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金城之南終局戰(2) 180師的正名之戰
金城戰役打響后,第一階段的作戰任務迅速告捷。
然而,當作戰進入第二階段時,卻未能按照原定計劃繼續推進。其主要原因在於戰前對梨船洞地區的敵情判斷,與實際戰場情況出現了較大的偏差。
在戰前,志願軍司令部和第20兵團一致認為,位於韓軍第一防禦地帶后沿的梨船洞地區,就其地形價值來看,應是韓軍金城突出部防禦體系的「堅強的抵抗中心」,因而估計一線主陣地被突破后,韓軍主力很可能全線收縮至梨船洞一帶固守頑抗。
基於這一判斷和推測,志願軍預定的第二階段作戰計劃是,以梨船洞為目標,三個集團軍從三個方向對該地區發起合圍攻勢。
實際上,韓軍並未在梨船洞地區設防,而是迅速向南撤退。
中央集團軍在戰役發起20小時后,也就是7月14日17時,進入梨船洞一帶,既未遇到頑強抵抗,也未能追上撤退飛速的韓軍。在這種形勢下,想要進一步擴大戰果,必須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戰略決策。
7月14日誌司向20兵團下達了第二步作戰指示:
金城以南地區我戰役第一步作戰發展順利,已經將敵主陣地突破,打亂其部署,根據穩紮狠打的方針,為鞏固既得陣地,乘敵潰亂之際,迅速擴大戰果,特作如下部署,望即研究執行。
各軍將登大里、廣大洞、細峴里、梨船洞、豆栗洞、間榛峴、梨實洞、432.8高地、回隅一線及以北之敵肅清后,主力應立刻鞏固住這條防線,迅速構築工事,修通我後方之公路,將炮兵轉移至該線,佔領陣地(充分利用繳獲的坦克和火炮),將物資彈藥前運,支援鞏固該線作戰,各軍均以若干有力支隊,乘敵潰亂時機分別向南發展。
接到命令后,第20兵團迅速進行了部署調整,並於14日21時40分向各集團下達指示,同時上報志願軍總部和中央軍委。指示中指出:
我軍已按照預定計劃攻佔金城川以北及金城西南的陣地,在梨船洞完全佔領后,部署如下:
堅決鞏固楊谷、梨實洞、北亭嶺、榛峴里、632.5、602.2、巨里室北高地、金城川、461.9及其以北的陣地,各集團按梯次縱深配置,迅速修復工事,打掃戰場,清剿殘敵,恢復通信聯絡,調整組織,轉移炮兵陣地,修築運輸道路,布置反坦克陣地,隨時準備迎擊敵軍的大規模反撲。
各集團派出不少於一個團的有力支隊,繼續向南佔領有利陣地。
西集團軍向三天峰、杜木方向推進,中央集團軍向赤根山、注波里方向發展,東集團軍則向黑雲吐嶺、818.9高地推進,擇機控制這些地區。
電報重新明確了各集團軍與第24軍之間的戰鬥分界線。
此時,接下來的作戰重點應該放在哪裡呢?有兩種選擇:
一是鞏固既有戰果,防止敵人反撲;二是繼續發展進攻,爭取更大勝利。
從志司和第20兵團發布的指令來看,當時選擇的是第一個方案。
志司和兵團的指示,都將重點放在穩固已奪取的陣地上,同時也要求部分兵力繼續向南推進。第20兵團在戰後總結中指出,部隊由於長期進行陣地防禦作戰,缺乏大規模進攻的實戰經驗,因此在縱深作戰中存在顧慮。
這恐怕不僅僅是下級部隊的問題,戰役指揮員和指揮機關也存在同樣的情況。
根據志司和第20兵團的部署,各集團主要兵力採取縱深梯次配置,以應對敵方反擊,各集團軍僅派出一部分兵力繼續向南推進。
志司的指示是,用於向南發展進攻的應為「有力部隊」,但並未明確具體的兵力規模,只提到於發展進攻的部隊是「支隊」性質,顯然不是指主力。
第20兵團的指示具體一些,將發展進攻的兵力限定為「不少於一個團」。
向南發展進攻的目標為亢峰、三天峰、赤根山、注坡里、黑公吐嶺、白岩山之線。這條線,按戰前判斷,成是敵第二防禦地帶,距已被突破的第一防禦地帶后沿4~6公里,最遠8公里。
僅以「不少一個團」的兵力在縱深方向推進,攻擊力度自然相當有限,可以說只具有威力偵察試探的性質。對於明確劃定的前方目標線,志司和第20兵團的要求都是「相繼佔領」,這也給各集團行動留下較大的機動空間。
