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高啟

第227章 高啟

一、少年詩人高啟

高啟出生於1336年,先世為汴梁人,后南渡到臨安,再徙居吳郡。曾經,高啟的家族家道雄於財,然而到了高啟這一輩已趨向衰微。在他稍長的時候,兄長被征戍淮南,接著父親又病逝,高啟不得不擔當起綜理家政的重任。

高啟嗜好讀書,為詩致力於古學,還編選了詩集《仿古》。他的詩出語無塵俗氣,清新俊逸,彷彿天授之然。16歲時,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饒介守吳中,聽聞高啟的才名,幾次派人延請他。高啟實在無法推辭,只好前往。參宴的都是巨儒碩卿,他們以《倪雲林竹木圖》命題,讓高啟賦詩。高啟頃刻詩成,備受讚賞。從此,高啟名重搢紳間,縱前輩也不畏懼他。

高啟年少就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和天賦。他自幼聰穎,未冠之時,就以穎敏聞名。別人以千言相贈,問他能否記憶,高啟一目即成誦,眾人皆嘆服。他少敏力學,遂工於詩,上窺建安,下逮開元,大曆以後則藐之。前齒古人於曠代,后冠來學於當時,東吳騷雅士,悉推之無慊。高啟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年少時以北齊開國皇帝的後裔自居,在詩中曾說「我祖昔都鄴,神武為世雄」「我家本出渤海王」,盡顯豪氣。但他少時不喜讀書,放縱任俠,夢想著倚馬跨劍、一展宏圖,如「少時志氣壯,不識愁氣悲。呼儔射鳴雁,深騖東山坡」,還希望「偶從岸頭侯,跨鞍赴邊陲」。然而,命運弄人,約十五歲時,高啟父母相繼去世,生活無依無靠的他開始棄武從文,折節讀書。他尤好詩歌,終日苦吟,加上天賦異稟,十六歲便初露鋒芒,成為「北郭十友」唱和的核心人物之一。

高啟十八歲時,娶了青丘巨室周仲達之女為妻。婚後第三年,張士誠佔領蘇州,據吳稱王,開始在蘇州羅致人才。時任淮南行省參政的饒介出馬,以文壇大佬的身份吸引了大量文士,他對高啟尤其欣賞,想要推薦高啟為官,但高啟笑而不答。究其原因,大概是高啟受儒家忠君思想影響,雖元朝風雨飄搖,仍希望朝廷中興。二十二歲時,高啟入饒介府教其子弟。次年,他開始吳越漫遊,創作了大量反映元末亂離之世社會現實的詩歌,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這次漫遊的目的雖不得而知,但高啟通過這次經歷,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歸隱青丘,並創作了著名的《青丘子歌》。詩中自狀詩人耽於吟詠之狂態,心與物游之妙趣,與元末群雄割據、征伐四起的時代背景形成鮮明對比,體現了高啟強烈的避禍心理和隱逸思想。

二、中年仕途

正十六年(1356年),張士誠攻佔平江等地,自立為吳王。高啟南遊吳越,目睹政權動蕩和百姓顛沛流離,譴責張士誠殺戮與割據,拒絕其邀約,攜妻兒隱居青丘,自號青丘子。

在這個動蕩的時期,高啟以詩人的敏銳視角,深刻感受到了戰爭帶來的苦難。他看到百姓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生命如同風中飄絮,心中充滿了對和平的渴望。張士誠的政權雖然崛起,但高啟卻看出其本質上的殺戮與割據,這與他心中的理想政治格局相差甚遠。於是,他毅然拒絕了張士誠的邀約,選擇遠離權力的紛爭,帶著妻兒隱居在青丘這個寧靜的地方。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高啟欣喜於國家結束割據局面。他受朱元璋賞識,仕途順利,修《元史》、教胄子、任翰林院編修、被提拔為戶部右侍郎,但他自陳年少不敢當重任,辭官歸里。

朱元璋建立明朝,國家終於結束了長期的割據狀態,這讓高啟看到了新的希望。他的才華被朱元璋賞識,得以參與《元史》的修訂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高啟展現出了卓越的史學才能,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修史完畢后,他又被任命教授朱元璋的子弟,承擔起培養未來國家棟樑的重任。不久,高啟升任翰林院編修,仕途可謂一帆風順。然而,當被提拔為戶部右侍郎時,高啟卻選擇了辭官歸里。他深知自己年少,缺乏理財的經驗,不敢貿然承擔如此重任。正如他在《念奴嬌?策勛萬里》中所表達的那樣,雖有壯志凌雲,但也明白自己的局限。

