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女性的時代
迄今為止我們探討了男人的實質,那麼,在最後一章里筆者擬考察一下現代這個社會是如何漸次改變男人的,以及男人們在整個現代社會中到底處於何種現實狀態。
一跨進本世紀,日本人的精神狀態和行動規範就受到了歐洲基督教社會的強烈影響。其特徵概括為一句話便是:日本已進入受精神性性觀念支配的時代,也即可稱之為近代教養主義的時代,它對男女關係也造成了重大影響。
為了證明此種看法,你可以讀讀明治以來的戀愛小說,這樣你就會發現:近現代日本社會中男女之間的愛已表現出濃烈的禁欲主義色彩,在與某位女性締結關係之前,男人要反反覆復地體驗煩悶、糾葛,走過一條蜿蜒漫長之路。自平安時代一直傳承到江戶時代的日本文學的獨特系譜,即所謂的「好色」的歷史至此被徹底地中斷了,在近代小說中戀愛的精神性已被推到最前沿,這樣說也並非言過其實。
受歐洲理性主義影響而已經覺醒的日本人在本世紀產生了新的男女觀。他們認為如果男性把本意溢於外表,生龍活虎地去追求女性並沉迷於性愛關係,那麼,那就是野蠻、粗陋、非知性的行徑。這種觀念形成了強大的潮流一直持續到今天,不過,明治以來百餘年期間,也並不是沒有出現過相當過火的觀念。而且其結果是出現了精神性的東西被一味地置於上位,而肉體性的東西相應地被等而下之的傾向。精神與肉體原本是一體的,曾幾何時它們卻被割裂成兩部分了。在這種狀態下,日本人感到迷惘、徘徊,刻意地追求外形的知性完整,也許可以說這就是現代日本人的面貌。
然而,通過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我們也會明白,雄性的本來特徵就是能動的,富於攻擊性的。而現代社會卻抑制了這種雄性的本能,一味地推崇高雅、知性,而且女性也這樣期望著男性。
這樣下去的結果便是男性陰莖機能的低下,它們失去了原本那種威猛激蕩的氣勢,機能性大為減弱。
我想有過因腿部骨折打過石膏綳扎體驗的人都會明白:腿部因被石膏固定不能動彈,它就會萎縮變細,肌力也隨之下降。這種因肉體的某個部位不能使用而引發的機能退化現象醫學上稱之為「廢用性萎縮」,陰莖也同理可證。如果男性在推崇禁欲主義的價值觀中生活下去,那麼他們就會從機能、心理兩方面發生以陰莖為主體的雄性能力方面的廢用性萎縮問題。
與女性不同,男性是能動的、瞬間爆髮式的,也因為如此,他們反而易於陷入前述狀態,男性一旦不使用自身,就會染上「不使用癖」,因此養成在這種狀態下竭力剋制自己的習慣。在此,我並非危言聳聽:這種傾向已成為吞噬現代男性的巨大潮流。
另一個問題恐怕是男女走得太近的問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男女七歲不同席」的觀念滲透於各個角落,男女之間一般都保持著相當大的距離。因此,男性對女性抱有強烈的憧憬和幻想,結果他們會廢寢忘食地眷戀著女性,對女性的嚮往之念極其高昂。
然而,戰後採用了男女同學制,自幼年時代男性周圍就充滿了女性,不知從何時起男性在無意識中開始被女性壓抑著,從而變得畏首畏尾了。之所以這麼說,比較一下同齡孩子就不難了解其中原因:和男孩相比,女孩遠為早熟,更像大人。尤其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女孩已經迎來了初潮體驗,可是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卻對性全然無知,仍保留著孩子的天性,筆者上小學時也曾經有過被同齡女孩當孩子看的體驗。當時住在東京的親戚家的同齡女孩老是叫我「小男孩、小男孩」,當然我非常不服氣,卻又干不過人家,這種體驗至今仍記憶猶新。
