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奔著酒鋪去
眾人離開了清凈禪林,一路上曉行夜宿。這一天正走著呢,忽然瞧見前面有一座大山,那山黑巍巍、高聳聳、密森森、疊翠翠的,就像個大怪物似的擋住了去路。北俠撓撓頭,問道:「二位賢弟,這不知道是啥山啊?」丁二爺眼睛一眯,說:「別是夾峰山吧?」北俠有點不敢相信,說:「能這麼快就到夾峰山啦?人家可說了,一到夾峰山,就離武昌府不遠嘍。」
正說著呢,突然從那邊樹林里走出一個樵夫來。這樵夫挑著一擔柴薪,頭上戴著草綸巾,髮髻挽得高高的,穿著藍布褲褂,白襪靸鞋,花綳腿。黑黃的臉盤子,粗眉大眼,三十多歲的樣子。展爺趕緊過去抱拳打招呼:「嘿,這位樵哥請了。」那樵夫把柴擔放下,回了一句:「請了。」
展爺接著問:「打聽一下哈,這山叫啥名兒啊?」樵夫說:「這叫夾峰山。」展爺又問:「這是去武昌府的大路不?」樵夫點點頭,說:「正是。」展爺說了句:「謝了哈。」那樵夫挑起柴擔,哼著小曲就走了。他們三位這時候又看見前面有一夥馱轎車輛,還有馱子馬匹,走起來那塵土揚得老高,繞著山慢慢前行。
又走了沒多遠,丁二爺眼睛一亮,看見道北有一個小酒館,就說:「二位,想喝酒不?要是想喝,咱們在這兒喝點酒再走唄。」北俠那是百依百順,展爺也覺得歇會兒挺好。北俠就說:「行啊,那咱就喝杯酒再走。」於是三人就奔著酒鋪去了。
到了酒鋪里一看,原來是個一條龍的小酒鋪。他們一直走到最裡面,靠著北頭有一張桌子,三條板凳。三人坐下后,夥計就跑過來了,說:「你們三位嗎?」丁二爺點點頭,說:「不錯,我們三個人。」夥計說:「我們這可是村薄酒哦。」二官人說:「村薄酒就村薄酒唄。是論壺賣不?」夥計說:「對,論壺。」丁二爺豪氣地說:「先要三壺。」夥計答應一聲,不一會兒就拿過來四碟小菜:一碟咸豆兒,一碟豆腐乾,一碟麻花,一碟白煮雞子兒,還外帶點鹽花兒。
二爺一看這菜,有點不滿意,說:「就只有這個菜啊?」夥計說:「就只有這個菜。」二爺又問:「沒有別的菜啦?」夥計搖搖頭,說:「沒有別的菜了。本就是鄉下的小酒館,就只有這些菜。」北俠說:「就吃這個吧,要吃葷菜,咱去店裡吃去。」二爺撇撇嘴,說:「好吧。」過了一會兒,酒燙好了端上來,每人一連喝了三壺,可還是沒有別的菜。三人一商量,也就不喝了,打算付了酒錢就起身。
就在這時候,突然慌慌張張從外面跑進一個人來。三位一看這人,手裡拿著頭巾,二十歲左右的模樣,滿臉驚慌失措。身穿藍袍,白襪青鞋,臉白得跟玉似的,五官那叫一個清秀,眼睛里還含著淚呢。這人一進酒鋪,眼睛瞪得老大,嘴裡嚷嚷著:「我渴了!哪裡有涼水,我喝點,快點!快點!」過賣趕緊說:「在傢伙隔子後頭有大白口缸,缸里有一個瓢子,拿瓢子舀了水,自己喝去。」說完,用手一指。那人撒腿就直奔缸去,正要舀水呢。北俠一看,這人神色這麼匆忙,肯定是從老遠的地方跑來的。要是跑的心血上攻,肺可就受不了了,這時候要是喝了冷水,那這輩子可就廢了。北俠趕緊伸手揪住那人,說:「嘿,你別喝冷水,我們這裡有茶呢。」
那人著急地說:「不行,熱茶喝不下去,我喝了難受。我喝水還得去報官呢!我們相公爺,連少奶奶帶姨奶奶,連婆子丫鬟,馱子馬匹,金銀財寶,全讓山賊給搶了去了。」
