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技巧(4)

寫作技巧(4)

小說劇情是有節奏感的,它就像一鋼琴曲,它的旋律有輕、重、急、緩,曲子在緩和、溫順的時候,或**、高昂的時候,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才可以完成。一個旋律很沒的曲子,聽起來會很舒服、感動。但如果曲子是雜亂無章、不和諧,聽起來就顯得格外刺耳、不舒服,也不知道它要表達什麼。曲子有抑揚頓挫,那故事的結構也是一樣的。

一、人物個性的刻畫

1、人物表現的要素有:

a、獨有的表情b、習慣的動作c、常用的對白d、思想y、意念和**f、弱點和缺陷g、角色的好惡習性

2、這些要素的運用:

以上要素都可以當作創作的工具,這些工具一定要善於運用,你可以將這些設定條列出來,然後有表現的部分做出記號,比較重要的個性部分,應該要不斷重複的表現出來,以加深讀者對角色的印象。

二、配角的運用和襯托

有那麼句笑話,帥哥美女總喜歡跟比自己丑或矮的人呆在一起,因為那是襯托。故事創作也一樣,也需要這種襯托,特別是配角的襯托,不斷地運用配角來襯托主角,全力將你的主角塑造成偶像。所以,所有的配角,都是為襯托主角而設定出來的。

1、配角的類型:

正面——導師型、愛慕型、協助型

不確定——神秘型、競爭型、丑角型

負面——陷害型

2、協助型:時常和主角形影不離地出現。有難同當。有富同享地必備角色。

導師型:給予主角正確知識和觀念地輔助角色

愛慕型:主角心儀地對象。通常也會是(男)女主角。對主角心境影響很大。是影響整個劇情變化地重要角色。

神秘型:對主角會有明顯地正面或負面影響。絕不會自己報上名來。通常他都會被神格化。

競爭型:實力一定不主角先佔優勢。但本身會對主角地隱藏實力感到興奮或畏懼。不會阻礙主角地進步。反而會促進主角地成長。成為足以和自己競爭地對手。

陷害型:通常為了得到主角擁有的某樣東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順眼等不同理由,經常和主角作對,也是劇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會扯人後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為搞笑而聲的角色。

3、每個角色都有他必要的功能,就想在線遊戲一樣,在你的劇情中必須不斷地製造平衡,再將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間的互動也就相應的重要,正面的力量太強時,就表示危機感不足;負面的力量太強時,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潰。在這樣的堆棧下不斷地製造出**。

三、橋段的揮和設定

1、對比法橋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個橋段,與主角的設定做嫉妒的反差對比,這樣的方式,容易讓讀者有一個度量的標準,更能突現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個走投無路的敗家子遇到一貧如洗,但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主角,兩者產生極大的反差,更能襯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

2、堆棧法橋段:把橋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個高度,再將主角疊到這個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費吹灰之力到達最高的位置。

如:一個傳說中的劍客,,劍術相當精湛,沒有任何人是他的敵手,一些挑戰他的都在三招內被斬斃。但是離奇的是,在對上一個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漢時被一擊打敗了,而當眾人崇拜他時出現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流浪漢稱他為師傅。

這樣的範例說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厲害的角色,背後或許有很多的想象空間,看是我們已經將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級,運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個非凡的高點。

3、陷阱法橋段:

運用橋段將主角慢慢逼向絕境,讓讀者一直為主角的危機而擔心,再進行一個大的轉變,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顛倒,產生極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原則是,設定持續低潮的橋段,讓轉變過程迅成為**,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顯。

比如:原本一直處在被欺負困境的主角,到最後才讓讀者知道,原來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後期敵對方突然處在了下風。

四、善用伏筆

伏筆是作者為了表現某段重要的劇情,在先前便設了相關的橋段或提示,到故事進行了一個程度后,再將這個橋段或提示呼應出來的手法。

伏筆就想是一個隱藏的炸彈,它讓劇情產生更多的變化,它的表現方式可能只有出現一次的畫面,也可能是一段不經意的橋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對白;伏筆的埋設,不要和伏筆的呼應脫離太久,這樣,讀者的記憶可能會消失,而失去了伏筆的意義;伏筆的描述也可以是連續性的,在一個個段落中埋下伏筆的一個片段,最後在全部組合起來,這樣方式的可以讓伏筆體現的時間不斷向後延伸。

1、伏筆離不開主題

這是一個不變的原則,故事的重點只有一個,所有的因素都要因這樣的原則而產生,伏筆的內容不要和主題無關,否則不但達不到效果,也有可能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2、不要使用過多的伏筆

過多不同的伏筆,反而會讓讀者搞不清楚狀況,失去了伏筆的意義,除非是有連貫性的伏筆,做連續性的埋設;過度的買弄伏筆,也會讓故事的主題變的模糊不清。

3、成為轉化的力量與**的爆點

伏筆的設計,目的是出乎讀者的意料之外,這樣的設計,也是劇情中轉變的一種方式。伏筆的揭曉和呼應,時間點相當重要,這也牽涉到劇情的節奏問題,如果我們能善用伏筆,並在**點爆,這是最好的表現方式。

4、記得收尾

對伏筆的埋設,我們一定要相當的清楚,否則會變得虎頭蛇尾,到最後突然小時了卻沒有清楚交代;前頭埋伏了幾個復辟,到最後就一定要相互呼應幾個伏筆,如果我們的劇情太過複雜,建議最好能做筆記,再在編劇過程中不斷地提醒自己,以免劇情結束後有所遺漏。

