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 兼職裁判
崇禎二年,李自成在榆中殺參將王國與當地縣令,繼而發動兵變。然後始投不沾泥,繼投高迎祥,為其部下闖將。這後面發生的事,都是在崇禎三年高迎祥與王嘉胤和王自用匯合入晉之後。
與之後戰敗即降、降而復反的轟轟烈烈、跌宕起伏相比,崇禎三年入晉之前的高迎祥,顯然還只是盤踞在延慶府黃龍山的一股山匪而已。
或許是當時的高迎祥為害地方的程度不深,或許是當地官府本就沒有「看得起」他們,又或許「養寇自重」藉以要挾朝廷的「理念」深入官場,進而成為壯大地方勢力的不二法門,總之除了寥寥數字的記載,史籍並無其他更多的贅述。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期間大明朝廷並沒有沒有採取措施對此種狀況加以改善,或採取的措施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遼東的局勢更加緊迫,另一方面,就是即便大明朝廷投入巨額人力物力,也多半會變成地方官吏私有之物。
在中國歷史上,不管是哪朝哪代,總是不缺乏揭竿而起的草莽人物。但是,不要說成就一番「事業」,即便能夠折騰出一番景象來的,也是屈指可數。
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應該就是有無「適宜」的土壤——災荒或水患造成的大批大批的、無可就食的流民。
其實自從商鞅變法以來,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還是非常完善的,「李自成家庭屬於太安里二甲」,史籍上的這條記載,就充分說明了當時戶籍的「管理水平」。
但是,如此的「管理水平」也只是在和平年代才會有的,一俟戰亂來臨,幾乎所有的「管理」方法就全都宣告無效。
張獻忠始入蜀地時,那裡原有人口三百一十萬,可之後當他退出時,蜀地人口劇減為九萬(另一說八萬)。不錯,大家沒有看錯,就是從百位數變為個位數。
相信張獻忠不是善男信女,相信他就是嗜殺成性之人,可要說異常屠殺致使三百萬人魂飛湮滅,那也未免言過其實。
其實,三百一十萬和九萬的數據都是真的,只不過那都是「官方」統計的數字,為數眾多的逃亡人口是無法記錄在冊的。
張獻忠是不可能在蜀地各地同時開始殺戮的。一鄉屠盡,左近十鄉必已望風而逃;一縣屠盡,周圍十縣肯定沒有引頸就戮的道理。不用他們反抗,只要選擇逃跑、選擇深山老林避禍總是可以的吧。
這有些扯遠了。
崇禎三年各路匪患開始串聯,就說明那時流民的數量已經不可遏制地增加,流竄區域也已經不可遏制地蔓延。
長城不是一天之內鑄就的,流民也不是短時間內「培養」出來的。
因此,要將「流民」這種趨勢扼殺在萌芽狀態,關鍵點還要往前回朔一年或者兩年。
從現在到崇禎二年,滿打滿算也只有兩年時間。
要是其他事情,兩年時間也算是可以了。可杜絕流民四齣就食現象的產生,可是要用充足的糧食來做堅強後盾的。而糧食的生產和儲備輸運,可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
這才是大明王朝的當務之急,這才是皇帝陛下要用全副精力鄭重對待的首要問題。
看起來大明王朝熹宗皇帝後期是憑藉著閹黨的勢力崛起壓倒了東林黨勢力,而思宗皇帝又憑藉東林黨勢力的復甦最終徹底清算了閹黨。
這就給我們造成了一個假象,似乎是前後兩任皇帝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說熹宗皇帝或者思宗皇帝打擊權臣,毋寧說是權臣們將大明王朝的皇帝「架弄」上他們的戰車,並碾軋過對手的屍骸。
因為皇帝陛下看起來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可實際上早已成為孤家寡人,真的是無所依靠。
史料記載,天啟年間東林黨藉助「移宮案」成功上位,然後又藉助「京察」之機,從朝中驅逐了浙黨和閩黨等數百名官員,形成了所謂「眾正盈朝」的大好局面。
「眾正盈朝」?史料就是如此記載,不過是東林黨自我標榜,真是恬不知恥!看一下李自成大軍攻入京城之後,那些「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是如何一副嘴臉,就可以徹底看透他們貪婪無恥的本質。
後來到天啟六年,魏忠賢掌權,藉助的也是京察,之後東林黨在朝中的勢力基本被肅清。
可是,我們不禁要疑問:這期間皇帝在幹嘛?
不錯,不管是東林黨還是魏忠賢的閹黨,都是首先要有皇帝的支持京察才能通過,才能成功清洗對手。因此,皇帝還是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
可這隻不過是表面現象。
相信就是再蠢再無知的人,也不會認為朝中一下子驅逐了數百名官員是正常的狀態。
如此論斷,並非認為那些被驅逐的官員就全都是良善之輩。在一個朝代的末年,尤其是大明王朝的末年,真正的良善之輩在朝中根本沒有立足之地。雖然如此推斷有些不太厚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論斷,「雖不中,不遠矣」。
實際的情況應該是,皇帝雖然感覺出異常,可在「群情洶洶」之下,也只好屈從。
因此,大明王朝末年的皇帝陛下,完全是被權臣架弄了,不是這一幫,就是那一夥。可憐的皇帝陛下,從來也沒有真正地「當過家,做過主」。
任何一方勢力的獨大,都不是朝廷的幸事,也不是天下臣民的幸事。因為,不論是熹宗皇帝還是思宗皇帝,都沒有能力駕馭一個勢力滔天的「夥計」,最終都被一大群「超級打工仔」架弄的無所適從。
不是貶低,而是實情。不要說大明王朝末年這幾任皇帝,就是那位很想很想「真的再想活五百年」的大清王朝的聖祖仁皇帝,不也是在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明珠等人間大玩平衡之術才得以完成不世偉業的嗎!?
自從在這個世界睜開眼睛,皇帝陛下的大腦就被這些事情充斥著。現在總算有時間通前徹后地捋清一下,為今後的施政方針定下一個調子。
說實話,皇帝陛下雖然有著近四百年的「閱歷」和「見識」,可也不敢奢望一下子徹底解決大明王朝面臨的所有問題。一勞永逸不是不好,而是根本不可能。
趁著閹黨尚未徹底泯滅,東林黨也尚未完全復甦,兩大勢力差不多處於半斤八兩的境地,皇帝就可以從中左右逢源,做好自己的「裁判」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