小學之後,自中學、高中直至大學畢業,一直都是女孩早熟,而且大多數場合都是女孩成績好,女性始終不離左右,男孩們一旦切實地感到她們的存在,就會自然而然地對她們產生畏懼感或某種「受迫情結」,從而導致自身作為男性的能動性減弱。
這方面的情況,前面我們已不止一次地涉及過,男性陰莖只有在心情處於優越勢態時才能保持威猛雄壯。如果沒有這種優越感,他們就難以產生性衝動。一般情況下之所以男性容易被比自己年輕或有處女風範的女性吸引,是因為他們以上述女性為對象時比較容易使自己在精神上處於優越地位。
另外,作為令男性不振的原因主要緣於現代社會。現代是女性占絕對優勢的時代,人們推崇女性的自由奔放,而且這種觀念已被社會廣泛認可。這樣,女性越是精神十足,男性越會相對地失去精神,失去對女性的能動性,從而形成雄壯度下降的惡性循環。
在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如前所述,在真正意義上男女關係已變得如此稀薄,可是,由於風俗產業過度發達,以致於無力構築對等的男女關係的懦弱男性開始逃避於風俗之中了。只要到達那種境地,男性的性慾望就能獲得無微不至的滿足。這樣,懦弱的男性只會沉迷於有金錢介入的性中,而與正常的男女關係背道而馳。其結果是在心理上已折服於女性的一部分男性會走向倒錯。舉個極端的例子,他們會變成像宮崎勤被告那樣變態的傢伙:只會攻擊年幼被他哄騙的女童。
即使沒有到達那種境地,就算他們與普通女性通過一定時間的交際最後結婚了。但是由於夫婦雙雙上班或妻子為女強人,男方在家裡也難以在精神上佔優勢,因此他們會逐漸失去自信,導致性生活貧乏化。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一般而言,男性都希望妻子做專職主婦。理由是他們可以向對方誇示:「我是家中的主人,是我在供你吃飯!」憑藉這種感情優勢,男方可以獲得作為雄性的自信及自我滿足感。但是如果以有工作的女性為妻,那麼大多數妻子在自己所在的公司單位中都結交甚廣,常常會與上司或父輩級的人物們共處飯局,而且,與較丈夫年長的男性之間的交往也會大幅度增加。如果妻子把這些情況告訴做丈夫的,那麼丈夫就會對妻子與較自己更具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男性交往產生情結,而這也可能形成導致他們失去自信的原因。
如此看來,現代社會中不利於雄性正常生存的因素真是太多了,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是個難以生存的時代。
誠然,在這種背景下,有人甚至提出了這樣的主張,男性處於優越地位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他們應該放下架子拜跪於女人的石榴裙下,在性方面也心甘情願地聽任女性的調遣。不錯,這種主張自有它存在的理由,也可以說這是女性對男性示愛的另外一種形式吧。
但是,在這種場合,如果沒有男性陰莖勃起這一事實,仍無濟於事。在這種女性優越論的前提下,女性的溫柔或類似母愛的態度及包容力能否使男性屹立起來尚是一個微妙的問題,實際上歸於失敗的情形恐怕為數不少。
這樣一說,說不定有人會提出反論:近年來妻子比丈夫年長且更具經濟實力的夫婦日益增多,他們不是同樣很出色地維持著琴瑟和諧的美滿婚姻嗎?