五、劇情的節奏

1、過山車原理

我們說平淡的戲,可能提不起讀者的興趣,但是都是**的戲也會讓讀者過度緊張,變得麻痹;假設劇情的高低,就像一條起伏的曲線,我們可以分析出一個原則,就是高低起伏越大的劇情,達到的效果就越驚人,就像是遊樂園的過山車一樣,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聲音也就越凄慘,刺激的過程越高。我們可以稱這樣的原理叫做過山車原理。

2、劇情的拍子

但是這裡我們還要補充的是節奏。如果高低起伏是坐標上的y軸,那麼x軸的部分可以說是拍子;音樂中一個小節可以是一拍,二分之一拍,也可以快到八分之一拍;節奏的快慢,相對的影響到人的情緒起伏,慢的拍子,給人平穩的情緒,而越快的拍子,則給人緊張的情緒,這樣的原理也適用在劇情的結構上。

這裡,大家應該注意到了,為什麼說藝術是相同的原理,這個節奏同樣的也可以體現在美術作品、書法、顏色及符號上等,都是同樣的原理。

3、運用快慢的搭配來控制讀者的情緒

a、平穩劇情搭配慢節奏b、衝擊劇情搭配快節奏

六、吊讀者的胃口

很多新人編的故事常犯的錯誤,就是直腸子一路通到底,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很多不錯的點子,還沒有醞釀的過程,就直接演出來了。上面已經說了很多的激,目的是在增加我們可以表演的手法,將我們想表達的重點,醞釀到最佳時機再爆出來。明白地說,小說就像作家與讀者的鬥智,當我們安排的劇情,在一開始就已經被讀者知道結局的話,讀者還有想看下去的**嗎?

1、讓讀者上鉤

其實作者就是故事的主宰,你就是神,可以決定劇中任何角色的命運;同樣的,你也可以決定你最精彩的點子,要在什麼時候出現,只要是讀者最想知道的答案,你就肯定不能太早讓讀者知道,但是每個過程卻透露出一點點片段的信息,讓讀者急著想知道,又不能知道,然後便慢慢地被你的劇情牽著走。

2、最佳時機謎底揭曉

而讓讀者知道解答的時機,就像是在釣魚一樣,拉杆的時間點一定要準確,當魚上鉤時,太早拉了,誘餌還沒有進到魚嘴,魚會跑掉;太晚拉了,誘餌已經被吃了,魚也會跑。太早將答案說出,讀者對你的需求還沒形成,效果會打折扣;而太晚將答案說出來,讀者失去耐心也會跑了。收放之間一定要掌握好,如果沒有信心的話,不妨多讓幾個好友看看,給予一些意見,作為你修正的參考。

七、掌握主題

小說最重要原則應該就是掌握主題。當我們在進行創作時,無論有什麼再好的點子,都應該以不偏離主題為最高原則。

覺得什麼好就加入什麼,沒有想法就不斷地假如其他的想法,這樣的編劇方式是不正確的。我看到不少的小說都偏離的主題,常常是因為有了突靈感,或許是沒有好的想法,編不下去,就加入很多與主題不相干的進去,違背了主題。

1、如何不偏題

如果是能夠加分的靈感,那是求之不得,一定要加進去,如果沒有任何可以結合的可能,那麼,就請將這個想法儲存起來,說不定可以作為下一部作品的創意,。如果真的想不出點子,建議你回到原點,看看你先前的設定,只要之前的工作都做足了,一定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方向的,你也可以在看看已經完成的劇情,是否有什麼地方是忘了交代,或者可以延伸的;以讀者的角度,反覆地在你的作品中觀察找尋可以接續的方向,也是一種方法;再不然,你就擱下筆,離開你的作品,做些其他的事情,讓自己放鬆一下,因為可能你已經鑽進牛角里無法自拔。

2、多線架構的使用原則

有時我們也會使用難度較高的多線架構,這樣的編劇手法需要比較熟練的經驗,對於大長篇的劇情,多線構架也變得必要,因為出現的人物越來越多,要交代的故事也不會僅限於一個故事,多線架構的注意重點大致如下:

a、前後呼應:故事的主構架是固定的,在劇情當中會出現分支的劇情,但是記住,分支劇情最後必須在歸於主題上,,否則會變成無法收尾。

b、主次分明:就是主題在分支架構出現后,逐漸被分支架構取代,分支架構變成主架構,這就是主題產生偏移,也是我們最當心的忌諱。因此,我們必須分清架構的主從系,才不至於編到最後反客為主。

c、懂得割愛:志氣那也提過,有時候我們回有太多的點子,巴不得全部都擠到一部作品上。其實,當我們的劇情已經相當紮實的時候,就不要再畫蛇添足,這會讓讀者產生麻痹,或者邊得難以閱讀。太複雜的劇情,通常也不太容易被大眾接受,畢竟,小說是一種大眾化的商品,我們要符合的對象也是一般的讀者,因此,有時候割愛是必須的,保留一些好的創意,做瑕疵長做的題材。

八、製造**

平淡的劇情未嘗不是一種表現的形式,如果你能將故事說的很平淡,卻有撼動人心,那你的功力可就非比尋常了;平淡的手法其實也暗藏**,只是埋藏的很好不被看到罷了,對於創作的新人來說,**起伏的劇情會遠比平淡的劇情容易處理多了,我們要先學會如何製造**,待經驗豐富之後,再慢慢學者如何將**暗藏在劇情中。

讀者在閱讀你的作品時,總是在期待著你製造的**,你精心的規劃,漫長的經營,為的就是將劇情中最精彩的部分,深刻地表現出來,感動讀者的心,讓讀者為你哭為你笑。但如果沒有表現好,這個作品其實就算失敗了。

1、集中所有力量為了**:

當劇情順利的進展了,我們就要集中所有的注意力,製造齣劇情中的**,我們應當集中所有的技巧,在關鍵的**點爆出來,這樣的劇情才會深入人心。

所謂的技巧,如:時間的流動、節奏、吊胃口、創意、主線、人物、場景、伏筆等

2、多不如好:

劇情中的**不要放在架構上無關緊要的地方,其實也等同於不要偏離主線,等同於前面所有經營的方向不要偏離主題,這樣的效果才能扎紮實實地呈現出來。

3、出人意外

另外,**的表現方式,希望哪個不要太過公式化,以往見過的各種表現方式是可以供作參考,但是最好我們能在多用點心思去變化,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在與讀者的鬥智過程中,盡量能出乎眾人的意料之外,才會讓讀者驚嘆,總之,多想一點,就會有所不同。

4、持續的**

持續性的**是否是一種忌諱呢?我們希望與眾不同,就必須要脫離框架,有時,忌諱的使用也是非常手段,能夠達到非常的效果,如果我們在前期積蓄的能量是足以揮到第二甚至第三次的**,那麼,我們使用持續的**又未嘗不可。

但是使用連續**時,須注意對讀者的刺激性會產生麻痹,因此,該收的時候就要收,適可而止。

九、人性是故事的心臟

這裡以漫畫為題材來講述這個道理。

有不少畫技高的作品,卻不是最熱門的作品,而有些熱門的作品畫技卻相當平庸,道理其實簡單,畫面只是吸引讀者第一印象的要素。就像是我們在街上見到一個帥哥一樣,通常會不自覺地看上一眼,只能說是喜歡,但是要真正愛上他,甚至一生一世,那你就會考慮他的內在了。如果他像個木頭人虛有其表,可能放在你身邊一星期你都會覺得礙眼。因此,除了吸引讀者的第一眼之外,如何留住讀者完整地看完你的作品而不覺得厭倦,就是決勝的關鍵了,想想看那些連載數十冊的漫畫巨著,是如何留住讀者的心長達十年以上的光陰而不變,更是為之而瘋狂地追捧。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前幾年,就是漫畫作品《棋魂》很紅的那段時期,中國的圍棋協會,不知道叫什麼來這,忘名了,只知道他在中國的圍棋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他新出的圍棋小說中卻大量地抄襲《棋魂》這部作品,結果使他在上海簽名會時被大量的《棋魂》迷臭罵,更是有人流著淚當著他的面撕掉他的小說。這是何等的痛心啊!中國的名人盡抄襲了日本的作品,作為《棋魂》迷的讀者(包括大部分的漫畫迷),是無法忍受的!結果他的網站論壇被罵的帖子過1oooo頁,每天罵人的帖子接近1ooo頁的數字增長。

想想看,當是一部漫畫作品就有那麼多人的擁戴,這需何等的魅力。我想問問看,中國有幾部的小說能達到這種效果?

還有部《海賊王》的漫畫,我看連載起碼有個12年以上,擁護、支持它,為它而瘋狂的漫迷有多少啊!他的銷售書冊有好幾次位居日本漫畫榜,為什麼?說白了,就因為是它可以讓人大笑,也可以讓人大哭的動漫作品,人物個性鮮明,故事展令人匪夷所思,緊緊扣住「人性」來描述的作品。)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人性!我們必須給予劇中的角色有獨特的性格,運用這些強烈的角色,將人性完整的表達出來。我們必須能控制讀者的情緒,引讀者的人性,讓讀者該哭時狂哭,該笑時狂笑,這也就是戲劇的獨特魅力。

因此設計選題時,人物也是擔任相當重要的部分,有些好的題材,其實也是在人設前就已經成功了。

記住設定選材時,也將人物與人性的表達重點預設進去。任何作品吸引讀者目光的地方不是單純的畫技、華麗的語句,而是動人的故事,而動人的故事往往是由人性表現出來的。

十、同中求異

很多的經典題材或是成功的作品都是值得吸收參考的,世界上沒有被創作出來的題材似乎已經很少了,對於我們的創作來說,經常會現一個很多的創意題材,可能在很久以前已經有人做過了,或不久之後市面上出現雷同的題材,令你十分惋惜,這種撞車的情形是常常生的。試想,當你的作品被忍耐懷疑有抄襲嫌疑的時候,你是不是會覺得無辜呢?

我們如何在信息和創意不斷爆炸的年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是在已經成功的題材中現新的課題。即便是再經典的題材,因為時空的轉換,和創作者成長環境的不同,也有機會出現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新的內涵,因此,找出成功作品的骨架、精神及精彩的要素,加入自己新的想法及個人的特色重新包裝,不難找出好的作品方向。

十一、格局的創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的一些影視分析,大家都說張藝某的片子都是大格局,能做到像張藝某一樣大格局的人為數不多的。

1、點型創意

這類型的創意,通常只用於一個小細節上,不適合做太長的延伸,在創作上是屬於點綴的作用。

點型創意是一個獨立的創意類型,她可以單獨的存在,也可以任意地置入到劇情中需要的部分。

類似一句有趣的對白,或是一個搞笑的動作,這樣的創意也能轉換成為角色的口頭禪或習慣動作。

在一個好的劇本裡面,點型的創意是隨時存在的,因為他就像一張完美的傢具的裝飾一樣,讓讀者隨時隨刻都體會到作者的用心。

這樣的創意是不具備延伸性的,我們在想的階段,如果是長篇的故事,則必須將這樣的創意記錄下來,無需放進故事骨架當中,因為想階段,篩選出重點是相當重要的,必須時割捨這樣的創意也沒有關係。