鄧華後來分析說,在金城戰役中,如果事先準備以2個軍向縱深發展進攻,是可以取得更大的勝利的。而在實戰中,第20兵團投入金城以南地區的兵力共4個軍12個師,對當面之敵,擁有較大的數量優勢。
第一步作戰只動用了8個師,還有4個師尚未進入戰鬥。在迅速攻佔敵第一防禦地帶的情況下,如果能及時投入後續梯隊,大縱深突擊力量,全部佔領敵設防薄弱的第二防禦地帶是有可能的。
當時的問題在於沒有空軍支援,戰場制空權完全掌握在美軍手裡,這就使得志願軍炮兵轉移陣地、後續部隊開進和作戰物資前送均遇到很多困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這還不算是最大的制約,當時困難最大的是戰場氣象和交通條件。正是這方面產生的制約,使得戰役指揮員深感後續不繼,難以定下投入主力迅猛向縱深發展進攻的決心,從而使攻擊逐漸的失去銳勢,進攻速度慢慢變緩,並很快停頓下來。
第9兵團第24軍代軍長張震、副軍長李家益和陳仁洪於15日凌晨2時30分,依據志司14日17時的指示,向各師下達了部署命令。
根據上述指示和部署,第九兵團第24軍與第20兵團各集團軍立即展開行動。
在金城以南地區,有兩條主要的公路幹線,一條通往西南方向的金化,另一條通向正南的山陽里。此外,還分佈著多條支線公路以及一條重要的橫向聯絡線,平日交通基本順暢。
金城突出部內蜿蜒而過的金城川,是一條季節性變化明顯的河流,平時水深不到1米,河面上建有多座橋樑,交通通行基本不受影響。然而,一到雨季,山洪暴發,橋樑被沖毀,金城川便會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水障,嚴重阻礙交通。
金城戰役打響后,從13日到15日,連續三天大雨傾盆。
對志願軍而言,好處是天上大雨連連,妨礙美國空軍的出動;壞處是河水猛漲,道路泥濘,通行困難。到16日,天氣轉晴,美機大量出動,對金城川各渡口實施火力封鎖,這條水障的作用便凸顯出來。
是派小分隊前出有利,還是將二梯隊第180師投入戰鬥更好?東集團第60軍軍長張祖諒和副軍長王誠漢經過分析,他倆一致認為,從當時戰場態勢看,將一支強有力的部隊投入作戰,能給敵方造成更大的混亂,進一步擴大殲敵效果,但也可能遇到預想不到的情況。
下定決心之前,他們先徵詢了第180師的意見。
第180師師長李鍾玄表示,為了抓住有利戰機,他願意率部渡過金城川,完成後續作戰任務。於是,張祖諒下達命令,將第180師投入金城川以南作戰,並派王誠漢去180師加強指揮。
1951年5月的第五次戰役中,180師被三面合圍於漢江南岸,險些被全殲,突圍出來的180師營以上幹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180師被扣上了動搖的帽子,甚至還差點被取消了番號。
1951年10月,時任志願軍第15軍44師副師長的李鍾玄(1955年大校),接到上級命令,要他接手剛剛在第五次戰役中失利的第60軍180師,原師長鄭其貴已被解職,並送往後方述職。
李鍾玄自1938年入伍,就一直在第44師工作,儘管不願離開已經工作了13年的老部隊,也對自己能否接下這份重擔而心有疑慮,但他還是於10月26日前往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部報到。
兩個月後,李鍾玄來到位於栗木洞的志願軍第60軍軍部,軍長韋傑(1955年中將)向他介紹了第180師當前的情況。
目前該師留守和歸隊人員共3000餘人正在谷山整訓,后又補入1450名新入伍的國內各地新兵,以及之前留在四川的該師三個後備團5000餘人,再加入兵團司令部調來的一個通信連及一個工兵連,使得全師總人數恢復到1萬人左右。
李鍾玄調到第180師后,原領導幹部只剩參謀長王振邦(1955年上校)一人,不久,李少清(1955年大校)、袁本慧分別被調來擔任師政委、政治部主任(李政委后因負傷而長期休病假)。