誠然,在這種場合男性經濟能力低且年紀較小,因此作為當家人的地位也不高,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之所以仍然能夠雄赳赳氣昂昂,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年輕這一點持有優越感。反過來說,男人們憑藉本能就能了解到女方由於年長有愧對於人的感覺,因此,這點正好可以作為提高自己雄性地位的有利條件加以利用。近來小柳留美子、大澄賢也夫婦之間的關係被世人「炒」得沸沸揚揚。想必大澄深知小柳留美子女士因年齡問題對自己抱有一定的情結,故而儘管在經濟方面、工作方面被她搶了上風,他非但不感到屈辱,反而認為她為自己多做些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一般而言,大多數男性對年長的女性較為輕視,如果同伴中有人擁有較他年紀大的妻子,他們就會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半開玩笑地說什麼「去跟孩子玩去吧」、「別管阿姨什麼事」之類的開心話。受到如此冷言冷語,當事人本人也會對推心置腹的朋友說出諸如「那傢伙傻得可以,不能跟她當真」、「我權當自己在上班,摟著她在玩兒」之類的話語。也就是說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把年長的女性當成了傻瓜,認為跟她們在一起是施恩於她們。如果年長的女性們了解到對方所持的這種優越感,那麼想必她們會氣得發抖的。當然,這些還不是事實的全貌,但是,男女之間可以說是帶著愛的面具而相互展開權力鬥爭的關係。
雄性的性衝動(也可稱之為雄性性度)不能昂揚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好像是一夫一妻制。
所謂結婚指的是成長於不同環境,接受了不同的父母的教養,價值觀、感受性皆不同的男女在同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一輩子的行為過程。它貌似簡單,但是一旦認真考慮,它也是相當了不得的事情。而且,從男人的角度看,它又是一種契約:自己的身邊總是躺著某一特定的女性,自己只能與該女性一人發生性關係。
前面我們已經有所涉及,男性基本上是狩獵性的,他們的本能就是追逐逃跑的東西。母親們常常教導孩子說:「看到狗時不要亂跑。一跑它就會追過來。」同理可證,男性對女性的性衝動極其類似於狩獵本能。因此,結婚以後,夫妻關係受法律保護,兩人之間的緊張感也隨之消失,總是廝守在同一個家裡。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對妻子保持性衝動可謂不易,也許可以說這是苛刻的要求。也就是說,正因為妻子成了妻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就由結婚當初的性對象變成非性對象了。尤其當妻子生產、育兒,以孩子母親的形象出現於自己的面前時,男人對她們的性興趣會急速地消失。雖然,作為孩子的母親,男人們變得珍惜她們的價值了,但是,可能由於她們已失去性感,男人們又確實難以對她們產生慾念了。
如何才能繼續在做夫婦的同時各自扮演男性和女性的角色,繼續保持雄性與雌性的關係呢?在這方面有一種較為理想的模式可以考慮,那就是平安時代貴族階層所推崇的「幽會式婚姻」。讀了《源氏物語》之後不應過於草率地認定只有男性可以與數位女性保持性關係,而女性就必須克制自己。相反,像和泉式部那樣除了丈夫之外還擁有數名男性戀人的女性也是存在的。丈夫來會她時,她也會吩咐丫鬟對他說:「姬君(夫人)今晚身體不適正在休息,您請回吧。」而實際上她正在會另一位情人。當時的貴族館相當奢華宏大,誰也不會知道裡面發生了什麼事。
然而,現代人們住的是二室一廳或三室一廳的狹小公寓房,兩人整天面對面地過日子,在這種狀況下人們難以對對方抱有性幻想,繼續保持性衝動。若是在地方或鄉村,人們擁有充裕的居住空間日子還好過些,但是對過著都市型生活的夫妻而言,不利於雄性振作的條件隨處都是。這樣說其實也並非過言。
