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老漢余良

第43章 老漢余良

老漢余良被這個教授誇了幾句,飄飄然,欲欲然,渾身不自然。

連忙客氣學戲文里的人文皺皺道:「李教授您高言了,小老兒不過能哼幾句鄉音俚語。不敢當先生誇獎。」

這個教授正是音樂系主任李教授,偶然路過工地聽老漢余良唱的小曲驚為天人,認為這是民間藝術。於是與老漢余良談了起來。

今天領了幾位學生與老漢余良交談,越來越覺這個老漢有意思。

李教授忍不住道:「老先生,謙虛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再好的藝術離開自己民族本色,等於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我們國家民族音樂可以與西方或是其他國家相融。做到洋為中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藝術無國界,藝術無階級。勞動人民一樣可以有傳世之作。一些自謂是高雅,讓人聽了或是看了莫名其妙的,最終觀賞者一頭霧水。那就是母雞穿花衣服,它還是一隻雞。

老先生希望你能再唱一段聽聽。「

李教授這番話一位同學聽了,深有感慨,後來創作出梁祝。還有一位同學創作出蘆葦盪。等等經典。

老漢余良被李教授如此一說,熱血上涌,也上頭了。

思索片刻用一個木棍敲著杴柄與杴頭,開口唱道:「光屁股,赤腳丫,手拿燒火叉,去攆鵝,又趕鴨。彈溜子,打蠟門,尿尿又和泥。

放炮仗,鬧新娘,割草去餵羊。扎過猛,打過拐,黑咕隆咚捉迷藏。

上河工,插稻秧,偷看好姑娘。樹林里,草垛頭,天當被地當床,一心只想當新郎。

娃兒哭,孩他娘,就怕鍋里沒有糧。

唉呀呀,唉呀呀!日子多漫長,背行囊,在鬧盪,半夜三更淚兩行。」

老漢余良一曲唱罷,李教授激動鼓掌大聲叫好:「好,好好,同學們這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同學們,余先生這首歌,幾乎唱盡人的一生。大家注意到沒有這首歌,從兒童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展現在我們面前一幅畫,是一段人生歷程,是一個故事。

好,好真正一個好作品,不是無病呻吟,不是雲里霧裡,是貼近生活,是與廣大人民群眾再交流。這樣作品才能引起人民群眾共鳴。」

老漢余良拱手道:「李教授過謙,鄉音俚語,民間小調,難登大雅之堂。有污諸君高耳。」

李教授道:「余先生謙虛了,你這唱腔很特色有黃腔拉魂調,還有一點秦腔味道,還有一點山東沂蒙山小調。特別是讓我奇怪的是居然有幾分黑人唱調。

我知道余先生沒有出過國,由此可見藝術是互通的,往往是殊途同歸。令人可嘆!

余先生,我鄭重特聘你為我們音樂系客座講師,每節課五元。還請余先生答應。」

李教授此言一出,圍觀的人全部目瞪口呆,沒有任何人想到一個名滿天下的音樂教授會請,一個農民模樣的人給北大這些天之驕子講課。

是李教授喝高了還是自己聽錯了。

老漢余良也是目瞪口呆,半晌道:「李教授說笑了,小老兒就是一個農民大字不識幾個。論學問這些大學生教我足足有餘,我何德何能。」

李教授道:「余先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創作能力與唱功唱腔有許多地方是值得學生們學習。是不是嫌錢少,這已是我開出最高價格,甚至比我們學校一些老師還要高。」

這時工人工資四五十元,大學講師也就一百多到二百元左右。李教授開出五元錢,可以說是相當高工資。一般特殊人才有的待遇。

普通建築工人,小工是五毛錢一天,大工一塊多一點一天。

雞蛋是二分,有的地區最高五分。

張紅軍提供給向陽大隊這次拆遷活,價格還是比較高。人均收入也不過是一塊半左右。

拆遷這活還是比較重,還有一定危險性。沒有挖機等機械,全是純手工。不是手把房子一推倒就行了,那些房梁或是行條棒,是需要在高處,將這些一一放下。一不小心會從高處跌落。

學校聽從張紅軍建議,這些青磚青瓦,還有老木頭集中起來。做到以舊材料建築復古房舍,既保留自己學校特色,也讓人能感受到歷史文化與前人工匠精神。

老漢余良被北大教授聘為客座講師,每節課五元錢。讓一同來的向陽大隊社員,驚的下巴都要掉在地上。比張紅軍考上北大還要驚訝。

一個社員驚嘆道:「乖乖的,不得了,人家張紅軍是文典星下凡,這老漢直接跑到文典星上。不得了,一節課五塊錢,一天上十節課就是五十塊。那不是發財唄。」

張解放道:「你懂個球,賬哪有這麼算。就是一節課五元,也比我們縣縣長工資高。」

總之就是,老漢余良一下從農民工變成大學客座講師幾乎閃瞎所有人。

張紅軍聽了,對李教授這種法也是十分驚訝。心想是不是搞藝術的人思想與常人有異。不過老漢余良這人唱的歌,確實有點搖滾後現代風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更是讓人驚訝是老漢余良見到一些事或人能張口就來一段詞,非常有趣味性。

就是那些文學大家,作詞家也不能如老漢余良這樣信手拈來。

所以說藝術家是有一定天賦,加上後天努力。而不是後世一些家長,根本沒有考慮到自家孩子是否有這方面那方面的天賦。

給自己孩子報各種興趣培訓班,硬把自己孩子送去學習。最終結果是,什麼都會而不精。如我這樣半瓶醋。

而老漢屬於是天賦型選手,用武俠世界的話說是天賦異稟。用修仙世界話說是上等靈根。這些不是後天通過努力所能到達。如同公鴨嗓,無論是多麼努力也不可能成為刀郎,不可能成為帕瓦羅蒂。

五指短粗而短,再努力也不可能彈出《野蜂飛舞》。

羅圈腿後天再努力,也不可能成為頂尖芭蕾舞舞蹈家。

就這樣老漢余良,走馬上任當了音樂系講師。

這天有一節公開課,老漢余良穿上一身過年才穿的自家做的中山裝。比較厚實,還好四九城這時候不算太熱。

張紅軍也來了,想聽聽這個鄉下來的老漢能講什麼樣課。

首先是李教授上講台道:「今天來了一個民間藝術家,是余老師。讓我們用熱烈掌聲歡迎他。」

接著是教室內響起一片熱烈掌聲。

在掌聲落下后,李教授繼續道:「大家都知道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藝術是多樣性,有曲高和寡陽春白雪,也有通俗膾炙人口,也有民間的,所鄉里巴人的俚語。

任何一種形式的存在,都有存在的理由。許多經典是多元化融合,一些名典也借鑒許多民間的東西。我還是那句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余先生創作經驗,與唱腔唱調,同學們可以借鑒學習。會為你們創作打開一扇大門。

有請余先生上台為我們上課。

老漢余良整整衣服,清清嗓子,緩緩走上講台。其實心中慌的很,緊張程度比第一次到丈母娘家相親,還要緊張。

余良人們總稱之為老漢,不過五十來歲,因為常年從事農活風吹日晒,顯得十分老相。

余良這一上台,造就影響之大,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會火到國外,甚至邁克爾傑克遜也邀請同台演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張紅軍從1975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張紅軍從1975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章 老漢余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