線,並把絲線纏於手臂護腕上,然後收劍入牛皮劍鞘內,打算佩戴於腰間。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也被江憶收入儲物袋或是放置於青囊內。
江憶到這織鎮以來,是第一次要出遠門。在自己前世的混混生涯中,其實出遠門的次數並不少,但並不妨礙她這次鄭重其事的準備,她可沒忘記現在的自己,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
帝國的鄉與縣城之間鮮有官方驛道,但織鎮是軍需要鎮,所以這裡通往南水縣城的驛道是有的。
但問題在於,從南水縣到南贍郡城,要經過兩個縣城,路途約有一千多里出頭,離開南水縣后,要從外頭通過驛道進入縣城的地界關卡,那是需要通關文牒的。
而縣與縣之間的地界,並非緊挨一起,這其中還有被稱為郡管區的空白區域,名義上受郡城直接管理;這些區域除驛道之外的地方都非常危險,凶禽猛獸眾多不說,還可能有落草為寇的山匪,甚至聽說還有妖獸出沒,甚是嚇人。
由於江大夫下葬的時間緊,如今已經是初秋了,江憶想要短時間拿到通關文牒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於是就怎麼安全出遠門,才能趕上講堂入學時間的事情,詢問過經驗豐富的瑩月小姐,而得到的答覆也非常簡單——跟隨商隊即可。
大鴻帝國對於縣城與縣城之間的人口流動管制的相當嚴格,隨意的人口遷移是嚴令禁止的,但商隊、鏢局這兩者卻不在此列。
究其原因還是錢糧的問題,畢竟驛道建成,縣郡互通,為維持驛道穩定便有了三十里一驛站,九十里一驛館的制度,但運轉這些為帝國大軍服務,那也是要錢的。
正好商隊與鏢局在非戰時頻繁使用這些便捷的郡縣交通要道,產生的出城入城費用,就是一筆龐大的,可以專門支撐驛道系統的賦稅收入。
所以,有遠行需求,又一時間難以拿到通行文牒的普通人,就會加入商隊,以商隊的名義過關即可,而商隊只要不是過於臃腫龐大,各縣驛道關卡的守軍是根本不會管這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不過跟隨商隊遠行也並不是沒有缺點,其一就是速度慢,商隊日行距離約為九十里,若遇到惡劣天氣則會更慢些,這樣一來到達郡城就至少得十多天,那是遠不如有通關文牒直接乘坐馬車快;其二就是行進路線和你想去的地方不一定重合,必須在下一個縣城裡更換商隊。
而這兩個問題,江憶是全遇上了。
通關文牒怎麼也得一兩月才能審批下來,所以時間是來不及的。而江憶需要跟隨的商隊,是從織鎮到南水縣,再到隔壁江庸縣再到涌北縣的,以崔家為主導的織鎮商隊,江憶以隨同郎中的身份加入,想要過關是完全沒問題的。
而問題就在於到達涌南縣后,織鎮商隊得乘船沿江西行,這並不是往郡城的方向,於是這邊就打算以商隊隨行郎中的身份,把江憶轉到另一個往北的商隊,這商隊與織鎮商隊的領頭有些交情,並且也會在當日到達涌南縣,然後北上郡城。
對於崔瑩月的安排,江憶是非常滿意的,但也有很大的擔憂,那便是在涌南縣,她將要加入一個陌生的商隊,但正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自己並非那些秀色可人的大家閨秀,就只是個半吊子看病郎中,準備得又非常充分,應該是沒什麼好擔心的。
是日,江憶關掉了無闕醫館,早早就來到了織鎮商隊出發的集合處。
崔瑩月只是過來交代了一些事情,就與江憶告別離去了。
商隊領頭的大漢,江憶認得,是武館的老武行,常年擔任商隊的領頭人,他們館里的弟子倒是經常因為練功受傷跑來江憶家的醫館,所以大漢就很是熱情的向江憶打招呼。
不僅是那大漢,隨行的人員近百人里幾乎一小半江憶都認識,這也讓江憶在這趟旅程的前半段安心多了。
商隊踏出小鎮的石橋,啟程。
此時,初次離開織鎮的江憶不會想到,百年之後,當她再回這小鎮時,她已然擁有了兩個截然相悖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