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悲情光緒》遭遇談
咫尺天涯,情天恨海,相見難得。紫禁闕寒,楹窗夜望,何處瀛台及?一朝相隔,十年離索,南海波光慘碧。淚流時、靈犀有應,兩處無言魂失。
皇親國戚,沖齡豈盼,稱寡面南身北。甲午風雲,胸襟摧折,北海沉淪跡。戊戌殘夢,奈何階下,織女牛郎無日。北歸處、珍珠井底,芳魂獨泣。
這首詞寫光緒帝與珍妃的悲劇故事。上闕,光緒在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慈禧太后軟禁於中南海的瀛台,珍妃則被打入紫禁城景祺閣後院中。兩人相思不相見。珍妃是光緒帝在事業上的堅定支持者,深得光緒寵愛。戊戌變法觸及到守舊派們的根本利益,故為慈禧等人所忌。慈溪對光緒不通過她就施行變法甚為不滿,對大力支持變法的珍妃更是恨之入骨。所以將兩人分隔開來監禁。這種心靈上的摧殘對兩人終究是一種不幸。詞的下闕,首先回顧了光緒登基及其親政后發生的幾樁國恥,恨與珍妃相見不能,結尾處,八國聯軍入侵,光緒被慈溪挾持西逃,而珍妃則被慈禧下令推到宮中一水井中溺死,從此永訣。
為了便於讀者了解歷史背景,我在後面做了大量註釋。
2009年4月18日,這首詞在《楊柳青》文學網上發布后,編輯琴韻如水對它做了如下按語:
「上片尚可,下片出律較多。」
我十分愕然。
《欽定詞譜》上《永遇樂》這種體式共有七種,它們分別是蘇軾體、晁補之體、柳永二體、張元干體、無名氏體、陳允平體,而且蘇軾體排在首位。
我是嚴格按照蘇體填寫,一字不少、一字不多。填時注意過詞體中的句法變化及每一個字的平仄,用韻上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這首詞使用的是入聲韻(考慮到詞的內容較為幽咽沉鬱),其中:得、及、碧、失、北、跡、日、泣這幾個必押之韻分別屬十三職部、十四緝部、十一陌部、四質部,這幾個韻部在《詞林正韻》中是通押的,《詞林正韻》是填詞的用韻工具書。詞填得完全規範,不存在出律問題,一個都沒有。
我在《楊柳青》文學網上上傳過不少作品,已經深諳每個編輯的詩詞素養,也知道他(她)們的一些翻書核對的習慣。不客氣地講,他們只掌握一種詞譜的一種體式,其餘的一概不知。所以,一看到你的詞不是她(他)所掌握的體式,管你依照誰的體式填的詞,一律定為出律,非常武斷和輕率。
而這次對我的結論,下得異乎尋常。因為按琴韻如水的習慣,她必定會用第一首進行校對。
可為何對蘇軾第一體視而不見?
是真的近視了,還是心態出了障礙?
在此,我不想對其人品說三道四,只是想說,有些東西,既然在說法上牽強附會,那就只能是心態上的問題了。作為一個版塊的編輯,如果對某個作者的作品有了某種想法,就一定不會公道地對待之。我在這方面已經有無數次的經歷了。這個時候,他(她)們看你的作品時,心裏面總有一種打破五味瓶的感覺,眼睛里也開始有火,牙也要得咯咯響。到了這種境地,你就別指望人家對你的作品有什麼客觀的評價了,就等著人家找任意一種理由對付你。
有一句話真可謂入木三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問題是你這樣做,真的就能將人家罩住?
其實,網路上並不缺少有識之士,他們只是不開口。
但他們是拿正眼看你呢,還是斜眼看你呢?
不想多說了,還是把蘇軾的這首詞附於下面,以供大家鑒別。
明月如霜句好風如水句清景無限韻曲港跳魚句圓荷瀉露句寂寞無人見韻紞如五鼓句錚然一葉句黯黯夢雲驚斷韻夜茫茫讀重尋無處句覺來小園行遍韻
⊙●○○,◎○⊙●,⊙◎○●。◎●○○,⊙○◎●,◎●○○●。◎○◎●,⊙○◎●,◎●◎○⊙●。◎○⊙、○○⊙●,◎⊙●⊙○●。
天涯倦客句山中歸路句望斷故園心眼韻燕子樓空句佳人何在句空鎖樓中燕韻古今如夢句何曾夢覺句但有舊歡新怨韻異時對讀黃樓夜景句為余浩嘆韻
⊙○◎●,⊙⊙⊙●,◎●◎○○●。◎●○○,⊙○⊙●。⊙●○○●。◎○⊙●,⊙⊙◎●,◎●◎○○●。◎○◎、⊙⊙◎●,◎○●●。
《欽定詞譜》註釋:「此調押仄韻者,以此詞為正體,宋詞俱如此填。若晁詞之前段結句六字折腰,柳詞兩首及張詞、無名氏詞之句讀異同,皆變格也。」
二零零九年四月十八日(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