其他團級領導還包括:第538團團長龐克昌、副政委潘放、第539團團長陳克難、副政委郝令高、第540團團長周光普、政委李懋召等人,營以下及機關幹部則仍大多為原第180師幹部。
1952年10月,在休整、訓練了一年後,志願軍第60軍被重新部署到文登里至北漢江一線陣地,此時軍領導班子也作了較大變化,新任軍領導對第180師的近況不太熟悉,擔心該師還沒完全恢復戰鬥力,便提議先派第540團上一線試試,歸第181師指揮。
第540團上陣地后,因為在1953年1月的冬季陣地戰中打得還算不錯,第60軍黨委才放心地將第179、181師之間的一個狹窄的正面防禦陣地交給第180師。
張祖諒受命奔赴朝鮮親率第60軍,當他進入60軍部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宣布:「60軍3個師不變,自己跌倒的,要自己爬起來!」這次,要看180師如何一雪前恥了。
1953年3月15日,180師作為一梯隊全部接替東線181師24華里的防線,6月14日參加夏季反擊戰役。全師在戰役第一、二階段殲敵2000餘人,第三階段攻佔了方形山南朝鮮5師的全部陣地,殲敵4個整營1500餘人,擴大佔領面積23平方公里。
戰役結束后,3兵團和20兵團都拍來電報,祝賀180師打了翻身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7月13日,金城戰役打響,這也是志願軍抗美援朝中最後一次大的反擊作戰。志願軍5個軍,組成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60軍為東集團,任務是從北漢江西松室里一線進攻,第一步殲滅登大里地域的韓偽3師,第二步前出黑雲吐嶺、白岩山949.5高地,至北漢江兩岸。
第一步由181師完成,第二步由180師完成。
當晚9時整,我軍1000多門大炮在20分鐘內就把1900餘噸炮彈傾瀉在敵人陣地上。4支突擊部隊在我火力轟擊后,立即向敵陣地發起攻擊。經過21個小時激戰,181師完成了第一步任務,殲敵3100多人。
當兄弟部隊181師突破防線后,軍部於1953年7月14日命令180師迅速進佔黑雲吐嶺和白岩山,由538團和540團為先鋒強渡金城川。
由於大雨傾盆,不便敵機活動,538團白天就投入戰鬥。
敵人炸毀了金城川鐵橋,16時,尖刀連連長秦福德(對,就是他。五次戰役突圍時,被阻在敵後打游擊300天後歸隊的秦福德)帶領突擊排,冒著敵人的炮火從僅剩下的一根鋼樑上跑過去,並從水深齊腰的江中涉過,緊緊地咬住敵人。
戰士江成富和張北祥兩人直插敵人縱深,擊潰了正在集結的敵人1個營,另一個戰士用兩發火箭彈擊毀擋路的坦克,為穿插部隊打開了通路。
21時,2營插到敵人縱深30多里的黑雲吐嶺。
山高路險,戰士們冒雨攀著樹枝、抓住野草,在泥濘中匍匐前進。山上是敵人一個營的指揮所,敵人還在睡覺,沒來得及穿褲子就被打死了大部分,活捉了營長以下40多人,黑雲吐嶺被我全部佔領。
此時,南朝鮮軍在志願軍的猛烈打擊下,正處於慌亂潰逃的狀態。538團乘勝向前擴大戰果,殲滅韓偽3師,俘敵營長以下300多人,擊毀和繳獲坦克5輛。
同時,540團從登大里渡過金城川,也是冒雨於白天進行戰鬥。
10時,540團的尖刀連,迅速前進到818.9高地,在敵人還未發覺時,連長李鴻森命令2班一個小組秘密插入敵人陣地,打得敵人到處亂竄。戰士陳汝寧一人追趕1個排的兵力,打死敵人10多個,繳獲兩門無座力炮。
這時,1118高峰上的敵人以4挺重機槍、10挺輕機槍的火力阻擊6連前進。戰士們奮不顧身,勇攻主峰,4班戰士楊萬盛第一個衝上去,隻身追擊敵人,協同文化教員陳少忠拿起敵人丟棄的重機槍,扭轉身來將30餘個敵人打死在逃跑路上;
接著2營3個連於12時佔領了1118高地主峰,然後向白岩山進攻,一鼓作氣衝上白岩山主峰1179.2高地,殲滅韓偽5師兩個營,並連續擊退敵人7次反撲,共殲敵500餘人。
同日上午,540團3營又佔領867高地和949.5高地,俘獲大量潰敵。
