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人們沒有讀懂過兩晉文明

第一節 人們沒有讀懂過兩晉文明

兩晉的莊園社會在中國如白駒過隙,此後一千多年的小農意識支配下,人們從沒有讀懂過兩晉文明。

國外有一個觀點,認為中國古代是一個不變的社會。他們看到的是宋明清時代,農耕型社會已達到頂峰,社會可以一承不變。小農社會自給自足。失去推動『科技』發展的『欲,望』。而其實在小農經濟建立之前,農耕社會經過了很長的發展期,這期間社會的變化是非常巨大的。

而在南北朝之前,有三本影響時代的農書,西漢的《汜勝之書》,東漢後期的《四民月令》和北齊的《齊民要術》。

西漢的《汜勝之書》還是講小農生產,說明當時的莊園大規模管理式的生產還沒有形成,最少是還不被重視,士族莊園主還不成氣候。北齊的《齊民要術》也是講小農經濟為主,證明北朝後期莊園生產模式在消退之中。

而東漢末的《四民月令》則是針對莊園農業的一本書。證明莊園農業在東漢已經佔一定地位。《四民月令》講在每個月中如何安排生產。其中講到如何存儲大量的糧食,在農閑月份開礦、修渠,這些都不是小農能完成的。

從東漢時起,冶鐵大多由大莊園來完成,需求產生科技,冶鍊技術高速發展。《四民月令》雖也反對商業,但是此書卻教授一些商業方法。因為士族莊園主可以生產超過本身所需的糧食、蠶繭、美酒。這些東西如果不及時賣出去換成錢,將會壞掉。《四民月令》先教授財物的儲存方法,再教授什麼時機下賣出剩餘財物才能獲得最大收益。(總不能在麥熟季節賣麥子吧)

所以在士族莊園主主導的社會下,商業必然會發展起來。莊園主要求社會必須流動起來。也因為這些,南朝的商業一直優於北朝,南朝士族地位高,社會流動性更大。

莊園經濟存在之下,社會必然走成流動的自由式社會,王朝也會走成小政府。無為之治嘛,貴族分擔了大部分政府責任。尤其是對底層農民的管理。我國封建王朝一般只管到縣一級。

但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大多數時間,這種「自由」只是貴族莊園主的自由,貧苦大眾沒有公平可言。在公元330年左右,羅馬帝國出台政令,規定:禁止佃農離開租種的田地。將佃農變成農奴。這道法令及其配套發令,為奠定中世紀歐洲整個社會結構基礎起到了關鍵作用。

而中國從北朝開始一步步向小農經濟社會發展,到宋代完全進入小農社會。由於小農不能自發乾大事(如修渠),也不好管理,農村的長老對農民的管理當然不能和貴族對農奴的管理權相比。中國進入大政府,公平式的社會(提倡不患貧而患不均的理念)。

西方士族統治走成自由式社會,中國王朝走入公平式社會。看到這個結論,不管是西方人還是東方人,都要生氣的把本書撕碎。

中國王朝怎麼會是公平的呢,看似無稽之談,咄咄怪事。這還要從兩個社會同期對比來看。

如果現代人可以穿越回一千年前的中世紀,如果要您去做地主,那您選擇去東方,還是西方?您在全面衡量之下,一定會選擇去西方做地主。手下的人全是您的農奴,在莊園內您就像一個土皇帝一樣自由自在,在莊園外您也很高貴。還有一點,莊園主對女農奴有「初、夜、權」,這是法律規定的。到1800年左右才廢除這一法律。「**」是什麼樣的憧憬。

「初、夜、權」被中國漢朝人聽到,也會覺得匪夷所思。注意:西方進入貴族化社會之前也沒有所謂的「**」。莊園主們真自由啊!

但是,在古代絕大多數人是窮苦人,您如穿越回古代,百分之九十以上會成為窮苦人。如果穿越回去做窮人,您全面衡量之下必到中國王朝(一千年前是宋朝)。在這裡您最少是個普通農民,雖然貧難,也總算自給自足,靠天吃飯。就算運氣實在不濟,做個佃戶,受到的人身壓迫也比西方農奴小得多。

地主若打傷您的腳,他會被縣令逮走。他也不敢玩弄佃戶家的婦女,地主也怕被塞進豬籠,扔到河裡。

我國走成以『公正』為主的社會,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

今天,我們都知道儒學被叫做『孔孟之道』。可是沒多少人知道,這只是宋朝之後的稱呼,宋以前,這位孔子的隔世弟子,孟子的地位很不高。直到唐朝安史之亂后,社會動蕩,才被韓愈重視。

到五代十國時,城頭變換大王旗,在五十年裡出現了五個朝代,還衍生出許多個小國(被史學家認可的就是十個)。這時君臣之義缺乏到極點,底層社會秩序也被完全打破。《孟子》才被皇帝重視,稱為《經書》。宋朝開始對孟子及《孟子》破格提拔。

我們驚奇的發現,孟子崛起的過程正是士族最後徹底衰亡的時代。為什麼?為什麼?!

