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等宮人們都離開之後,劉秀猶豫再三之後,還是開口問陰麗華:「如果當年你尚未嫁予我,聞知我與郭氏有了肌膚之親后,你可仍會嫁予我為妻?」

陰麗華沒想到劉秀會問這樣的問題,她沉默了,認真想了想之後,回答劉秀說:「妾不知。」如果早知今日,她定然會放棄劉秀,可當時她並不能想到後來的一切,也沒有存在劉秀說的那個假設,她當真不知道自己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劉秀從賈忠這次的事忽然就想到了他和陰麗華的過去,何其相似,而他又何其幸運。如今作為劉義王父皇的他不允許劉義王再嫁與賈忠,可想而知當時陰麗華的親人若是沒有將陰麗華嫁與他,得知他娶了郭聖通,那他之後定然不會與陰麗華再有聯繫,或許會成為陌路,值得他興幸的是那時他已經娶了陰麗華。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有負於陰麗華,可是他一直以來卻依然仗著陰麗華對他的愛繼續辜負著陰麗華,篤定陰麗華會對他不離不棄,所以很多時候他都把陰麗華的付出看做了理所當然,可這一刻,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錯――雖然陰麗華對他的確始終不離不棄,但是她的心呢?劉秀無以確定,尤其是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以後。

陰麗華不明白劉秀為什麼會問這樣的問題,她下意識地想要迴避,因為她怕有些心裡話她怕自己一時衝動說了出來,然後再也沒有挽救的可能。於是,她對劉秀淺笑說:「文叔,義王尚在等妾回去,妾改日有空再陪文叔說話。」說著,陰麗華站了起來,

劉秀想要說些什麼但卻沒能說出口,只能默默地看著陰麗華離開,黯然不已。

陰麗華回到長秋宮,把結果告訴了劉義王,劉義王聽了之後沉默了很久才將賈忠的事向陰麗華緩緩道來。

陰麗華聽了之後,面帶慍色對劉義王說:「若早知如此,母后便不會從你之意。」陰麗華對賈忠的作為感到很失望,生氣,若是早知道這樣,她就不會那麼輕易讓劉秀放過賈復,即便賈復也沒什麼錯。看著劉義王一副傷心難過的模樣,陰麗華也顧不得生氣了,心疼不已,她寬慰劉義王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義王命定的駙馬另有他人,母后相信一定勝於賈忠,義王不必為此過於傷心。」

劉義王對陰麗華勉為一笑,微微頷首。於是,劉義王的婚事再度擱下了,陰麗華與劉秀以及身邊親近的人皆對此沒有提及。

這一年,隨著太子易位,陰興任衛尉,與兄長守執金吾陰識共同輔導皇太子劉庄外,馬援因功被封為新息侯。說到馬援,在此就不得不提一下他這一年的功勞,以及他為何在軍中受到士兵的擁戴而受到劉秀猜疑的緣由。

在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正月,馬援大破交趾兵,斬征側、征貳,詣首洛陽。劉秀為此詔封馬援為新息侯,食邑3000戶。馬援殺牛擺酒,犒營全軍,從容地對官屬說:「我之從弟少游常常憐憫我之慷慨大志,曰:『士生一世,但求衣食裁足,乘著澤車,御著驪馬,為郡掾吏,守著祖宗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耳。』當吾在清浪、西裡間,虜未嚴竣時,下潦上霧,毒氣熏人,仰視飛鳥墮水中,曾想少游平生話語,所得是什麼?全賴士大夫之功,披蒙大恩,且喜且慚。」吏士皆伏,口稱萬歲。

馬援其後率樓船大小2000餘只,士卒10萬人,進擊九真城征漢側餘黨都羊等,從無功到居風,斬獲5000人。設立銅柱,上書光「大漢伏波將軍馬援建此」,稱漢朝邊界。奏言西於縣有22000武戶,遠邊庭千餘里,請分為封溪、望海兩縣。馬援所過之地,皆為郡縣修築城郭,開渠灌溉,造福百姓。條奏越律與漢律相忤10餘事,對越人申明舊制,加以約束,劉秀對此一一準奏,並命

馬援進佔居風,並設立銅柱,確定漢朝的邊界。銅柱,中國古代一種特製的界碑。《林邑記》曰:「馬援植兩銅柱於象林295南界,與西屠國分疆。」(象林,古縣名,是東漢交州日南郡屬縣

中最南端的一縣,故址在今越南廣南維川茶橋地方)。馬援划疆定界,和睦各族,功在邊陲。唐人胡曾在《詠史詩》中作《銅柱》詩,盛讚此舉。詩曰:一柱高標險塞垣,南蠻不敢犯中原。攻成自合分茅土,何意翻銜薏苡冤?因地制宜,入鄉隨俗,邊境歸服。

嶺南悉平,馬援振旅還師,將至京城,故舊親友,皆攜來迎。

平陵人孟冀很有謀略,前來向馬援賀喜。馬援對他說:「我希望你有善言規勸,為何也同眾人一樣。從前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7郡,才封數百戶。今我微勞,得饗大縣,功薄賞厚,何能持久?」

孟冀慚愧道:「愚不及。」

馬援憤然道:「方今匈奴、烏桓還在擾亂北邊,欲自請攻打。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

孟冀擊節讚歎說:「烈士之心,應當如此。」

如此一來,馬援更受到了手下士兵的敬佩,軍中無人不服,傳至民間,亦贏得了不少的民心。

馬援在軍中的名望以及民間的民心多多少少都傳到了有心人或無心人的耳里,其中自然包括劉秀在內。(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陰麗華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陰麗華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