7月15日,第180師538團和540團,佔領了黑雲吐嶺、867高地、白岩山、949.5高地,消滅韓偽3、偽5師共1000餘人。
到16日下午3時,180師已經把戰線向東推進至北漢江西岸一線以北地區,向南推進約8公里,對韓偽2軍團防區南北交通幹線,金城至華川公路構成嚴重威脅,圓滿完成了第二階段的作戰任務。
在整個金城戰役中,第180師是反擊進展最快、向南打得最遠的一支部隊。
從金城戰役地圖看,180師佔領黑雲吐嶺、白岩山後,偽8師、偽3師大部分就被志願軍包圍起來了。戰役目標就不是消滅韓偽3師一個團的問題了。所以180師佔領白岩山、黑雲吐嶺,引起了志願軍司令部和兵團的高度重視,命令其他各軍向前推進,與180師看齊,但因各種困難未能實現。
當時180師已突出五六公里。
黑雲吐嶺、白岩山這兩個地方,關乎韓軍生死,也關乎志願軍的戰役目標。敵人也知道停戰在即,在現在這個情況下,誰佔到哪裡,哪裡就是分界線。
因而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親臨金城前線,聲言要奪取金城以南失地,下令美軍第3師、韓軍的3個師,向志願軍進攻突出的部隊全力反撲。
7月16日,韓偽5、7、9、11師,美第3師,韓偽3、6、8師殘部,開始全力向180師反撲。進攻重點是180師剛剛攻佔的黑雲吐嶺、白岩山至867高地一線突出陣地。
一場激烈的爭奪戰,就在黑雲吐嶺和白岩山的前沿展開了。
180師雖然打的很不錯,但此時的180師,處境卻相當差,和第五次戰役時非常相似。
由於友鄰部隊攻擊受阻,未按照原計劃推進到指定的區域。180師所處的地帶南北縱深20里,東西寬40里,他們的右翼已經完全暴露。另外,金城川就像當初的北漢江,538團和540團也需要背水作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時間,180師的兩個團,處在了縱深20里,東西40里、側翼空虛的被動局面,而且是背水之戰。在3天的激戰中,180師表現極為頑強,子彈打光了就用刺刀,用石頭,一直堅守著陣地。
但是,由於金城川上的橋樑已遭毀壞,進行漕渡又因河水流速太快而無法實施,物資不能前運,炮兵不能前進,前面的部隊既得不到炮火支援,也得不到彈藥補充,全憑一股拼勁和韌勁堅持作戰。
180師的戰鬥,為主力鞏固金城陣地贏得了時間,可是敵人越來越多,時間拖久了,將會出大問題。時任180師師長的李鍾玄,以及政委唐明春發覺事態有些不妙,此時180師過於突出,在沒有糧彈補給和工事依託的情況下,孤軍深入,再繼續打下去,很可能會重蹈第五次戰役的覆轍。
儘管李鍾玄、唐明春都是之後被調入180師的,但他們對第五次戰役的情況十分了解。所以,他們馬上向60軍首長建議,馬上撤到金成川以北,佔領有利地形,保存實力,消滅來犯的敵人。
可是,李鍾玄、唐明春的建議被駁回了。7月16日下午,20兵團來電,讓180師繼續堅守黑雲吐嶺、白岩山,並要求要繼續打,還要大打。
180師兩個團在既無堅固陣地為依託,又遠離後方,無縱深火力支援,糧彈奇缺的條件下,又堅守了三天三夜。
歷史好像在和180師開玩笑,當初60軍前軍長韋傑、180師前師長鄭其貴所面臨的問題,這次又落到了張祖諒(時任60軍軍長)、李鍾玄頭上。如果處理不好,180師之前的翻身仗就白打了,而且一旦180師第二次遭遇重大損失,這個責任誰也無法承擔。
一方面,師領導馬上找到在師指揮所的王誠漢副軍長,向上級領導反應師里的意見;另一方面,師領導馬上召開會議,最終達成統一意見。將個人得失置於度外,只要能保證部隊的有生力量,願承擔一切後果,撤職,槍斃,在所不惜。
第五次戰役的教訓太沉重了,而且對180師的處罰也太重了,所以,此次金城戰役,180師絕不能在同一個問題上絆倒第二次。
師領導反覆向上級建議,並堅持一點原則:命令可以執行,後果我們不負。
