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開會 (6)
(6)
我們搞教學抓教學離不開」一備、一聽、一研和三查」:
一備:就是備課。要狠抓集體備課,共同研究,集思廣益,做到教學目標統一,重點難點統一,過關測試統一,教學進度統一。通過集體備課,把複習過程中的每一種課型、每一節課都規範到集體備課的軌道上來,確保教學的科學化、規範化。集體備課還關係到教師的整體提高和展,要充分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努力提高整個年級教師隊伍的水平和實力,縮小教師間的教學水平差距。要提倡跨學科的集體備課,也就是教學研討。中考是打整體戰,是整體優勢決定最終結果。決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高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木板,要重視彌補薄弱學科,複習應該注意適當的向薄弱學科傾斜,力爭結束時各科基本趨於平衡,才能確保成功。
一聽:就是聽課。如何提高辦學效益,提升辦學格次,要的是講求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又主要應該落實在課堂。課堂教學上水平,教學質量必然上水平。初三的複習備考同理。我們可以算一筆帳,每天每個班照8節課計,初三4個班,一天就是32節課,一周就是192節課,一學年以36周計就是6912節課。學生的知識能力哪裡來?就從這7ooo節課中來;講台是教師的崗位,課堂是教學的生命,教師的精力、情感、勞動絕大部分都要投放到課堂教學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養成,課堂都應該是主渠道,這麼一說,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注重課堂呢?我們的工作重點應該牢牢定位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向教學要成績,向課堂要效益,就得備好課,上好課,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如果我們要求每一節課都能保證質量,那麼就能確保我們整個教學質量了。年級組也要積極地組織進行各種類型的公開教學活動,青年教師彙報課,教研組長、年級主任、中層幹部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示範課、檢查課、評比課,上課、聽課、評課活動不斷,把興趣放到了教學上來。我們大成中學的歷史上有過優課率第一的光榮,讓每一位教師都上好課,上好每一節課,永遠保持這項殊榮也是我們的責任。
一研:就是教學研究。要進一步研究中考,研究教學。必須做深入精細的研究工作,各學科要組織開展一次教學研討活動,著重研究二輪三輪複習的內容和方法,特別是如何正確把握各學科複習教學的目標和內容,提高複習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如何聯繫實際選擇複習教學重點,如何進一步改進複習教學方法,提高複習教學效率等等。認真研究中考的新動向。不能僅僅停留在收集和整理歷年的中考試題上面,要重在研究規律和動向、研究命題的思路、趨勢,研究中考如何測試學生的水平。透過試題,現對初三複習的導向,複習就應當注意按照中考的新需要培養學生,培養學生適應新的中考形勢的能力。咱們老師們現在能坐下來好好研究的不多了,你坐在那兒閑談也是沒用,不如好好研究一下教學。
進一步加強教學方法多樣化的研究,儘可能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究。進一步加強對學生訓練規範化的要求,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複習訓練講評應更加體現中考的要求。認真思考和解決「講多練少」的問題。初三複習的課堂,基本上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參與量很少,導致教師投入多,學生收穫少的結果。「滿堂灌」和「題海戰」在今天的形勢下,已不行了,要提高學生能力,缺少學生主動參與,缺少學生積極思維,收效甚微。教師在努力完成自己的「複習任務」,而學生收穫了多少?為什麼沒有收穫那麼多?則沒有認真的去思考、去解決。要解決這一問題,只有為學生著想,精選訓練習題,查找學生缺陷,才能提高訓練的有效性。這就要求老師多付出,好好想想怎麼去教學生。不但照顧那些全面展的優秀生、還要注意掘具有潛力的重點生和能上能下的邊緣生,並在教學方式、資料使用、學習方式、輔導方式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
那時候的中師生,誰沒有過驕傲的時刻?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那時候鐵飯碗含金量還不低呢,能夠升入中師的往往具有極好的天資以及毅力,都是數一數二的呢。
一畢業可就不一樣了,那些有背景的都改行了,邁入了官場,學歷素質在縣裡那伙子人裡面都不算低,干不幾年迅升遷,都行了。有幾個直升入師專、師大,更多的人撒向農村??那時候進城就難,其實是不懂。找找人送上點就行。結婚了,有孩子了,也就不想動了。這些在鄉村中小學里遊盪的中師生,有多少人關注過他們?明白他們內心的不甘和的掙扎,理解他們孤寂的靈魂?不管怎麼說吧,那一撥人都行,現在不管什麼行業和單位,都挑大樑了呢。對中國教育的貢獻太大了。我也是屬於不甘的人群中的一個,是基礎教育中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員。夢想,憂傷,掙扎,折翼,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來,懷揣著飛翔的願望,卻怎麼也飛不高,怎麼也飛不出一個老師的宿命,而轉眼間人至中年。一代教師有一代教師的夢想與憂傷。你們這些大專生又回來了,我們這一代就算是完了,也應該退了。
「當初不是我們選擇了中國教育,而是中國教育選擇了我,這就是時代和命運。每一個人,永遠是大時代中的小人物而已。小人物就做小人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