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內亂(一)

第475章 內亂(一)

嶺南劉氏被消滅,至此東北到薊州,北到陰山,西北到庭州,西南至鄯州,東南至邕州,大唐再度統一。與元和年間相比,東北營州等為契丹所佔據,東南安南都護府尚未收回,但朝廷卻多了西北和青海,隱隱有了太宗時期的版圖氣象。

陳摶帶領著一幫長安大學的教授,與軍情司等諸衙門一起,配合戶部,重新制定了天下各道的劃分。內閣於乾興六年二月正式行詔頒布天下,將天下劃分為二十六道,各州也恢復了曾經的郡名,以兩字美字嘉字為名,除了魏州改為魏郡,趙州改為趙郡,蜀州改為蜀郡,而且將成都升格為成都府,廣州升格為番禺府。

最大的調整則是原山南東道、江南西道以及嶺南道,從荊襄道南部改設為湖南道,江西道又分出了兩個郡給嶺北道。

除了遵循山川形制、犬牙交錯兩大基本原則外,此次的道、郡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還考慮了本地的戶口人數、交通情況等。

然後樞密院制定、與內閣共同頒布,將天下劃分為三十六都督府,類似於後世的軍分區。都督府的管轄範圍,與二十六道不盡相同,如關內道北的漠南道,分設了豐州都督府,並在陰山東麓、河東道北新設了單于都督府。

各都督府皆有駐軍,各有軍號旗號,相對而言,邊境的都督府軍隊數量要更多一些,內地的都督府,則基本以折衝府民兵轉正、地方守備軍等為主。

李存勖被任命為幽州都督府大都督,統管如今河北道北部的所有軍隊,為了下一步出擊契丹做準備,可以說李存勖成為了朝廷內的第二大軍頭。但樞密院也在竭力消除原河東軍隊的影響。

如符存審、李嗣源等,或至關內、或至河南,出任都督,並通過軍隊軍官、士卒調動,儘可能地將李存勖如今手下的河東故將調往他地。

這也是李存勖歸順朝廷后的應有之意,而駐魏郡的李存孝,則為元城都督府大都督,負責河北道南部的軍務。李存孝的主要任務,其實就是繼續監視原魏博牙兵集團的一舉一動。

在魏郡,朝廷這兩年的均田制度實施起來實際上進展並不算快,因為這裡的情勢的確有些複雜。魏博牙兵佔據六州之地百餘年,已經形成了一股頑固的地主武裝加世家大族勾結的勢力,根深蒂固,所以李存孝就被「困」在這裡,他也知道李弘益要藉助他的威名威懾地方,所以一直也盡心儘力。

李存孝主持的對於魏博牙兵的改造,是一個郡一個郡進行的。乾興六年三月,李存孝親往改名為巨鹿郡的邢州,視察本地郡兵,身後突然有人起兵造反了。

自李弘益殺入涼州佔據河西之後,在他統治管轄的區域內,並非大軍一至即地方安寧,各種叛亂、造反是不斷的。

當初李存孝和慕容閻昆一在隴右州縣、一在河西州縣,大肆屠殺,好容易將叛亂鎮壓了下去。那個時候天下的目光都在長安和中原,沒有人去管一個新冒出的西北小藩鎮,所以那時候影響並不算很大。

然後李弘益入主長安、擁戴李柷為帝之後,開始在朝廷能夠直接管轄的州縣推行均田、廢奴制度,儘管他的態度堅決,但實際上採取的手段相對還是溫和的。

比如均田,就是用商會、銀行、工場、礦場等的股份置換,給予大地主們以補償,家僕奴隸則由官府出面贖買,分給田地,然後三年收成的一半歸原本的家主。

可以說李弘益並非是簡單粗暴地打土豪分浮財,但依舊是有很多貪心的人不滿。這些人本就是當地世家豪族,於是暗中勾結,組織家丁僕人甚至潰兵土匪山賊等,作亂地方。

當年李弘益兵出潼關之前,主要就是在整肅平定地方,只是朝廷有軍情司、偵騎司、採風觀訪司三司衙門,主要對內外一切軍情、民情進行監視,所以當時關內的叛亂規模並不大,基本都是剛起事,就被迅速平定。

等到偽梁國除,河南道各地依舊是潰兵匪亂不斷,但朝廷直接將他們認定為偽梁餘孽,殺起來也是是毫無手軟,再加上朝廷的對外宣傳,都是黃珦的天下邸報司主管,所以朝廷始終佔據著道德的制高點。

而這一次的叛亂,起事的卻是駐紮在原博州改名高唐郡的李思安。李思安是個頭腦簡單、而且腦子容易發熱的人,當初朱溫因為他三垂岡大敗,貶其為相州刺史,結果在李弘益出兵入河南道,大唐與偽梁交戰之際,臨漳士兵又發生了嘩變。