在張祖諒軍長、王誠漢副軍長、180師領導的努力下,在17日晚上,180師終於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幸運的是,180師在收到撤退的命令前,就已經收攏了部隊,做好了撤退的準備,與此同時,老天爺也幫了大忙,就在180師撤退的時候,起了大霧,在大霧的幫助下,17日晚21時至18日6時,除461.9高地外,第180師按東集團部署將金城川以南部隊全部撤至金城川以北防守。
19日和20日,韓軍以1個排至1個營兵力在坦克和炮兵支援下,向461.9高地發動了17次反撲,炮擊1.7萬餘發。第180師1個營頑強堅守,將敵軍反撲全部擊退,兩日共斃傷敵1000餘人,牢固控制了陣地。
站在180師的立場上,師長李鍾玄、政委唐明春等師領導的做法並沒有錯,他們不僅要對上級負責,也要對部隊負責,寧願留下罵名,也絕不會讓部隊再受損失。事實證明,師長李鍾玄、政委唐明春的做法十分明智,他們不僅打了勝仗,還保住了180師。
黑雲吐嶺、白岩山阻擊戰打的非常慘烈,但這次180師一雪前恥,打出了威風,湧現出許多英雄人物。
7月17日凌晨,美韓軍以3個團進攻黑雲吐嶺南1公里的569.5高地、黑雲吐嶺、1118高地;2個團進攻白岩山、949.5高地、867高地;1個團在5輛坦克配合下沿949.5高地以西公路突進。幾百噸鋼鐵傾向每一個山頭,把山上碗口粗的樹連根炸飛,山頭都被轟得變形了。
扼守在白岩山1118高地上的540團2營的指戰員,已兩天兩夜沒有吃飯,也喝不到水,但大家以極大的耐力與敵人作拚死戰鬥,打退敵人30多次反撲。
6連9班只剩下朱成良、馬棟良兩個傷員,他倆拿著僅有的3顆手雷,鎮靜地蹲在兩個炮彈坑裡,當敵人從四面八方嚎叫著合攏到他們跟前時,他倆一躍而起沖入敵群,拉響手雷和敵人同歸於盡。我後續部隊趁機上來把敵人壓了下去。
18日上午,2營4連和5連被敵人分割包圍,1營1連立即增援上去。
這個連19歲的年輕班長鄭朝元在排長犧牲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代理排長指揮全排,利用塄坎、彈坑等有利地形阻擊敵人。僅鄭朝元一人就殺敵122人,出色地掩護了主力轉移,戰後榮記特等功,獲志願軍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同一天,南朝鮮第2軍團以一個團兵力向黑雲吐嶺南側一個無名高地538團6連猛烈進攻,連長段阡田為減少傷亡,只在陣地上留一個班堅守,隨後派新戰士賴永澤、楊長開、王和甫3人上去增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賴永澤所在的這個戰鬥小組,被派往黑雲吐嶺最前沿陣地,增援前線,並堅決守住陣地,等待大部隊抵達。賴永澤知道這次的任務非常艱巨。他已經三天三夜沒合眼了,連飯都沒吃上一口,但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表示堅決完成任務,誓死與陣地共存亡。
上戰場前,雖然知道戰事激烈,但是當他和戰友們迂迴來到陣地時,戰場的慘烈程度還是讓他心裡一驚。到處都是陣亡的戰友,陣地被炸得找不到一處掩體,只有15米長的交通壕,蹲在裡面還露著半個頭,更糟的是,戰鬥小組的小組長楊長開在前往陣地的途中不幸炮彈炸傷。
賴永澤直接接替小組長,同另一個戰士王和甫衝到了陣地上。等到他們兩人來到陣地后,發現陣地上的排指揮所已經被炮彈炸塌了,排長、副排長全都已經重傷不省人事,戰壕裡面就只剩下9個人。
這時戰壕內算上賴永澤只有11名戰士。
賴永澤直接接過指揮任務,他跳入坑道,搜集起散落的武器裝備,然後將戰士們分成三組,每組各守一個方向。敵人再次發起進攻,一陣狂轟亂炸后,敵軍開始向高地衝來。為了提高命中率,節省彈藥,賴永澤欲擒故縱,放任敵軍一步步逼近陣地。
他屏住呼吸,靜等敵人進入射程之內。當距離敵人還有30米的時候,賴永澤一聲令下,戰士們火力全開,向敵人發起猛攻,這一擊打得敵人四處逃散。敵軍哪會如此就善罷甘休,迅速整頓隊伍后,再一次發起攻勢。一個下午,敵人連續發起了二十多次進攻,卻都被賴永澤和戰士們一一擊退。
