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下(大結局)
花如霰,紛紛揚揚,自天際飄灑而下,整個建業城中裹,皚皚的白雪,覆蓋著這千萬里無垠的如畫江山。這一年正是隆盛九年的冬天。
依舊是建業這座六朝的古都,不過自從神功皇帝李恨水繼位,為示與舊朝不同之意,萬象更新,故把建業更名為金陵。
金陵六朝古都,秦淮河水浩浩蕩蕩,自通濟門分兩支,一支繞道南城牆外向西,稱外秦淮河;另一隻通東水關進入金陵古城,這便是古時大詩人杜牧詩中所描述「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六朝金粉、十里秦淮。
此刻,在秦淮河東岸,一座「聽風賞月軒」的二樓之上,一個雅座,坐著兩位年老的長者,或許是因為看得多了,經歷得多了,所以再從二樓望向下面繁庶奢華的十里秦淮,這古都建業,眼神也是平淡的。
端起一杯茶,左邊的長者忽然喟然一聲嘆息,說道:「老了,老了……一眨眼間,七年都過去了,什麼都變了,這建業倒還在,居然也更改了姓名。」
另一個長者也不由得沉默下來,半晌方才接道:「是啊,七年了,想不到這裡變化得這麼大,天變了,一切也就不同了。」
七年,太子被廢、諸王或貶或黜,或殺或囚,竟然不剩一人,當年,誰能想到?
就在大家都以為皇帝必從太子李溫、三皇子云王李軒閣、十三皇子昭王李穆三人之中選出,李穆的勝算最大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最後卻一直是那個籍籍無名的十四皇子晉王李恨水奪得帝位,榮登九五。
奪嫡就像是一場戲劇。不到最後關頭,誰也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那些曾經位極人臣,權傾朝野地重臣皇子,如今又身在何方?反倒是他們這些升斗小民,雖然帝王換了一個又一個,年號改了一次又一次,他們還活得好好的,比那些整日里活躍在宮廷之中的皇子重臣們活得久遠得多。
現在。又有誰還記得當初的那些人呢,七年過去了,記憶都開始變得模糊,好像還記得幾個人罷,不是太子李溫,不是三皇子云王李軒閣,也不是昭王李穆。反倒是那個曾經在南唐朝庭之上曇花一現,出現了短短不到一個月便又神秘離開的少年銀青光祿大夫李四,似乎還略有幾個人記住,偶爾茶餘酒後。飯迄食畢,三兩好友在一起,不免談論一番,接著便是不勝的唏噓。
悍然進入南唐朝庭,一入朝便是正五品上的中散大夫,當天入夜,就血洗了尚書府,半夜驚動百官,敲響登龍之鼓,接著。迅速被提升為正四品下的太中大夫,連升兩級。
然而。這還不算,短短數日。便揪出隱藏在南唐數十年之久地史部尚書竟是姦細。堂堂昭王李穆身後的九指先生竟然是鳩摩國師桑先生,震動朝庭。手掌禁軍二衛,以一個書生之手,握著鐵血之軍。而讓手下個個信服。帝王連下七八道召令而不得。
而後,更以一個弱衣書生,執大軍於外,以五萬包圍十萬,完勝而歸,震驚朝野!因為這場打擊,神冊皇帝的十八皇子景王李祈,從假瘋變成真瘋,被囚禁於圈牆之內,終生不得踏出其中一步。
然後,他以入朝短短不過十日,最快的升遷速度,連升三級,直到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與朝中一眾股胘之臣平起而坐,喧哧一時。被任命為和親大臣,前赴北地。可是半路之上,竟然遭到不明人物派出的殺手追殺,另一個和親大臣徐長卿最後被斬殺於暮楓谷山頭,跌落斷崖,連個屍首都找不回來。而李四,最後竟然被逼入了號稱死亡之地的流冰淵之中,若非最後關頭,他地部下冒死殺將奪符,領兵而來,他就要死於非命。
然而他沒有事,他的侍女卻為他擋了一刀,生死不知,為了一個卑賤的侍女,正如日中天的李四,竟然辭朝離官,決定遠走天下,為侍女求醫問葯,就連宮中御醫都沒有法子醫治好,而他還不放棄,寧願棄朝離官,放棄大好地前程無邊的富貴,跑到江湖草野之間去尋求良醫。
所有人都想不通,為了一個明明知道救不活回來的小小的侍女,放棄朝中高官厚祿帝皇恩寵,值得么?可是無論別人怎麼想,他還是走了,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七年,這是一個多麼漫長而又艱苦的時間,在人生路上,真正能夠拼博一把努力一把的時間,又有幾個七年?