北俠皺著眉頭問:「啥人搶去的啊?」那人回答說:「是山賊。」北俠又問:「山賊在哪裡呢?」那人說:「就是這個夾峰山,有山大王和嘍兵,把我家少主人給掠去了。」北俠接著問:「那你上哪裡去啊?」那人說:「我去告狀。」北俠又問:「你上哪裡告去?」那人回答:「我打聽屬哪裡管,我找他們這裡的州縣官去。他得好好給我拿賊。不然,他這官就別想當了。」北俠樂了,說:「嘿,你小子口氣不小啊,你們有多大勢力,本地州縣官給你們家辦事?」
那人一挺胸脯,說:「我可不是說大話,襄陽太守是我們少爺的岳父,長沙太守是我們少爺的二叔父。」北俠一聽,心裡一動,說:「你家相公是施俊施相公嗎?」那人瞪大了眼睛看著北俠,說:「不錯,我少主人是施俊施相公。你怎麼認識?」北俠有點驚訝,說:「有個艾虎,你聽說過沒有?」
那人馬上說:「那是我們艾二相公爺,這時候要是有他老人家在,可就好了。你老人家知道他在哪裡不?」北俠笑著說:「你放心,有我呢,艾虎是我的義子,我聽他說過,和你家少主人結拜了。你叫啥名啊?」書童兒說:「我也聽我們施相公說過,艾二相公爺的義父是北俠爺爺。」
原來這書童就是錦箋。在長沙的時候遇到了難事兒,有知府把無頭案給辦明白了。假金小姐的丫鬟,邵二老爺出了個主意,就讓公子成親了。後來才給金大人那裡去信。正好父女母女在黑狼山下相認。以後金知府到任,王夫人帶著金牡丹,和老爺說明情況,要上長沙見見那金小姐是誰。金知府也就點頭同意了,讓他們母女帶了婆子、丫鬟等到長沙。結果佳蕙就上吊了,多虧錦箋告訴相公爺,這才給救下來。金小姐也寬宏大量,苦苦解勸。又是邵二老爺的主意,真的就在這兒完婚了。有百日的光景,施大老爺來信,說病得很重,趕緊回家,要是來晚了,大老爺命就不保了,所以施俊、金小姐、佳蕙一同起身。好在小姐和佳蕙不分大小,佳蕙也懂事,不忘小姐對她的好,三個人相處得很和美。馱子上有好多黃白之物。駝轎上是金牡丹,那個駝轎是佳蕙,馬上是施俊,引馬的是書童兒錦箋。快到山口的時候,聽到有鑼聲響,沒多久,寨主、嘍兵全出來了。一個寨主大王,三四十個嘍兵出山口,把書童兒嚇得從馬上掉下來,裝死不動。見嘍兵趕馱子上山,連相公都被捉了。錦箋就趕緊跑,跑了不遠,口乾舌燥,就奔著酒鋪來了,想求口水喝,沒想到被北俠揪住一問,這才把事兒說了出來。
書童兒也知道北俠,急忙跪下給歐陽爺叩頭,又問:「那二位是誰呀?爺爺。」
北俠笑著說:「這孩子真聰明。也罷,給你介紹介紹。這是墨花村的丁二爺,這是常州府展護衛老爺。」錦箋又趕緊給二位叩頭,說:「三位爺爺,求你們三位搭救我主人,不知道行不行啊?你們三位要是看在我們艾相公爺的面子上,能格外施恩,把我們相公、少奶奶救出山來,不但我,就是我們家的老爺,一輩子也忘不了幾位爺爺的好處。」丁二爺一拍胸脯,說:「你也不用去報官。我也不是吹大話,不管那山賊多厲害,有姓丁的一到,准能把他那山寨給砸個稀巴爛。」立刻就把過賣叫來算賬,急忙給了酒錢,就催著南俠、北俠起身。歐陽爺攔住說:「別著急。」
然後歐陽爺叫過賣過來問道:「夥計,我問你,這座山可是夾峰山不是?」過賣說:「是夾峰山。」北俠又問:「此山有多少山賊啊?」夥計說:「這座山先前一個山賊也沒有,最近才有了山寇。聽人說,有三個山王寨主,嘍兵共有四五十人。也不傷害過往的行人,也不搶男掠女,也不放火殺人,也不下山借糧。山上是有賊,可這一方沒報過案。」丁二爺不相信,說:「你們別是一夥的吧。這裡現有他家的相公、少奶奶,連婆子、丫鬟都搶上山去了,你還說不劫人?」過賣急了,說:「爺台,你真會說。