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沒有退路的權臣
廣昌府院君是李爾瞻的封號,相當於朝鮮王國的一等公爵。
由於薩爾滸之戰後他堅持聯明抗金的策略,逐漸引起了國王李琿的不滿,因而被罷免了其他職務,只以府院君的身份參與機要。
房間內只有兩人,氣氛略顯凝滯,雙方並未立刻開始交談,而是在相互打量。
李爾瞻剛過花甲之年,長得相貌平平,看起來不像是那種手握權柄的大人物,反倒有股子商人的氣息。
比如他腰間系著的那塊玉佩,其款式就極具儒家文化風格,常見於京師里的那些富家翁身上。
所穿袍服的做工也非常考究,表面的花紋圖案十分精美,明顯出自蘇杭一帶的頂尖綉女之手。
就這麼一件外套放在京師里怎麼也得賣個三四十兩紋銀,連葉向高、孫承宗之類的閣臣也穿不了這麼好。
周寧對李爾瞻的為人已經有了大致判斷,便不再乾耗下去,率先開口打破了沉默:「府院君大人深夜到訪,想必是有事相商吧?」
「不是商量,而是建議。」老頭子的口氣很硬,態度不容置疑,比宴會上的表現強勢了許多。
周寧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那就請府院君明言。」
李爾瞻發出一聲沉吟,表情更加肅穆,「上使不該帶兵進城,應立即命令你的人馬轉移至慕華館駐紮。」
「哦?總得有個理由吧。」
「上使可知后金的使者也在城內。」
周寧淡淡道:「聽說了,那又如何。你們該不是因為害怕后金,就忘了誰才是宗主國吧。」
李爾瞻的嘴角不自覺的扯了一下,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怕的人可不是老夫。」
接著他又冷哼道:「是李廷龜這個小人在從中作梗。他一邊討好后金使者,一邊恐嚇我王,想讓我國保持中立,他則可以趁機謀取私利。上使帶兵進城不但起不到震懾宵小的作用,反而會使我王心生猜忌,予支援貴軍沒有絲毫幫助。」
其實李爾瞻說的這些理由,周寧早就和楊鎬討論過了,兩人也知道帶兵入城會遭致李琿忌憚。
但明朝此時需要強調宗主國地位,要讓朝鮮的文武大臣明白,誰來坐這個王位得由明朝說了算。
既然有大臣不認可李祬的世子身份,那明朝使團就得幫其正名。
講道理二百名士卒根本做不了什麼,更多的是為了展示明朝的態度,即不惜動用武力也要維持一個親明反金的政權統治朝鮮。
李琿沒有親自赴宴接待明朝使團的舉動,足以表明他的立場並不堅定,那周寧就更不可能做出讓步,反而要加大施壓的力度。
明軍的兩個據點有幾萬張嘴等著口糧裹腹,雖然已經運過去了四萬石糧草,但頂多只能支撐兩個月的消耗,如果後續的二十六萬石糧草無法儘快移交給明軍的話,之前所做的一切就全都失去了意義。
時間不等人,周寧更不喜歡跟朝鮮的政客們繞來繞去,他決定把自己所掌握的情況直接擺到檯面上來講,省得反覆討價還價。
「府院君大人,現在這個時候你似乎不該來勸我把部隊撤出城外,據我所知你一直支持聯明抗金,我們的目標難道不是一致的嗎?你不妨去遊說大王,讓他趕緊把糧食給我軍運過去,我也好早點舉行世子的冊封儀式。」
李爾瞻冷冷的直視著周寧,沉聲道:「你以為老夫不想救援貴軍嗎?我國的情況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不簡單又怎樣?正所謂快刀斬亂麻,這樣耗下去對我們都沒有好處。成均館的儒生不是在彈劾府院君嗎?只要能讓大王下決心全力支持我軍,在下就保你的地位穩如泰山。」
「上使不會是在誆騙老夫吧?」
周寧輕笑道:「如若讓李廷龜掌握了朝中大權,府院君還能有活路嗎?在下對朝鮮的政局並非一無所知,還知道后金在邊境上集結了上萬人的大軍,把你們大王嚇得夠嗆。可眼下已進入冬季,馬上就要降雪了,后金軍隊沒辦法發動大規模攻勢,不是嗎?」
「上使打算怎麼做?」
「那得看府院君能提供多大助力?」
李爾瞻微眯著雙眼,臉色越來越陰沉,心下盤算起投靠周寧的可能。
他的處境比世子還糟糕,幾乎淪為了所有儒生的公敵,同時還深受李琿猜忌。
以前為了總攬大權,他幫李琿除掉了王位的有力競爭者:仁穆大妃的獨子~年僅六歲的永昌大君李?,想不到而今卻面臨鳥盡弓藏的局面,他打心眼兒里不服。
激怒后金肯定會給國家招來兵災,可與后金保持和睦就會使李廷龜的勢力越來越膨脹,那他的結局可想而知。
國家被打爛了,他還能逃往明朝,反正一世的富貴肯定能得到保障,總好過被政敵砍掉腦袋。
利弊權衡之下李爾瞻終於拿定主意,果斷的提出了他的條件:「上使可否先安排我的幾個兒子去大明?老夫就留在王京全力配合上使的計劃。」
周寧想了想道:「你的兒子都走了會不會引人起疑?」
「不會,我先讓他們回老家祭祖,途中再轉道宣州,然後乘船去山東,但需要上使派人護送。」
「派人護送倒不是什麼難事,不過要是被朝鮮官員攔下來了,我可不會認賬。」
「這是自然。」李爾瞻連忙回應,態度已不像剛進屋時那麼強硬。
周寧輕輕點了點頭,又忍不住笑道:「府院君未免也太謹慎了吧?」
「哎…不是老夫信不過上使,若非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我又何必讓孩子們去大明避禍。」
「有這麼嚴重?」
李爾瞻無奈的嘆了口氣:「李琿就是個薄情寡義之徒,老夫當年為保他的王位,得罪了滿朝文武,事到如今哪裡還有回頭的餘地。上使明日要入宮面見李琿,老夫給上使提個醒,他說的話一句都不能信。」
「那府院君接下來準備怎麼做?」
「上使勿急,等我的家人上了船,老夫自當傾囊相授。」
「也好,事不宜遲,府院君先回去安排妥當,我就在使館里等你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