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王彌投漢 劉琨退敵

十二、王彌投漢 劉琨退敵

太子劉和向父皇劉淵提出建議,要殺掉石勒。

劉淵說:「呵呵,獵人飼養鷹犬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它們為獵人捕捉獵物。咱的『獵物』是什麼呢?是晉朝,是洛陽。孩子,咱把鷹犬都殺了,咱自己去攆兔子嗎?你處事溫和,對長輩尊重,唯一一點不足就是度量不大,對手下沒有恩德,今後你要注意這些。石勒是個人物,值得借重,另外還有一個人物,也不可小瞧,那就是要投奔咱的王彌。」

劉和說道:「謝父皇垂訓。」就退下了。

王彌跟石勒一樣,也是造反起家,唯一不同的是,王彌有文化,而石勒是個大老粗。

王彌,東萊(今山東萊州)人。王彌有才幹,閱讀過不少不同類型的書籍。年輕時遊俠於洛陽,跟當時困居洛陽的劉淵關係相當不錯。兩人有時一起喝酒暢談,有時一起吟嘯高歌,訴說人生困苦,成了莫逆之交。

永興三年(306年),東萊郡惤縣縣令劉柏根叛亂,自稱惤公。王彌則帶著家僮去追隨他,並被任命為長史。及后劉柏根進攻臨淄,擊敗駐守的將軍劉暾並逼走青州都督司馬略。但不久就被安北將軍王浚所派的軍隊擊敗,劉柏根也在此戰中陣亡。

王彌於是聚眾於海島之上,但被兗州刺史苟晞的弟弟苟純擊敗,唯有逃到長廣山作盜賊。

永嘉元年(307年),王彌與部眾在青州和徐州擄掠,自稱征東大將軍,並殺害了兩個太守。太傅司馬越派鞠羨任東萊太守以討伐王彌,但反被王彌所殺。後來苟晞率兵進攻並大敗王彌。

失敗了,就想起要投靠昔日的好友、如今的漢王劉淵。劉淵得到王彌投靠的信件十分高興,任命他擔任鎮東大將軍、青、徐二州州牧、都督緣海諸軍事,封為東萊公。

王彌經歷了短暫的失敗后,逐漸收攏聚集流亡逃散的殘兵,軍隊重新大為振作。於是王彌派遣部將們分別攻打搶掠青州、徐州、兗州、豫州等地,攻陷郡和縣,把郡守、縣令大多殺掉,聚集了幾萬部眾。這個時候苟晞再與王彌過招,雙方已經旗鼓相當,互有勝負了。

所以,王彌大軍勢如破竹,攻入許昌。並從朝廷在許昌的武庫里挑選了最好的武器,然後帶領大軍進逼洛陽。他逼近洛陽的消息令洛陽人心震動,宮城門白天也關閉。

晉朝「實權派」、太傅司馬越派遣擔任司馬的王斌帶領五千兵卒進京城防衛,並派遣督護北宮純帶兵保衛京城。晉朝廷詔令以王衍指揮征討王彌的各項軍事行動。

北宮純招募一百多勇士,組成「敢死隊」,利用王彌一路旗開得勝,順風順水,驕傲輕敵的心理,半夜突襲王彌兵陣,令王彌的軍隊不戰自亂,而後王斌趁亂也從側翼高聲吶喊著殺入王彌大軍之中。由於是深夜,分不清敵我,王彌大軍慌亂之中自相踐踏自相殘殺,軍隊受到重創。王彌重新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見進攻洛陽失利,王彌黔驢技窮、惱羞成怒,將洛陽建春門放火燒著之後向東逃竄。王衍派左衛將軍王秉追擊他,在七里澗追上了王彌大軍,雙方激戰中,北宮純和王斌突率大軍趕來增援,王彌已是強弩之末,喪失了抵抗力,只得倉皇敗退。

經過兩次慘敗的王彌帶領殘兵敗將逃跑渡過黃河,無路可走,只好投奔劉淵而來。漢王劉淵派侍中兼御史大夫等大臣到郊外迎接,劉淵下旨說:「我將親自去將軍的府第,擦拭座席清洗酒器,誠心誠意對待將軍。」

劉淵接見王彌時,王彌慚愧地說:「敗軍之將,不足言勇。」

劉淵哈哈大笑:「王將軍此言差矣——我軍之內,目前能打到晉朝都城洛陽城下的,王將軍是第一人啊!」

劉淵對王彌極為重用,任命他為司隸校尉、兼侍中,並授以特進職位。

劉淵的軍事力量有了石勒、王彌等人加入之後,力量大大增強。便派劉聰攻打壺關、并州等地,命令石勒帶領著手下的七千人為劉聰的前鋒都督。

石勒當先鋒,好像也是老熟套子活兒了。現在有了新主子,當然考慮要有新氣象。

石勒跟張敬、孔萇等人協商自己治軍的一些整體思路和注意事項。

石勒說:「咱現在依靠著劉淵這棵大樹,當然要服從人家指揮,完成人家分派給咱的戰略任務。但是,咱們也應該有自己的一些長遠打算。這也是你們平時給我講過的。」

張敬說:「我認為,主公帶領我們要成就一番事業,還是要學劉邦的約法三章,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盡量維護胡人部眾和漢族百姓的利益,爭取民心。」