在京師期間,雖有榮耀與歡愉,但內心厭倦痛苦,目睹明軍對文人的殘酷政策,充滿精神壓抑。

在京師的日子裡,高啟確實體驗到了一些榮耀與歡愉。參與修史的榮耀讓他深感自豪,與同僚的唱和也給他帶來了一定的快樂。然而,這種表面的風光背後,卻是內心的厭倦與痛苦。他目睹了明軍在攻破蘇州后,對蘇杭等地文人的殘酷政策,心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他感覺自己彷彿置身於一個充滿危險的牢籠之中,精神備受壓抑。這種壓抑在他的詩歌中也有所體現,如「朅來京師每晨出,強逐車馬朝天閽。歸時顏色暗如土,破屋暝作飢鳶蹲」,生動地描繪了他在京師的無奈與痛苦。高啟的內心就像一隻渴望自由的孤鶴,「野性不受畜,逍遙戀江渚」,但現實卻讓他感到無比的束縛。他思念著故鄉的田園生活,「舊宅一架書,荒園數叢菊」便是他心中的理想之地。在這種精神壓抑的狀態下,高啟越發堅定了辭官歸里的決心。

三、高啟之死

高啟之死,是明初文字獄的典型犧牲品。他在京修《元史》時曾是魏觀屬下,后在蘇州與魏觀重逢,受到魏觀的禮遇。魏觀在張士誠宮殿原址修建蘇州府治,邀請高啟為新府撰寫《郡治上樑文》。然而,文中「龍盤虎踞」四字犯了朱元璋的忌諱,高啟因此被腰斬。

高啟被腰斬后,用鮮血寫了三個「慘」字,其命運令人唏噓。高啟事件絕非偶然,它是朱元璋殺雞儆猴的手段。朱元璋對高啟的不滿早有端倪,高啟曾寫過《題宮女圖》,被朱元璋認為是諷刺自己,心中已埋下忌恨的種子。當高啟以年少為由拒絕擔任戶部右侍郎一職時,更是讓朱元璋覺得沒面子。此次因《郡治上樑文》被治罪,實際上是朱元璋對不依附朝廷的文人的嚴厲打擊。

高啟之死也是明初文人不依附朝廷必須付出的代價。在那個時代,文人的命運往往與政治緊密相連。高啟的才華和孤傲使他不願迎合朱元璋,最終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的死加速了明初士風的轉變,讓文人們意識到在朱元璋的統治下,必須謹慎言行,否則隨時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高啟事件更是一個政治事件,它反映了朱元璋對文人的猜忌和控制。朱元璋出身貧寒,對權力極為敏感,他不容許文人對他有絲毫的不敬或不服從。高啟的遭遇讓其他文人膽戰心驚,從此,明初的文壇籠罩在一片壓抑的氛圍中。

四、主要作品

(一)詩詞作品的編集與傳播

以高啟卒年為分界,其詩的編集分為自編、他編兩個階段。生前有詩集八種,未付梓,后經整理刊刻,主要以《姑蘇雜詠》《缶鳴集》《高太史大全集》《槎軒集》四種別集形態傳播。

高啟的詩詞作品在當時及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的詩歌風格清新俊逸,題材豐富多樣,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些詩集的整理刊刻,使得他的作品得以廣泛流傳,為後人研究元末明初的文學和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二)代表詩詞賞析

《賣花詞》:描寫自滿自足的賣花人,揭示富貴榮華如煙雲的人生真相。

「綠盆小樹枝枝好,花比人家別開早。陌頭擔得春風行,美人出簾聞叫聲。移去莫愁花不活,賣與還傳種花訣。余香滿路日暮歸,猶有蜂蝶相隨飛。買花朱門幾回改,不如擔上花長在。」高啟在這首詩中,生動地描繪了一位賣花人的形象。賣花人對自己所養的花充滿自信,他的花比別人家的開得早,而且枝枝都好。他挑著花擔在陌頭行走,彷彿帶著春風一般輕快。美人聽到他的叫賣聲,紛紛出簾觀看。賣花人不僅賣花,還傳授種花的訣竅,展現出他的熱情和善良。日暮歸來,花雖已賣完,但余香滿路,還有蜂蝶相隨,賣花人的心情愉悅可見一斑。最後,詩人通過「買花朱門幾回改,不如擔上花長在」這句詩,將富貴人家的興衰與賣花人的花相對比,揭示了富貴榮華如煙雲般易逝,而賣花人的生活雖然平凡,卻有著長久的美好。