結婚具有精彩的一面,因為相愛的男女終於有了結果,他們結合了。但是,與此同時,它又是一種契約,它使雙方背上了必須終生與他(她)共同生活的義務,原則上他(她)只能與對方發生性關係。在二十幾歲或三十歲剛出頭時便要締結諸如「從今以後直到去世不與其他女性發生性關係」或「終生不與其他男性性交」的契約,換個角度一想的確讓人害怕,也許可以說它是一種極為苛刻的制度。一旦有人破壞了這種契約,就會以不倫的名義被狠狠地敲詐一番,其後果是:一要離婚;二要掏出數量可觀的賠償費。因此,不能認為它是容易簽訂的契約。
由此看來,一夫一妻制是現代社會隨意杜撰出來的相當無理的制度。在西方諸國社會無力抵抗循環往複的離婚、再婚現象,因此,可以說該制度已被以合乎人類本質的形式加以修正了。關於這一點,在以日本為代表的亞洲諸國,社會對離婚的有關規定極其嚴厲,尤其是在有孩子的情況下,似乎有不少夫妻儘管雙方已經沒有感情可言,但是出於面子仍然維持著婚姻關係。
然而,統觀動物界,除了鶴等一部分動物屬例外之外,雄性與雌性終生相伴者極為少見。最為常見的情形是交尾一結束,雄性便離去。即使有些場合雄性也會參與生兒育女,但是,一旦孩子長大成熟,雄性便與雌性分道揚鑣。而且,雌性也會重新選擇可做孩子父親的雄性。如果原來的雄性各方面條件較優越,那麼它們會再結契約,再度交配。但是,如果有更為強大的雄性出現,那麼雌性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也就是說,圍繞孩子的父親的人選問題每次都要另行締結條約,而其選擇權在於雌性。惟此,雄性需不斷努力,它們與其他雄性
殊死搏鬥,向雌性顯示自己的實力。
採用了一夫一妻制,男性就無需作上述努力了。說它輕鬆,的確輕鬆。但是,正因為如此可以說雄性和雌性都會理所當然地失去激情。這種一夫一妻制對生物而言是相當不合理的制度,至少可以說它不利於男女之間維持情慾和性愛。
儘管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男人們仍然有逃避的捷徑。這樣一說,我想又有女性要橫眉怒目了。當時有了社會地位的男性擁有情人、小妾是為社會所容認的,而且諸如只園、新橋之類的花街柳巷也是由前述男性構築起來的。藝妓們把能夠為有財有勢者生出一男半女當作極其光彩的事情。而那些懷著某種矜持產下私生子的年輕貌美的母親,並傳承了有社會地位和勢力的男人之遺傳因子的孩子們,在那個時代可以作為優越分子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然而,在現代社會一旦男女關係被人曝光,那些政治家、財界巨子們就會威風掃地;人們對男女關係的態度日益嚴肅,與此同時,一夫一妻制的羈絆也比戰前大為緊迫。我們不能否認社會的這種過度道德主義也是導致男子雄性程度下降的原因。
戰後五十年期間,人們體驗了前所未有的科學文明進步的成果。在我們的父輩時代,人們從井中汲水和用洗衣板洗濯衣物,這種光景隨處可見,然而,現在理所當然地用上了全自動洗衣機;不少家庭還擁有了烘乾機;按一下電鈕冷暖氣就進入日常生活,做飯也變得簡便易行了。還有,電子微波爐、吸塵器等等,方便生活的技術正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向前發展。而且,只要你去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服務的便民店,甚至可以買到現成的副食品。可見現代化已使女性的家務活變得輕鬆多了,家庭主婦已被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
然而,這些現代化並沒有像解放家庭主婦那樣減輕男人們的工作負荷,毋寧說由它們帶來的便利條件反而增加了男人的負擔。比如說從前出差去大阪得在那兒住上一晚,但是,由於新幹線開通了,現在得當天來回;還有,由於使用電腦等現代化辦公用具辦公,工作趨於合理化和高效率,而這些反而導致男人們更加沒有餘裕了。就是這樣,一邊是由於現代化帶來的便利減輕了女性的勞動強度,而在另一邊男性反而因現代化帶來的便利條件增加了勞動負荷。因此,男性不能完全滿足女性的釋能的情形可以說是現代夫妻的現實狀況。
而且,以前妻子們一般要生五至六個孩子,可現在她們頂多只生兩個左右,因此,她們在精力和時間上都有了相當多的餘裕。尤其是孩子已經離手的妻子們,她們所面臨的現實是難以消磨多餘的時光和勢能。然而,與此同時男人們卻僅僅為應付上班就已筋疲力盡,他們失去了與家人好好相處的氣力。不用贅言,他們連與妻子做愛的餘力都不見了。四十歲以上的男性幾乎對妻子沒有了欲求。