石勒說:「嗯,很對。還有呢。」

孔萇說:「我考慮,咱們隊伍里是否也多吸收一部分讀書人呢。猛衝猛打要靠武將,可是要治理地方,安撫百姓,在軍事上出謀劃策,還需要有一定經驗的文官和讀書人。晉朝注重門第,一些下層有能力的書生人才都被埋沒了,咱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失意文人,把他們收攏起來,加以利用。」

石勒說:「我也有這個意思。咱們不妨把這部分失意文官和讀書人收攏過來,集中到一起,為咱們打仗和安撫百姓出謀劃策。就專門成立一個機構收攏這些人才,起名叫『君子營』吧。你們看怎麼樣呢?」

張敬和孔萇都很高興,說挺好的。

當時的并州刺史劉琨派遣護軍黃秀率軍援救壺關,被石勒大敗於白田,並且殺死了黃秀。於是石勒攻陷了壺關,在壺關一戰中立下了頭功。

然後石勒和劉聰兵分兩路——石勒率領三萬人進犯魏郡、汲郡、頓丘等地,劉聰帶領三萬多人去攻打併州等地。

這些地方都是前兩年石勒跟汲桑大軍攻打過的地方。

石勒對這些村寨堡壘,也學著苟晞將軍的樣子,圍而不打,搞心理攻勢。沒想到還真起作用——這五十多個村壘的百姓和兵將都知道石勒將軍的厲害,便望風而降。石勒對全部村壘頭目都授給將軍、都尉的印章和綬帶,並從百姓中挑選了五萬強壯者作為兵士,對老弱病殘的百姓仍讓他們在原地安居。石勒在三台抓住並殺了頑抗到底的魏郡太守王粹。

由於注重了對老百姓的保護,因此,石勒大軍不但自身得以壯大,而且在百姓心中留下愛民的好名聲。

當石勒進軍常山郡后,西晉安北將軍王浚,派他的大將祁弘,帶領鮮卑段務勿塵等十餘萬騎兵來攻打石勒,由於兵力懸殊,新招的兵士缺乏戰場經驗,石勒在常山的飛龍山上,被祁弘和鮮卑聯軍打得大敗,死傷萬餘人。石勒只得退據黎陽(河南浚縣東)

就在這時,乞活軍活動在黎陽的一支在和匈奴劉淵帝國的戰鬥中被打敗,遇見了也是敗軍的石勒大軍。

石勒得知汲桑被乞活軍殺死的訊息,正好要找乞活軍報仇,石勒是七萬多人,而乞活軍只不過一萬多人。但是「乞活軍」旺盛的戰鬥力,還是讓石勒及其眾將大吃一驚。

論一對一廝殺,郝亭對王陽,都是長槍對長槍;田禋對支雄,正好是大刀對大刀;田蘭對桃豹,是長槍對大刀;薄盛對郭敖,是方天畫戟對長槍。

幾個回合過去,石勒一看,自己這一方顯得力不從心。所以,沖其他大將一打招呼,吳豫,郭黑略、劉膺、逯明四人就加入了戰團。

「乞活軍」一看對方以多欺少,兩人打一個。於是,冉隆、冉襄沖了出來,但是,石勒大軍仗著兵多將廣,隨之,張群、張敬、劉征、劉寶截住他二人又以二對一投入戰鬥。

這樣一打,石勒一方依靠人多優勢,自然佔了上風。沒半個時辰,殺死了田禋、薄盛、冉隆和冉襄。

劉膺使用的兵器特殊,先使用的是長槍,等看準時機,趁對手不備,換成了七節長鞭,長鞭一輪出去,纏住了對手田蘭,使勁一拽,把他扯下馬來,活捉了他。

吳豫和王陽對付郝亭。吳豫瞅准了機會,投出去一直飛鏢。郝亭突見一道亮光閃過,知道對方使用了暗器,身子輕輕一躲,但是飛鏢不是沖他本人打過去的,而是沖著他的坐騎。飛鏢打在馬頭上,馬倒地斃命,郝亭被掀下馬來。王陽和吳豫活捉了他。

然後石勒率領大軍向「乞活軍」掩殺過去,把「乞活軍」殺得潰不成軍,四處逃竄。

石勒問田蘭和郝亭:「是誰殺死了汲桑頭領呢?」

田蘭說:「是我殺死的,難道汲桑這樣的人,不該死嗎?」

石勒說:「為啥說他該死呢?」

郝亭說:「第一是他殺死了帶領我們『乞活軍』一路東行的恩公司馬騰;第二是他為了貪圖個人享受,殘酷壓迫殺害了多少無辜百姓啊?而且他是拿著無辜平民的性命開玩笑——大夏天穿皮襖,做皮褥子,還讓十多個小姑娘扇扇子,感覺不涼快了就殺人,你說該死不該死啊!」