2、關鍵型創意

這類型的創意是屬於劇情中重要橋段或轉折點上的關鍵,他會影響到故事的延伸展和呼應前頭的伏筆,這樣的創意也有可能形成一個短篇的故事

關鍵型創意的特點就是他只為了某個單一的目的所產生的點子,不同於典型的創意,他的框架足以揮到一個簡單完整的故事。

關鍵型創意在長篇的故事當中,可以是一個段落的重要環節,數個關鍵型創意,便足以架構出一個長篇的故事。

想時的重點,在於出人意料的情節轉變,目的在於短時間內壓縮讀者的情緒,或引讀者的注目。

長篇故事開場時的關鍵創意更是重要,因為讀者在前幾回的反應,決定了你這篇作品的後續生命,如果沒有在一開始就運用關鍵型創意吸引住讀者,後續的故事再精彩都可能徒勞無功。

3、架構型創意

也就是足以支撐個長篇故事或單元性故事的主要架構創意,這樣的架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故事骨架,而故事骨架的好壞取決於構架型創意是否夠力。

關於創意,除了及時捕捉突如其來的靈感之外,平時的積累也是很內重要的,擁有了一定的積累,對日後的創作會非常有幫助。

當以上所提到的創意靈感充分集合之後,才能構思出有趣深動的故事情節。

十二、想創意的方法

1、市場分析法:

觀察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素材,若是現有的素材大多已開,則可運用兩種以上的流行素材結合成為新的創作題材,這類的手法常常出現在偶像劇的創作上。小說也一樣,奇幻的故事可以結合武俠,都市的故事可以結合奇幻等等!

先,我們必須先關注流行的信息,針對你有興趣的題材,開始收集相關的資料,做基本的功課,最好也能到相關的場所實際體驗,並與相關的人物進行訪談,會讓創作的內容更貼近現實,當然,若是該題材是你親身的經歷將會更好,因為很多細節的部分描寫更為主動。

2、趨勢想法

未來的世界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研究的方向,以往這樣的想象都僅能從想象力豐富的腦袋中挖掘出來,慶幸的是現在這些對未來的預測我們也能在各類媒體中輕易地得知,而且也極可能的被實現,因此,除了以現在有的環境當作創意想的方向之外,我們也可以多注意未來的趨勢方向,越遙遠的未來,想象的空間也就越大。

3、逆向思維法

一般人的思考模式會依尋自我或前人的經驗甚至書本上的資料作為依據,而這樣的方向也往往讓創意受到了局限,尚若問題和答案在同一個圓圈的兩個點上,而兩個點又極為相近,如果依照經驗,必須要繞完一圈才能獲得答案,那麼反過來走,可能答案就近在眼前了。

另外,與常人的思考邏輯完全相同,也就等同於沒有新鮮感,沒有刺激性。如果違反常人的思考方式,你可能就會輕易地找到的全新創意。

4、**滿足法

其實許多創作都在滿足人們對現實環境的不滿足。人會有很多**,但是這些**大部分人一生都很難達成,小到希望能知道明天考試的答案,希望哪個同桌討厭的小胖不要再欺負我:希望有一個級帥哥或美女當你的異性朋友,等等。

現實生活達不到的事,人們希望能由幻想來滿足自己。

十三、最後要注意的

永遠覺得不足,在創作中不斷地修正。

作為一個創作者,應該有求新求變的精神,因為讀者不斷地成長,市面上的作品也會不斷地推陳出新,如果沒有挑戰的心態,作品便會變的陳舊,而漸漸脫離市場,你也會慢慢也退居幕後。

記住保留一種心態,就是永遠覺得不足,也只有不足才會想要進步,也才會不斷地吸收成長,你認為的高有多高,宇宙的盡頭到得了嗎?人類永遠是渺小的,學習永遠都不會結束。而在創作中,也不要自滿,隨時檢視自己的作品是否還有更好的可能,因為作品面對的是各式各樣挑剔的讀者。特別是新的寫手,很容易會被一些花言巧語的評語捧得天花亂墜,不能自我,還真以為自己寫得很好了。我們面對的評語無論好壞,都必須朝不斷創新、不斷學習、不斷越自我的方向努力,這也應該是創作者的堅持1。小說的選材

說到寫小說,先要談的是選材。你為什麼要寫這個故事,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什麼,這個故事的讀者是誰,是他們關心的事情嗎?對這些問題至少心裡有了起碼的答案之後,才應該接下來考慮如何寫。

2。小說寫作的一般技巧

小說是以情節取勝的。整個故事完全虛構,但是細節一定要真實。作者可以借故事演繹一個理念,一種思想,但是細節不真實的話,讀者會中途放棄。細節的可信度則與對生活的觀察密不可分。比如寫一位妻子等待即將到來的久別丈夫,這時妻子應該做什麼呢。我想她一定會拿出最能體現出兩人愛戀的紀念物擺上,去做最能表達對丈夫愛和渴望的事情,使丈夫有一種回家的感動。辭彙華麗的文筆,在寫小說上往往不如平實樸素的語言讓人讀來可親,可信。但是故事太過平實就必須找到一條主線讓故事升華,這樣才能打動讀者,或被感動,或產生公鳴,或留下回

味。

小小說受篇幅的限制,不容易寫出深刻的內容。語言的運用一定要仔細斟酌,結局則力圖新穎,給讀者一個驚奇,引導其想象,回味,或感動。

短篇小說重在描述一個故事。故事敘述的條理先要清晰,然後才是人物的刻畫,故事的重點和場景的運用。一般來說寫一個景物時我會考慮在個景物是不是必須,如果拿掉不影響任何方面的話,再美的景物描述我都不在惜,因為我完全可以單獨拿這個景物寫一篇散文。小說里的景物意在襯託故事,感染讀者,多餘了就不用。相反人物的刻畫則一定要活生生的;一個故事裡的每個人物就是這一個人物,他有他的相貌,他有他的性格,他有他在這個故事中獨特的角色。如果一個人物放在這個故事裡可以,放在另外一個故事裡也可以的話,這個人物就沒有描寫成功。故事借人物性格,行為來展開,人物活了,故事就有生命力了。不同性格,不同行為的人物放在一起,故事就有了矛盾衝突,有了起伏跌跎,也就有了讀者。