孟子在宋代被豎立起來,不是他自己變得高深了,也不是人們突然讀懂他了,而是社會需要他了。在貴族被中國社會徹底拋棄之後,不管是上層,還是社會最底層都失去了原有的『秩序』。這樣『義』被深刻引入社會。『義』在社會上層引申為『忠義』。

而『義』在社會底層開放出正義之花。我們知道封建社會是無力管制到農村的。一直走的是農村自製的路。隨著士族在社會中消亡,宋朝之後的小農社會的農村中,宗族長老既沒有士族的法律特權,又缺少管制村民的財力、人力和威望。『義』成為其管制村民的倫理基礎。『義』在這是起到了『法』的作用。社會出現更高一級的公正。淡定點兒,我們不能以今天對『公正』的心理準繩來衡量他。

在不**律的組織或集團當中,『義』都不約而同的被賦予『法』的作用。如一個爭天下的集團,一開始是義薄雲天--提三尺劍,替天行道;再後來是義不容辭---除暴安良;最後是見利忘義。

荀子改革儒學之後,儒學就開始反對奴隸制,到西漢,儒學更加激進。董仲舒甚至要求全面解放奴隸。社會也朝這個方向急進。(到貴族執政的兩晉南朝有反覆。)

美國在南北戰爭(1863年)之前,國會曾為『是否』解放黑奴投票。投票前,議員都慷慨陳詞,怒斥殘忍的『黑奴制』。可是投票結果卻讓所有記者傻了眼。解放黑奴的提議被慷慨陳詞的議員們『否決』了。整整一百年後,1960年代,黑人才有了完全的選舉權。

今天的人們認為社會有些不公平,是拿今天和八十年的半農耕社會比。那時候咱們自稱農業大國。而西方人卻從來不會說自己不公平。因為現今女王、天皇的存在,只有一個社會意義:世界原本不公平,人民必須承受。

如果這樣看,今天的東、西方多麼像中國古代的南北朝,只是大莊園經濟換成了大企業經濟。

北朝以公平為基礎,最大限度支持了大企業的自由。他們反倒比南朝大企業統治的社會做得更好。北朝可是在人均生產力上也超越了南朝。從這一點上看,我們改革的紅利,不是已經吃完了,而是剛剛開始!因為還有很多改革措施沒有到位。公平社會如何最大限度的容忍「自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公元2014年,西方經濟發表了一篇驚世駭俗的大論,引發了整個西方經濟學界震動。本書名為《21世紀資本論》,本書用大量的數據分析了西方社會的不公平。西方經濟學界的傳統學界認為,隨著科技進步,大企業主統治社會會自然的被改造。可是《21世紀資本論》舉出大量事實和數據,指出西方自身無法平穩走出大企業主統治社會。社會將越來越不公平,矛盾會越來激化。

西方社會離我們很遙遠,我們當然沒必要替人家操心。反而現在是融合的時代,首先應該相互借鑒。

西方在大革命之後,也非常重視公平的建立。

當然我們不能從歷史中尋找答案,而只能在歷史中找尋「靈感」。

今天的時代是融合的時代,筆者認為公平式社會主要的任務還是:在不失公平之下,如何最大限度的容忍自由。

+++++++++++++++++++

中國的二十四史由從漢到清的封建社會的人來寫,由於農耕型的社會模式幾乎一成不變,使中國二十四史成為研究「人與人」關係的專著,它不研究社會。

中國最缺乏的是社會學「專著」,在農耕社會轉向商業社會的社會巨變中,人們對這個社會越來越陌生。今天人們奮鬥的主戰場已經不是家裡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在社會之中,股市、房產、資源成為主戰場。

人們常說資源就這麼一點,挖完就沒了。可是我們初中地理對資源的定義不是這樣的。新的能源會不斷出現,將來水可以被分離成氫和氧。所以一味追求能源股的後果就可想而知了。中石油在股市第一天的表現就是中國史不研究社會的明證。這和它七年之前在紐約、香港上市時迥然不同。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二千年封建史中的一個特殊「現象」,但是,兩晉南北朝史在世界歷史上卻是個普通「現象」。歐洲在大革命之前,基本上是一個「類」兩晉南北朝的社會模式。莊園式經濟、士族執政,到歐洲革命,歐洲大陸才走出這一段歷史。

那麼,為什麼中國可以快速走出這一社會模式?正是因為五胡亂華。

北朝的少數民族執政核心不是士族,而是少數民族「自體」武裝。士族階級重要,但並不執政。當生鐵鐮刀等重要新科技出現之後,小地主、自耕農成為國家賦稅主力。北朝以強力的手段嘗試拆散士族階級,生產力和人口數量大幅提升,從此之後,和西方歷史徹底分道揚鑣。

南朝雖也多次分田,甚至重用寒門,但是寒門也是士族階級。在執政主體不改革的情況之下,社會模式不可能徹底改變。

人們不要認為南朝比北朝更先進,士族執政宣揚「無」,希望朝廷無為之治。而朝廷的無為,其實質是把權力下放給莊園主。政府啊,你只需要收稅就行了。社會生產和民眾莊園主們替你管了,你多省心省事,請把放達(自由)留給人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晉孤煙之山河破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節 人們沒有讀懂過兩晉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