田蘭說:「你們是為兄弟報仇,我們是為恩公報仇。反正都是報仇殺人。要殺便殺,要剮便剮,不必廢話。」

於是石勒把他們殺了。

石勒拿著這些「乞活軍」頭領的人頭,帶領眾弟兄祭奠了汲桑大哥。

然後石勒厚葬了「乞活軍」的這幾個頭領,說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父親冉隆和哥哥冉襄等親人都在這一戰役中壯烈犧牲,11歲的冉瞻勇敢地挑起了領導這支「乞活軍」的重擔。冉瞻帶領所部乞活余部繼續與胡人英勇戰鬥。(石勒殺死了乞活軍頭領為汲桑報了仇,後來這個冉瞻的兒子冉閔作為「乞活軍」頭領的後代,他又殺了眾多胡人,幾乎滅絕了羯族。這是后話)

石勒隨即轉而進攻信都(河北冀縣),殺了晉朝冀州刺史王斌,並連敗多名趕來支援的晉軍將帥。劉淵因此提升石勒為鎮東大將軍。

石勒打仗連連獲勝,但是,劉聰進攻并州就沒這麼幸運了。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強硬的對手——歷史上有名的愛國志士劉琨。

這天,匈奴騎兵三萬多人馬在車騎大將軍劉聰的帶領下,氣勢洶洶地殺奔并州,消滅了周圍的散兵游勇之後,大兵迅速包圍了晉陽(今太原),他們知道并州刺史是劉琨,但是不知道劉琨還是個很有才能的將領。

說起劉琨,大家應該相當熟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聞雞起舞的「先行者」之一。西晉文學家、音樂家、軍事家。「金谷二十四友」成員之一。西晉著名的愛國將領。

能成為一「家」就了不起,人家佔了三「家」,可見劉琨是個非同一般的人物。

當時晉陽城裡守軍不過兩千,劉琨一面調集軍隊準備死守,一面派人出城求援。劉琨心想,如與敵軍硬拼,敵眾我寡,必然兵敗城破,還是先等等援軍吧。可是過了七天援軍仍然未到,城內糧草不濟、兵士恐慌萬狀。

劉琨登上城樓,明月之下,俯視城外敵營,苦思對敵良策。他久久凝視遠方,英雄的胸襟,寂寞的壯懷,情不自禁發出一聲長嘯。慢慢地他借著皎潔的月光,發現匈奴兵有些騷動——「哦,看來是我的長嘯驚醒了他們。」

這一下啟發了劉琨,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嗯,對了,咱也這麼辦。」

於是劉琨叫人取來匈奴人最喜愛的樂器——胡笳,朝匈奴兵營吹奏起來。劉琨本來就是個音樂家,他自己彈奏的胡笳曲是那麼悅耳動聽,又是那麼哀傷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喚久別的孩子,又像是年輕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劉琨精通音律,他創作的作品稱為《胡笳五弄》,包括《登隴》、《望秦》、《竹吟風》、《哀松露》、《悲漢月》五首琴曲,琴曲中融入胡笳音調,描寫了塞外荒漠蒼涼的景象,抒發了思鄉和愛國之情。

《胡笳五弄》一直流傳到唐代,當時的著名琴師趙耶利,曾將它們加以修訂並編入譜集,現存唐人手寫的《幽蘭》文字譜后列有這五個曲目,唐代盛行的《大胡笳》、《小胡笳》也有可能是吸收了《胡笳五弄》的藝術成果,曲中也包含著胡笳音調。

劉琨一遍遍地吹奏著他創作的的樂曲,連他自己也被感動得流下了熱淚。這時,忽然有人發現匈奴兵營有了動靜,傳來「嗚嗚」的哭泣聲。

「報告劉將軍,敵營有人在哭。」衛兵報告劉琨。

劉琨說道:「有效果就好。命令會吹卷葉胡笳的軍士全部到城樓上來報到。」

於是劉琨很快組成了一個胡笳樂隊,朝著敵營那邊一遍遍吹起了《胡笳五弄》。他們吹得既哀傷、又凄婉,匈奴兵聽了軍心騷動。他們的哭聲更大了。

第二天一早,衛兵趕來報告:「匈奴兵已經全部撤走了。」

劉琨聽了,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擔。

原來,胡笳本來流行於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只不過是被漢族將領、音樂人才劉琨刺史發揚光大並加以利用了。昨夜劉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鄉之情,並很快感染了大部分將士。儘管大將劉聰對他們百般打罵,勸說,但是他們依舊思鄉心切,士氣低落,有人還結夥逃回去了。大將劉聰眼看將士們已無心作戰,就下令連夜撤兵,退回家鄉去了。

憑著一首胡笳曲子,救了一座孤城,劉琨胡曲退敵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

給讀者的話:

王彌、劉琨後來都是石勒的強敵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刀叢佛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刀叢佛影
上一章下一章

十二、王彌投漢 劉琨退敵

%