中長篇小說會有很多故事,透過這些故事作者試圖說明一個理想,或一種憧憬。中長篇小說的布局就顯得十分重要,一定要把握一系列故事的全局,讓故事按時間,邏輯一步步展開,每一步都為下一步留下伏筆設下懸念,這樣讀者才會願意花時間把一長串故事讀下去,盼到結局。懸念的製造在連載小說中十分重要,否則讀者是不會回來的。

中長篇小說的寫作技巧應該是不掬一格的。除了細節的真實,人物的特性外,任何能夠增加故事感染力的方法都可以運用。一個包袱抖出一個幽默,一個衝突製造一個**。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則引導讀者思考,把故事深化。人物生動的範例當數「水滸傳」和「紅樓夢」,前者有姓名的人物三百多位,後者更達四百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相,每個人的性格特徵,調換了角色就不行。作者的苦心經營可見一斑。現代電影里蒙太奇的手法可不可以借用呢?我想應該用,只要用的合適。「美國麗人」里妻子帶著情人買漢堡恰遇丈夫的黑色幽默,在小說中能與其匹配的

例子都屈指可數。

3。網路文學

上網的人大都不會花時間去考慮小說寫得技巧如何,好比匆忙的行人手裡的熱狗,打一下饑渴就可以了。他們往往更關心是不是涉及到自己生活的題材,故事是否真實可信。無論你寫作技巧好壞,故事寫到他心裡去了,說出幾句他平時在想,但還沒有想好如何表達的話出來,他馬上一按鍵盤,「頂一下!」這時要貼純文學的連載,就必須每一節里都有一個包袱,最好留下一個懸念,不然他就跑到其它網站上去了。一、描寫概述

什麼是描寫?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寫文章,只有通過描寫,才能做到"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歷歷在目"、"維妙維肖"。這是因為作者通過具體的形象化的語言寫人、狀物,把客觀對象寫得有聲、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親臨其境、如睹其人、如聞其聲、如嗅其味、如見其色、如歷其事的感覺。

描寫的特點有哪些呢?"今日讀者的味已經受到與閱讀競爭的其他活動的影響。所有這些活動都影響到現代寫作,也改變了描寫的性質?"今日讀者要求動作快,甚至在描寫中也是一樣。……你可以注意到現代描寫的如下特點:1、全文統一於一種語調、語氣和氣氛--描寫中的所有事物都只加強一種感覺印象。任何削弱或改變這種感覺的都要刪去。2、動作--現代讀者拒絕在為描寫而描寫上花費時間。他們需要在整個描寫中有行動和動作。3、許多感覺印象--作者運用詞語訴諸讀者的五種感覺器官,使他們『感覺『到作者所描述的一切……。4、活躍的、生動的圖象--好的描寫包含著能使你看見並深深記住的圖畫。"(〔美〕威廉-ap;#8226;韋斯特《提高寫作技能》)描寫的作用是什麼?主要是再現自然景色、事物情狀,描繪人物的形貌及內心世界,使人物活動的環境具象化。

二、細描與白描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沫。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

白描:以質樸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寫法。魯迅在《作文秘訣》中寫道:"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南腔北調集》)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對父親的描寫就是這樣。也可以說,白描實際上是用敘述的方式進行描寫。

二、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

靜態描寫:指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如《子夜》一開頭,描寫黃昏時蘇州河外白渡橋的景色,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表現三十年代舊上海的畸形的繁華的。

動態貓寫:指以動來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如朱啟清《綠》中所寫的梅雨亭:"這個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模路鷚恢徊雜フ?著翼浮在天宇中一般"。三、人物描寫

刻劃人物形象,離不開對人物的描寫。丁玲說:"有許多人物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這個人物畫出來,讓讀者認得,理解,體會,引起自然的愛憎,是需要許多手法的?

那麼,有哪些人物描寫的手法呢?常用的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種。

先,我們來研究正面描寫。所謂正面描寫,是指直接描寫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動。

(一)外貌描寫:也稱肖像描寫。即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徵(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體型、姿態等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進行外貌描寫一般使用:1、簡筆勾勒特徵;2、運用修辭手法;3、寄託作者愛憎;4、藉助他人眼睛;5、相關人物對比;6、一人幾幅肖像;7、結合其它技法。

外貌描寫的要求是:根據需要,抓住特徵,繪形傳神,刻畫性格,顯示靈魂。其關鍵在於:第一,進行肖像描寫,要根據情節展的需要去寫,不能每寫到人就必寫人的肖像。有的作者不懂得這個道理,因而他筆下的肖像描寫有時是不必要的。寫肖像,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魯迅告訴我們,要"畫眼睛"。"畫眼睛"是寫人物肖像的關鍵。魯迅是很善於"畫眼睛"的。他在《祝福》中14次寫到樣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變化,都透露出人物當時的心理和性格的變化。需要著重指出的是:"畫眼睛",這是比喻的說法,並不意味著描寫人物外貌非得畫眼睛不可。