《沁園春?雁》:以燕子警戒自己,對人世詭譎莫測的憂慮。

「木落時來,花發時歸,年又一年。記南樓望信,夕陽簾外;西窗驚夢,夜雨燈前。寫月書斜,戰霜陣整,橫破瀟湘萬里天。風吹斷,見兩三低去,似落箏弦。相呼共宿寒煙,想只在、蘆花淺水邊。恨嗚嗚戍角,忽催飛起;悠悠漁火,長照愁眠。隴塞間關,江湖冷落,莫戀遺糧猶在田。須高舉,教弋人空慕,雲海茫然。」在這首詞中,高啟以雁自喻,表達了對人世的憂慮。詞的開頭描繪了雁的遷徙規律,年復一年,春來秋去。接著回憶起南樓望信、西窗驚夢的情景,充滿了思念和惆悵。雁在月光下、霜露中排著整齊的隊伍飛行,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然而,一陣狂風吹斷了雁陣,就像箏弦斷裂般,讓人感受到命運的無常。下片寫雁宿,雁在寒煙中相呼共宿,只想在蘆花淺水邊安身。但嗚嗚的戍角和悠悠的漁火,讓雁不得安寧,充滿了憂愁。最後,高啟借雁之口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要高飛遠舉,不讓獵人得逞,體現了對人世詭譎莫測的憂慮。

《水上盥手》:細膩描寫洗手場景,流露出惆悵之情。

「盥手愛春水,水香手應綠。沄沄細浪起,杳杳驚魚伏。惆悵坐沙邊,流花去難掬。」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水邊洗手的場景。詩人喜愛春水,覺得水香四溢,手浸在水中彷彿也被染綠了。水面上泛起細浪,魚兒受驚而伏。詩人洗完手后,惆悵地坐在沙邊,看著流花遠去,難以掬起,流露出一種惆悵之情。這首詩從生活中的一個小細節入手,細膩地描繪了詩人的感受,讓人感受到詩人對時光流逝、美好事物難以挽留的感慨。

五、文學成就

(一)詩歌特色與地位

高啟的詩歌創作在文學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他繼承唐宋傳統,將唐宋詩歌的精髓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同時又融入個性與時代特色,使得他的詩歌獨具魅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高啟的詩歌題材廣泛,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詠史抒懷,還是山水田園,亦或是反映社會現實,他都能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進行描繪。他的詩歌語言清新自然,毫無塵俗氣,給人一種清新俊逸之感,彷彿天授之然。這種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使得他的詩歌易於理解和接受,同時也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

高啟的詩歌情感真摯深切,他善於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詩歌中,使得詩歌充滿了感染力。無論是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讚美,還是對社會現實的憂慮,他都能以真摯的情感進行表達,讓讀者感同身受。

高啟被譽為「明初詩人之冠」,這一稱號絕非偶然。他的詩歌在明代詩歌發展中起到了引領作用,對明代詩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的詩歌風格和創作理念,為後來的詩人提供了借鑒和啟示,推動了明代詩歌的發展。

(二)文學理論與批評的建樹

高啟在文學理論與批評方面也有著重要的建樹。他主張師古之後成家,強調「兼師眾長,隨事模擬,待其時至心融,渾然自成」。這一主張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學的尊重和對創新的追求。

高啟認為,學習古人的作品是提高自己文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但不能僅僅停留在模仿的階段,而是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強調「兼師眾長」,即廣泛學習不同詩人的優點,吸取他們的精華,然後將這些優點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高啟的文學理論和批評觀點,推動了元末以來詩風的轉變。在元末時期,詩歌創作往往流於形式,缺乏真情實感。高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和理論主張,引導詩人關注現實生活,抒發真實情感,注重詩歌的藝術價值。

高啟的文學理論和批評觀點,對後世的文學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主張為後來的文學創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激發了後人對文學創新的思考和探索。

六、高啟對後世的影響

(一)詩歌影響後世才人

高啟的詩作對後世才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曹雪芹和毛澤東都深受其詠梅詩的影響。高啟的《梅花九首?其一》中「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一句,被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多次引用,如釵黛判曲中以山中高士和世外仙姝來形容寶釵黛玉,第三十七回眾人做的《詠海棠詩》中也有多處化用該詩詩句。毛澤東為了尋找這首詩,一日連發三封急信給秘書田家英,拿到原作后親筆抄寫全詩,並評價高啟為「明朝最偉大的詩人」。高啟的詩作風格多樣,擬古不復古,成一代詩風。他的詩歌清新超拔,雄健豪邁,語言清新自然,毫無塵俗氣,給人一種清新俊逸之感。其詩歌題材廣泛,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詠史抒懷,還是山水田園,亦或是反映社會現實,他都能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進行描繪。高啟的詩歌情感真摯深切,他善於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詩歌中,使得詩歌充滿了感染力。

(二)海外漢學家的關注

海外漢學家牟復禮撰寫傳記《高啟:詩人的窮途》,以詩入傳,通過高啟及其朋友的詩歌勾勒出高啟的人生軌跡,還原高啟人生軌跡及背後歷史圖景。牟復禮嘗試通過詩歌的表達功能和現實功能,闡述中國文化中的「英雄主義」概念,這並非狹隘的個人主義崇拜,而是讀書人對國家的責任。這本書獲得了當時各個學術領域的普遍關注,奠定了高啟在海外漢學界的聲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群英薈萃合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群英薈萃合集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7章 高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