我們這小鋪多了沒有,正開了三四十年,要是和山賊一夥,早就讓官人辦了,能到現在?」北俠說:「你不用聽我們二爺的。我問你,這山上寨主姓什麼,你知道不知道?」過賣說:「我們要說出來,更是一夥的了。」北俠說:「你不必多心,我就是打聽打聽。」夥計說:「我們這裡是個酒鋪,在此喝酒的常提他們。聽人家說,大寨主叫玉貓展熊飛。」這三人一聽,哈哈大笑,問說:「叫什麼玉貓展熊飛?這二寨主呢?」回答說:「叫徹地鼠韓彰。」三人聽說叫徹地鼠韓彰,又問:「三寨主呢?」回答道:「三寨主不大記得了。」丁二爺說:「這可不能不管這個事了。」展爺說:「你們不管,我也要管。不然這事到了京都,我應當奏參。」給完了酒錢,還多給了些夥計的零錢。
三位出來,帶著錦箋。書童心裡暗喜,想著相公有救了,水也沒喝,也不渴了,跟著就走。拐了兩個山彎,北俠叫他帶路找山口,書童趕緊答應。正走著呢,看見太陽西斜,東邊一片松柏樹,對著夕陽,照得松樹碧英英的,特別好看。這時候,耳邊忽然有人念了聲「無量佛,原來是三位施主,貧道稽首」,然後就過去了。三人回頭一看,是一段紅牆,有個朱紅的廟門,高台階上站著一位老道。看著有點奇怪,穿一件銀灰色的道服,銀灰色的絲絛,銀灰色的九梁純陽巾,迎面嵌著白玉,雙垂銀灰色飄帶,蹬著一對雙臉銀灰道鞋,白布襪子;手拿拂塵,臉像美玉一樣,兩道細眉,一雙長目,黑白分明,五官端正,嘴唇像塗了硃砂,牙排碎玉,大耳垂輪,三綹短髯,細腰闊背,精神飽滿,透出一派仙風道骨,念了聲「無量佛」。北俠一見,暗暗就有幾分喜歡,見他念了一聲佛,說:「三位俠義施主,哪有過門不入的道理?請在小觀喝杯茶。」北俠聽那人稱三位俠義,只當認得丁、展二位;丁、展二位以為老道認的北俠呢。三人互相猜測,所以全是一口同音說:「道爺請了。」老道再三苦讓,三位也就點頭進了廟門,直奔鶴軒,連錦箋也進了屋子。
三間西房,迎門一張佛桌,懸著一軸紙像,是一位純陽老祖;桌上有五供,銅香爐內有白檀。三位坐下。道爺在對面陪著,說:「未能請教三位施主貴姓大名,哪裡人啊?」歐陽爺心裡想:「原來老道全不認得,假沖熟識。」北俠說:「道長仙爺,若問我,我是遼東人氏,複姓歐陽,單名一個春字,人稱北俠,號為紫髯伯。」道爺一聽,又念聲:「無量佛!原來是歐陽施主,小道久聞大名,如雷貫耳,皓月當空,自恨無福相見,今日得會尊容,實是小道的萬幸。無量佛!這位呢?」展爺說:「小可常州府武進縣玉傑村人氏,姓展名昭,字是熊飛。」
老道大笑,說:「原來是展護衛老爺,可稱得起朝野皆知,遠近皆聞,名昭宇宙,貫滿乾坤。今日光臨小觀,蓬蓽生輝。無量佛!這位呢?」丁二爺說:「我乃松江府華亭縣墨花村的人氏,姓丁雙名兆蕙。」
道爺說:「原來是雙俠。貴昆仲之大名,誰人不知,那人不曉,名傳天下,四海皆聞。今日三位大駕光臨,真是小道之萬幸。無量佛!」遂喚小老道獻茶。北俠問道:「弟子未能領教道長仙爺的貴姓?」老道說:「小道姓魏,單名一個真字。」北俠說:「莫不是人稱雲中鶴魏道爺,就是尊駕?」老道回答說:「正是小道的匪號。」北俠說:「原來是魏道爺,弟子也是久聞大名,只恨無福相會。今日在寶觀相逢,是我等不幸中之大幸矣。」
說畢大笑,暗看展、丁二位一眼,就知道沈中元與他是師兄弟,他在此處,不必說沈中元定在他的廟內,掩藏著皇帝身邊人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