魯迅所說的"畫眼睛"的意思是:善於細緻地精確地描繪人物外貌最富特徵的部分,而捨棄與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無關的其它東西。魯迅寫祥林嫂是"畫眼睛",但也寫了祥林嫂"花白的頭";寫阿Q則著重寫他頭上的瘌瘡疤,卻比寫眼睛更能表現出他的精神勝利法;寫閏土,在寫眼睛的同時,也寫到閏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反映了閏土生活的艱辛和痛苦。寫孔乙己卻沒有寫眼睛,而是寫他那件"又舊又破的長衫。"

寫肖像的高要求是刻畫性格、顯示靈魂。魯迅曾立志畫出中國國民的"活的靈魂"。列夫-托爾斯泰為了寫出瑪絲洛娃的靈魂,勾勒出瑪絲洛娃在牢中的內心世界,曾對瑪絲洛娃的外貌描寫修改了二十次。

第二,外貌描寫切忌公式化、臉譜化。一般情況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內心與外貌並不總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靈美,而且,"知人知面不知心"。優秀作品中寫的好人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寫的壞人也並不一定都是麻子、瞎子、跛腳。如《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醜陋,有刀傷痕。法捷耶夫的《毀滅》中的英雄萊奮生卻矮小而背脊稍微彎曲。這都說明,作家即使描寫心愛的人物也不是"臉譜化"地一味美化人物,而是嚴格地尊重生活的真實。在寫批判人物時,有時常常以外形美來反襯人物的心靈丑,如《毀滅》中的反面人物美諦克,他風度翩翩,卻動搖變節。《紅樓夢》中的王熙風美麗俊俏,卻心毒手狠。

(二)心理描寫:以語言文字對人物的內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質、個性性格特徵所進行的描寫。

進行心理描寫應注意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應寫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必然產生的心理活動,而不能為心理描寫而進行心理描寫。如大雪寒天里,一般人想的是驅寒取暖,快出太陽;這是人本能的常態的要求。可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就不一定如此想。第二,寫心理活動,要防止左一個心理活動,右一個心理活動。只有在關鍵的情節、動作、表情出現時,才伴之以心理描寫。第三,寫心理活動,要努力寫人物細微的感情波瀾和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例如高爾基的《母親》最後一章所寫尼洛夫娜現暗探時一剎那的動搖、害怕,以及內心衝突,直到堅定、沉著。

(三)行動描寫:通過語言文字表現人物自身在矛盾鬥爭中的行動,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精神面貌的描寫。為什麼要進行人物行動描寫呢?這是因為人們的所作所為是其思胄願竦鬧苯穎硐幀T?文學作品中,人物行動描寫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陽崗武松打虎",全是寫武松怎樣"打",從行動上描寫出武松英雄的本色和武藝的高強。書中寫他採取先防禦、後進攻的策略,又顯示出他的謀略與機智。作者正是通過對武松打虎的全過程的生動細緻描寫,表現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徵。所以,茅盾說:"人物的性格必須通過行動來表現。"又說:"既然人物的行動(作品的情節)是表現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麼,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決於這些行動的有沒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動的時候,就要盡量剔除那些雖然生動,有趣,但並不能表現典型性格的情節?(《關於藝術的技巧》)

行動描寫應掌握兩個原則:一、人物性格應當從他自己的行動里流露出來;二、人物的行動應當經過選擇,足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因此描寫人物行動的目的就應十分明確;三、要注意人物行動的生動性和典型性。所謂生動性,指的是作者不僅要寫出人物在做什麼,而且要寫出他怎樣做。所謂典型性,則指的是作者要寫出人物為什麼這樣做,而不那樣做。

以上講的正面描寫方法,在寫作時,不是機械地按照外貌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三種方法進行描寫的。"人是社會諸關係的總和"。在描寫人物時,要將這些方法綜合起來,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其次,在研究了正面描寫之後,我們來看什麼是側面描寫。所謂側面描寫是指:不從正面去描寫人物,而是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的描寫方法。清人毛宗崗在評《三國志演義》時,認為這部小說經常採用襯托的手法來刻劃人物性格。他在"群英會蔣干中計"這回的評語中寫道:"文有正襯,有反襯。寫魯肅老實,以襯孔明之乖巧,為反襯也。寫周瑜乖巧,以襯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襯也。譬如寫國色者,以醜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覺其更美;寫虎將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覺其更勇。"

任何事物總是相互聯繫著矛盾著而存在。襯托的方法正是辯證規律在藝術創造中的一種反映和應用。《藝概》的作者劉熙載說:"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知睹影知竿乃妙。"我國古人把這種方法稱為"反面敷粉"。

對於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在具體描寫人物時,也應根據主題需要,按照情節展的具體情況,考慮是用正面描寫還是用側面描寫,抑或是兼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四、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與之生直接關係的那種外界條件--社會和自然的描寫。

人物的活動,事件的展開,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進行的。"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因此,寫人記事常常需要對環境進行描寫。茅盾在《關於藝術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環境中活動,因此,作品中就必須寫到環境。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不論是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地聯繫著人物的思想行動。"

環境描寫分為兩類:

(一)自然環境描寫,又稱景物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自然景物進行的描寫。

景物描寫的作用主要有:(1)寫景襯託人物心情;(2)寫景點明時令、地點;(3)寫景表現人物關係;(4)寫景表現人物性格。進行景物描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精細觀察,抓住景物特徵描寫。只有抓住特徵寫風景,才能做到"真,好讓讀者看完以後,閉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寫的風景"。(《契訶夫論文學》)

2、要選好寫景的時機和寫景的角度。契訶夫認為"風景描寫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在它能像音樂或者由音樂伴奏的朗誦,向讀者傳達這樣那樣心情的時候,才合適,才不至於把局面弄糟。"

3、要體現地方色彩。魯迅指導青年作者時提出:"現在世界環境不同,藝術上也必須有地方色彩,庶不至於千篇一律。"又說:"地方色彩,也能增畫的美和力,自己生長其地,看慣了,或者不覺得什麼,但在別地方的人,雌鵠詞薔醯梅淺?匱勱紓黽又兜摹?"