為了攻下高地,敵軍不擇手段,有一名敵軍指揮官試圖偷襲,被賴永澤識破了詭計,將其擊斃。眼看著一次次潰敗,敵人的火炮攻勢更加猛烈,他們想將我軍戰士連同陣地一起夷為平地,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在我軍陣地上。
此時戰壕里堅守陣地的戰士只剩下6個人,賴永澤悲憤交加,繼續鼓勵士氣,守住陣地。這時,敵人的戰機從西側向陣地俯衝過來,投下燃燒彈,頓時陣地陷入一片火海。在熊熊大火中,一枚炮彈落在賴永澤身旁,一陣轟鳴聲過後,他被炸彈的衝擊力擊倒在地,他一下子暈了過去。
當他再次爬起來的時候,陣地里只剩下他一個人。
看著衝上來的敵人,賴永澤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誓死守住陣地」,他顧不得渾身的傷痛,舉起衝鋒槍向著敵人掃射,他一個人遊走在陣地的三面,絲毫不給敵人圍攻的機會。衝鋒槍沒子彈了,他就用步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配合著手榴彈,壓制著敵人一次次進攻。
子彈很快打完了,他扔下槍,在戰壕里挖出「地瓜雷」(一種插銷打火的手榴彈),雖然形勢緊迫,賴永澤依然保持冷靜。他知道這種雷打火快,威力大,他將10個雷串成一串,向敵人聚集地甩了出去,這一擊就炸死一大片。
敵人眼看著陣地就近在咫尺,卻怎麼也沒辦法再靠近,他們猜不透對面到底有多少志願軍。沒想到,這一守就是7天7夜!賴永澤一個人,在黑雲吐嶺最前沿的陣地上,面對數百倍於己的敵人,從7月17日一直堅守到了7月24日!
沒人知道他是怎樣堅持下來的。
到24日這天,手雷串全部用完了,賴永澤的武器只剩下兩顆手雷和兩根爆破筒了。
7月24日下午,賴永澤將最後兩個爆破筒扔向敵人後,陣地前又是一片死寂,他知道敵人正在觀察形勢,他不動,敵人就會再次衝鋒。已經彈盡糧絕的賴永澤,咬著牙撿起石頭,向著敵人重重的砸去。
對面的敵人終於看清了,陣地上只有一個人堅守,於是他們組織了兩個營的人馬,發起最後一次進攻。賴永澤手握鐵鎬,匍匐在地上,就等著敵人殺上來,和他們貼身肉搏。就在這危急關頭,這時連長段阡田帶著人增援上來,此時的敵軍也已經被賴永澤打的筋疲力盡,士氣全無。大部隊不費吹灰之力就擊退了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這場戰爭,賴永澤憑一己之力,殺敵上百,一個人守住了一個陣地。
這是怎樣慘烈的戰鬥?只能用奇迹來形容:
賴永澤一個人在陣地上足足打了七天七夜,他和戰友們共打退了敵人共計一個團的兵力反撲,光他自己就消滅了100多個敵人!
以平凡的血肉之軀,創造了這樣的奇迹。若不是有真實的戰績,這種事情就連說出來恐怕都不會讓人相信!
賴永澤的膽識和勇氣實在讓人佩服,他被戰士們譽為「孤膽英雄」,並榮獲特等功。
那年,他剛剛21歲……
戰後,賴永澤代表180師回國參加1953年國慶典禮,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戰後,志願軍召開大會,在會上表揚了180師的「身處險境,機制靈活,敢作敢為,轉危為安」的作風!
還稱,金城戰役中180師的「抗命」,不能和第五次戰役相提並論,金城戰役是我軍發起的反擊戰,主動權在我方,而第五次戰役中的180師的任務是掩護部隊撤退,當時的主動權在美軍,倘若180師提前撤退,後果不堪設想。
在朝鮮,180師共作戰320次,擴展陣地84平方公里,殲滅敵人1.37萬人,俘敵660人,繳獲坦克5輛、汽車28輛、各種炮120門、機槍231挺、其他槍械1914支。180師也付出負傷4100人、犧牲2400人的代價,為部隊爭得了榮譽,為抗美援朝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