誠然,如果妻子也出去上班,那麼說不定雙方能達到平等,但是如果妻子是專職太太,那麼夫妻間的平衡就會崩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經濟上有足夠的餘裕,也許可以讓妻子出去學點東西,培養一些興趣以充實她們自己,發揮多餘的潛能,但是如果連這也做不到的話,那麼,妻子們會相當焦慮。
《婦人公論》雜誌上經常披露這類女性的不滿情緒,什麼「丈夫不與自己相處」啦,「丈夫與自己沒有共同點」啦,有的人甚至抱怨說:「這樣下去的話結婚還有什麼意義?」可見,現代的男人們居然可憐到沒有餘裕與妻子共處了。
前不久,筆者去某地方城市訪問時,從一位當地實業家那裡聽到了如下這則故事:他是一位非常忙碌的男性,妻子是專職太太。由於他每天回家都較晚,妻子便懷疑他可能在外面有越軌行為。結果疑心生暗鬼,某天妻子突發歇斯底里,用剪刀把他的五件襯衫剪成了碎片。聽了這個故事,我不由得哀嘆了,在地方都市裡擁有如此丈夫的家庭主婦,其生活是多麼富於悲劇色彩啊!每夜每日她們有的只是時間,卻沒有值得一做的事情。一個人整天像木雕一樣呆在家裡,漸漸地便陷入了被迫害狂想的境地,日復一日地對丈夫疑神疑鬼起來。如果這位妻子另有一份工作,那麼她的視野會更開闊些,也不至於陷入被迫害狂想症了。然而,身為地方都市中響噹噹的大家庭的夫人,她只有呆在家裡獨守空室。但是,我感到:這樣下去她就會自然而然地由鬱悶走向偏執。
總而言之,在現代社會中也許專職太太本身就是一種畸形的存在,可以說在她們身上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也有不少人似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孩子身上,以此尋求潛能釋放的途徑。然而這樣一來孩子們又要倒霉了。尤其是獨生男孩更容易成為最大的犧牲品。
為了從這種不健康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我覺得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會不拘泥於一夫一妻制,而向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方向邁進,屆時人們會認可豐盈駁雜的夫婦形態。比如說一位妻子找到一位工作勤奮、收入豐厚的男性與他生下孩子,然後在另一方面又擁有一位感情豐富可以滿足自己性慾的男子。這是過去男強人同時擁有妻子和情人之一夫多妻制的翻版,這樣想來也沒有什麼彆扭的感覺。
總之,今後不向某一位男性尋求全部而是讓若干男性分別扮演不同角色的女性也許會日益增多。也就是說,人類最好重新回到動物的原點上,慾望強烈的雌性可以同時臣服若干雄性;同樣慾望強烈的雄性也可以同時擁有若干雌性。
毋庸諱言,一位男性與一位女性共度一生,心無旁騖地只愛對方一個人的形式,以動物界的原理來看,的確是非常偏頗的現象。然而,在現代社會,人們用理性控制本能,用法律等約束人類的動物天性,勉強支撐著倫理大綱,難道這樣果真能使人類幸福嗎?想必還存有諸多疑問。非但如此,我倒覺得,這樣下去的話,實際上會使人類更加鬱悶、焦慮,失去作為生物的光彩。
說實在的,現代婚姻制度已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了,在它身上出現了諸多偏差。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近代精神主義的盲點。看看歐洲,離婚、再婚現象那樣興盛,我們也許可以說現代婚姻制度實質上正在崩潰。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現代雄性已失去了作為雄性的光彩,出現了雄性度日益淡薄的趨勢,這種情況如果繼續下去,必將導致雌性失去作為雌性的風情,結果性差別縮小,甚至會出現第三性人種。其最終結局是,雄性與雌性都失去活力,孩子的出生率降低,社會日益老化。在先進國家,這種現象已相當嚴重,與此同時人們在心靈的某個地方理應抱有這樣的疑問:這樣下去能行嗎?