4、寫景應滲透人物的感情。寫景不應該是自然主義的純客觀的描繪。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把境界分為"無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謂"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於周圍的自物景物,在所寫的景物上直接滲透作者的感情。

5、採用對比方法寫景。如《祝福》的開頭與結尾寫祝福時的景色氣氛,以樂景反襯祥林嫂的悲劇,更增強了作品對舊社會的批判力量。

6、採用象徵手法寫景。如高爾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會環境貓寫:從狹義上說,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而從廣義上說,是指一定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人際關係的總和。如我們寫一個學生,就不能不寫他所求學的社會環境:學校,學校中班級里的教師、學生及與他們的關係,有時,還要寫到他的家庭、父母、親友。

社會環境描寫必須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如同是王願堅寫紅軍的作品,《七根火柴》的社會環境與《普通勞動者》的社會環境就不同;同是寫過去與敵人鬥爭,以表現**員品質為主題的《清貧》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社會環境描寫也各具特徵。而當代的作品,更是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如不少作品進行環境描寫時表現出的環保意識,就是過去時代的環境中所不可能有的。進行社會環境描寫,要努力畫好"風俗畫"。高爾基說:"不可忘記:除風景畫之外,還有風俗畫。"例如魯迅《風波》開頭所寫的江南農村晚飯時的情景,就是一幅頗具特色的風俗畫。五、物體描寫

在寫作中,我們既要描寫人物,又要描寫環境,還要描寫物體,即描寫各種動物、植物和各種無生命的物體--自然界客觀存在的物體和人類明、創造出來的器物、用具等。這種物體描寫,也稱為"狀物"。狀物是對物體的描摹,類似繪畫中的"寫生"。

狀物的目的在於使讀者對所描摹的物體有一個準確而鮮明的具體印象。前人對狀物提出的要求是:以形寫神,形神兼備。也就是說,狀物要從"摹形"和"傳神"兩方面下功夫。

什麼是"摹形"呢?就是要逼真地描寫物體的大小、形狀、顏色和質地。為了使被描摹的物體具體而形象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必須在"摹形"時注意抓住物體的特徵,既抓住物體的整體特徵也要抓住物體的局部特徵和細節特徵。為此就要認真細心地觀察物體、弄清該物體與其它物體的區別,並且區分出該物體各個部分的不同之處。根據前人的經驗?摹形"要準確、生動,應注意運用數量詞和方位詞,進行比較,使用比喻,還可以用動態詞語描寫靜物。

什麼是"傳神"呢?就是要描寫物體內在的神態,使描摹的物體具有感染力,從而引起讀者情感的共鳴,或聯想,或啟迪。"傳神"要與"形似"結合起來,切忌外加。最好是在"摹形"過程中"傳神",當然也可以在描寫的同時兼用議論,只是要適當,不可過多。

描寫物體--狀物應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其順序與觀察順序有關,與物體本身構造有關,也與主題表達的需要有關。

按觀察順序狀物,通常是依據人們的觀察習慣,由部分到整體,由表面到內部,或是由形狀、色彩到位置、結構。按物體的構造狀物,其順序可以是由上到下、由前而後,從左至右,或由主要部分到次要部分,或由外部結構到內部結構。按主題表達需要狀物,它的順序必須與物體的主要內容相呼應,以體現物體內蘊的意義。

狀物應注意藝術性,盡量寫得有知識性、趣味性,以引人人勝。同時說說小說中人物的刻畫.

小說中的人物刻畫

小說包括,人物,情節,環境。所以一部優秀的作品離不開成功的人物刻畫。

1、外貌描寫,人物的身材,頭,臉,眉毛,眼睛,鼻子等一切能觀察到的,是讀者認識主人公的第一道門。

2、動作神態描寫,能推動整個故事情節的展,神態能反映出人物的心理。

3、人物心理描寫,容易形成作者的思想,文章有靈魂。增加小說的細膩程度。

4、人物的語言描寫,這也是一部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物離不開語言,就像現實中我們離不開語言一樣,語言是小說中人物溝通的橋樑,可以明確書中各人物之間的關係,表明個人立場,塑造人物性格。

5、情節的開展伴隨人物性格展形成,小說的人物應當是健全的人,就像和我們的成長一樣,他包括我們的任何時期,這就要求在刻畫人物時要有一個時間跨度,讓讀者看到完整人物。

來說說小說的情節設計:

情節設計中的敘事策略

故事,已經成為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

在產品設計領域,為了了解用戶的需求,「情節設計」承擔起了講故事的角色。這裡的講故事不是為了情節好玩吸引眼球,而是為了現用戶將會遇到的狀況,解決其中的問題。以敘述的方式描述任務,將任務「情節化」,從中掘用戶的需要。也就是說,講故事成了人們解釋自己做什麼,或者怎麼做最自然的方式,它便於當事人理解。而這類故事的焦點通常是用戶希望達到的目標。

設想今天你作為產品設計師去面談一位新客戶,他負責公司員工的資料整理工作。你走進他的辦公室,該負責人葛林和你噓寒問暖之後,便講起了他的工作情況:「公司所有的員工資料都放在我們hR部門。因為每周二會有新員工入職,所以那一天我們會收到很多的新員工資料。我負責檢查資料是否齊全。在處理這些數據,錄入電腦之前,我們需要檢查員工的工作經歷和學歷證明。根據這個初步審查結果,我再把這些申請表格轉交給老魯,他負責將資料錄入電腦,再提交給…」

雖然這個客戶並沒有明確講述如何使用軟體或何種設備來完成任務,但是通過他的敘述,我們很容易就能知道員工資料的收集、整理、提交等工作流程。如果這個敘述更加具體,那我們就能越來越清晰地了解,流程內部是怎樣的運作,流程與流程之間是如何銜接。通過理解用戶為什麼這麼做,想達到什麼目的,我們就能專著於用戶的活動。

在故事的講述中,設計師「化身」為用戶,體驗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喜怒哀樂,然後再「間離」而出成為設計師,從用戶的感性體認提煉出問題的根源和解決的方案。

既然講故事這麼重要,那麼,有什麼技巧能把故事講好呢?