七年之後!又有誰,還記得那個曾經名動京華的年輕公子李四?那個當朝年紀最小的從三品朝廷輔國重臣銀青光祿大夫?曇花一現,消逝如鴻,再無消息。
而他走後,不到七年,整個建業城中就完全變了樣,坐在朝堂之上的,不再是那個垂垂老矣連九龍玉佩都賜給了他的神冊皇帝,而是他地十四皇子晉王李恨水,而原來視他如仇,恨之入骨的太子一黨,如今早已灰飛煙滅消失在時間地長河中,再沒有人願意記起。
大江卷水,逆浪風催,昔日那些位高權重的,都已經消散如煙,曾經位極人臣地蔣氏一脈,全族盡誅;
曾經被神冊帝一手提拔起來地穆氏滿門,數年之後,不知因為什麼原因,亦盡皆誅於城南東市菜市場;
傳說之中南唐的最後一把劍利書劍江山閣堂堂江山令主閔如水,全軍盡墨於欽水河畔,化作滾滾濁浪東去……
也有人傳說刺殺李四地血霧樓殺手,是太子派出的,還有人說,太子一黨之所以失敗,全因為那個銀青光祿大夫李四在離開之前,留給了昭王李穆三計,不逾年,太子果然被廢黜。
還有人說,李四其實並沒有離開京城。他走後三年便回來了,一直隱藏在建業城外一座山上的莊園之中,據說那個莊園被數十個陣法所圍繞,常人無論如何也走不進去,只會在原地打轉。
據說他一直暗中掌控著南唐朝政的局面,穆家都是被他整垮的,那個江山令主閔如水,也是死於他的手上。
…………
傳聞很多很多。當然,這些都只是傳說,還有人傳說,銀青光祿大夫李四地眼睛已經治好,可是他的身邊卻不見了他的那個侍女情兒,還有人傳說,神功皇帝李恨水登上帝位之後。開始清理一切
於與自己作對的敵對勢力,不論是太子一黨、雲王一王一黨,都無一倖免。所有人中,只有那個一直躲在暗處的銀青光祿大夫李四,在他還沒有行動之前,就消失不見了。
那一年,正是隆盛八年的深冬,神功皇帝李四剛剛登上帝位之後,為了抓到李四,剪除這個昭王羽翼之下的這最後一個余逆,不惜下令把整個建業城封了一個冬天,因為這個人的手段計謀。都讓他無不感到如哽在喉如芒在背,提心弔膽。
然而。忙碌了一整個冬天,甚至出動了御林軍三萬。秘密調遣了無數地武林高手。在南唐帝京建業城內展開了一趟地毯式的搜索,所有人都能確定。昭王剛剛事敗,而那個時候,李四還呆在昭王府內,外面已經四城緊閉,李四根本不可能有機會逃出城外,可是,無論是青樓酒肆、茶軒歌館,就連皇宮大內,城中那些早已廢棄破舊的道觀古寺,都早已搜尋一空,打著尋找餘孽借口的御林軍,翻遍了建業城內的每一寸土地,最後,還是沒有找到李四的蹤跡。
任何有可能藏身的地方,都被翻了一遍又一遍,就差要掘地三尺下到地府去找人,南唐皇宮不乏智珠如晦地高人,可是想遍了腦殼,這一個冬天,還是沒有把李四找出來。
彷彿,他就突然消失在了人群中間,根本不曾存在過一般。
所有人都漸漸相信,李四根本沒有回來過,只是為什麼,有所有逆黨都已經死亡一空之後,整個建業,竟然還要封城達三月之久,這卻是不爭的事實,除了神功皇帝李恨水自己心中,只怕再也無人知道這個答案。
等到春雪消融,建業城中存糧告盡,神功皇帝李恨水迫於壓力,終於不得不取消了戒備,所有人都可以自由進出,全城封鎖徹底解禁,封城之時尚且抓不到人,更不要提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李四真的還在建業城中,他到底身在何方?居然能瞞得過天下人的耳目?
在所有人地心中,都有同一個疑問,李四,到底是死了,還是尚在人間,如果活著,他又在什麼地方?
是不是大仇得報之後,再無留戀,假死退隱,過著採菊東籬的悠閑生活?
有人說:他已經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做了一個小寺里的閉口僧人;也有人說:像他這樣的人物,驚才絕艷,才情驚世,理應早已經成仙歸去,不再過問人間世事……
……傳說的版本很多,但沒有哪一個版本,真正的能讓人信服。
而此刻,位於南唐天牢最深層的石室之內,一個布衣青年,抬頭望向那個頭頂之上僅剩拳頭般大小的鐵窗,就連一隻貓兒也休想跑得出去,一縷陽光從中照射到他的臉寵上,雖然衣衫破舊,可是面寵之上卻仿然一層明玉一般,帶著溫暖的光輝,瞧模樣竟然跟蔣琬有點相似。
可是他地眼睛,明明是睜著的,看向上面,那裡面,似乎山水流連,世事如詩;彷彿琴韻簫聲,歌舞若畫,琉璃明凈一般,清澈而深遂,悠然溫暖。
在這天牢之中,常年不見陽光,可是他卻似是站在高崖古松之下,寬著一襲寬袍廣袖,在輕撫古琴,又似在夕陽餘輝之下,仰面向天,任由最後地一樓明玉般的顏色,灑在他地半邊臉上!
看到他地眼睛,就知道,他不是蔣琬。
可是他又是誰呢?
這已經是他來到這裡的第二個冬天了,輕輕看著牆上那一面他用枯枝畫出來地一幅江山入畫圖,他微微眯了一眯眼睛。
如果有別人在側,就會發現,那牆壁之上,江山圖之側,還刻有幾個石刻刀削斧鑿的痕迹,那上面,是三十二個首尾相連的反連體古篆。
這個牢房之內每天能見到陽光的時間不多,僅只有那麼短短的一刻,陽光便從這個年輕人臉上,慢慢移到了牆上,正照射在那十六個大字上面,使得人眼睛看去,疑似那三十二個字忽然披上了一層隱隱的金光!
只見那三十二個字,正是:
「明君既出,星宿羅列。紅鸞星動,劍氣遮月。紫薇亘市,太白輔國。熒惑犯沖,天魔將出!」
這一卦,說的是天下!那一眼,看的是蒼生!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