話題又轉移到我本人身上,之所以在《失樂園》中我作了那樣的描繪,是因為我有一種危機感,我感到人類已經迷失了自己的原點,他們不知道在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的反向極上,我們人類充其量不過是動物,我們與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並沒有什麼不同,既然作為有生命的物體生到了這個世界,我們就應該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燦爛,重新換回作為生物本應特有的雄與雌的生命光輝。《失樂園》的出發點就是力圖在包含性愛的絕對愛中表現這一生命主題。
令人欣慰的是《失樂園》引起了反響,之所以這樣,我本人認為是因為許多人在內心深處持有同樣的危機感,他們對人類重新回到雄與雌的原點懷著本能的憧憬和期待。另外,許多女性衷心祈願男人多些雄性,她們因得不到足夠雄性的滋潤而忍受著性饑渴的煎熬。通過讀者的反饋,我注意到了上述問題,因此在感到安心的同時我又得到了莫大的鼓勵。
基於這種意義,我感到人類還沒有破產,他們宛如鐘擺一樣,當極盡勢能擺向一個極端時,又會自然而然地開始向相反的方向擺動。
總而言之,我希望那種以某一特定的規則、道德規範限制一切,強迫人們順從同一價值觀的、令人窒息的時代能夠在本世紀壽終正寢。比如說「不倫」這個字眼是家喻戶曉的,那麼,在沒有愛的情況下繼續維繫婚姻生活到底符不符合倫理呢?不,絕非如此。我想,真誠地,拚命地熱愛自己所喜愛的人不正是人類的真實面目嗎?人們也應該承認只有這樣才是符合倫理的。
也許到了二十一世紀人類的視野會更開闊,人身會更自由,他們可以回歸到人類的原點。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人類將會更加不幸。可以說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吾輩已逐漸地意識到了這一點,結婚制度未必能使我們幸福,一夫一妻制也不可斷言為理想的男女關係。
到了下個世紀,人類將更加深入地探討這個問題;下個世紀之初人類會更加自由;人們能夠接受形形色色的價值觀;世界將會從令人窒息的狀態中走出來,以上就是我的希望。惟此,人類必須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出諸如消除歧視非婚生子現象的各種法製法規。
以上,我們從各種角度探討了「男人為何物」的問題,也許女性讀者中的許多人會不以為然。她們可能認為:這些想法歸根結底只是我個人的臆想,絕對代表不了所有的男性,至少她們的戀人或丈夫不會是這樣。誠然,張口提及男人也不能一概而論,男人中也分三六九等,不能說我在這裡所談的男人包含了所有的男性公民。但是,斗膽說一句話,迄今為止我所涉及的情況是適用於多數男性的最大公約數的東西,從這種意義上說,我的言論離真理並不遙遠。不過,也有一些女性認為自己的戀人或丈夫不會同流合污,對此我想說句真心話:那類男人或丈夫只是為了避免陷自己於不利地位故意對自己有所保留,而實際上任何男人都不能免俗。
總而言之,男人和女人永遠不會相同,因此,一旦涉及到男人的真實心理或本質性方面,女人便難以理解、或者說難以接受。然而,即使你難以接受,但是只要你願意知道「男人就是這個樣子」,那麼它對你建立良好的男女關係絕對不會有害處。
正如在本書開篇所介紹的那樣:既然男女為異性,那麼,就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互相理解。不過,想盡量了解與根本就不打算了解之間是有天壤之別的。
而且,即使你明白箇中奧秘,只要你知道男女有別,它也會成為你對新異性產生好奇心和執著的原動力。
與其說好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男女,勿如說這個世界人只有男人和女人,惟此,我們應該互相了解,多培養善待對方的觀念和感性,從而建立起更加豐富、充實的男女關係。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