影視圈裡的編劇朋友說,他們寫劇本的準則只有一條——一個陷入困境的人。這裡面有兩點。一,陷入困境。沒有人喜歡看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24小時開開心心地幸福生活。除非是拍攝他們睡懶覺、上廁所的真人秀,否則,太乏「惡」可陳了。一定要有些波折,讓白雪公主被後母虐待,讓她在森林迷路,讓她遇到大灰狼,讓她吃了毒蘋果。待到所有的困難都被王子「化解」了,這時候白馬王子才能和公主在一起幸福生活。編劇的另一點就是「人」。故事的主角可以是天外飛仙、火星來客,也可以是千年殭屍、百年蛇精,可以不是人,但,不能沒有「人味」和「人情」。沒有「人味」或「人性」解釋不合理的故事,就是胡編亂造。

到了產品設計領域,我覺得也可以把情節設計的準則描述為——一個有需求的人。有需求——需要完成某個工作任務,因為要使用某種產品,產生一系列的當作。人——一種角色認同,為產品使用的最大範圍人群,有的放矢。只有關於目標「用戶」的情節設計才是我們需要的。

所以「設計情節」,其實把小學生的知識用上就行:

提供故事生的時間和地點,讓讀者熟悉故事生的環境。例如上文提到的」設想今天你作為產品設計師去面談了一位新客戶,他負責公司員工的資料整理工作。」

角色的設置讓聽眾融入到故事,使故事情節和自己休戚相關。例如上文提到的」葛林和老魯」。

把故事中的事件串到一起,變成一個個情節。因為情節是故事逐步鋪開的途徑。在好故事中,層層推進的情節能一步步的分解出任務。

當然,要講一個好故事,還可以設計一些燈光、音響,更能引人入勝。

言而總之:情節設計是一種運用故事和聽眾之間互動,創造想像、情感。模擬問題出現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寫小說的幾個要點

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敘述和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小說必須具備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這三個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考查要點]

1.明確小說的要素,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2.能分析小說故事情節的階段(開端、展、**、結局)。

3.能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4.能分析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寫,間接(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5.能分析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1t;交代時代背景>描寫)的作用。

6.能結合語境理解和辨析一些關鍵詞語、精彩語句、重點段落和含義及其蘊含的思想感情。

[知識歸納]

一.人物描寫

1.小說的人作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2.對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態、服飾等外形進行描寫的是肖像(外貌)。

3.對人物的對話、獨白及語氣聲態進行描寫的是語言。

4.從描寫的角度看,人物描寫的方法還可以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也說是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二.人物形象

1.小說的三要素是(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人物活動的)環境描寫。

2.在小說塑造的人物中,體現了作者的創作意圖和作品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的人物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現出來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說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說的主題思想。

三.故事情節

1.故事情節是作品所描寫的生活事件展,演變的全過程。小說的情節一般可以分為開端、展、**、結局四個部分,有些小說還具有序幕、尾聲兩上部分。

2.

1開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衝突的第一件事;

2展是作品中矛盾衝突從展開到激化的演變過程;

3**是決定矛盾各方的命運工主要矛盾即將解決的關鍵時刻,是矛盾衝突展到頂點,人物的思想鬥爭最緊張,最激勵,最尖銳的階段;

4結局是矛盾得到解決,人物性格的展已經完成,事件有了最後的結果,主題思想得到充分展現,是情節展的必然結果。

四.環境描寫

1.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環境描寫和事情生的背景的描寫,它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2.自然環境描寫,也叫做景物描寫,主要是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花鳥蟲魚等場景的描寫。

3.社會環境描寫,主要是對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處所、氛圍以及人際關係的描寫。

4.環境描寫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生的時間、地點。為人物活動提供具體的背景。

2)渲染氣氛、烘託人物;

3)有些環境描寫還起著推動情節展的作用。

小結:

1.小說的情節一般分開端、展、**、結局四個部分。情節的展是為塑造人物服務的。通過對故事情節的分析,了解人物在情節中各自表現,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2.小說中的人物描寫有外貌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通過這些人物描寫能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進而理解其反映的社會情況。

3.小說中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交代事件的時代背景,自然環境描寫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及場景,是為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圍,表達人物的心情、表現主題等。小說是什麼?理論上的定義是:小說是作者對社會生活進行藝術概括,通過敘述人的語言來描繪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開作品主題,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從而藝術地反映和表現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而作家們對小說有著自己的認識,如賈平凹說:"小說是什麼?小說是一種說話,說一段故事,我們作過許許多多的努力--世上已經有那麼多的作家和作品,怎樣從他們身邊走過,依然再走--其實都是在企圖著新的說法。"(《白夜-後記》)這種"小說是一種說話"的經驗之談,值得我們初學小說者認真思索。

小說的特點主要有三點:第一,以塑造人物形象為反映或表現生活的主要手段;第二,有較完整、生動的情節;第三,有具體的、典型的環境描寫。因此,人物、情節和環境被稱為"小說的三要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悍匪日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悍匪日誌
上一章下一章

寫作技巧(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