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獎勵的懲罰,胡蘿蔔大棒失效了(13)..

第2章 獎勵的懲罰,胡蘿蔔大棒失效了(13)..

委託人提供獎勵,也就是向代理人暗示這個任務很讓人不悅。因為,如果這項任務讓人愉悅,委託人就不必多此一舉了。但是一開始的暗示以及後來隨之而來的獎勵,把委託人逼上了一條不歸路。如果獎勵太少,代理人就不會按照委託人的意思做,但是如果第一次獎勵就足夠有誘惑力,委託人「註定第二次得再*給這麼多獎勵」。這是沒有回頭路的。付錢讓你的兒子倒垃圾,就相當於你向他保證下次倒垃圾時不會勞而無獲。此外,一旦錢的誘惑聲變弱,你很可能必須增加報酬,以便讓他繼續服從。

蘇沃洛夫解釋說:「一旦提供獎勵,它就會讓人上癮。有條件的獎勵會讓代理人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也期待有獎勵,這反過來會迫使委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獎勵。」不久以後,現有的獎勵就不夠用了,它會讓代理人覺得獎勵不那麼像獎金而更像是一種現狀,這就要求委託人提供更多獎勵來達到同樣的效果。

這種上癮模式並非紙上談兵的理論而已。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酒精中毒研究所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布賴恩.科諾森(BrianKnutson),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這種大腦掃描技術,通過實驗證明了上述理論。

他把健康的志願者帶進巨大的掃描儀中,觀察在進行可能輸錢或贏錢的遊戲時他們的大腦會做出什麼反應。參與者知道他們有機會贏錢時,大腦中被稱做「伏隔核」(nucleusaccumbens)的區域就會活動。也就是說,當參與者預期將得到獎勵時,大腦這一部分分泌的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就會猛增。但預期將會輸錢的時候不會有這種反應。科諾森現在在斯坦福大學工作,他隨後的研究發現,人們期待獎勵的時候會有類似的結果。對於我們來說,這一反應很有意思,因為人們對某物上癮時也會出現大腦中某種化學物質的分泌在這一區域猛增的生理過程。大多數會讓人上癮的藥物的機理是向伏隔核發射一連串多巴胺。開始服藥時會感覺很快樂,隨後這種感覺消散,之後就會需要另一劑葯。換言之,如果我們能看到大腦的活動,我們許諾給他們金錢獎勵,或者給他們可卡因、尼古丁、安非他明時,他們的大腦活

動會很類似,這一點讓人有些不安。

這也能從一方面解釋為什麼付錢讓人戒煙會在短期內有效,因為它用一種較為良性的上癮代替了另一種危險的上癮。

獎勵會讓人上癮這一特質也會扭曲決策行為。科諾森發現,伏隔核的活動似乎預示著「冒險的決定以及追求風險的錯誤」。如果用獎金來鼓舞士氣,人們不會像驅動力2.0系統所期望的那樣做出更好的決定,相反,他們所做的決定會更糟糕。正如科諾森所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驅動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驅動力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獎勵的懲罰,胡蘿蔔大棒失效了(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