朱溫大怒,於是派人前往相州,欲貶其為柳州司戶,並打算將他賜死。開封來的騎兵到了相州,李思安慌了神,他一向對朱溫敬畏不已,也不敢反抗,但相州押衙嚴師良跳了出來,命本州士兵射殺前來的使者一行,逼得李思安無奈舉旗歸順朝廷。

而且李存孝當年進入魏博鎮,他受信任的親信程維周勸諫,領兵前來聽令。後來嚴師良被調往淮南為官,而程維周則轉入長安軍事學院學習,樞密院新派來的長史、虞候、行軍司馬等,都是關內人氏,這讓李思安很是不安。

李存孝知道李思安是個什麼樣的人,故而一直把他按在博州,基本再也沒有領兵出戰的機會。實際上李弘益也不願意用他,只是考慮要樹立一個典型,好安慰朱溫手下那一幫降將,故而給他封爵賜官,但實際兵權卻並不大。

李思安無奈,於是很低調地鎮守博州,等到朝廷欲設都督府,李思安心思活絡了起來,覺得以自己的資歷和本事,怎麼說也得出任一地為都督,再不濟,他的六千相州軍,至少也要改組一下,變成一萬二千的大軍。

可惜他的願望一一落空,從相州帶來的軍隊,一部分就地轉為郡兵,另外一部分則安排回到家鄉繼續務農或者從商。這讓李思安一肚子火氣,尤其是聽說黃文靖升任南頓都督府都督,主管原陳、潁、亳三州兵馬,而鄧季筠則從豐州軍退下,轉任寧陵都督府都督,主管原宋、曹二州兵馬,他頓時憤憤不平了起來。

若論投降,他可比這兩個人投降得早;若論資歷,在朱溫時代,他可是一方統兵主帥,怎麼著也不應該是這兩個人超越了他李思安的。

李思安悶悶不樂,於是飲酒解憂,酒席間與幾個心腹校尉發了好大一頓牢騷。那幾個心腹校尉,跟隨李思安,也沒有混到什麼軍功,官職也不見提升,也都頗有怨言,如今見主將也是如此,於是紛紛出言相激。

李思安腦子一熱,恰好聽說李存孝北去巨鹿郡,於是集合了能夠指揮的兩營人馬,召集了眾將官,直說朱溫尚有一子在世間,要舉兵為老主人報仇。驚得他手下的朝廷任命官員面面相覷,見李思安似乎不是說笑,於是破口大罵。

李思安乾脆一股腦將樞密院派來的軍官全部殺死,然後舉兵攻入高唐府衙,亮出旗號,說自己奉天子密詔,討伐李弘益之不臣。

他好歹還是知道李存孝的厲害的,在高唐郡大肆掠奪一番之後,立即兵入平原郡,準備奪下改名為樂陵郡的原滄州,再以此為基,反攻四方。

由於事發實在倉促,就是偵騎司也未提前探得消息,畢竟遇到李思安這麼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誰都不會想到李思安居然在這個時候造反。

由於李存勖在幽州,幽州以南都歸李存孝主管,而周邊的州縣,基本都在重新調整駐軍,所以一時來不及集結,等到李存孝收到消息,第一件事就是先安撫各郡郡兵,然後立刻返回了元城,召集飛虎軍,準備前往討伐。

李思安亮出旗號后,頓時河北道、河南道、齊魯道紛紛出現了叛亂。李弘益代表的是河西集團的利益,包括關內諸世家都站在朝廷這一邊,但這卻激起了山東世家們的不滿。

自大唐立國以來,就一直對山東世家不斷地進行打壓,到了李弘益這裡,又搞出均田、廢奴制度,可以說讓一向以「耕讀傳家」自居、表面上極度看不起商人的世家們很是不爽。

先前兗州曲阜的孔家,可以說是河南東道、如今的齊魯道最大的地主,李弘益命王彥章駐此地,就是為了逼迫孔家吐出大量的土地來。而且他還想通過朝廷祭祀孔聖的方式,奪取儒家讀書人認定的所謂「道統」。

孔家堅持了一年多,不得已讓出了大約四十餘萬畝土地,這讓他們對李弘益更加憤恨,現在李思安主動跳出來造反,於是世家們也紛紛跟著起事,想要把事情搞大,如果能將李弘益搞下去最好,至不濟,割據自稱一國,最好是再次恢復到偽梁與大唐東西對峙的局面。

消息通過飛鴿傳書送至長安,李弘益大怒,一面命李存孝立即平叛,一面傳令,要求河南、齊魯、河北三道,積極平定叛亂,萬不能使得這一次的叛亂蔓延聯合起來。

天子李柷也下詔,表示李思安僭稱皇帝詔令,此為國賊,天下當共除之,要求天下各道、郡、縣官員廣而告之,務必使百姓澄清謠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歸義大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歸義大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5章 內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